一种新型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239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达托霉素传递体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新型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达托霉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从玫瑰孢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是一种新型的环脂肽类的抗生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脂肽类的抗生素。它属于环十脂肽类的结构群。因而,达托霉素是环酯肽类新抗生素家族的第一个产品。它是从小链霉菌发酵液当中提取得到的十三个氨基酸组成的结构新颖的环脂肽类抗生素,其中十个氨基酸构成环状结构,在环外癸酸和色氨酸发生酯化。它不仅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且其作用模式也与任一已获准抗生素不同。它能在多个方面破坏细菌细胞膜功能,由此迅速杀死革兰阳性菌。达托霉素除能作用于大多数临床相关革兰阳性菌外,更重要的是在体外对已呈甲氧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耐药性分离菌株仍具强力活性。

透皮试剂是指由皮肤外侧进入血液和皮下各层组织的总称,透皮试剂能够维持体内的血液浓度保持在恒定的有效药物浓度水平,还能避免药物经过胃肠道,在胃肠道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给药方式温和,可靠、简单。

然而,关于达托霉素透皮试剂的制备并不完善,本申请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预测性好,能够广泛应用于达托霉素透皮制剂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卵磷脂和胆固醇,并用氯仿:甲醇=1:3(V/V)的混合溶液溶解后,转移至烧瓶内,在37℃的旋转蒸发仪上蒸干溶剂,使得卵磷脂和胆固醇在烧瓶内部均匀分布成膜;

S2、待烧瓶内的溶剂挥发完全后,加入0.01M的PBS缓冲液,再将烧瓶固定在37℃的恒温水浴摇床中,以130rpm/s的转速震摇1h;

S3、观察烧瓶壁上的膜是否水化下来,若还有膜没有被水化,则继续震摇直到烧瓶壁上的膜被水化完全,即得到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

S4、取出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于EP管中,在超声破碎仪中超声破碎,使聚集的脂质体分散开;

S5、在均质仪上分别使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分别通过200nm、100nm、50nm的膜,让达托霉素传递体的粒径分布均匀;

S6、将经过步骤S5的达托霉素传递体装入分子截留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8h,每4h换一次透析液,透析液为0.1M的PBS缓冲液,使其将没有包封在脂质体内部的达托霉素去掉,即得达托霉素传递体。

进一步的,卵磷脂:达托霉素=10-2(m:m);卵磷脂:胆固醇=10-20(m:m)。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PBS缓冲液的pH为7.4。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PBS缓冲液中溶有少量达托霉素。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超声破碎仪的功率为800W,超声波发生10s间隙1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优化了传统达托霉素的制备工艺,使得达托霉素透皮制剂的制备简便,结果直观,预测性好;

(2)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以及稳定性相比传统制备工艺有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粒径分布图和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本发明包括一种新型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卵磷脂和胆固醇,并用氯仿:甲醇=1:3(V/V)的混合溶液溶解后,转移至烧瓶内,在37℃的旋转蒸发仪上蒸干溶剂,使得卵磷脂和胆固醇在烧瓶内部均匀分布成膜;

S2、待烧瓶内的溶剂挥发完全后,加入0.01M的PBS缓冲液,再将烧瓶固定在37℃的恒温水浴摇床中,以130rpm/s的转速震摇1h;

S3、观察烧瓶壁上的膜是否水化下来,若还有膜没有被水化,则继续震摇直到烧瓶壁上的膜被水化完全,即得到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

S4、取出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于EP管中,在超声破碎仪中超声破碎,使聚集的脂质体分散开;

S5、在均质仪上分别使达托霉素传递体样品溶液分别通过200nm、100nm、50nm的膜,让达托霉素传递体的粒径分布均匀;

S6、将经过步骤S5的达托霉素传递体装入分子截留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8h,每4h换一次透析液,透析液为0.1M的PBS缓冲液,使其将没有包封在脂质体内部的达托霉素去掉,即得达托霉素传递体。

本发明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成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以及稳定性相比传统制备工艺有很大提高。然而,据相关文献及实验得知,影响达托霉素传递体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等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卵磷脂与达托霉素药物的比例、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在超声破碎仪上的超声时间。

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

按照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最优制备工艺制备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在用均质机处理完以后,把样品均分为两组:第一组直接用0.1%(v/v)Triton X-100处理,使包封在脂质体内部的达托霉素释放出来,再在HPLC上检测,测定其中达托霉素的量为W。,第二组经透析取出没有包封的达托霉素后在用10%v/v Triton X-100破乳,HPLC检测其中达托霉素的量为W。所以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

包封率=W/W。×100%;

载药量=2W/(2W。+所加卵磷脂的量+所加胆固醇的量)×100%。

另外,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粒径和电位的测定通过马尔文粒径仪上测定,测定图形如图1所示。

对于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稳定性的测定为:将制备好的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样品放置在4℃的冰箱中,每过7d取部分样品出来检测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等,与第1d的相比,观察是否有变化。

按照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最优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包封率为87.85±2.15%,载药量为5.61±0.14%,粒径为55.4nm,电位为-15.1mv,在4℃的冰箱中放置2个月,如表1所示。

表1:达托霉素稳定性测定的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几乎没有变化。说明此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达托霉素传递体透皮制剂包封率、载药量高,粒径小,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