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用微珠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7131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用塑料微珠替代品,以及化妆品用微珠的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微珠是指任何小于5毫米的固体塑料颗粒,其已被普遍用于牙膏、洗面奶、沐浴啫喱等洗护产品中,能够起到去角质、去死皮的作用。塑料微珠的主要成分包括聚乙烯、氧化聚乙烯等,在含颗粒洗面奶、去角质霜等产品中不难发现这些成分的存在。这些微珠是不可分解的,而且数量巨大,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珠就超过30万颗,由于体积微小,无法被污水处理厂过滤,所以处理也非常困难。

这些进入河流、湖泊和大海的物质,会被鱼类等水中野生生物食用,可导致动物们的健康问题,并且塑料微球还会大量吸收海洋内的有毒污染物,包括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和多氯联二苯。如此一来,这些不易降解的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进入人和动物体内。

塑料微珠因其危害性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来自于天然物质的磨砂颗粒,有利于解决塑料微珠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妆品用微珠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用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清洗浸泡:将天然硬质材料用清水浸泡,可软化粒子,降低结构强度,从而节约动力消耗;同时,浸泡过程中可清除材料中的杂质;浸泡温度为50-60℃;

干燥杀菌:将上述沥干水分的材料进行干燥杀菌,干燥温度控制在80-180℃;

粗碎:将大颗粒物质破碎为小颗粒,减小粒径;

研磨:将粗碎后的材料进行精细研磨;

筛选:将研磨后的粉料筛选,粒径控制在80-400目之间,实际粒径根据用途设定;

干燥:将筛选得到的粉料进行干燥,水分控制在2%以内,得到半成品微型颗粒。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天然硬质材料为无机材料,对无机微型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

所述无机天然硬质材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铁矿物质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是,所述对无机微型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包括以下步骤:

a.将偶联剂与稀释剂1:1混合均匀,配制成溶液,偶联剂质量为无机半成品微珠质量的0.8%-1.5%;

b.将无机微型颗粒放入高速固体搅拌机中,并将上述偶联剂溶液喷洒在填料表面,开始搅拌,设定混料温度110-120℃,搅拌时间10-20分钟;

c.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烘干,制得表面疏水的微珠。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所述稀释剂为液体石蜡。

另一优选的,所述天然硬质材料为有机材料,对得到的有机微型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

所述对得到的有机微型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计,称取有机微型颗粒作为基材100份,蒸馏水30-50份,单体12-18份,引发剂2-5份;所述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对基材采用固相法接枝,制得接枝共聚物粗产物;

对所述接枝共聚物粗产物提纯,制得表面疏水的微珠。

优选的,所述有机天然硬质材料为淀粉、竹粉、核壳粉或木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采用上述化妆品用微珠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妆品用微珠。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本发明的微珠,其原料采用了天然可再生的资源,相对于传统塑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是典型的环境友好材料,可有效解决塑料微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b.经本发明改性后的微珠,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更适宜添加到换妆品中,提升产品保质期。

c.本发明的微珠制备工艺及改性工艺简单稳定,具有更高生产效率,适宜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术语进行了下述定义。

本发明制备方法总体分为两大环节。首先,采用天然物质生产制备微型颗粒,颗粒尺寸可控;然后,对制得微型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使微型颗粒具有表面疏水性能,制得满足化妆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性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原材料预处理:清理材料中的杂质,通过筛选、风选等方法,随后将材料截成小块状;

清洗浸泡:本专利采用的天然物质均为硬质材料,通过清水浸泡,可软化粒子,降低结构强度,从而节约动力消耗;同时,浸泡过程中可清除材料中的杂质;浸泡温度为50-60℃

干燥杀菌:将上述沥干水分的材料送入干燥器进行干燥杀菌,干燥温度控制在80-180℃;

粗碎:将大颗粒物质破碎为小颗粒,减小粒径;

研磨:将粗碎后的材料进行精细研磨;

筛粉:将研磨后的粉料经筛分机筛选,得到标准目数的微型颗粒,粒径控制在80-400目之间,实际粒径根据用途设定;

干燥:干燥、同时采用水份自动检测仪检测,将水分控制在2%以内。

进一步,根据材质分为以下两类疏水改性技术:

(1)无机材料表面疏水改性:

矿物质粉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铁,属无机材料。疏水改性处理的作用在于是无机材料表面结构和化学式发生改变,即减少亲水羟基的数量,通过引入疏水基在粒子微珠表面形成空间位阻,从而阻止微珠团聚,同时具有疏水性质。

无机疏水微型颗粒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偶联剂添加量为0.8-1.5%,将偶联剂与稀释剂1:1混合均匀,配制成溶液;

b.将无机微型颗粒放入高速固体搅拌机中,并将上述偶联剂溶液喷洒在填料表面,开始搅拌,设定混料温度110-120℃,搅拌时间10-30分钟;

c.对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后处理,即120℃温度下烘干2小时,制得表面疏水微型颗粒。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所述稀释剂为白油(液体石蜡)。

(2)有机材料表面疏水改性:

淀粉、竹粉、核壳粉、木粉均由有机物质组成,更适合化学接枝改性技术,制备的改性颗粒表面疏水性能更佳。

有机材质表面疏水改性采用接枝共聚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计,称取有机微型颗粒作为基材100份,蒸馏水30-50份,单体12-18份,引发剂2-5份;所述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对基材采用固相法接枝,制得接枝共聚物粗产物;

对所述接枝共聚物粗产物提纯,制得表面疏水的微珠。

固相法接枝的一个实施例是:依次将有机微型颗粒基材与蒸馏水预混合后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开始聚合搅拌,通氮气,85℃下预热15min;加入引发剂,5min后加入接枝单体,反应1-2小试后,停止反映,关闭搅拌器和加热装置,即制得接枝共聚物粗产物;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疏水性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淀粉作为微珠原料,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通过上述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支撑粒径为300微米的淀粉微珠;

对淀粉微珠采用固相法接枝改性,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的配比为:

得到表面接枝微珠;

将干燥后的表面接枝微珠进行疏水性测试,经接触角测试合格后封装。

实施例2

一种疏水性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核壳粉作为微珠原料,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通过上述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支撑粒径为300微米的核壳粉微珠;

对核壳粉微珠采用固相法接枝改性,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的配比为:

得到表面接枝微珠;

将干燥后的表面接枝微珠进行疏水性测试,经接触角测试合格后封装。

实施例3

一种疏水性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木粉作为微珠原料,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通过上述微型颗粒的制备方法,支撑粒径为300微米的木粉微珠;

对淀粉微珠采用固相法接枝改性,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的配比为:

得到表面接枝微珠;

将干燥后的表面接枝微珠进行疏水性测试,经接触角测试合格后封装。

实施例4

采用竹粉作为微珠原料,竹粉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采用化学接枝改性制得的微珠疏水性更好,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竹粉微型颗粒,微型颗粒粒径为300微米;

对竹粉微型颗粒采用固相法接枝改性,配方按质量份数计的配比为:

得到表面接枝微珠;

将干燥后的表面接枝微球进行疏水性测试,测试合格后封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纯天然的无机矿物质粉作为微珠原料,矿物质粉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的混合物。矿物质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

矿物质微珠制备,通过无机微型颗粒制备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0微米的微球;

矿物质微球表面改性,通过表面偶联剂处理制得疏水性微球,配方为:矿物质微球100份,硅烷偶联剂(液体)1.5份,液体石蜡1.5份;按配方将微球及放入高速固体搅拌机中,开始搅拌,设定混料温度110℃,搅拌时间15-30分钟;

对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后处理,即120℃温度下烘干2小时,制得表面疏水微型颗粒。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采用纯天然的矿物质粉作为微珠原料,矿物质粉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铁,它们具有天然的护肤作用。矿物质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

矿物质微珠制备:通过无机微型颗粒制备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0微米的微球;

矿物质微球表面改性:通过表面偶联剂处理制得疏水性微球,配方为:矿物质微球100份,钛酸酯偶联剂0.8份,稀释剂液体石蜡0.8份;将微球及放入高速固体搅拌机中,开始搅拌,设定混料温度120℃,搅拌时间10-30分钟;

对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后处理,即120℃温度下烘干2小时,制得表面疏水微型颗粒。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采用纯天然的矿物质粉作为微珠原料,矿物质粉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矿物质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

矿物质微珠制备:通过无机微型颗粒制备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0微米的微球;

矿物质微球表面改性:通过表面偶联剂处理制得疏水性微球,配方为:矿物质微球100份,铝酸酯偶联剂1.2份,稀释剂液体石蜡1.2份;将微球及放入高速固体搅拌机中,开始搅拌,设定混料温度120℃,搅拌时间10-30分钟;

对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后处理,即120℃温度下烘干2小时,制得表面疏水微型颗粒。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