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结扎或压迫体内管状部位的,尤其涉及左心耳封堵器。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房颤患者5年内脑卒中发生率达20%,超过90%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采用左心耳封堵器,在自膨胀镍钛记忆合金笼状结构支架的外面包被可扩张的高分子聚合物膜。高分子聚合物膜可以封闭左心耳心房入口,隔绝左心耳和左心房,防止血流相同。封堵器植入后,封堵器内部形成血栓,左心房内皮细胞会在高分子聚合物膜表面爬行生长,一段时间后形成新的内皮,以达到完全封堵的目的。但是封堵器在置入后存在位移或脱落的风险。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将封堵器末端设置倒刺,将封堵器末端置入左心耳深处。但是封堵器在置入过程中,需要依据医护人员手动释放,在位置不正确,或者经验不足状态下,易出现刺透左心耳,导致手术失败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左心耳封堵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封堵盘、连接中轴及支撑盘,所述连接中轴将封堵盘及支撑盘连接;还包括,支撑网及附盘;所述支撑网设置于所述支撑盘的远端,与所述支撑盘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附盘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网的远端。
其中,所述封堵盘的边缘向远端弯曲;所述支撑盘的边缘向近端弯曲,扣合于所述封堵盘的远端面。
其中,所述封堵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盘直径,所述支撑盘直径大于所述附盘直径。
其中,所述支撑网的直径等于所述附盘直径。
其中,所述支撑盘的边缘设置倒刺,所述倒刺尖部指向所述封堵盘的远端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左心耳封堵器,通过增加附盘,将附盘置于左心耳深处,进一步固定封堵盘,降低封堵器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3所示,作为实施例,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封堵盘1、连接中轴2、支撑盘3、支撑网4及附盘5。封堵盘1、支撑盘3、附盘5均为双层丝编织结构。由镍钛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后,通过热处理后成型而成。镍钛记忆合金金属丝的直径为0.012英寸。使封堵器更加柔软。连接中轴2为一中空的镍钛合金金属管。支撑网4为一段镍钛合金金属管通过激光镂空雕刻而成。封堵盘1的直径大于左心耳口部的最大直径。封堵盘的远端端面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中轴2一端,连接中轴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支撑盘3的近端端面中心处。支撑盘3受左心耳的内壁挤压,从而紧密贴合于左心耳内壁上,通过摩擦力将封堵器固定。支撑网4两端分别连接于附盘5及支撑盘3中心处。将附盘5及支撑盘3连接成一体。支撑网4增大与左心耳内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进行固定。附盘5位于左心耳深处,再一次进行固定。封堵盘1的边缘向远端弯曲,支撑盘3的边缘向近端弯曲,并扣合于封堵盘1的远端面,支撑盘3的边缘设置倒刺301,倒刺301的尖部指向封堵盘1的远端面。支撑盘3的倒刺刺入左心耳的口部内壁,此部位内壁较厚,不会发生刺透现象。并抵压部分组织至封堵盘的远端面。从而将封堵器牢牢固定于左心耳的口部。封堵盘1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盘3直径,所述支撑盘3直径大于所述附盘直径5。支撑网4的直径等于所述附盘5直径。
其中,
封堵盘的直径为22mm,支撑盘的直径为16mm,支撑网的直径为14mm,附盘的直径为14mm。
封堵盘的直径为24mm,支撑盘的直径为18mm,支撑网的直径为16mm,附盘的直径为16mm。
封堵盘的直径为28mm,支撑盘的直径为22mm,支撑网的直径为20mm,附盘的直径为20mm。
封堵盘的直径为30mm,支撑盘的直径为24mm,支撑网的直径为22mm,附盘的直径为22mm。
介入手术前应常规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及心肌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完成心电图、经胸超声(tte)、食道超声(tee)、头颅ct等检查,建议加做心脏cta检查,完成左房三维重建,辅助评估左心耳解剖及毗邻结构。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静脉,静脉推注普通肝素80-100u/kg,维持术中aptt>250秒。经口腔植入食道超声探头,再次探查左心耳。1.穿刺房间隔:确认鞘管留在左心房,我院同时使用四维超声可清晰显示房间隔穿刺过程;2.换鞘:穿刺成功后以长260cm、直径0.035英寸的加硬钢丝,通过鞘将头端置于左心耳内,之后撤出鞘,将左心耳封堵专用鞘通过钢丝送入左心房,头端位于左心耳内;换用5-6f猪尾导管顺势进入左心耳内。3.左心耳造影:在rao20-30°加头位20°及加足位20°度位行左心耳造影,并根据猪尾导管标记度量测左心耳开口及锚定区直径,并以“左心耳锚定区+左心耳锚定区×(20%~30%)选择封堵器大小”。4.体外连接输送钢缆及左心耳封堵器并收纳入装载鞘中,此时撤出猪尾导管固定输送鞘外鞘,其头端应位于左心耳开口或近端。推送输送钢缆,使附盘出外鞘。逐渐推送输送钢缆使附盘出鞘的同时,整体轻推外鞘,使附盘展开并固定于锚定区,确认固定稳妥。之后固定推送钢缆,回拉外鞘,使封堵盘及支撑盘释放并覆盖于左心耳口部。封堵盘位于左心耳口部外侧,支撑盘位于左心耳口部内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