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酸在制备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089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西红花酸在制备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单体西红花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了4-8%的育龄期女性。它的主要特征是: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多毛、痤疮等)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青春期无排卵性出血或月经稀发,生育期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远期还可增加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一个多表型、难治愈、具有近期及远期双重风险的疾病。

目前主要以激素调节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达英35适用于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是目前降雄激素最常见的药物。而调整月经周期还可采取周期性孕激素撤退及其它短效口服避孕药。由于激素治疗的诸多禁忌症及副作用,近年来非激素治疗也进入了研究视线。比如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常常偏低,补充维生素d被认为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方法。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不孕”“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癥瘕”等范围。本病主要以脏腑失调为本,痰浊、瘀血为标。发病多与肾、肝、脾密切相关,但以肾虚、脾虚为主,加之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作用于机体,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而致病。目前中医治疗该病方证合一加减。

藏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西红花酸是藏红花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可从栀子中提取。目前有报道称,西红花酸可用来治疗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肿瘤,也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疾病。但目前尚未有西红花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用途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在西红花酸现有用途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开发其新的临床用途,提供西红花酸在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新用途。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西红花酸在制备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西红花酸的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20h24o4。

本发明对孕鼠施用双氢睾酮,诱导子代雌鼠多囊卵巢综合征。待子代成熟并形成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以西红花酸治疗。以h&e染色观察闭锁卵巢、黄体、窦状卵泡和成熟窦状卵泡数量,外加卵巢重量、动情周期,以及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和睾酮水平,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价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酸能够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动情周期节律紊乱,降低卵巢重量和闭锁卵巢数量,增加黄体、窦状卵泡和成熟窦状卵泡数量,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和睾酮水平,显示出很好的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氢睾酮造模以及西红花酸治疗后小鼠体重和卵巢重量变化的柱状图。

图2为西红花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影响的曲线图。

图3为西红花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影响的柱状图。

图4为西红花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闭锁卵泡、黄体、大窦狀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数量影响的柱状图。

图5为双氢睾酮造模以及西红花酸治疗后,小鼠血清中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水平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西红花酸对双氢睾酮诱导的小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

1.1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西红花酸购自山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

1.2实验动物及饲养

成年雌雄小鼠(c57bl/6j×a/j)f1(b6a)用于本研究,由卡文斯提供,合格证号:201602427。所有小鼠都在spf级动物房饲养,12-小时明暗交替,22–24℃,湿度55%–65%。自由饮水摄食。

2.方法

2.1双氢睾酮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模型造模方法

雌雄小鼠合笼,在妊娠16-18天期间,每日皮下注射双氢睾酮(250μg),对照组小鼠注射溶剂。

2.2西红花酸双氢睾酮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治疗作用。

子代雌鼠生长到8周,治疗组:以50mg/kg/d剂量灌胃西红花酸,连续给药5周。于动情前期或动情间期处死小鼠。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

2.3小鼠pocs指标

[1]小鼠卵巢和体重:小鼠处死前测量体重,处死后摘取卵巢,称重。

[2]小鼠动情周期测定:雌性小鼠性成熟后,生殖器官发生增生、退化的周期性变化为动情周期(4~5d)。一般分为四期:动情前期(0.5~1.5d)、动情期(1~3d)、动情后期(1~3d)和动情间期(2~4d)。小鼠阴道脱落细胞在不同动情周期内特点有所不同,通过阴道细胞涂片观察,判断小鼠所处动情周期:

动情前期全部是有核上皮细胞,偶有无核角化上皮细胞

动情期全部是无核角化上皮细胞,间有少量有核上皮细胞

动情后期出现白细胞、角化上皮细胞减少,三种细胞均有

动情间期大量白细胞、少量有核上皮细胞、黏膜

[3]小鼠卵巢结构考察:一侧卵巢经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固定24h,石蜡包埋,h&e染色,随后进行病理结构分析。

[4]血清激素检测:血清试剂盒检测动情前期小鼠血清中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睾酮水平。

2.4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结果

3.1西红花酸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增重。

由图1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模型组卵巢重量显著增加(*p<0.05),而结果显示西红花酸可明显逆转卵巢的异常增重(#p<0.05)。

3.2西红花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

由图2和图3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总体显著延长,表现为动情后期、动情间期的增长(*p<0.05)。经过西红花酸治疗后,动情后期、动情间期以及总动情周期都显著缩短(#p<0.05)。

3.3西红花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的病理结构

由图4的实验结果表明,双氢睾酮的造模造成小鼠闭锁卵泡数量的显著增加,而减少黄体、大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数量(*p<0.05)。经过西红花酸治疗后,闭锁卵泡数量显著下降,黄体、大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数量显著回升(#p<0.05)。

3.4西红花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激素水平

由图5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显著升高,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显著下降(*p<0.05)。西红花酸的治疗则逆转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的异常升高,并且提升偏低的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和孕酮水平(#p<0.05)。

本发明采用双氢睾酮处理怀孕16-18天的孕鼠,造成雌性子代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卵巢增重,动情周期紊乱,黄体生成素和睾酮升高,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显著下降;闭锁卵泡数量的显著增加,黄体、大窦状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数量减少。该模型可很好地模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有效性和易用性。以上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西红花酸显著降低卵巢异常增重,改善动情周期和血清激素水平的紊乱,最终减少闭锁卵泡数量,上调黄体、大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数量,显示出很好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