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8171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超声耦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超声波入射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面时,两种媒质阻抗相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穿过界面进入另一媒质的声能就越少。对于医用超声,如果让探头与皮肤“干接触”,由于二者之间空气层的强烈反射作用,探头所发射的超声波根本无法进入人体。为此,必须在探头表面和皮肤之间充填某种物质,以驱除空气,形成使超声波顺畅和不失真传播的通道,这种物质就称为医用超声耦合剂。

使用超声耦合剂的目的首先是充填探头与皮肤接触面之间的微小空隙,排除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对超声穿透的影响;其次是通过耦合剂的过渡作用,减小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从而减少超声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另外,还起润滑作用,减小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能灵活地滑动探查。近年来,为防止临床交叉感染,以及满足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所需的凝胶条件要求,国内外都已开始生产消毒、灭菌型耦合凝胶,使其具有活组织生物相容性并可生物降解,且润滑特性优异,可涂布于探头或护套内外,从而达到透声、润滑、与活组织生物相容、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综合效果。

然而,现有的许多医用超声耦合剂由于配方中含有乙醇等刺激性成份,且耦合剂是直接涂抹于皮肤上,易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水份容易流失,检查后患者常常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感,尤其是遇到伤口后,由于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刺激导致伤口中有组织液流出,进而影响检查结果,导致伤口疼痛,甚至伤情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使医用超声耦合剂具有快速消毒杀菌效果、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气泡少成像清晰、生物相容性优越、润滑性能高、兼有保湿润肤等优点,并且消炎止血效果好,超声耦合剂遇到伤口后不会因刺激而流出组织液,有利于诊断、促进伤口愈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8-12份、硬脂酸6-10份、十六烷醇0.5-1.5份、对羟基苯甲酸酯0.08-0.12份、橄榄油0.5-1.5份、蒸馏水60-80份;

水相: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钠10-15份、壳聚糖0.5-1.2份、海参多糖1.5-3.0份、丙三醇8-15份、三乙醇胺0.5-1.5份、中药浸膏3-8份、蒸馏水40-60份;

中药浸膏由中药材苦竹叶、芦荟、芭蕉根、蕺菜、白芨、仙鹤草、槐米、艾蒿、薄荷和香蓼为原料制备得到。

进一步,提取中药浸膏的各种中药材的下重量份数如下:

苦竹叶60-90份、芦荟40-75份、芭蕉根50-80份、蕺菜45-80份、白芨30-60份、仙鹤草20-50份、槐米40-90份、艾蒿40-80份、薄荷20-50份、香蓼30-60份。

进一步,中药药膏的提取方法如下:

1)将苦竹叶、芦荟、芭蕉根、蕺菜、白芨、仙鹤草、槐米、艾蒿、薄荷、香蓼于冷库中冷冻干燥24h,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

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中药粉末用滤纸按10-20g每袋包成小袋,然后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在90-100℃条件下提取至回流液无色,用乙醇洗涤3次滤纸包,合并抽提液与洗涤液,得到浸提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在70℃条件下真空浓缩至浆状,再放入-20℃的冰箱中预冷冻24h后,放人-4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即得到中药药膏。

进一步,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为:先于-20℃的条件下预冷冻8h,随后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12h,然后在10℃的条件下解冻干燥4h。

进一步,步骤2)中索氏提取用的乙醇浓度为75%-85%。

进一步,步骤2)中索氏提取过程中中药粉末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35-1:25。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冷却至45℃,得到油相混合物;

s2、将水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得到水相混合物;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水相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步骤s1中得到的油相混合物中,边搅拌边降温至45℃以下,然后冷却形成膏状物质,即得到医用超声耦合剂。

本发明一种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前,先将医用超声耦合剂于37-42℃下进行预热处理,然后直接涂抹于皮肤上即可。首先,通过预热后的超声耦合剂流平性更佳,更加方便于超声耦合剂的均匀涂抹;其次,通过预热后的超声耦合剂中分子的布朗运动加剧,能够使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混合更加均匀;再则,该温度下的超声耦合剂和人体温度接近,布朗运动加剧的药物分子更加有利于被人体吸收。

本发明所用的中药如下:

苦竹叶:苦竹叶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苦竹叶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发汗,疗中风;近阶段的研究表明,苦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萜类、生物碱、酚酸和挥发油等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防治糖性白内障、防治龋齿、护肝、抗炎、抗过敏、降血脂、增白等多种生理活性。

芦荟:芦荟为百合科植物,有300多种,它大致可以分为药用和观赏2种,如向阳芦荟、页岩芦荟和针舌芦荟等,有药效成分的芦荟,已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保健食品,芦荟的药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成分和酚类成分2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芦荟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过敏等作用。

芭蕉根:芭蕉根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主要含有黄酮、蒽醌、香豆素、皂苷、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之功效,主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及痈肿疗疮等。

蕺菜:俗名鱼腥草,为泊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叶、茎部分的药用成分主要含有癸酰基乙醛、甲基壬基酮月桂酸。它对葡萄球菌、线状菌抗菌作用强。

白芨: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对皮肤无过敏反应。

仙鹤草:仙鹤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含有仙鹤草素、鞣酸、挥发油、甾醇、有机酸、酚类、黄酮类和糖苷类等化合物,其水提液体外实验显示,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热水及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菇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利用仙鹤草酚等的抗菌功效,与其他草药配合以除螨抑菌,解决因螨虫引起的肌肤发痒、干燥脱皮、前胸后背出现小红疙瘩等问题,同时抑制螨虫再生和交叉感染。

槐米:槐米是豆科植物槐的花蕾,黄酮类化合物芦丁为其主要成分,芦丁具有抗菌、消炎、防止血管破裂的功能。

艾蒿: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端午节悬挂艾蒿以驱虫防病为我国传统习俗,艾蒿的气味有稳定情绪、松驰身心的镇定作用,艾蒿的主要成份有l,8-氨树脑、q-守酮、乙酰胆碱、胆碱等,它们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薄荷: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

香蓼:香蓼为长白山区广泛生长的植物种类之一,隶属蓼科,为一年生草本,又名辣蓼、辣柳,主产于东北、四川和云南等地;香蓼全草皆可药用,在理气除湿、消肿止痛、调节脾胃等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散发出十二烷醛、癸醛、十二烷醇、草蒿脑等36种挥发性成分;香蓼加工所得浸膏产品饱含清新,自然的芳草香气,具有薄荷的清凉、树苔的苔香、蒿草香气及甜的膏香,香气清新自然有力,是日化调香中的新颖香料,可用于草香型、药草型、薰衣草型及素心兰型等香型的调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具有快速消毒杀菌效果、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气泡少成像清晰、生物相容性优越、润滑性能高、兼有保湿润肤等优点,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改善探头与患者皮肤/粘膜之间的超声耦合效果,进而减小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能灵活地滑动探查;并且对皮肤医用超声耦合剂在刺激性小,消炎止血效果好,遇到伤口后不会因刺激而流出组织液,有利于超声诊断、促进伤口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中药浸膏的制备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中药浸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苦竹叶60份、芦荟40份、芭蕉根50份、蕺菜45份、白芨30份、仙鹤草20份、槐米40份、艾蒿40份、薄荷20份、香蓼3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苦竹叶、芦荟、芭蕉根、蕺菜、白芨、仙鹤草、槐米、艾蒿、薄荷、香蓼先于-20℃的条件下预冷冻8h,随后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12h,然后在10℃的条件下解冻干燥4h,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将得到的中药粉末用滤纸按10g每袋包成小袋,然后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浓度为75%的乙醇按1:35的料液比,在90℃条件下提取至回流液无色,用乙醇洗涤3次滤纸包,合并抽提液与洗涤液,得到浸提液;将步得到的浸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在70℃条件下真空浓缩至浆状,再放入-20℃的冰箱中预冷冻24h后,放人-4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即得到中药药膏。

将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中药药膏分别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浸膏对所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细菌接种量为104cfu/ml,受试浸膏终浓度为150、100……2.32、1.36、0.78、0.39mg/ml(以生药量计),菌液与各浓度受试浸膏混合,经37℃培养18小时后,未见细菌生长的受试浸膏的最低浓度即为mic,再将未见细菌生长管的培养液移种于不含受试浸膏的琼脂平皿表面,再经37℃培养18小时,仍未见细菌生长的最低受试浸膏的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测试最低抑(杀)菌药物浓度范围[mic(mbc)范围]、累积抑制(杀)90%菌株的mic(mbc)值[mic90(mbc90)],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药药膏抗菌试验结果(mg/ml)

中药浸膏的制备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中药浸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苦竹叶90份、芦荟75份、芭蕉根80份、蕺菜80份、白芨60份、仙鹤草50份、槐米90份、艾蒿80份、薄荷50份、香蓼6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苦竹叶、芦荟、芭蕉根、蕺菜、白芨、仙鹤草、槐米、艾蒿、薄荷、香蓼先于-20℃的条件下预冷冻8h,随后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12h,然后在10℃的条件下解冻干燥4h,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将得到的中药粉末用滤纸按20g每袋包成小袋,然后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浓度为75%-85%的乙醇按1:25的料液比,在100℃条件下提取至回流液无色,用乙醇洗涤3次滤纸包,合并抽提液与洗涤液,得到浸提液;将步得到的浸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在70℃条件下真空浓缩至浆状,再放入-20℃的冰箱中预冷冻24h后,放人-4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即得到中药药膏。

将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中药药膏分别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浸膏对所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细菌接种量为104cfu/ml,受试浸膏终浓度为150、100……2.32、1.36、0.78、0.39mg/ml(以生药量计),菌液与各浓度受试浸膏混合,经37℃培养18小时后,未见细菌生长的受试浸膏的最低浓度即为mic,再将未见细菌生长管的培养液移种于不含受试浸膏的琼脂平皿表面,再经37℃培养18小时,仍未见细菌生长的最低受试浸膏的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测试最低抑(杀)菌药物浓度范围[mic(mbc)范围]、累积抑制(杀)90%菌株的mic(mbc)值[mic90(mbc90)],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药药膏抗菌试验结果(mg/ml)

中药浸膏的制备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中药浸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苦竹叶70份、芦荟55份、芭蕉根65份、蕺菜60份、白芨50份、仙鹤草30份、槐米60份、艾蒿50份、薄荷40份、香蓼5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苦竹叶、芦荟、芭蕉根、蕺菜、白芨、仙鹤草、槐米、艾蒿、薄荷、香蓼先于-20℃的条件下预冷冻8h,随后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12h,然后在10℃的条件下解冻干燥4h,混合粉碎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末;将得到的中药粉末用滤纸按15g每袋包成小袋,然后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浓度为75%-85%的乙醇按1:30的料液比,在95℃条件下提取至回流液无色,用乙醇洗涤3次滤纸包,合并抽提液与洗涤液,得到浸提液;将步得到的浸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在70℃条件下真空浓缩至浆状,再放入-20℃的冰箱中预冷冻24h后,放人-40℃的真空冷冻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即得到中药药膏。

将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中药药膏分别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浸膏对所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细菌接种量为104cfu/ml,受试浸膏终浓度为150、100……2.32、1.36、0.78、0.39mg/ml(以生药量计),菌液与各浓度受试浸膏混合,经37℃培养18小时后,未见细菌生长的受试浸膏的最低浓度即为mic,再将未见细菌生长管的培养液移种于不含受试浸膏的琼脂平皿表面,再经37℃培养18小时,仍未见细菌生长的最低受试浸膏的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测试最低抑(杀)菌药物浓度范围[mic(mbc)范围]、累积抑制(杀)90%菌株的mic(mbc)值[mic90(mbc90)],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药药膏抗菌试验结果(mg/ml)

由表1至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中药药膏对全部100株细菌所试验致病菌均呈现非常强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的范围在1.36~50mg(生药)/ml的浓度;且2.32~60mg(生药)/ml的浓度可抑制90%以上全部100株细菌所试验致病菌。由此可见,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中药药膏具有非常好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超声探头带来的医院内感染。

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实施例四

本发明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8份、硬脂酸6份、十六烷醇0.5份、对羟基苯甲酸酯0.08份、橄榄油0.5份、蒸馏水60份;

水相: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钠10份、壳聚糖0.5份、海参多糖1.5份、丙三醇8份、三乙醇胺0.5份、中药浸膏3份、蒸馏水4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油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冷却至45℃,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水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得到水相混合物;将得到的水相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得到的油相混合物中,边搅拌边降温至45℃以下,然后冷却形成膏状物质,即得到医用超声耦合剂。

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实施例五

本发明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12份、硬脂酸10份、十六烷醇1.5份、对羟基苯甲酸酯0.12份、橄榄油1.5份、蒸馏水80份;

水相: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钠15份、壳聚糖1.2份、海参多糖3.0份、丙三醇15份、三乙醇胺1.5份、中药浸膏8份、蒸馏水6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油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冷却至45℃,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水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得到水相混合物;将得到的水相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得到的油相混合物中,边搅拌边降温至45℃以下,然后冷却形成膏状物质,即得到医用超声耦合剂。

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实施例六

本发明润肤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10份、硬脂酸8份、十六烷醇1份、对羟基苯甲酸酯0.1份、橄榄油1份、蒸馏水70份;

水相: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钠11份、壳聚糖0.9份、海参多糖2.0份、丙三醇12份、三乙醇胺1.1份、中药浸膏7份、蒸馏水5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油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冷却至45℃,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水相原料不断搅拌混合后,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乳化,持续20min灭菌,得到水相混合物;将得到的水相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得到的油相混合物中,边搅拌边降温至45℃以下,然后冷却形成膏状物质,即得到医用超声耦合剂。

取40只小白鼠,每只鼠背部剪去2×2cm被毛,用直尺各量出直径10mm的圆形区并做标记;用酒棉将皮肤消毒,后用镊子将皮肤提起,用手术剪沿标线剪去皮肤,造成一个直径10mm的圆形皮肤全层创口,然后平均分成4组并用记号笔在尾根编号,分别为3个试验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和1个空白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均匀涂以等量的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医用超声耦合剂在涂抹前先于37-42℃下进行预热处理,空白组不做任处理,以做切口的当天记为第0天,次日(第l天)给药,每日观察小白鼠的精神状态情况、涂抹耦合剂后创口情况,并统计创口平均结疤时间(h)和创口完全愈合时间(d),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医用超声耦合剂刺激性试验结果

由表4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使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涂抹创口的小白鼠与创口不做任处理的小白鼠相比,使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涂抹创口的小白鼠精神活跃,无不良反应,创口无组织液流出,无红肿现象,而创口不做任处理的小白鼠虽无无不良反应,但精神较沉郁,创口有少量组织液流出,并出现轻度红肿;此外,使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涂抹创口的小白鼠,创口平均结疤时间均在17h内,创口完全愈合时间均低于6d,相对创口不做任处理的小白鼠的平均结疤时间和完全愈合时间均缩短一半以上。因此,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在刺激性小,遇到伤口后不会因刺激而流出组织液,有利于诊断、促进伤口愈合。

分别称取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记作m1,分别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0%和40%的干燥器中,控制温度为20℃,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定样品的质量,记作m2,按下式计算样品吸湿率:

将分别称取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用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分别称取配制的各溶液于称量瓶中,分别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0%和40%的干燥器中10h,控制温度为20℃,放置前含水质量记作m3,放置后含水质量记作m4,按下式计算样品保湿率:

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吸湿率和保湿率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吸湿率和保湿率测试结果

由表5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在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吸湿率为30-32%,保湿率为92-94%;在相对湿度为40%的环境下吸湿率为20-23%,保湿率为95-98%,由此可见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具有非常好的保湿效果,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改善探头与患者皮肤/粘膜之间的超声耦合效果,进而减小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能灵活地滑动探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