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腮托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360发布日期:2018-10-02 18:1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腮托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用医用平台通过手动的操作手柄来实现人脸上下移动,虽然操作直接,但不能在操作手柄的同时完成对电脑上的其它功能选项的操作。通常的做法是手动旋转腮托升降手轮,升降放在腮托上的人脸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在操作中人要离开电脑去操作腮托,诊断过程中还可能多次调节腮托,使操作者感到十分不方便,迫切需要仪器制造方能改进现有的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的调节仪器,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在不离开电脑操作平台的条件下,根据需要通过操作系统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动腮托升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腮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腮托框架(1)、腮托板 (2)、升降装置(3)和动力装置(11)、所述升降装置(3)安装在所述腮托框架(1)内,所述腮托板(2)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3)输出端,所述动力装置 (11)带动所述升降装置(3)上下运动,所述升降装置(3)可带动所述腮托板(2)在所述腮托框架(1)内移动。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腮托框架(1)上边框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在所述上边框的内凹弧形面上设置有额托软垫(4)。腮托框架上边框设置为弧形结构,与人的额头形状相适应,设置有额托软垫,人性化设计,增加使用者舒适性,减轻使用者压力。

进一步为:在所述腮托框架(1)中部设置有安装壳体(5),所述升降装置(3)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5)内,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腮托丝杠(6)、升降套筒(7)、腮托内架(8)和滑套(9),所述腮托内架(8)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5)内,所述滑套(9)安装在所述腮托内架(8)中;

所述升降套筒(7)穿设在所述滑套(9)中,所述升降套筒(7)上端从所述安装壳体(5)中穿出与所述腮托板(2)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套(9)内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升降套筒(7)外圆周沿轴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适应;

所述腮托丝杠(6)伸入所述升降套筒(7)内,在所述升降套筒(7)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升降套筒(7)和所述腮托丝杠(6)螺纹配合。通过腮托丝杠、滑套和升降套筒配合,能够通过腮托丝杠的转动,转变为升降套筒的上下滑动,带动腮托板的上下移动,将使用者在腮托框架内的高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为:所述动力装置(11)为电机,在所述腮托丝杠(6)下端设置有从动同步带轮,在所述安装壳体(5)底部安装所述动力装置(11),该动力装置(11)输出端连接有主动同步带轮,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所述从动同步带轮上设置有同步带(12)。设置有电机带动通过同步带带动腮托丝杠转动,电机能够与电脑控制系统相连,操作者无需手动调整高度,只需要根据设置参数,通过让电机转动带动腮托丝杠转动,来调节腮托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设置的升降装置由动力装置进行调控,无需手动操作调整,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升降装置的校正效率。第二,由于腮托板的升降由电机带动,将电机接入控制系统后,操作者只需面对电脑,就能一方面实现对腮托板的位置进行调控,同时,可以同步进行其他工作进程。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平台上的操作按钮,直接控制腮托板的升降移动。上述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更广,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动腮托升降装置,包括腮托框架1、腮托板2、升降装置3和动力装置11、升降装置3安装在腮托框架1内,腮托板2安装在升降装置3输出端,动力装置11带动升降装置3上下运动,升降装置3可带动腮托板2在腮托框架1内移动。

在腮托框架1中部设置有安装壳体5,升降装置3安装在安装壳体5内,升降装置3包括腮托丝杠6、升降套筒7、腮托内架8和滑套9,腮托内架8设置在安装壳体5内,滑套9安装在腮托内架8中;

升降套筒7穿设在滑套9中,升降套筒7上端从安装壳体5中穿出与腮托板2下端转动连接,在滑套9内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凸台,在升降套筒7外圆周沿轴向开设有凹槽,凸台与凹槽相适应;

腮托丝杠6伸入升降套筒7内,在升降套筒7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升降套筒7和腮托丝杠6螺纹配合。在腮托丝杠6下端设置有从动同步带轮,在安装壳体5底部安装动力装置11,该动力装置11为电机,该动力装置11输出端连接有主动同步带轮,在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上设置有同步带12。腮托框架1上边框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在上边框的内凹弧形面上设置有额托软垫4。

工作原理:将人脸的下颚放在腮托板2上,将人的额头放置在额托软垫4 上,动力装置11带动主动同步带轮转动,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12带动从动同步带轮转动,从动同步带轮带动腮托丝杠6转动,腮托丝杠6转动带动升降套筒7在滑套9内上下滑动,升降套筒7带动腮托板2上下移动,对放置在腮托板2上的人脸进行微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