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057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椎体假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体假体。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上部与颅骨底部的枕骨相连、下部直达尾骨末端。脊柱由椎骨、骶骨和尾骨借助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诸多韧带连接,是躯干的活动中心和力学传递的枢纽,承担着支持体重、减震、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身体上半部分的前后伸屈、侧弯、扭转等运动功能。

由于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脊柱即周围组织的负载加剧,损伤机会大为增加,脊柱发病的几率不断上升。常见的脊柱疾病如创伤、肿瘤、先天畸形、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变所导致的脊椎椎体损伤及缺失时有发生,当前解决椎体缺失的办法主要有植骨填充、人工椎体置换等方法,并辅之以前路或后路的钉板、钉棒内固定。

在脊柱中,其中胸椎(T)有12块椎骨,T1至T12自上而下,第1胸椎有时也称为第8颈椎,胸椎与颈椎和腰椎有明显区别,它有肋骨协助维持稳定。实际上,脊柱的胸段是一个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组成的桶状结构。其中,肋骨和胸椎的连接段为肋椎关节,该关节允许肋骨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现有的人工椎体置换术中需要对肋骨进行截断,将肋骨置于游离状态后,取出现有椎体,植入椎体假体,但是该手术使用的椎体假体并未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肋骨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椎体本体;用于与人体肋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椎体本体上,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可活动地设置,以使人体肋骨相对于椎体本体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的第一容纳槽,以使人体肋骨的端部插设在第一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锁紧部,锁紧部与椎体本体连接;固定部,固定部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上,第一容纳槽设置在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固定部和锁紧部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部的至少部分成型于锁紧部的腔体内,以使固定部与锁紧部可活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椎体本体上设置有支撑体,锁紧部与支撑体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体为圆柱体,支撑体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锁紧部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以使锁紧部与支撑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具有依次连接的插接部和转动部,第一容纳槽设置在插接部上,转动部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内。

进一步地,支撑体具有用于容纳转动部的第二容纳槽,转动部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转动部为球体,第二容纳槽的槽壁与球体相适配。

进一步地,固定部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紧固件穿过紧固孔和人体肋骨,以将人体肋骨固定在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连接部沿椎体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各个连接部分别用于与相应的人体肋骨连接。

在对人体椎体置换时,需要将连接在人体椎体上的人体肋骨截断,从而导致人体肋骨处于游离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通过将人体肋骨连接在连接部上,实现了椎体假体与处于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的连接,相比现有的椎体假体由于无法对人体肋骨进行固定,会导致游离的人体肋骨对人体的组织进行损伤,而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连接部实现了对人体肋骨的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的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椎体本体;11、支撑体;111、第二容纳槽;20、人体肋骨;30、连接部;31、第一容纳槽;32、锁紧部;33、固定部;331、插接部;332、转动部;333、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请参考图1和图2,椎体假体包括:椎体本体10;用于与人体肋骨20连接的连接部30,连接部30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以使人体肋骨2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其中,连接部30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在具体椎体假体植入人体时,将与人体椎体相一致的假体椎体植入后,由于植入过程中需要对与人体椎体连接的人体肋骨20进行截断,从而使得人体肋骨置于游离状态,通过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连接部30上,可以实现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位置限制,为了适应人体对于人体肋骨20活动度的要求,通过将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并未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人体肋骨20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病变,而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既防止了人体肋骨20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又能够保证人体肋骨20正常的活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为了能够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第一容纳槽31内,如图2所示,连接部30具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20的第一容纳槽31,以使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设在第一容纳槽31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部30上设置第一容纳槽31,其中,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设在第一容纳槽31内,从而实现了人体肋骨20与连接部30的连接,考虑到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针对连接部30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连接部30包括:锁紧部32,锁紧部32与椎体本体10连接;固定部33,固定部33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32上,第一容纳槽31设置在固定部33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由锁紧部32和固定部33组成,其中,锁紧部32与椎体本体10连接,固定部33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32上,第一容纳槽31设置在固定部33上,通过将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接在第一容纳槽31内,实现了人体肋骨20与固定部33的连接,通过将锁紧部32与椎体本体10连接,实现了连接部30与椎体本体10的连接,考虑到固定部33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32上,从而使得人体肋骨20通过固定部33实现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考虑到使用方便,固定部33和锁紧部3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部33的至少部分成型于锁紧部32的腔体内,以使固定部33与锁紧部32可活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连接部30的具体制造过程,其中,连接部30为一体成型制造,通过机械加工将连接部30分离为固定部33和锁紧部32,其中,固定部33的至少部分位于锁紧部32的腔体内,从而能够保证固定部33与锁紧部32可活动地连接。

此外,针对固定部33与锁紧部3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从而保证固定部33与锁紧部32可活动地连接。

固定部33和锁紧部3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部33的至少部分成型于锁紧部32的腔体内,以使固定部33与锁紧部32可活动地连接

为了能够使锁紧部32与椎体本体10稳定连接,如图2所示,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支撑体11,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连接。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支撑体11,通过将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连接,从而实现了连接部30与椎体本体10的稳定连接。

考虑到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的连接稳定性,支撑体11为圆柱体,支撑体11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锁紧部32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以使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体11设置为圆柱体,其中,支撑体11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锁紧部32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从而能够使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螺纹连接,以此满足锁紧部32与支撑体11的连接稳定性。

针对固定部33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固定部33具有依次连接的插接部331和转动部332,第一容纳槽31设置在插接部331上,转动部332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32内。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3由插接部331和转动部332组成,其中,转动部332的一端与插接部331的一端连接,第一容纳槽31设置在插接部331另一端上,通过将转动部332可活动地设置在锁紧部32内,从而能够使固定部33可活动地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

为了能够将转动部332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体11上,如图2所示,支撑体11具有用于容纳转动部332的第二容纳槽111,转动部332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体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部332的第二容纳槽111,通过将转动部332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11内,从而能够使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

优选地,转动部332为球体,第二容纳槽111的槽壁与与球体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111为球形槽。

为了能够将人体肋骨20固定在固定部33上,如图2所示,固定部33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333,紧固件穿过紧固孔333和人体肋骨20,以将人体肋骨20固定在固定部33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部33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333,其中,紧固孔333为两个,两个紧固孔333相对设置,通过将紧固件穿过紧固孔333和人体肋骨20,从而可以将人体肋骨20固定在固定部33上。

为了与人体肋骨20相匹配,如图1和2所示,连接部30为两个,两个连接部30沿椎体本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个连接部30分别用于与相应的人体肋骨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30设置为两个,其中,两个连接部30均设置在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上,通过将各个连接部30分别与相应的人体肋骨20连接,从而实现了对截断后处于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限制。

针对连接部30的第一容纳槽31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结构,连接部30的一个端面与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连接,第一容纳槽31的槽口朝向背离椎体本体10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的一个端面与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连接,从而实现了连接部30与椎体本体10的连接,而连接部30的第一容纳槽31的槽口朝向背离椎体本体10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从而满足与人体肋骨20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容纳槽31的槽口相对,能够使第一容纳槽31的开设放向更加匹合人体肋骨20的游离方向,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将人体肋骨20限制在连接部30的第一容纳槽31内。

为了能够使椎体本体10更好地植入人体,椎体本体10为柱状体,第一容纳槽3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椎体本体10的轴线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椎体本体10设置为柱状体,第一容纳槽3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椎体本体10的轴线方向,从而使得第一容纳槽31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椎体本体10微倾,从而在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第一容纳槽31内时更加方便。

为了能够满足人体肋骨20运动生理学的需求,如图2,固定部33的外表面与第一容纳槽31的槽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

优选地,固定部33的外周边呈椭圆形。

优选地,第一容纳槽31的槽底呈椭球面。

优选地,第一容纳槽31的槽口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的椎体本体10的两侧各有一个肋骨连接部分(连接部30),肋骨连接部分由三部分构成,作为椎体假体主体上的一部分支撑体11,一个锁紧盖(锁紧部32)以及肋骨连接器(固定部33);支撑体11的方向与人体肋骨20的方向吻合;支撑体11上部分外表面有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与锁紧盖上得螺纹结构相吻合;支撑体顶部有一个半球状凹槽(第二容纳槽111);肋骨连接器头部为一个球体,该球体比支撑体顶部半球体直径稍小,使得在配合时该球体有一定活动度;锁紧盖与肋骨连接器作为一个整体加工制成,手术时仅需直接将锁紧盖与支撑体配合即可完成安装。肋骨连接部分球头部分以及支撑体凹槽部分均打磨光滑,以便有一定活动度;肋骨连接器为椭圆形,适合肋骨形状,其两侧有螺钉孔,打入螺钉,用来固定肋骨;

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的实施方法:在常规胸椎椎体置换手术中,截断肋骨并且去除自带椎体后,先将游离肋骨置于肋骨连接器部分,并且使用螺钉固定,在将椎体假体主体部分正确置入人体之后,将锁紧盖与支撑体转紧之后即可完成安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其中,连接部30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在具体椎体假体植入人体时,将与人体椎体相一致的假体椎体植入后,由于植入过程中需要对与人体椎体连接的人体肋骨20进行截断,从而使得人体肋骨置于游离状态,通过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连接部30上,可以实现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位置限制,为了适应人体对于人体肋骨20活动度的要求,通过将连接部3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并未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人体肋骨20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病变,而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既防止了人体肋骨20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又能够保证人体肋骨20正常的活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椎体假体解决了现有人工椎体置换术中使用的椎体假体无法限制肋骨活动问题,实用新型的新型椎体假体对截断的肋骨进行完全的限制,并保证其有满足肋骨运动生理学的活动度,并且安装方便,安全性有效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