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IV药物可比司它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345发布日期:2018-10-26 17:47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可比司它,本身能有效抑制促凝剂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其还抑制apj内源性配体elabela、apelin-12、apelin-17和apelin-36的促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作用。



背景技术:

apj受体是一种与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有高同源性的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apelin为其内源性配体。人类apelin基因位于x染色体q25-26段,其编码产物为含有77个氨基酸的前体肽,可被肽酶裂解成不同氨基酸长度的活性片段:apelin-12、apelin-17和apelin-36等。apelin/apj系统在组织中广泛分布,心血管、大脑和肾脏等系统中均有表达。elabela为2013年发现的apj受体新型内源性配体,成熟的elabela含32个氨基酸,与apelin各亚型有高同源性。apelin在心血管调节中具有降低血压、增强的心脏收缩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调节垂体激素释放、调节摄食、摄水、体液平衡等作用;在血管功能调节上还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发育与成熟。apj受体被看作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靶点,靶向apj受体的阻断剂或激动剂可能成为相关疾病的新型治疗药物。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体内血小板过度活化或聚集会加快血栓形成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及血栓性疾病形成的重要环节,而机体凝血系统中的天然成分(如:adp、胶原、花生四烯酸、凝血酶等)能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多种受体来调控血小板的功能。其中,adp激活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抑制atp酶活性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凝血酶作为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在受伤血管处发挥作用;胶原激活血小板使其粘附于伤口处,并促进adp等活性物质进一步释放并促进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可以促进释放血栓素a2而加速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前期研究发现:apj受体内源性配体elabela、apelin-12、apelin-17和apelin-36能有效诱导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及人造模拟血管的体外血栓形成作用,提示apj受体是调控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的重要靶点。因此,加快对靶向apj受体的阻断剂或激动剂的药物的开发,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可比司它(cobisistat)是美国fda于2012年批准上市抗hiv的增效药。该药本身无抗hiv活性,但可通过抑制人体内代谢药物的主要酶-cyp3a来改善抗hiv药物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从而来提高药效。2015年fda又批准抗hiv药atazanavirandcobisistat(阿扎那韦-可比司它)复方制剂上市,与其他抗逆转病毒药物合用于治疗hiv-1感染的成年患者。而目前关于可比司它是否存在新靶点、新功能;是否会参与抗hiv以外的血小板功能调控及血栓性疾病治疗,目前尚未任何报道。此外,可比司它作为抗hiv药物使用的人体给药剂量一般为15mg/kg,本研究在血小板上所使用的最大浓度为1μmol/ml,换算后远远小于人体给药剂量。

本专利主要探讨了可比司它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功能研究。发现可比司它能抑制促凝剂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同时有效抑制apj内源性配体elabela及apelin各亚型的促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药物可比司它,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诱导剂adp诱导的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作用;

本发明发现了可比司它的新药理学功能,其本身能有效抑制apj内源性配体elabela、apelin-12、apelin-13和apelin-36诱导的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及人造血管模型的体外血栓形成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可比司它;其用于预防、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或该药物有望治疗由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血栓性疾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可比司它具有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为其抗hiv治疗副作用提供依据,将有效用于血小板聚集及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上面。

附图说明:

图1a为可比司它单独无法诱导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率

图1b为可比司它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图2为可比司它抑制apelin各亚型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图3为可比司它抑制adp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

图4为可比司它抑制elabela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

图5为可比司它抑制apelin-12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

图6为可比司它抑制apelin-17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

图7为可比司它抑制apelin-36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

其中:

图2中,a为apelin12、b为apelin17、c为apelin36和d为elabela;

图3-图7中,a为体外血栓形成大小,b为湿重,c为干重,d为血栓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例1

检测其功能,如下实施例所示。以下实施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测定可比司它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lg-paber-i型,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本仪器采用光电比浊法测试血小板聚集:使用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作为基底,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进行测量。在磁力珠的搅拌下,在prp中加入诱导剂,血小板发生聚集,prp的透光度增高或浊度下降。将光浊度的变化转换为电讯号的变化,从而计算出血小板的聚集率。

聚集率=(实测电压值-ppp光电电压值)/(prp光电电压值-ppp光电电压值)*100%

1.测定不同浓度的可比司它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新西兰兔耳中动脉采血,用枸橼酸钠抗凝,然后离心,先用8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得prp,再用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得ppp。在测试杯中精确加入300μl的ppp,放入测试通道,按ppp键进行基底测量后取出。在另一测试杯中,精确加入300μl的prp,在37℃下预温1min后,使用加珠器在该测试杯中加入1粒测试珠,开始测试后,在三秒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1、0.01、0.1、1μmol/ml)可比司它测试5min,记录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参见图1a)。

2.测定可比司它抑制促凝剂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采集ppp,prp同上,将促凝剂adp加入prp中孵育5min,再放入已经调好基线的测试区中,加入测试珠,开始测试后,在三秒内加入可比司它测试5min,记录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观察测试结果检测可比司它对adp促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作用。以此判断可比司它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参见图1b)。

3.测定不同浓度可比司它对apelin各亚型诱导的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

采集ppp,prp同上,分别将apj受体内源性配体elabela、apelin-12、apelin-17和apelin-36加入prp中孵育5min,再放入已经调好基线的测试区中,加入测试珠,开始测试后,在三秒内加入药物可比司它测试5min,记录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观察测试结果检测可比司它对elabela、apelin-12、apelin-17和apelin-36促新西兰兔血小板聚集作用。以此判断可比司它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参见图2)。

实施例2测量可比司它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用血栓检测仪(lmk-12型,郑州明举科技公司)建立体外血栓模型,本仪器用chandler法:将血液注入体外旋转圆环内,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态以形成血栓。

1.测定可比司它抑制促凝剂adp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新西兰兔耳中动脉采血(不加任何抗凝剂,采用直取静脉血1ml,并注意应将注射器内的泡去除,分别用不同浓度(0.001、0.01、0.1、1μmol/ml)可比司它与10μmol/ml促凝剂adp处理后,血样装灌圆环,慢慢的将1m1血样沿塑料环一端管壁注入管内,随时连接成圆环,安于相应的转盘内。放入中转速为20±2rpm,在37℃下,循环10min后,取出血栓,测量并记录血栓的湿重以及长度。将上述已称完湿重的血栓放入60℃±1℃的烘箱中烘干处理,30min后,将烘干的血栓再次称重,记录血栓干重(参见图3)。

2.测定不同浓度可比司它对apelin各亚型诱导的人造血管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采用chandler法构建体外血栓模型。分别将不同浓度(0.001、0.01、0.1、1μmol/ml)可比司它与1.0μmol/mlelabela(参见图4)、1.0μmol/mlapelin-12(参见图5)、10-4μmol/mlapelin-17(参见图6)和0.01μmol/mlapelin-36(参见图7)一起加入1ml的新西兰兔血液中按照1中的测试方法,取出血栓病记录实验结果。并观察可比司它对促凝剂adp诱导的兔血栓形成的作用(参见图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可比司它具有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为其抗hiv治疗副作用提供依据,将有效用于血小板聚集及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上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