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15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辅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医用支撑、固定材料主要有木制、金属制或塑料制不可塑夹板、石膏绷带等,另外也有少量低温可塑性支撑、固定材料使用。石膏绷带使用拆除不方便,透气性差,不可塑夹板难以紧贴人体部位,起不到很好的固定、支撑效果。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低温可塑性支撑、固定材料成本高,定型速度慢,强度低,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定型速度快、强度高的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它由高分子树脂,填料以及加工助剂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数)高分子树脂40~99%,填料0.5~59%,加工助剂0.5~5%;所述的高分子树脂包括乙烯共聚物、聚反式1,4-异戊二烯、聚反式丁二烯、聚己内酯、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脂形成的高分子交联互穿网络体系。
所述的填料是硅酸盐类或碳酸钙类,如陶土、云母、滑石粉、硅酸钙或碳酸钙等。
所述的填料是二氧化硅类,如硅藻土、石英、白炭黑、玻璃纤维等。
所述的填料是金属氧化物类,如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等。
所述的填料是有机填料,如粉末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交联剂、偶联剂、成核剂、脱模剂、颜料等。
所述的交联剂是硫粉或过氧化物类交联剂等。
所述的偶联剂是硅烷或钛酸酯类有机化合物等。
所述的成核剂是金属盐类,胺类,丙酮,氯仿,低分子量聚酯,聚乙烯其中的一种。
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分子树脂、填料、加工助剂在70~170℃温度下于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或双辊开炼机中进行混炼,然后用模压或压延成型的方法制成一定厚度的片材,然后用冲压或钻孔的方法,在上面均匀分布地打上小孔,并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需要裁剪成不同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树脂形成高分子交联互穿网络体系,并加入了填料及多种改性剂,使本发明产品具有定型速度快、成本低、强度高等优点。
此外,本发明产品的热塑温度较低,在50℃~100℃的热水中或用其它方式加热到热塑型温度,其变软且具有可塑性,可以贴覆或包覆到人体需要支撑、固定的部位(比如骨折的手臂),与被包覆的部位很好地贴,等其冷却变硬后,用固定夹子固定好,就能对其支撑、固定的人体部位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当拆除时,只需取下固定夹子,将包覆材料用手扳开就能取下,或者重新加热即能松开,使用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各实施例的配方组成如表1所示表1
实施例1~6按表1各原料配比配制6种重量各为1千克的原料,分别将其在开炼机上于80℃混炼均匀,压成厚4mm左右的片材,冷却,裁剪尺寸合适的片材放入压模中,压力4MPa,160~170℃条件下保压2小时,压制成厚3mm的片材,然后用冲床在上面均匀地冲上若干个直径1mm的小孔,小孔间距2mm左右,得到6种性能不同的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7~12按表1各原料配比配制6种重量各为1千克的原料,分别将其在密炼机上于80℃混炼均匀,冷却,粉碎后放入压模中,压力4MPa,160~170℃条件下保压2小时,压制成面积800cm2,厚3mm的片材,然后用冲床在上面均匀地冲上若干个直径1mm的小孔,小孔间距2mm左右,得到6种性能不同的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13~18按表1各原料配比配制6种重量各为5千克的原料,分别将其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四段温度分别为80℃、85℃、90℃、100℃,造粒后放入压模中,压力4MPa,160℃~170℃条件下保压2小时,压制成厚3mm的片材,然后用冲床在上面均匀地冲上若干个直径1mm的小孔,小孔间距2mm左右,得到6种性能不同的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19~24按表1各原料配比配制6种重量各为25千克的原料,分别将其在开炼机中在160~170℃下进行动态硫化,将混好的物料用压延机压成厚3mm的片材,然后用冲床在上面均匀地冲上若干个直径1mm的小孔,小孔间距2mm左右,得到6种性能不同的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25~30按表1各原料配比配制6种重量各为25千克的原料,分别将其在密炼机中在160℃~170℃下进行动态硫化,将混好的物料用压延机压成厚3mm的片材,然后用冲床在上面均匀地冲上若干个直径1mm的小孔,小孔间距2mm左右,得到6种性能不同的本发明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它由高分子树脂、填料以及加工助剂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数)高分子树脂40~99%,填料0.5~59%,加工助剂0.5~5%;所述的高分子树脂包括乙烯共聚物、聚反式1,4-异戊二烯、聚反式丁二烯、聚己内酯、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脂形成的高分子交联互穿网络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是硅酸盐类或碳酸钙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是二氧化硅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是金属氧化物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是有机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交联剂、偶联剂、成核剂、脱模剂、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是硫粉或过氧化物类交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是硅烷或钛酸酯类有机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核剂是金属盐类、胺类、丙酮、氯仿、低分子量聚酯、聚乙烯中的其中的一种。
10.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分子树脂、填料、加工助剂在70~170℃温度下于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或双辊开炼机中进行混炼,然后用模压或压延成型的方法制成一定厚度的片材,然后用冲压或钻孔的方法,在上面均匀分布地打上小孔,并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需要裁剪成不同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可塑性医用支撑、固定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它的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数):高分子树脂40—99%,填料0.5—59%,加工助剂0.5—5%;将上述原料在70—170℃下于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或开炼机中进行混炼,然后压制成片材,再进行打孔,最后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需要裁剪成不同的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具有定型速度快、成本低、强度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L15/00GK1283511SQ99113959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5日
发明者葛列晖, 曹毅, 周苗, 李敏娟 申请人:葛列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