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455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液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及其制造方法。
欧洲鳗鱼自进入东南亚地带进行人工养殖已来,已有数十年之久,它以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利润深得农户的钟爱,然而,由于气候及地域的影响,鳗鱼在夏秋季节容易出现一种俗称狂奔病的疾病,该病以“狂奔”、“狂游”而得名。究其实质,是一种中毒性肺炎引起脑炎后遗症的体现。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鳗鱼的内部体征及气候的急剧变化造成的。
鳗鱼胃肠直而短,消化力较强,进食量较多,容易压缩神经系统,造成气血运转不正常;同时养鳗户为防治鳗鱼的各种病害而多次交错用药,药物的副作用及部分药物毒素残留于鳗鱼体内,无法溶解,造成鳗鱼免疫力下降。
其次,鳗鱼源于欧洲,欧洲气候干燥、凉爽,比较适宜于鳗鱼的生长。而东南亚地区气候较湿热,特别是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午后又易出现“雷阵雨”,气候变化大,鳗鱼容易中暑。这样,气温的骤变及鳗鱼体内的残留毒素使鳗鱼容易引起中毒,加上鳗鱼进食量大造成神经系统阻塞,使脑部失去控制而引发中毒性肺炎引起的脑炎后遗症,造成狂奔病。
该病一旦发作,鱼头露出水面,时浮时沉,上下翻滚;鱼的体征为头顶突出一圆峰,粘液脱落,肌肉部分收缩,张口露舌,裙旗或自身有少许皮下血点,脉冲加快,死尸僵硬;镜检腮部冲血严重,有合成球形物质,而角形血细胞出现死亡;剖腹肝脏变为淡色;该病有群聚特点,即一旦发作,整个鱼塘并发发生,死亡率达80%以上,且死亡速度快,一般从发作到死亡不超过96个小时。因此该疾病令养鳗户谈之色变。然而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均无记载,也没有现成的药物可以治疗。因此,该病一直成为养鳗户的心头大患,一旦发作,只能忍痛坐视其死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药液主要是依据鳗鱼的发病机理,结合传统的中药配制方法,采用系列中成药作原料并经煮熬过滤去渣所得的,该系列中成药主要采用具有养阴近冷之功效的生地黄、白芍、知母,能去除血中之热的赤芍、西瓜络,能化痰通络的钩滕、僵蚕,具清热解毒的忍冬滕、黄柏及具醒脾助运的佩兰等中成药。上述系列中成药的配比为生地黄10-15%、白芍8-12%、知母8-12%、赤芍8-12%、西瓜络8-12%、钩滕3-7%、僵蚕2-6%、忍冬滕18-22%、黄柏10-15%、佩兰2-6%。
为制成上述药液,本发明公开的制造方法是先将各中成药主要有生地黄、白芍、知母、赤芍、西瓜络、钩滕、僵蚕、忍冬滕、黄柏、佩兰等配齐并分别清洗干净,凉干并按量配比;再将知母、黄柏混和在一起,加少量盐水,搅拌混匀后炒干至呈赤褐色,制成盐知柏组合物;其次将盐知柏组合物及生地黄、白芍、赤芍、忍冬滕、西瓜络、僵蚕等中成药混和在一起并加入适量水,加热煮沸10-50分钟,制成初药液组合物;最后再将佩兰及钩滕加入到初药液中并继续加热煮沸10-2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去渣所得滤液,便制成本发明所称的药液。
使用本发明公开的药液能有效地治疗鳗鱼狂奔病,降低鳗鱼发病死亡率。在鳗鱼发病初期将本发明所公开的药液与饲料按1吨鳗鱼配1200毫升药液的比例配量,搅拌混匀,然后均匀抛进鳗鱼塘,每天早晚各一次,三天为一个疗程,只要坚持用药一个疗程,便可治愈鳗鱼的狂奔病。按对比试验结果,在无用药的情况下,鳗鱼从发生狂奔病起3-5天内,死亡率达到98%以上;而在同等条件下,从鳗鱼发生狂奔病初期开始使用本发明公开的药液,4天后,除个别发病快、症状重的鳗鱼死亡外,其余均能正常存活,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疗效显著。同时,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该药液的制造方法,具有简化设备,节约成本,操作方便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1吨鳗鱼为例,为治疗鳗鱼狂奔病,将中成药配齐,清洗干净凉干,然后按如下重量配比生地黄150克、白芍120克、知母120克、赤芍120克、西瓜络120克、钩滕60克、僵蚕50克、忍冬滕240克、黄柏150克、佩兰50克;配量后,首先将知母和黄柏混和在一起,加入少量盐水,搅拌混匀,然后放在锅炉加热上炒干,直到变为赤褐色时便可熄火取出,制成盐知柏组合物;其次将盐知柏组合物及生地黄、白芍、赤芍、西瓜络、僵蚕、忍冬滕混和在一起,加入3-4公斤水,搅拌混匀,再放在锅炉上猛火煮熬,水沸腾时变为文火煮熬,约40分钟后,即制成初药液组合物;此时再将钩滕及佩兰加入到初药液组合物中并继续加热煮熬,再过约15分钟后熄火,过滤,去渣取液,即制成本发明所称的药液。
将药液与鳗鱼饲料混和搅匀,在鳗鱼发生狂奔病初期,均匀抛进鳗鱼塘,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3天,即为一疗程,则能治好鳗鱼的狂奔病,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是由系列中成药配制并经煮熬过滤去渣所得的滤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列中成药主要包含有生地黄、白芍、知母、赤芍、西瓜络、钩滕、僵蚕、忍冬滕、黄柏、佩兰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鳗鱼狂奔病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列中成药的配比为生地黄10-15%、白芍8-12%、知母8-12%、赤芍8-12%、西瓜络8-12%、钩滕3-7%、僵蚕2-6%、忍冬滕18-22%、黄柏10-15%、佩兰2-6%。
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的方法,是将系列中成药生地黄、白芍、知母、赤芍、西瓜络、钩滕、僵蚕、忍冬滕、黄柏、佩兰等清洗干净,凉干并按量配比,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黄柏和知母混和,加入少量盐水,搅拌混匀后炒干至呈赤褐色,制成盐知柏组合物;2)将所述盐知柏组合物及生地黄、白芍、赤芍、西瓜络、僵蚕、忍冬滕混和在一起并加入适量水,加热,煮沸10~50分钟,制成初药液组合物;3)将所述佩兰及钩滕加入到所述初药液组合物中,并继续加热煮沸10~2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去渣所得滤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药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初药液组合物时所述适量水的配比是1吨鳗鱼所需药量配3-4公斤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初药液组合物时所述煮沸的时间最好是40分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药液时所述加入佩兰及钩滕并继续煮沸的时间最好是15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鳗鱼的药液及其制造方法,该药液主要包含有生地黄、白芍、知母、赤芍、西瓜络、钩藤、僵蚕、忍冬藤、黄柏、佩兰等中药成分。其制造方法为,先将知母、黄柏和盐水混匀炒干制成盐知柏,再将盐知柏与生地黄、白芍、赤芍、西瓜络、僵蚕、忍冬藤等混匀加水煮沸10—50分钟后再加入佩兰、钩滕并继续煮沸10—20分钟,过滤去渣取液。该产品具有制造简便,对鳗鱼狂奔病有良好疗效,可广泛适用于养鳗池塘。
文档编号A61P25/00GK1289613SQ9911710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3日
发明者林本河 申请人:林本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