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鼻涕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25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鼻涕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涕吸入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家用电机驱动鼻涕吸入器,用于处理病人或婴儿流出的鼻涕。
通常婴幼儿不能自己擤鼻涕。因此常常使用鼻涕吸入器来处理他们的鼻涕。传统的鼻涕吸入器使用双手操作。由于婴幼儿在使用该装置时常常移动,用双手来操作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驱动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在恒定的真空压力下用一支手操作,使得吸入器更方便、有效和安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鼻涕吸入器,其包括由一电池操作的位于一壳体中的动力源;动力传递装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线性往复运动;真空发生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相连,以产生真空;至少一个的吸入和排出阀组件,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排出真空发生装置中的空气,或吸入鼻涕储存管中的空气;空气通道管,与吸入和排出阀组件相连;鼻涕储存管,与空气通道管相连,用于储存吸入的鼻涕;鼻涕导引件,与鼻涕储存管的一端配合,插入一人的鼻子中,将吸入的鼻涕引入鼻涕储存管;以及一壳体,上述部件、构件和装置可容纳于其中并完成其各自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要部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进入装置的一些部件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进入装置的有关零件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电路的电路图6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鼻涕吸入的操作过程图;图7是说明图6的空气吸入部件的操作系统的横截面图;图8是说明图6的空气吸入部件的操作系统的横截面图;图9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吸入鼻涕后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横截面图;图10是说明图9的空气吸入部件的操作系统的横截面图;图11是说明一空气吸入部件的操作系统的横截面图;图12是说明帮助可变活塞扩大和缩小的机械结构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鼻涕吸入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详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吸入和排出阀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6是说明图15的形成真空的吸入和排出阀的打开/关闭件的顶视图;图17是图16的侧视图;图1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鼻涕吸入器的示意图;图19是一鼻涕吸入器的主要部件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以说明鼻涕吸入的暂时停止;图20是说明从壳体伸出的鼻涕导引件的结构的视图。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一个例子表示在附图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同样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轮廓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内部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本发明具有一壳体1,其中形成足够的空间容纳一电池3,一与电池相连的工作电机5,动力传递装置和一真空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将传递电机5的驱动力,该真空装置中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产生真空。
壳体外安装有空气通道管7,其与真空装置连接;一鼻涕储存管9,连接到空气通道管7;以及一鼻涕导引件11,将鼻涕导引到鼻涕储存管。
用于操作电机5的开关13也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
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下特点(a)随电机5的转动而回转的偏心凸轮15与电机轴相连;(b)偏心凸轮15的转动中心部分与电机5的轴在一条线上,偏心轴15a与电机轴平行,而与偏心凸轮15的回转中心部分间隔开;(c)偏心轴15a可用作为偏心凸轮的一个部分的偏心件来形成。
第一动力传递件17可转动地连接到偏心轴15a的外圆周上。第一动力传递件17与偏心轴15a形成直角并有一间隔。第一动力传递装置17的另一端,即与和偏心轴15a相配合的一端相对的一端有第一连接孔17a,第二动力传递件19通过该孔与第一传递件17相连。在第二传递件19的一端形成一第二连接孔19a,通过连接销18将第一动力传递件17的第一连接孔17a与第二连接孔19a相连。第一和第二动力传递件17和19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7a和19a相互交叠,通过连接销18彼此固定。
与电机5相连的动力传递装置将电机5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线性往复运动。第二动力传递件19的另一端实现与一长度可变活塞适当的连接,并实现其操作。
上述的真空装置包括一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一密封件23,一圆柱件25和一长度可变的活塞27。
如图3所示,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的第一吸入管21a从壳体1伸出,空气从此吸入。在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内第二吸入管21b与第一吸入管21a相连。第二吸入管21b具有一延伸的管部向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的下面延伸,如图3所示。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在第二吸入管的一侧具有一中空的空间,这里形成一预定的空室21c,通过一排出管21d与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的外界相连。
如图4所示,密封件23在其相应的部分上具有分别与和排出管21d相连的预定空室21c和第二吸入管21b配合的相应的孔23a和23b。密封件23的这些部分紧密固定在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上。孔23a的下端和孔23b的上端中形成有作为单向阀联接器的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件29和31。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件29和31最好作得足够大,使得覆盖相应的孔23a和23b,并由盘形的橡胶制弹性体构成,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件与密封件23相连,带有一延伸部作为粘接体,最好使用真正的粘接剂。
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件29和31的设计使得当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管7向电机5流入时,第一打开/关闭件的孔23a打开,第二打开/关闭件的孔23b关闭,当空气从电机5流向空气通道管7时,第二打开/关闭件的孔23b打开,第一打开/关闭件的孔23a关闭。当没有空气流时,由于弹性作用这些孔关闭。密封件31由硅橡胶制成,用于阻止外界空气流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向阀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任何具有反向结构安装以阻止空气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单向阀都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上连接着密封件23和空气吸入/排出管件21的缸体25带有平面端,以便通过其它配合件将其它零件固定。
在该平面端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的孔23a和23b配合的其它孔25a和25b。缸体25具有缸体件,其中在上述的平矩形的下端侧形成预定的空间,参见图2。在缸体内通过插入固定一可变长度的活塞27。
参见图2,可变长度活塞27的上部由一额外的配合件或粘接剂连接在缸体25的上内表面,可变长度活塞27的下部由一额外的配合件或粘接剂连接在上述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的上部配合,参见图2。由橡胶制成的可变长度圆柱体27可由于其摺式风箱结构而可扩大和收缩。
可变长度活塞27在其内圆周有弹性件,使得其内圆周有弹性,参见图12。弹性件帮助可变活塞27的扩大和收缩运动,弹性件最好由钢琴线、钓鱼线,或其它弹性线形成。
空气通道管7的一端通过插入到第一吸入管21a的外圆周而配合在其上,该吸入管与空气吸入/排出管21连接。在空气通道管7插入第二吸入管21b上时其直径不合适的话,需要一额外的联接件33来帮助连接。
空气通道管7最好由弹性橡胶制成。
空气通道管7的另一端与鼻涕储存管9连接。
参见图1,鼻涕储存管9具有预定的储存鼻涕的空间,在空气通道管7中的垂直壁7a和在该垂直壁7a上部的通道孔7b。通道孔7b形成在鼻涕的上表面,这样防止鼻涕流入真空装置,而只让空气通过。
一鼻涕导引件11通过插入固定到上述鼻涕储存管的另一端。鼻涕导引件11制成管形,最好由软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因为它直接放入婴幼儿的鼻子中。
驱动电机5的开关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其电连接的电路图示于图5中。
开关只是将电池的动力可选择地传递到电机,如果需要,可使用电阻来改进该电路。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何工作。
在使用者将鼻涕导引件11的一端部插入婴幼儿的鼻子中后,当开关13闭合时,电机5由电池动力带动运转。偏心凸轮15随电机转动。偏心凸轮15的转动通过随偏心凸轮15转动而运动的动力传递装置17变为线性往复运动。线性运动的驱动动力传递到第二动力传递件19。
因此,第二动力传递件19提供垂直的线性往复运动。
当第二动力传递件19向下运动时,可变长度活塞27也向下运动,如图6所示。这时,在可变长度活塞27中形成真空。婴幼儿鼻子中的鼻涕被吸入鼻涕导引件11,储存在鼻涕储存管9中。储存在鼻涕储存管中的鼻涕不送到真空装置中,而是保持在鼻涕储存管9中,这是由于垂直壁7a的存在。只有空气沿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流过通道孔7b。
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管7进入第一吸入管21a和第二吸入管21b。如图7所示,空气通过密封件23的孔23a时推开第一打开/关闭件29。空气通过缸体25继续进入可变长度活塞27,从而填充和扩大可变长度活塞27的体积。
可变长度活塞27延伸时,与密封件连接的第二打开/关闭件31,如图8所示,阻止空气流入。
如图9所示,在第二动力传递件19上升时,可变长度活塞被压缩,由于气压和第一打开/关闭件29的弹性,该打开/关闭件回复其初始位置,从而密封件23的孔23a被关闭,参见图10,而第二开关件31被气压推开,参见图11,从而空气沿排出管21d流出到大气中。
因此,鼻涕通过可变长度圆柱体27的反复扩大和收缩运动而被处理。
特别是由于鼻涕导引件11和空气通道管7由橡胶制成,减小了使用者的鼻子的不适感。该装置允许改变壳体1和鼻涕导引件11,并且能正常工作。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鼻涕吸入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其显示具有一内部空间并形成外形的壳体1,电池3,电机5和安装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真空装置。
该真空装置包括一对用于产生气压的缸体100,和吸入与排出阀组件102。
一开关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通过一电路连接到壳体,以根据电池动力的选择传递运行电机5。
电机5具有一盘形旋转件101,与电机轴配合。如图14所示,旋转件101随电机5的旋转轴旋转。在旋转件101的一边形成一延伸臂101a,最好位于与旋转件的旋转中心偏心的位置。在延伸臂101a中铰接着动力传递件103的一端,以将旋转件101的旋转运动变为线性运动。动力传递件103的另一端铰接到缸体100的活塞杆上。活塞杆105带有活塞107,在缸体100内往复运动,以产生真空。
缸体100具有第一和第二真空排气口100a和100b,与外界相同,以形成真空。第一和第二排气口100a和100b最好位于活塞107的冲程外,冲程即活塞的往复运动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
第一和第二排气口100a和100b在其内圆周表面具有螺纹槽,第一和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和104连接于其上。
如图15所示,第一和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和104(为方便起见,我们仅以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为例进行解释)包括一联接件109,旋拧在第一和第二真空排气口100a和100b上;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连接在联接件109的一端;一打开/关闭件113,设置在吸入和排出件111的一端表面上;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其内具有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和打开/关闭件113,其与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连接。
联接件109的一圆周侧具有突伸的螺纹形式的连接部109a,第一和第二真空排气口100a和100b与之螺旋配合,该联接件的中心形成轴向空气通道109b。
在联接件109的连接部109a的相对的另一端有一预定的空间,一螺接到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上的螺纹形成在该空间的外圆周上。由于联接件109的空室的内圆周表面形成为锥形,空室109c在第一和第二吸入和排出件连接上之后仍存在。空室109c有利于空气流动。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具有一空气吸入孔111a和一空气排出孔111b,该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的外圆周表面形成对应于联接件109的锥形部分的锥形,在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连接到联接件109上时,空室109c被紧闭。
打开/关闭件113设置在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的一侧,具有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部分113a和113b,如图16和17所示。打开/关闭件113最好由弹性橡胶制成。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部分113a和113b的一侧大致为圆形,与打开/关闭件113相连。第一打开/关闭部分113a最好安装成可选择性打开和关闭的空气排出孔111b。
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使得第一吸入和排出件111和打开/关闭件113安装在其空间中,使得该空间中的内圆周表面的螺纹槽与螺纹连接。
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具有空气吸入孔115a和空气排出孔115b,以与空间的另一端相连,以便让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孔115a使得打开关闭件113的第二打开/关闭部分113b通过接触空气吸入孔115a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空气吸入孔115a。
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和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具有同样的结构,分别设置在缸体100的每一端,使得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和104在活塞往复运动时连续保持真空。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的空气通道109b和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的空气通道由导管117互连,一由导管117分支出的支导管117a与鼻涕储存管9相连。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鼻涕储存管9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而第二实施例的鼻涕储存管9在壳体1内侧。但是,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鼻涕储存管9可安装在壳体外侧或其它方便的位置。
在鼻涕储存管9的一侧安装有一橡胶制的鼻涕导引件11,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鼻涕吸入器的工作如下所述。
在鼻涕导引件11的一端部插入某人的鼻子中后,当开关闭合时,电机5由电池3的动力带动旋转,而转动与电机轴相连的旋转件101。由于动力传递件103的一端与旋转件101的延伸臂101a铰接,其随旋转件101的转动而转动。而动力传递件103的另一端与活塞杆105铰接,旋转件101的转动变为线性运动,活塞107在缸体100内进行预定距离的往复运动。
下面详细描述活塞107往复运动期间在鼻涕储存管9中形成真空的方式。
由于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与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以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为例来说明。
当活塞107沿缸体从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的位置向上运动到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的位置时,在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中形成真空压力,而通过该真空压力第二打开/关闭部分113b打开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的空气吸入孔115a,从而在鼻涕储存管9的内部形成真空。然后,鼻涕储存管9中的空气通过支导管117a和导管117从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的空气吸入孔115a吸入到第一排出件111的空气吸入孔111a,通过空气通道109a进入缸体100中。相应地,鼻涕储存管9中形成的真空使得鼻涕被通过鼻涕导引件11吸入鼻涕储存管9中。
相反,当活塞107从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向下移动到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时,第二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4经过与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相同的工作过程,在鼻涕储存管9中形成真空。
由于上面已经解释过,所以该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这时,缸体100的第一吸入和排出阀组件102侧的压缩空气通过一空气通道,第一吸入件111的空气排出孔111b,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和第二吸入和排出件115的空气排出孔115b被排出到大气中。由于这时第一打开/关闭部分113a被压缩空气打开,而与空气排出孔111b和115b连通,而第二打开/关闭部分113b由于气压而关闭空气打开/关闭孔115a,所以可完成该排出过程。
因此,如上所述,鼻涕由鼻涕储存管9中形成的真空吸入。鼻涕储存管9保持鼻涕,而空气通过导管117流走。
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在每个冲程中具有一个真空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每个活塞冲程具有两个真空状态,鼻涕吸入效率大于第一实施例,这是由于在鼻涕储存管中保持了稳定的压力。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鼻涕吸入器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根据上述对第二实施例的说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同样的结构和工作特征可以理解,所以下面只对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之间的结构和操作的差别进行描述。
缸体301具有一开口端,其中有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缸体301的另一端通过一导管与一鼻涕储存管相连,在鼻涕储存管中形成一真空,该另一端包括一打开/关闭阀和一空气排出孔,通过它们缸体内的空气随活塞303的运动而排出。打开/关闭阀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第二实施例由于有一对打开/关闭阀而具有连续的真空,而第三实施例中有一个打开/关闭阀,在活塞的一个冲程中有一个真空产生。由单个打开/关闭阀形成真空的第三实施例由于减少了零件数量可减小制造成本。
另一个区别在于,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第三实施例具有可移去连接到壳体1的鼻涕储存管305。
即,一凹入部分307形成在壳体1的一侧,具有与凹入部分307相应形状的鼻涕储存管305被注塑成型,壳体1的凹入部分307和鼻涕储存管305由紧密配合连接。
鼻涕储存管305具有与一真空导管连接的孔,壳体也具有一与真空导管相连的孔,使得该两孔连在一起。
真空导管的一侧设有一临时真空停止装置,其中鼻涕的吸入随需要由真空控制。
如图19所示,临时真空停止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壳体1内的按钮311;一设置在按钮311内的压缩弹簧313,用于使得按钮311返回其初始位置;以及一孔挡件315,与钮311相连,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真空导管中的一孔。孔挡件315设置在真空导管内,当按压按钮311时,孔挡件315使得真空导管中的孔与大气相连,而不按压按钮时,钮由压缩弹簧313的弹性返回其初始位置时关闭真空导管的孔。
因此,当使用者按压按钮临时停止鼻涕吸入器工作时,通过孔316真空导管和空气连通,真空中断。
一延伸鼻涕导引件装置显示在图20中,其中鼻涕储存管305而不是鼻涕导引件与延伸的真空导管321连接,该真空导管与一辅助的壳体323相连,其中安装一辅助鼻涕储存管327和鼻涕导引件11。
上述辅助壳体323还带有另一临时真空停止装置,具有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由于该临时真空停止装置与上述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这里省去其详细描述。临时真空停止装置的结构也可根据使用者的爱好而变化。
该延伸的鼻涕导引件装置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比,优点在于,使用者可将主壳体放在一固定的位置,而仅握持延伸部分在不同的位置处理鼻涕。
本发明的设计使得其能用其电机驱动的真空装置形成的真空处理婴幼儿的鼻涕。本发明是便携式的,可用一只手操作,其处理鼻涕的安全性和效率都有所改进,由于增强了真空效率,可保持恒定的真空压力。
综上所述,仅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理解,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变型和组合,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包括一壳体,其中有一空间;由一电池操作的位于该壳体中的动力源;动力传递装置,将动力源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线性往复运动;真空发生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相连,以产生真空;至少一个的吸入和排出阀组件,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排出真空发生装置中的空气,或吸入鼻涕储存管中的空气;空气通道管,与吸入和排出阀组件相连;鼻涕储存管,与空气通道管相连,用于储存吸入的鼻涕;以及鼻涕导引件,与鼻涕储存管的一端配合,插入一使用者的鼻子中,将鼻涕引入鼻涕储存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一偏心凸轮,与驱动源的轴相连,随驱动源的转动而转动,具有与偏心凸轮的旋转轴相距预定距离并与之平行的偏心轴;第一动力传递件,垂直地与偏心凸轮的偏心轴相连,用于将驱动源的旋转运动变为线性运动;以及第二动力传递件,与第一动力传递件铰接,通过与第一动力传递件互联产生线性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源为一电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源为一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真空发生装置包括一缸体,其中具有一空间和一空气孔,通过该孔吸入和排出阀组件选择性地吸入空气;以及可变长度活塞,固定在缸体的内上端部,在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力引起的收缩和扩张期间形成真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真空发生装置包括由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力运动的活塞;设置在活塞的外侧圆周上的缸体,随活塞的运动形成真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管由弹性橡胶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吸入和排出阀组件包括一空气吸入/排出导管件,其中形成一空气吸入导管和一空气排出导管;一密封件,与空气吸入/排出导管件配合,具有多个单向阀与空气吸入和排出导管相连,选择性地通过和阻断空气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与密封件相连的单向阀包括第一打开/关闭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在密封件的可变长度活塞一侧,用于当可变长度活塞向下运动时打开密封件中形成的空气吸入孔,而当可变长度活塞向上运动时关闭该空气吸入孔;第二打开/关闭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在密封件的可变长度活塞的相对一侧,用于当可变长度活塞向下运动时关闭密封件中形成的排出孔,而当可变长度活塞向上运动时打开该排出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吸入和排出阀组件包括一联接件,与真空发生装置的一侧相连,具有一空气通道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第一吸入和排出件,设置在联接件的一侧,具有一空气吸入孔和一空气排出孔;第二吸入和排出件,容纳第一吸入和排出件,具有与导管相通的空气吸入孔和用于排出鼻涕储存管中的空气的排出孔,并且也与联接件相连;以及一打开/关闭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打开/关闭部分,设置在第一吸入和排出件和第二吸入和排出件的接触面上,以选择性打开或关闭第一吸入和排出件的空气排出孔和第二吸入和排出件的空气吸入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吸入和排出阀组件安装在真空发生装置的两侧,以随真空发生装置形成连续的真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鼻涕储存管中有一垂直壁,以仅使空气通过空气导管进入真空装置,而阻止鼻涕进入,垂直壁上有一空气通过孔位于储存的鼻涕的表面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吸入和排出阀组件的设计使得安装在一侧的吸入和排出阀组件的空气吸入孔和安装在另一侧的吸入和排出阀组件的空气吸入孔通过导管连接,一支导管从所述导管分出,连接到鼻涕储存管中。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可变长度活塞具有多个弹性件给内圆周表面施加向外的力。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侧具有由一弹簧操作的按钮,用于临时消除鼻涕储存管中的真空,还有一孔挡件,与按钮相连,以选择性打开和关闭将真空导管与大气相连的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延伸的真空导管,与鼻涕储存管的一端相连;一辅助壳体,与延伸真空导管的另一端相连;一辅助鼻涕储存管,与辅助壳体相连,并与延伸真空导管相连;以及一鼻涕导引件,与辅助鼻涕储存管的一端相连。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鼻涕吸入器,其特征在于,辅助壳体包括一按钮,安装在壳体的一侧,由一弹簧操作,用于临时解除鼻涕储存管中的真空;一孔挡件,与按钮连接,用于选择性打开或关闭一将真空导管与大气连通的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驱动的吸入器,其从人的鼻子中真空吸出鼻涕并通过鼻涕导引件输送到鼻涕储存管中,这样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的鼻涕可由本装置来处理。本发明的鼻涕吸入器为手持式,其使用方便且安全。
文档编号A61M1/00GK1273863SQ9912229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2日
发明者徐廷柱 申请人:知人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