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切割和抽吸组织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5158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用于切割和抽吸组织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切割和抽吸组织的装置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从人体或动物体上切割和抽吸组织的设备,尤其是用于玻璃体切除术,用于视网膜剥离,等等。该设备有外管以及内管,该内管以小游隙同心布置于外管内部,从而允许来回滑动,其中,外管在其自由端处是闭合的,并且有至少一个侧孔,该侧孔有至少一条接近于自由端的内切割刃,内管在其自由端处是开放的,并且内管的自由端处有外切割刃,在内管相对于外管滑动时,各切割刃协同进行切割。
[0002]这基本上是用于去除组织的外科切割器械。利用该器械,可以在身体上和/或在身体中切割组织,以及从身体和/或自身体抽吸同样的组织。确切地说,该器械可以是特定的切割器械,该特定的切割器械在玻璃体切除术中被用来破坏和/或打碎眼睛里的玻璃状液并且从眼睛里去除/抽吸同一玻璃状液。此外,在视网膜剥离过程中可以借助该器械清除血液,血块,结缔组织坏死,以及视网膜部分。此种类的装置从根本上适用于眼科手术。
[0003]借助示例,DE 10 2010 050 337 Al被指定为现有技术的一部分。这类装置由上述文件已知,其中这类装置的外管和内管各自有两个具有双重切割功能的侧凹槽。类似的装置见诸 US 5,474,532 和 US 5,106,364。
[0004]在限定所述种类的装置中典型的是,装置必须以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间的极小游隙来实施,以使各切割刃以理想的方式一起工作。借助各切割刃之间的配合,所述组织应该是被切割,而不是诸如被压缩或被剪切。装置努力实现各切割刃之间有最小可能游隙地理想配合。
[0005]所述装置,尤其是用于眼科手术的所述装置,必须包括最小可能尺寸。诸如,所述种类中有这样的装置,其内管有百分之四毫米的壁厚。外管有范围在0.5mm到0.9mm之间的外径以及0.35mm到0.37mm之间的内径。因此,内管的外径必须与外管的内径在最小可能游隙下相匹配。这使该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并且因此导致相当大的制造成本一一特别是当目的是要达到足够好的切割效果的时候。
[0006]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使所述种类的装置得到这样的实施和改进:即使存在较大的公差仍能达到足够好的切割效果,其中,该装置应具有简单的构造以及具有生产成本效益。
[0007]上述问题由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予以解决。根据权利要求1,限定所述种类的装置的特征是借助了在外管中和/或在外管上的将外管定形的措施,和/或在内管中和/或在内管上的将内管定形的措施,由此,内管带有至少少量的预张紧在外管中延伸,所述预张紧至少存在于所述外管的侧孔区域。
[0008]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外管中延伸的内管相对于外管的内壁被预张紧——这类似于剪刀刀片的构造。上述预张紧有巨大优势,确切地说当至少在协同工作的切割刃所在区域实施了预张紧时,即使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间存在大公差,仍能达到好的切割效果。必须要保证,借助示例,内管的前切割刃不被外管的侧凹槽卡住。更恰当地说,当切割时,各切割刃必须经过彼此滑动,并且是在所述至少少量的预张紧状态下。各切割刃的弓形轮廓带来的结果实际上是形成了切割运动,而不是例如压缩或剪切。
[000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定形措施可以用不同的构造来实现。一方面,在设置了外管的内切割刃处将内管压抵在外管内壁上是可能的。这可以通过在外管内壁和/或内管外壁中的变形来实现一一该变形尽可能位于与外管的孔相对的一侧。同样可以设想,外管和/或内管相对于纵向轴线呈一定角度,内管以这种方式在预张紧状态下在外管中延伸,在此预张紧状态的过程中,各切割刃沿着彼此滑动并经过彼此,如同剪刀的构造。下面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细节:
[0010]在最简单的情况中,外管有单个侧孔,因此,这种情况的切割刃是所谓的单刀片。内管在其自由端一一即在正面孔处一一可有单条切割刃。同样地可以考虑,作为这样的构造的一部分,内管也设有侧孔,其中,该内管的孔有外切割刃,在该孔的区域内,所述外切割刃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切割。在上述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内管的两条切割刃,装置可以在向前和向后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切割。
[0011]也可以设想,外管有第二侧孔,该第二侧孔在第一侧孔附近和/或稍后于第一侧孔,并带有一条或两条内切割刃。此措施的结果是可以非常显著地增加切割能力,尤其如上所述,若内管也具有位于自由开口端附近的带有一条或两条外切割刃的侧孔。上述情况中,由于向前运动和向后运动,每个孔都可以有双重切割功能。
[0012]在内管开口端和内管侧孔之间有利地设置小和/或薄的支杆,具体是为了使切割中的重叠尽可能小。这样,引起提取率脉动的所谓吸入盲区基本上被完全消除。利用这项措施,在抽吸时可以达到最大和均勾的抽吸能力/流量。
[0013]为了增加流量/抽吸能力,内管的侧孔有与内管的开口端至少相同的流动横截面,由此也同样可以有助于避免吸入盲区。若内管的各孔分别具有与外管的各孔大约相同的流动横截面也是有利的。若内管的各个位置相对于外管有相同的有效流动横截面也是进一步有利的,其目的在于可专门防止脉动负压以及因此脉动抽吸能力。
[0014]如上文所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了定形措施,由此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至少存在小预张紧,以使各切割刃尤其以剪刀的方式协同工作,从而改善了切割效果。
[0015]上述措施可以这样来实施:外管的内壁在与外管的侧孔大约相对的位置向内拱起,因此在外管的内壁上生成了类似于引导区的结构。该引导区或者直接与外管的孔相对,或者安排在外管的孔的前部并且同样与外管的孔相对。内管在该引导区上延伸,其中,各切割刃由此在经过彼此时会至少轻微地相互对压。外管内壁上的凸起的引导区可以设置为外管管壁的变形,例如凹痕,凹槽,或者凹坑,也可设置为添加到管壁内侧上的材料,例如焊接点或者类似的形式。上述措施的结果是可以补偿显著的公差,其中,根据本发明可以看到,为了达到好的切割效果,内管没有必要必须在最小可能公差下在外管中在外管的整个长度上被引导。而是,本发明的教示从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间的最小可能游隙这个现有焦点转移了。
[0016]上述解释涉及在外管管壁上和/或在外管管壁中进行的定形措施。同样可以设想,作为定形措施,内管外壁较佳地在与外管侧孔相对的区域向外弯曲,这样,内管的外壁就具备了引导区的功能。前文提到的在外管管壁上和/或在外管管壁中进行的措施,其相同的细节同样适用于此。
[0017]如上文所释,引导区在外管上实施为自外向内的变形,或在内管上实施为自内向外的变形,或者借助将相应的材料的附加到外管的内壁或内管的外壁上来实施。亦可设想上述措施的组合:这些措施彼此间相互补偿,并且既在外管上又在内管上。
[0018]此外,作为替代或作为补充,利用定形措施,即将内管和/或外管在孔和/或各孔前面也就是在切割刃前面进行弯曲,和/或将内管和/或外管朝纵向轴线进行弯曲,至少在各切割刃所在区域,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至少少量的预张紧得以实施,使得当内管在外管中来回滑动时各切割刃在少量预张紧下经过彼此。该弯曲一一例如内管的弯曲一一带来的结果是,将内管装至外管中,使得内管的切割刃至少轻微地压抵在外管的内壁上,因此当切割刃经过外管的孔时在至少少量的预张紧状态下沿彼此滑动,并且以类似于剪刀刀片的切割刃的理想方式进行切割。
[0019]为了防止倾斜和堵塞,和/或便于外管中的内管的流体运动,可以设想,若内管有两个面向不同方向的弯曲也是有利的,尤其是,一方面其中一个弯曲作为预张紧的基本发生因素,另一方面另一相反的弯曲离远端区尽可能近,这样,内管的切割刃在外管的孔中的配合角度就不会阻碍运动,而是至少在前区,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被定向成至少几乎彼此平行,并且由于第一个弯曲,仍然处于预张紧状态下。
[0020]具体地说,远离自由端的弯曲可以是1°至2°,而接近自由端的弯曲可以是2°至5°。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若用于眼科,其典型尺寸是,远离自由端的弯曲大概是在自由端前Imm至2mm的地方——如距自由端1.6mm。接近自由端的弯曲较佳地设置在内管的侧孔所处区域,较佳地在自由端前0.1mm至0.5mm,尤其是在内管自由开口端前大约0.3mm。根据上述解释,所述两个弯曲是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在第一个弯曲之前内管的外壁基本上平行于内管的外壁延伸,但轻微偏移,具体是尤其在外管的孔所在区域产生内管抵于外管的预张紧,因此各切割刃有效地一起工作。
[0021]在这点上,以有利的方式设计和实施本发明的教示存在多种选择。为了这个目的,一方面参照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主张,另一方面参照本发明结合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下述解释。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的解释中也解释了本发明教示的其他一般较佳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其目的是从人体切割和抽吸组织,其中,该装置具体是用于玻璃体切除术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