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图

文档序号:925424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复方制剂 的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较长时期内,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 生存和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药学等迅速的发 展,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近年来,尤 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已被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又卷土重来,再次流行,甚至超出了原来 的流行程度,特别是21世纪第一场瘟疫SARS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令人惊心动魄,接踵而至 的是禽流感和甲型HlNl流感,再次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恐慌。控制感染性疾病是一项复杂而 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安全问题。
[0003] 2009年甲型HlNl流感疫情在全球肆虐,而病例基数的不断扩大使世界形势呈现 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只有在早期服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来抑制 病毒,而这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已经开始出现耐药趋势。综合分析SARS、甲型HlNl流感 [罗 翌,欧爱华,严夏,等.急诊SARS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 志,2003, 10(4) :201-203.;张伟王,玉光,刘清泉,等.123例甲型HlNl流感重症、危重 症中医证候学特征及病因病机分析[J].中医杂志,2011,52(1) :35-38.],其病例多以发热、 恶寒、咳嗽等外感热病表现。
[0004] 中医药在外感热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素问?热论》专篇载述:"今夫 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从广义的角度将一切外感热病统称伤寒,并创立三阴三阳,用以概 括外感热病的证治规律。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外感热病六经辨治体系,金元刘河间、 王安道开创了伤寒与温病的辨别,但辨证方法仍未摆脱伤寒的束缚。直到清代叶天士《温热 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成为外感热病学中与伤寒六经 辨证并驾齐驱的独立的辨证理论,三者共同构成了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0005] 今人惑于现代医学"感染性疾病"之说,加之药理研究成果表明清热解毒之品能消 炎抗病毒,外感热病治疗临床多以寒凉降泄、清热通下治之,动辄使用大剂量的金银花、连 翘、大青叶、板蓝根,殊非辨证论治之道。病家自备成药,无非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 银翘片、牛黄解毒丸等,皆寒凉之属,连翘、金银花、石膏、黄芩、黄连、山桅、牛黄、大黄、鱼腥 草等皆苦寒大寒之品,不但有伤阳泄气之过,尚有冰伏外邪、闭门留寇之虑。误服凉药,不但 发热、头痛、恶寒、恶风不解,反增纳差、倦怠、便搪、腹痛等里寒之象,故临证须细辨发热之 本性,非见热用寒。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中药解热抗炎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解 热抗炎的药理作用,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更持久的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下称疏风 解表方),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0007]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创新点在于,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3-18份,防风3-18份,淡豆豉3-15份,白芷3-12份,川芎3-24 份,羌活3-15,柴胡6-30份,甘草3-15份。
[0008]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 为:荆芥9份,防风9份,淡豆豉9份,白芷9份,川芎9份,羌活9份,柴胡9份,甘草3份。
[0009]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 为:荆芥3份,防风3份,淡豆豉3份,白芷3份,川芎3份,羌活3,柴胡6份,甘草3份。
[0010]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 为:荆芥18份,防风18份,淡豆豉15份,白芷12份,川芎24份,羌活15,柴胡30份,甘草 15份。
[0011] 本发明融合中医古籍及现代研究结果,总结临床经验,首倡"外感热病从风论治", 化裁出疏风解表方。方中荆芥祛风解表而性较平和,防风祛风解表、性微温、甘缓不峻,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三药同为君药,祛风解表散寒,而药性不甚峻烈;柴胡辛散解肌、川芎 行血祛风,共为臣药,助君药解表退热;柴胡辛散解肌、川芎行血祛风,共为臣药,助君药解 表退热;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合,共起散寒解表、疏风解肌之效。
[0012]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解热抗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 (1)将八味原料药称重后投入非金属容器内,加入1-3倍量的纯净水,搅拌均匀, 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一段时间,分离煎出液和药渣;
[0014] (2)将(1)的药渣再次加入1-3倍量的纯净水,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一段 时间,分离煎出液和药渣;
[0015] (3)混合两次煎出液,将煎出液浓缩至80°C的相对密度为1. 04-1. 10,备服。本发 明随后的试验例将证明:大鼠腹腔注射LPS后,各个时段体温均明显升高,较空白对照组比 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〇. 01);大鼠腹腔注射LPS后,分别应用阿司匹林和"疏风解 表方"干预,阿司匹林组和疏风解表组大鼠各个时段体温均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疏风解表组较阿司匹林组大鼠解热作用起效较慢,但作用更持 久,其中第4小时疏风解表组体温下降较阿司匹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小 鼠应用阿司匹林和"疏风解表方"干预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降低(P < 0. 01 ),阿司 匹林和"疏风解表方"干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小鼠应用地塞米松和"疏风解表方"干预后, 耳廓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 < 0. 01),地塞米松和"疏风解表方"干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疏 风解表方"具有解热抗炎的药理作用,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 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 围。
[0017] 实施例1
[0018] 称取荆芥90克,防风90克,淡豆豉90克,白芷90克,川芎90克,羌活90克,柴胡 90克,甘草30克。将此八味中药纳入非金属容器内,加入常温纯净水5000ml,搅拌均匀后 浸泡15分钟,后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5分钟,后分离煎出液1500ml。再次加入常 温纯净水3000ml,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3分钟,分离煎出液1500ml。混合两次煎出 液,将煎出液浓缩至80°C的相对密度为1. 07,留待备服。
[0019] 实施例2
[0020] 称取荆芥30克,防风30克,淡豆豉30克,白芷30克,川芎30克,羌活30克,柴胡 60克,甘草30克。将此八味中药纳入非金属容器内,加入常温纯净水500ml,搅拌均匀后浸 泡15分钟,后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5分钟,后分离煎出液150ml。再次加入常温纯 净水300ml,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3分钟,分离煎出液150ml。混合两次煎出液,将 煎出液浓缩至80°C的相对密度为1. 04,留待备服。
[0021] 实施例3
[0022] 称取荆芥180份,防风180份,淡豆豉150份,白芷120份,川芎240份,羌活150, 柴胡300份,甘草150份。将此八味中药纳入非金属容器内,加入常温纯净水4410ml,搅拌 均匀后浸泡15分钟,后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5分钟,后分离煎出液1500ml。再次加 入常温纯净水3000ml,加热至沸腾,煮沸后保持沸腾3分钟,分离煎出液1500ml。混合两次 煎出液,将煎出液浓缩至80°C的相对密度为1. 10,留待备服。
[0023] 试验例
[0024] 疏风解表方的退热和抗炎作用,为疏风解表方治疗外感热病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依 据。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致大鼠发热法,观察祛风解表方退热作用;采用腹腔注射醋酸致小 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祛风解表方降低炎性渗出作用;采用二甲苯涂抹致小 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祛风解表方降低炎性肿胀作用。
[0025] 1、实验材料:
[0026] I. 1实验动物
[0027] 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100_120g,SPF级,共50只,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 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2007000518592 )。
[0028]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_20g,SPF级,共60只,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2007000518382)。
[0029]1.2药品与试剂
[0030] 随机选取实施例1-3制得的祛风解表方(浓度为365g生药/ L),由上海中医药大 学附属龙华医院制剂室生产提供。
[0031] 二甲苯(分析纯),天津市鼎盛化工材料厂;Evans Blue,美国Sigma;大肠杆菌内毒 素(LPS),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阿斯匹林片,四川涪陵制药厂;醋酸地塞米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