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发性耳聋离子透入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6685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突发性耳聋离子透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为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物组合物》(申请号:2013103613506)的分案申请。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离子透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0003]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在病毒感染学说中,突发性聋的病因可能为病毒引起的急性耳蜗炎或急性耳蜗前庭迷路炎,在循环障碍学说中内耳供血障碍是突发性聋的主要病因,自身免疫学说是突发性聋较新的致病机理。
[0004]突发性耳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但是,由于激素使用有禁忌,且副作用比较多,故临床缺乏一种专门用于突发性耳聋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突发性耳聋离子透入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突发性耳聋离子透入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铁米10~30份、桂丁 6~12份、石香棄3~10份、香青兰6~12份、丝瓜络3-10份、枸紀子6~12份、川断6~12份、石菖蒲6~12份、向日葵花6~12份、甲香1~5份、牛角腮3~10份、七叶莲10~25份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成汤剂,穴位离子透入。
[0007]本发明中药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铁米20份、桂丁 10份、石香棄6份、香青兰10份、丝瓜络6份、枸杞子10份、川断10份、石菖蒲10份、向日葵花10份、甲香2份、牛角腮6份、七叶莲20份。
[0008]其中所述的:铁米,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莖秋海棠Begonia handelii Irmsch.的全草。味苦,性寒。功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消食健胃。
[0009]桂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气芳香,味微甜。性味温辛甘,归胃经。功可温中散寒。
[0010]石香棄,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Bulbophyllum reptans Lindl.的全草。性味辛苦,
温。功可祛暑,活血,理气,化湿。
[0011]香青兰,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性味辛、苦,凉。功可清肺解表,凉肝止血。
[0012]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甘,平。归肺、胃、肝经。功可通络,活血,祛风。
[0013]枸t己子为前科枸t己属枸紀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的果实,功可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
[0014]川断,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Himalayan Teasel Root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功可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
[0015]石菖蒲,为石菖蒲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干燥根茎,功可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0016]向日葵花,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花。味微甘;性平。功可祛风;平肝;利湿。
[0017]甲香,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庵。味咸;性平。归肾经。功可清湿热;去痰火;解疮毒。味微甘;性平。功可祛风;平肝;利湿。
[0018]牛角聰,为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角内部坚硬骨心入药。性味苦,温。功可止血。
[0019]七叶莲,为五加科鶴掌柴属植物鶴掌藤Scheffleva arboricola Hayata和密脉鶴掌柴S.venulosa (Wight et Arn.) Harms,以莖及叶入药。性味苦、甘,温。功可止痛散瘀,消肿。
[0020]组方原理: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在病毒感染学说中,突发性聋的病因可能为病毒引起的急性耳蜗炎或急性耳蜗前庭迷路炎,在循环障碍学说中内耳供血障碍是突发性聋的主要病因,自身免疫学说是突发性聋较新的致病机理。传统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多为少阳实热,如《丹溪心法.耳聋》中指出“耳聋皆属于热”,并认为少阳厥阴患病而耳聋,亦是血热,还有阴火动而耳聋,邪化火而耳聋等,即使大病后耳聋亦应降火。该种治则与病毒学说相符合,但是众多周知,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多样,病毒感染仅仅是一种病因而已,所以,以清火为治则的加减小柴胡汤疗效并不尚。
[0021]发明人多年临床研宄发现,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经络无形之痰有关,当痰凝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内火扰动而病发。单纯清火,虽一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痰凝不去,易于复发。而凡经络之痰,盖即津血之所化,而独攻其痰,则津血复伤,元气愈竭,随去随化,痰必愈甚。是故本方避免使用豁痰散结药物,其原因在于经络痰阻与有形之痰不同,发明人临床经验所得:使用该类药物,经络传导易激惹,容易引发慢性疼痛和听神经异常反射等不良反应。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0023]1、铁米和桂丁配合为君药,发明人研宄发现:铁米寒滑,清痰降火,行经络、皮里、膜外之痰,与桂丁同用,使桂丁暖固其经,铁米寒通其络,二者甘寒气味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没有桂丁温行固经的配合,而独攻其痰,则津血复伤,元气愈竭,随去随化,痰必愈甚。在清火药物中加入有温通固经作用的桂丁,是本组方的最大特点。
[0024]2、石香棄除湿理气,香青兰通络消肿,此二药为铁米的佐助之药。
[0025]3、枸杞子滋阴补肾,川断滋补肝肾,石菖蒲化湿开胃,培本固原,从源头消除暴聋的内在病因。
[0026]4、丝瓜络活血不动血,并有通络强筋作用,七叶莲散瘀消肿,此二药局部应用可以缓解耳蜗局部微循环障碍,兴奋听神经及内耳细胞,促进内耳神经网络的生物活性,疏通闭塞瘀阻的脉道。
[0027]5、甲香、向日葵花祛风平肝利湿,消除暴聋的外在病因。
[0028]6、发明人实验研宄表明:小剂量甲香可以有效地增加局部皮肤通透性。
[0029]7、在一派行散通络药物中加入小剂量牛角聰,起到佐制作用,开阖有道,降低副作用。
[003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