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涂敷用组合物及微针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77547阅读:来源:国知局
除去微针3上的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 的挥发成分。由此,使涂层5坚固地附着于微针3上,典型地成为玻璃质或固体,制造出微 针装置1。涂层5的水分含量以涂层5的总量为基准,通常在55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 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通过上述方法,可防止附着的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发 生液体滴垂,液体滴垂是指涂敷组合物从针尖垂落,意味着在图3(c)中H部分变长。
[0041] 附着在微针3上的涂层5的高度H可通过图3 (b)所示的净空区(间隙)C来调 整。该净空区C定义为从微针3的基底至遮板11的表面的距离(与基板2的厚度无关), 可根据遮板11的张力和微针3的长度来设定。净空区C的距离范围优选为0~500 μm。 在净空区C的距离为0的情况,意指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涂敷在整个微针3上。附着于微 针3上的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的高度H根据微针3的高度的不同而变动,可设定为0~ 500 μ m,通常为10~500 μ m,优选为30~300 μ m左右,特别优选为40~250 μ m左右。为 了有效使用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优选集中存在于微针的一部分,即针 的尖端部分,另外,从对皮肤刺激和药物转移至皮肤的转移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存在于从尖 端至200 μπι的部分。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可使碱性氨基酸以高浓度(例如20% w/w以 上)溶于水系溶液中而具有高粘度,因此可在微针的一部分形成涂层5。微针涂敷用组合 物10可使碱性氨基酸以高浓度(例如20% w/w以上)溶解于水系溶液中而具有高粘度,因 此,可在微针的一部分形成涂层5。以这种形式保持在微针3上的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可 在除去挥发成分后,在微针3的尖端部分形成优选为大致球状或泪滴状的涂层5,在将微针 3穿刺皮肤时可同时插入皮肤内。
[0042] 附着于微针3上的涂层5的干燥后的厚度优选小于50 μ m,更优选小于40 μ m,进 一步优选为1~30 μm。一般而言,附着在微针上的涂层5的厚度是指干燥后在整个微针3 的表面测定的平均厚度。附着于微针3上的涂层5的厚度可通过采用多个微针涂敷用组合 物10的膜来增大,即,可通过在附着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后反复进行附着工序来增大。
[0043] 在使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附着于微针3时,优选将装置的设置环境的温湿度控制 为一定。另外,在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含水的情况,也可根据需要充满水。由此,可极力防 止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水分蒸发掉。
[0044] 图2为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微针装置1具备:基板2、设置 于基板2上的微针3、和设置于该微针3上的涂层5。附着于微针上的涂层5含有生理活性 物质、碱性氨基酸和酸,可经由例如上述的工序来制造。
[0045]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碱性氨基酸和酸,在将酸的价数设为N 时,相对于碱性氨基酸1摩尔,酸的摩尔数大于1ΛΝ+1)且小于2。相对于碱性氨基酸1摩 尔,酸的摩尔数优选为1/N以上且1以下。
[0046] 本发明中使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用于医药领域中全部的治疗的药物。可举出 例如预防药(抗原)、抗生素、抗病毒药等抗感染药、镇痛药、镇痛复合药、麻醉药、食欲减退 药、抗关节炎药、抗哮喘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抗糖尿病药、止泻剂、抗组胺药、抗炎药、抗 偏头痛药、晕车药、止吐药、抗肿瘤药、抗帕金森病药、止痒药、抗精神病药、解热药、包括胃 肠和尿道的镇痉药、抗胆碱能药、拟交感神经药物、包括黄嘌呤衍生物类、钙通道阻滞剂的 心血管制剂、β -阻滞剂、β -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ACE抑制剂、利尿药、包括 全身、冠状动脉、周围和脑血管的血管扩张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止咳药和感冒药、减充 血药、诊断剂、激素类、安眠药、免疫抑制剂、肌肉松弛剂、副交感神经阻断剂、拟副交感神经 药、前列腺素、蛋白质、肽、多肽、精神兴奋剂、镇静药和安定药等。
[0047] 上述抗原没有特别限定,可考虑聚核苷酸(DNA疫苗、RNA疫苗)、肽抗原、蛋白质类 的疫苗等。具体地说,包括蛋白质、多糖、寡糖、脂蛋白、减毒或灭活的巨细胞病毒、B型肝炎 病毒、C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风瘆病毒和水痘带状瘤瘆等病毒、减毒或灭活的百日 咳杆菌、破伤风梭菌、白喉杆菌、A组链球菌属、嗜肺军团病杆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肺 炎链球菌、苍白密螺旋体和霍乱弧菌等细菌、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形态的抗原。抗原还包括含 有抗原性作用物质的大量商业上可购的疫苗,流感疫苗、莱姆病疫苗、狂犬病疫苗、麻瘆疫 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天花疫苗、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和白喉疫苗,此外还包括在癌 症、动脉硬化、神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的疫苗疗法中使用的抗原。另外,抗原可以是具有 抗原性(敏感性)的过敏原物质,其中包括各种金属、化学物质。例如在判别特应性皮炎的 抗原的过敏检查和治疗的情况,可以使用尘埃、灭活的螨等粉尘、各种花粉等。另外,还包括 通过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或症状相关的炎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
[0048]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浓度,以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的总质 量为基准,以0. 01~50% w/w为优选,以0. 1~40% w/w为更优选。若生理活性物质的浓 度在0. 01 % w/w以上,则在给药至皮肤时,可使有效量的生理活性物质释放至皮内,而发挥 出充分的药效。
[0049] 碱性氨基酸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肉碱等中的1 种或2种以上,以其游离形式为优选。从上述酸的选择性更广泛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赖氨 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精氨酸。
[0050] 从粘度的观点考虑,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碱性氨基酸的浓度,以微针涂敷用 组合物10的总质量为基准,以20% w/w以上为优选,以30% w/w以上为更优选,以40% w/ w以上为进一步优选。通过将碱性氨基酸的含量设定在20% w/w以上,可提高微针涂敷用 组合物10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将碱性氨基酸的浓度设定在70% w/w以 下,涂敷于微针3时容易操作。
[0051] 将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涂敷在微针3上,除去挥发成分后得到的涂层5的碱性氨 基酸的浓度,以涂层5的总质量为基准,以40% w/w以上为优选。另外,微针涂敷用组合物 10中的碱性氨基酸的浓度与涂层5的碱性氨基酸的浓度的比(涂层5的碱性氨基酸的浓度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碱性氨基酸的浓度)以4. 5以下为优选,以3以下为更优选,以 2以下为进一步优选。通过将上述比设定在4. 5以下,容易将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涂敷至 微针3,可提高涂层5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0052]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酸优选为熔点在40°C以上的酸。通过使用这样的酸,可 使碱性氨基酸以高浓度(例如20% w/w以上)存在于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而能够提 高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其中,优选选自磷酸、乳酸、苯甲酸、 马来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抗坏血酸和天冬氨酸中的至少1种酸,更优选选自磷酸、 柠檬酸和酒石酸中的至少1种酸。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酸的浓度,以微针涂敷用组合 物10的总质量为基准,以5~50% w/w为优选,以10~30% w/w为更优选。碱性氨基酸 和酸的组合会在干燥后成为非晶质的状态。进而,由于碱性氨基酸和酸为低分子,因此在将 微针3穿刺皮肤时,可期待涂层5快速溶解。
[0053]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除了含有上述生理活性物质、碱性氨基酸、酸以外,还可 含有纯化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醋酸缓冲液、柠檬酸-磷酸缓冲液、 Tris-盐酸缓冲液、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等缓冲液等水系溶液。这些水系溶液的含量, 以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的总质量为基准,以5~75质量%为优选。若大于75质量%,则 存在涂敷时得不到充分粘度的倾向,若小于5质量%,则存在难以使组合物溶解的倾向。 [0054]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还可以含有上述碱性氨基酸和赖氨酸的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通过含有赖氨酸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进一步提高生理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0055] 赖氨酸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盐酸盐为优选。赖氨酸盐酸盐的浓度,以微针涂敷 用组合物10的总质量为基准,为0. 1~20% w/w即可。若若大于20% w/w,则存在赖氨酸 盐酸盐无法溶解的情况,若小于〇. 1% w/w,则存在生理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变得不充分的情 况。
[0056] 另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高分子载体(增粘剂)作为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的任意成 分。高分子载体可举出聚环氧乙烷、聚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羟丙甲基纤维素、聚 甲基纤维素、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茁霉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 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葡聚糖、阿拉伯胶等。予以说明,作为高分子载体所使用的聚乙二醇 的重平均分子量优选为大于600且在500000以下。
[0057] 高分子载体以与生理活性物质的相容性(均匀相容的性质)高的载体为优选,以 羟丙基纤维素、葡聚糖、聚乙烯醇、茁霉多糖等为特别优选。
[0058] 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中的高分子载体的含量,以微针涂敷用组合物10的总质量 为基准,为0.005~30质量%,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5~10质量%。另 外,该高分子载体有时必须具有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