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12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比例混 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 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C~70°C的条件下减压 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 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 溶解,再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 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80~120目的细粉, 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健脾调胃,助消化和清热利湿的功效,兼有保护 肠胃粘膜、增强抵抗力和袪风寒的作用,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 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以健脾调胃,助消化和清热利湿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小儿肠炎,其中,包 括以下原料药材:老君须、桉叶、赛葵、列当、石见穿、定经草、砂仁、水寥、菝葜、麦芽、铁苋、 穿破石、甘草、凤尾草、柞树皮、卤碱、穿心莲、薄荷、奇林翠雀、胃寒草、菥蓂、山药、丁癸草、 刺玫果、擴麦蘖、薏苡仁、陀罗紫菀和鱼腥草。
[0021]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菥蓂:性味:全草:苦、甘,平。种子:辛、苦,微温。主治:全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和 中开胃。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 化不良。
[0022] 奇林翠雀:性味:苦,温。主治:温中,止泻。主治胃肠冷痛,泄泻。
[0023] 陀罗紫菀:性味:微苦,凉。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止痢。主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 桃体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痢疾,亦可用于防治感冒。
[0024] 擴麦蘖:出处:《别录》。性味:①《别录》:〃温。〃②《纲目》:〃咸,温,无毒。〃主 治:消食,和中。治食积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①《别录》:〃消食和中。〃②《药性论》: 〃破冷气,去心腹胀满。〃③《日华子本草》:〃开胃,止霍乱,除烦闷,消痰饮,破症积,能催生 落胎。〃④张元素:〃补脾胃虚,宽肠下气,腹鸣者用之。〃⑤《纲目》:〃消化一切米面诸果 食积。〃 柞树皮:性味:微苦、涩,平。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 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0025] 菝葜:性味:甘、酸,平。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 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0026] 定经草:出处:《泉州本草》。性味:①《泉州本草》:〃甘,平,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微苦,凉。〃主治:清热消肿,利水通淋,治风热目痛,痈疽肿毒,白 带,淋病,痢疾,小儿腹泻。
[0027] 戟叶瓦韦:性味:苦、甘,平。主治:利水通淋,清泄肺热。主治肾炎水肿,泌尿道感 染,尿道结石,肺热咳嗽,咯血,支气管哮喘,咽喉炎等症。
[0028] 鱼腥草:出处:《履巉岩本草》。性味:辛,寒。①《别录》:〃味辛,微温。〃归经:① 《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0029] 桉叶: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性味:苦辛,凉。①《广西中药志》:〃味苦,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③《云南中草药》:〃苦辛,凉。〃主治:治感冒,流 感,痢疾,肠炎,关节痛,膀胱炎,烫伤,疥癣,丹毒,神经性皮炎,湿疹,痈疮肿毒。
[0030] 丁癸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性味:甘,凉。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温。 〃②《本草求原》:〃甘,平。〃③《广东中药》II:〃平淡,性凉。〃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治 感冒,高热抽搐,腹泻,黄疸,痢疾,小儿疳积,喉痛,目赤,疔疮肿毒,乳腺炎。①《岭南采药 录》:〃生肌,合诸疮口。〃 列当:出处:《开宝本草》。性味:《开宝本草》:〃甘,温,无毒。〃主治:补肾,强筋。治肾 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治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外用洗 脚,治小儿久泻。〃 水寥:出处:《唐本草》。性味:辛,平。主治: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 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0031] 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铁苋: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性味:苦湿,平。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肺,大、小肠 经。〃主治: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 皮炎,湿疹,创伤出血。
[0032] 石见穿:性味:微苦,平。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镇痛。用于黄疸型肝炎,癌症,肾炎, 白带,痛经,淋巴结结核,象皮病;外用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
[0033] 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 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0034] 凤尾草:性味:淡、微苦,凉。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 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 伤。
[0035] 穿破石:性味:微苦,平。主治: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 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0036] 赛葵:性味:甘、淡,凉。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用于感冒肠炎,痢疾,黄疸型 肝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0037] 山药: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38] 薄荷:出处:《雷公炮炙论》。性味:辛,凉。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 辛。〃②《医林纂要》:〃辛,寒。〃归经:入肺、肝经。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 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0039] 刺玫果: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性味:酸;苦;温。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 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
[0040] 麦芽: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 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0041] 卤碱:性味:咸、苦,温。主治:强心,利尿,镇静,消炎,降血压。用于克山病,大骨 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风湿性关节炎,硅肺,高血压病。
[0042] 胃寒草:性味:味辛;性温。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主寒感冒;咳嗽;胃寒胀 痛。
[0043] 砂仁: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肾经。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44] 老君须:出处:《草木便方》。性味:辛,平。①《草木便方》:〃辛,温。〃②《陕西中 草药》:〃味甘微辛,性平。〃主治: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 疬,疮疥。①《草木便方》:〃补益强阴,化毒。治伤劳久嗽,虚肿,疡劳,蛇、虫、疯狗伤。〃② 《分类草药性》:〃贴痒子,散毒,通疝气,止鼻血,治女人白带头晕,涂疥疮。〃③《民间常用草 药汇编》:〃止疼,去毒,治瘰疬,下乳,止咳。〃④《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 活血。治月经不调,阴虚白带。〃 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