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图_2

文档序号:9676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20份、薏苡仁27份、秦艽15份、半楓荷8份、盘龙参10份、忍冬藤10份、麻黄5份、青风藤17份、牛膝9份。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杜仲、忍冬藤、麻黄、青风藤,烘干,粉碎,放入容器内,加入7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55分钟,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备用;
2)称取薏苡仁、盘龙参、牛膝,烘干,粉碎,放入容器内,加入14倍的食用酒精,密封加压煎煮2h,压力为0.3MPa,过滤后得加压煎煮液;
3)称取秦艽、半楓荷,放入容器内,放入容器内,加入10倍量的水,煮沸后浸泡6h,获得一次药渣和一次煮液,收集一次煮液,将一次药渣再次加入6倍量的水,煮沸后浸泡3h,获得二次药渣和二次煮液,收集二次煮液,将一次煮液和二次煮液合并,获得总煮液,备用;
4)将超声波提取液、加压煎煮液和总煮液混合均匀,过滤,并加热蒸发浓缩为稠膏; 5)将稠膏速冻成粉后,制成片剂或胶囊。
[0023]对比例1
按照重量份称取杜仲18份、薏该仁27份、秦充16份、半楓荷7份、忍冬藤8份、麻黄6份、青风藤15份、牛膝8份。煎煮成药汤。
[0024]对比例2
按照重量份称取杜仲18份、意该仁27份、秦充16份、盘龙参10份、忍冬藤8份、麻黄6份、青风藤15份、牛膝8份。煎煮成药汤。
[0025]临床试验
1、选取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20例,年龄均在20-65岁,病程均在均在2个月-10年之间。将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和对照三组,每组50例。
[0026]治疗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和对照三组,这四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7]2、诊断标准
检查血常规、血沉、AS0、RF、C一反应蛋白(CRP)、ANA(抗核抗体)、HLA-B27(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0028]在检查以上七项指标后,根据如下标准来诊断:
(1)晨僵至少1个小时以上(持续6周以上)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
(5)皮下结节
(6)手骨X光片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超过1:32,血沉多有增加)
具备以上七项中任何四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0029]3、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获得的中药制剂胶囊,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粒,15天一个疗程。
[0030]对照一组服用对比例1所制得的药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15天一个疗程。
[0031 ]对照二组服用对比例2所制得的药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15天一个疗程。
[0032]对照三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
[0033]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如下:
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变;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0034]5、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0035]对照一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0036]对照二组:治愈19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0037]对照三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
[0038]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8%,明显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
[0039]另外,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而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获得的中药制剂胶囊,对照一组所服用的药物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盘龙参,且采用常规的煎服,对照二组所服用的药物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半楓荷,且采用常规的煎服。由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因此可以看出,盘龙参和半楓荷与其他药物配伍,并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增强药效。
[0040]6、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52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八年多,双腿关节在阴雨天或冬季时冷痛加剧,两臂肘关节肿胀,曾住院治疗两个月,症状虽减轻,但疗效不明显,停药后疼痛和肿胀加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胶囊,两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四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病例2、张某,女,53岁,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渐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双肩关节,曾服用非留体抗炎药,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立即复发。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胶囊,两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2]病例3、齐某,女,56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年,晨起后双手关节发紧,僵硬,活动后缓解,双手多个指关节红肿疼痛,双足拇趾关节红肿疼痛。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胶囊,一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3]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15-20份、薏苡仁25-30份、秦艽14-18份、半楓荷6-9份、盘龙参8-12份、忍冬藤6-10份、麻黄5-8份、青风藤12-18份、牛膝6-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16-19份、意该仁26_29份、秦充15-17份、半楓荷7_8份、盘龙参9-11份、忍冬藤7-9份、麻黄6-7份、青风藤13-17份、牛膝7_9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18份、薏苡仁27份、秦艽16份、半楓荷7份、盘龙参10份、忍冬藤8份、麻黄7份、青风藤15份、牛膝8份。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称取杜仲、忍冬藤、麻黄、青风藤,烘干,粉碎,放入容器内,加入6-10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0-60分钟,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备用; 2)称取薏苡仁、盘龙参、牛膝,烘干,粉碎,放入容器内,加入10-15倍的食用酒精,密封加压煎煮2_3h,压力为0.2-0.3MPa,过滤后得加压煎煮液; 3)称取秦艽、半楓荷,放入容器内,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水,煮沸后浸泡4-6h,获得一次药渣和一次煮液,收集一次煮液,将一次药渣再次加入4-6倍量的水,煮沸后浸泡2-4h,获得二次药渣和二次煮液,收集二次煮液,将一次煮液和二次煮液合并,获得总煮液,备用; 4)将超声波提取液、加压煎煮液和总煮液混合均匀,过滤,并加热蒸发浓缩为稠膏; 5)将稠膏速冻成粉后,制成片剂或胶囊。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15-20份、薏苡仁25-30份、秦艽14-18份、半枫荷6-9份、盘龙参8-12份、忍冬藤6-10份、麻黄5-8份、青风藤12-18份、牛膝6-1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8%,且药方简单,采用盘龙参和半枫荷与其他药物配伍,并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增强了药效。
【IPC分类】A61P19/02, A61K36/8994
【公开号】CN105434980
【申请号】CN201510959936
【发明人】刘可
【申请人】刘可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