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锚固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854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动离合组件配置为在施加拉力至锚构件时,随着张拉构件被牵拉并缠绕线轴,限制张拉构件内的拉力;其中所述线轴和线轴棘轮绕共同的轴旋转。
[004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组织锚固系统包括组织锚构件,其适于展开以及适于锚固在组织上。该系统还包括张拉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至锚构件,从而使得锚构件能够相对张拉构件滑动,所述张拉构件能够被牵拉以引起锚构件移动并座靠组织。手动操作展开导管能够被操作以延伸并从中展开锚构件。该展开导管包括可旋转构件和离合组件,所述张拉构件绕可旋转构件行进,所述离合组件用于限制张拉构件内的张力。
[0044]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展开组织锚的组织锚固系统包括锚构件,其能够插入穿过组织并适于锚固在组织的至少一侧上。该系统还包括张拉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至锚构件,从而使得锚构件能够相对张拉构件滑动,张拉构件能够被牵拉以引起锚构件相对于张拉构件移动。如本文中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任意数量不同类型的组织锚。
[0045]该系统还包括展开导管,能够从中延伸并展开组织锚。展开导管包括手柄和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在一端紧固地连接至手柄。锚构件和所连接的张拉构件容纳在导管主体的主管腔内。导管包括线轴组件,其包括线轴和滑动离合组件,张拉构件绕线轴行进,滑动离合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线轴组件。滑动离合组件配置为在锚构件运动就位时,随着张拉构件被牵拉且缠绕线轴,限制张拉构件内的张力,并且更加特别地,滑动离合组件配置为阻止组织牵拉通过。换言之,滑动离合组件配置为限制施加至心房锚的力,从而阻止组织牵拉通过(例如,阻止锚被牵拉通过组织自身)。
[0046]提供一种可展开的推杆组件,其用于可控地展开锚构件的一部分。推杆组件包括可滑动推杆致动器,其连接至手柄并可沿手柄接近,以及可在收缩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展开位置,其中推杆组件至少展开锚构件的一部分。
[0047]通过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附图和描述,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一个患者的示意图,其中心脏解剖结构以剖面图表示,可操纵导管穿过血管系统进入患者的主动脉和心脏内;
[0049]图2是来自上图的心脏的剖面图,其示出了各种导管的引入;
[0050]图3是类似于图2的心脏的剖面图,并示意了导丝的进一步引入;
[0051]图4是心脏的局部纵向剖面图,其示出了导管在左心室和冠状窦内的定位;
[0052]图5是类似于图4的心脏的剖面图,但示意了导丝穿过二尖瓣环的进一步引入;
[0053]图6是二尖瓣以剖面的放大视图,并示出了可展开三腔导管引入至左心室;
[0054]图7是类似于图6的二尖瓣的剖面图,并示出了可展开三腔导管的进一步引入;
[0055]图8是类似于图7的心脏的剖面图,但示意了三腔导管的初始展开;
[0056]图9是相对于二尖瓣环正在展开的三腔导管的正视图;
[0057]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锚(拭垫)输送导管的侧视透视图;
[0058]图11是图10的锚输送导管的分解透视图;
[0059]图12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下体部的侧视图;
[0060]图13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上体部的第一侧视图;
[0061]图14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上体部的第二侧视图;
[0062]图15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线轴套的侧视图;
[0063]图16是图10的导管的线轴棘轮的底侧平面图;
[0064]图17是图10的导管的线轴的底侧平面图;
[0065]图18是图10的导管的线轴锁的透视图;
[0066]图19是图10的导管的按钮的侧视图;
[0067]图20是图19的按钮的底视图;
[0068]图21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中间体部的第一侧视图;
[0069]图22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中间体部的第二侧视图;
[0070]图23是图10的导管外壳的拇指推杆的透视图;
[0071]图24是图23的拇指推杆的底视图;
[0072]图25是拇指推杆按钮的侧视图;
[0073]图26是推杆的侧视图;
[0074]图27是图26的推杆的剖面图;
[0075]图28是推爪的侧视图;以及
[0076]图29A-29E是示意用于将组织锚紧固至一层组织的一系列步骤的各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7]现在将参照各个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折叠组织,尤其是折叠与患者二尖瓣相关的环形组织的实施方法、装置、和系统。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所述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具体细节将在本文给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添加。这些改变、替换、和添加仍然属于本文中所更加一般阐述的、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整体地审阅本说明后能够理解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应该指出的是,术语“近侧”和“远侧”与本领域常用的一样,用于指示相对于使用特定装置或部件的个人的空间关系。也就是说,“近侧”指代更加靠近使用者的位置,“远侧”指代更加远离使用者的位置。
[0078]应该理解的是,参照图1-9所描述的器械和技术实际上仅是例证性的,并且如本文所描述的,其他技术也能够用于定位且放置导丝,以及在后续程序中使用其导丝将锚输送至目标组织。参照图1-4示意导引导管50通过诸如患者腹股沟区域的动脉(图1)引至患者的血管系统。导引导管50可以是以任何合适方式引导穿过血管系统的12mm导管。如图4所最佳示出,导引导管50引导进入主动脉16、穿过主动脉瓣18并进入一对瓣膜腱索26,28之间的左心室。在用于折叠二尖瓣20的环40的方法中,导引导管50能够用作导引护套或管,用于将所有后续导管装置引导进入左心室14中。应该理解的是,其他的导引方法能够替代或补充这里所公开的各种方法。在导引导管50的初始插入后,P2导管52插入至导引导管50。如本领域所知道的,“P2”指代沿环40的后叶24基底的中央位置。P2导管52可具有可偏转尖端,以允许更加精确和更加容易地进行导管尖端相对于环40的操纵和定位。导管尖端能够包括在荧光下可视的不透射线标记52a。P2导管52的远尖端52a对齐在如图4所示的环40上,从而使得它向上指向左心房12的内部。
[0079]除了使用导引导管50和P2导管52以外,也可将单个可操纵导引护套定位在二尖瓣环心室侧上的期望位置处,然后展开导丝。
[0080]参照图5,在使用例如荧光已经确认P2导管52的精确定位时,第一 RF导丝可穿过P2导管引入。P2导丝可具有射频(RF)能量输送尖端60a,用于辅助穿透通过通常位于环40处的二尖瓣组织。为此,合适的RF能量设备(未示出)可以连接至导丝60,以及下文所公开的其他RF导丝。P2导丝60的远侧部然后延伸进入左心房并在其自身上卷曲以帮助阻止左心房12内的组织损坏,如图6所最佳示出。
[0081]该方法然后还包括通过护套72内所包含的双腔导管70的使用来引入Pl导丝62。双腔导管70和护套72在P2导管52从中撤出后被引导进入导引导管50。或者,导引导管50能够是可操纵导引护套并在二尖瓣环的很近位置上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护套72能够省略。双腔导管70更加具体而言包括中央或第一导管构件74,其具有穿在P2导丝60上的管腔74a。除了该第一或P2导管构件74,双腔导管70还包括第二导管构件76,其通常对应总体上沿后侧二尖瓣环40的Pl位置。第二和第三导管构件76也包括含有导丝62的管腔76a。应该理解的是,除了本文所示意性描述的那些位置之外或替代本文所示意性描述的那些位置,还可以选择沿环40的其他位置。
[0082]如图7所进一步示出的,组合的双腔导管70和护套72被推动通过导引导管50,导管构件74、76组成的可展开远侧部在患者左心室14中从护套72延伸。P2导丝60的初始定位确保了中间或P2导管构件74成为P2处的精确参照点。在护套72到达图7_9所示的远侧位置时,双腔导管70被从护套72的远端向外推出,并且如图8和9所示的那样展开。如图9所最佳示出,外侧护套构件76 (也就是说,Pl导管构件)由于它们通过连接杆80、84与中央或P2导管构件74连接而自动地向外展开。这些连接杆可以由诸如薄金属片材料,比如说超弹性材料、不锈钢、其他金属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形成。镍钛诺(商标)(镍-钛)薄片与不锈钢薄片紧邻堆叠而成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连接杆80、84。镍钛诺可以提供两个外侧导管构件76远离内部或中央导管构件74延伸的有效的弹性特征,而每个连接杆的不锈钢片提供了用于支撑目的的额外刚性。
[0083]如图9所示,各个连接器88、90、94、96通过靠近每个连接器88、90、94、96的活铰链将每个连接杆80、84连接至各个导管构件76、74。所示意的结构因此基本形成由导管构件74、76及杆80、84形成的四杆型链接结构。该可展开结构因此引起外侧导管构件76向远侧平移以及还横向地向外展开至由杆80、84的各自长度所决定的已知位置。在该实例中,导管76的远端最终沿二尖瓣40大约定位在位置Pl处。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位置仅是代表性和示意性的,并且该方法可以基于外科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需求在沿二尖瓣40的任何其他位置实施。
[0084]导管构件76包括Pl导丝62可以从中引导的管腔76a。类似于P2导丝60,Pl导丝62可包括RF或射频能量输送尖端62a,用于辅助穿透通过环组织40。应该理解的是,在本文指代“环组织”时,它通常指代沿环40的组织,可以是后叶24自身基底上的组织。如图6所一般示出,RF导丝62插入通过环组织40,以使得其远侧部以类似于RF导丝的方式延伸进入左心房12。然后,双腔导管70,包括护套72,可以从导引导管50移除。
[0085]关于导丝导管以及上述程序的其他细节在共有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685,240(美国专利公开号2008/0228265)中阐明。该专利申请包含于此。
[0086]应该理解的是,图1-9对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限制,仅反映用于将导丝在预定的、期望的位置中插入且定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手术前评估可以用来将导丝定位,从而恢复小叶结合。因此,其他程序和技术也可用来引入且定位导丝。
[0087]图10-28示意了用于将组织锚(拭垫)2000连接至组织、诸如环组织的手动操作装置和程序。特别地,锚(拭垫)输送导管100示意为并配置为可控地输送锚2000。导管100构造为手持装置且包括柔性导管主体110,其从导管手柄200的一端向外延伸。导管主体110同时也是外侧护套,可以接收导管100的其他工作部件,包括预加载的如本文所述的销。
[0088]根据一个例证性实施方式,柔性导管主体(外护套)110能够以快速交换导管的形式,其包括导丝管腔,允许导管100沿导丝(诸如导丝2200 (图10))进入至目标位置。在导管主体110以快速交换导管的形式时,它不仅仅包括用于接收缝合线1150的主管腔、推杆导管1530以及锚2000,且还包括用于接收导丝2200的导丝管腔。主管腔在出口端口 113开口,其从导管主体的远端112稍微偏离(在近侧方向上),并且在手柄200上开口以接收缝合线1150和其他工作部件,包括本文所述的在内部推进锚2000。导丝管腔可在沿导管主体110长度间隔远端112的位置上的两个点处进入。更加具体而言,导丝管腔可在远端(尖端)112处的入口端口处以及出口端口 115处进入,导丝通过入口端口进入导丝管腔,导丝穿过出口端口 115离开。
[0089]出口端口 115沿导管主体110的快速交换部的长度定位,且相对于出口端口 113来讲更靠近手柄200。为了将导管初始地定位就位,相应导丝在远端112处插入入口端口中,并在穿过出口端口 115离开前穿过导丝管腔。这使得导管100沿导丝进入,从而将远端112和出口端口 113定位在目标位置。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沿导管主体110的长度(在快速交换部内),导丝管腔和主管腔以间隔的并排方向的形式存在。
[0090]导管手柄200包括多个工作部件,它们容纳在外壳210内并能够由使用者操纵来初始地展开锚2000以及将锚置于拉力下,从而确保锚的展开以及紧固至组织。外壳210包括第一外壳体220,其具有第一端222 (前端)、相对的第二端224 (后端)、顶部226、以及相对的底部228。第一外壳体220包括底壁223和外周壁221,外周壁221从底壁223向外侧延伸并且绕底壁2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