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锚固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85422阅读:来源:国知局
23的外周,包括端部222、224和顶部及底部226、228,从而限定如下文所述的用于接收其他部件的内部隔室或空间230 (在外周壁221之间限定)。壳体210的端部222,224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类似的,外壳210顶部和底部226、228的形状是不同的。特别地,顶部226包括弧形段227,其基本位于端部222、224的中间位置。在弧形段227内,夕卜周壁221包括沿外周壁221的一边开口的狭槽229。
[0091]第一外壳体220的底壁223包括内表面232和对置的外表面234,内表面232部分地限定内隔室230,外表面234限定手柄200的外侧表面。贯通孔240穿过第一外壳体220的底壁223,在靠近弧形段227定位。多个连接构件250也沿第一外壳体220的底面223形成,用于连接形成外壳210的不同部件。例如,连接构件250能够以沿底面223不同位置处形成的集成的轴套的形式存在。例如,一个轴套250能够在靠近端部222处形成,另一个轴套250能够在靠近端部224处形成,以及另一个轴套250能够在沿顶部226处形成。如下文所述,轴套250用于将外壳210的各个部件紧固地连接在一起。
[0092]第一外壳体220还包括沿内表面232形成的凸起导轨260。凸起轨道260是细长结构,并有两个对置的闭合端262、264,其中一端262靠近贯通孔240,另一端264靠近第一外壳体220的末端222。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导轨260具有由垂直壁限定的细长椭圆形状并包括圆头末端262、264。垂直壁的高度小于沿第一外壳体220的末端222、224以及侧面226,228的壁的高度。
[0093]第一外壳体220的内表面232还包括线轴定位和保持构件290,其与内表面232 —体形成。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构件290以类似瞄准器或类似物的结构的形式。构件290置于狭槽229下方。
[0094]外壳210包括第二外壳体300,其与下侧体220互补并且形状和构造为与其配对。第二外壳体300因此以细长结构的形式,具有第一端302(前端)、相对的第二端304(后端)、顶部306、相对的底部308。第二外壳体300包括底壁305和外周壁311,它们从底壁305向外侧延伸并且沿底壁305的外周,包括端部302、304、顶部306及底部308。
[0095]每个端部302、304和顶部及底部306、308包括侧壁,从而使得第二外壳体300具有如下文所述的用于接收其他部件的内部隔室或空间310。端部302、304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类似的,外侧面306、308的形状是不同的。特别地,顶部306包括基本位于端部302、304的中间位置的弧形段307。在弧形段307内,外周壁311包括沿外周壁311的上边缘开口的狭槽309。
[0096]第二外壳体300还包括限定内隔室310底面的内表面320以及限定手柄200外侧表面的相对外表面322。第二外壳体300包括延伸穿过内表面320的开口 330。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开口 330具有圆形形状。开口 330置于狭槽309近侧。外周壁311在沿底面308具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切口或槽口 340 ο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槽口 340通常是矩形形状。
[0097]第二外壳体300的外表面322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具有数个凹进区域。特别地,如本文所述,第二外壳体300包括第一凹进区域341和第二凹进区域343,第一凹进区域341处形成切口 340,第二凹进区域343毗邻第一凹进区域341并开口进入部分第一凹进区域341,且旨在接纳使用者手部的拇指。另外,外表面322还包括第三凹进区域370,其沿第二外壳体300的顶部306形成并包括狭槽309。第三凹进区域370延伸至第二外壳体300的第二端(后端)304。凸起的环形壁380限定中央开口 330并形成为使得它延伸进入第二和第三凹进区域343和370。一对立柱385从凸起的环形壁380朝外延伸进入狭槽309。这对立柱385彼此间隔。凸起的环形壁380不是连续的、非中断的表面,而是包括限定狭槽的间断,该狭槽提供进入开口 330的入口。
[0098]在第三凹进区域370中,存在连接构件381。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381以锁定轴套的形式存在,并包括一对锁片。
[0099]多个连接构件350也沿第二外壳体300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外壳210。例如,连接构件350能够在沿内表面的不同位置处以集成的轴套的形式形成,并且特别地,连接构件350形成在不同位置处,其与第一外壳体220的连接构件250互补,从而在两个外壳体220、300配对在一起时,连接构件250、350彼此轴向对齐。轴套250、350用于将外壳210紧固地连接在一起。例如,紧固件(螺钉)291能够被接收在所对准的连接构件250、350内,连接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
[0100]应该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是由内部空间230、310限定的局部空心的构件,并因此,在壳体220、300配对在一起时,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之间形成内部隔室,该隔室用于接收并容纳该装置的各个工作部件。
[0101]包括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的外壳210能够由任意数量的不同材料形成,包括塑料材料。
[0102]如下文所述,导管手柄200具有线轴组件,并包括线轴罩400,其至少部分地覆盖一些线轴部件并且紧固地连接至第二外壳体300。线轴轴400包括第一端402 (前端)和第二端404 (后端)、顶部406和底部408。线轴罩400的第二端404对准且定位在第一及第二外壳220、300的第二端224、304处。线轴罩400还包括内表面411 (其面向第二外壳体300)和相对的外表面(外侧表面)420。线轴罩400的顶部406包括狭槽410,其与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的顶部226、306中的狭槽229、307轴向对准。底部408还包括狭槽415,其与沿内表面411形成且部分限定狭槽415的弧形壁419协作并形成进入第二凹进区域343的入口。狭槽410也部分地由弧形壁419限定。如下文所述,弧形壁419限定弧形空间或隔室421,用于接纳线轴部件。
[0103]线轴罩400的内表面411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构件,用于辅助线轴罩400与第二外壳体300的定位和连接。例如,沿内表面411能够形成轴套430,其配置为与连接构件380配对并包括互补锁片,所述锁片与作为连接构件380部件的一对锁片配对。应该理解的是,其他连接特征,诸如锁片等,能够设置为线轴罩400的部件,从而允许线轴罩400紧固地、但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外壳体300。
[0104]线轴罩400能够由任意数量的不同材料形成,包括塑料材料。
[0105]如图10和16所示,线轴组件包括线轴棘轮500。棘轮500包括下侧齿轮510,其具有沿轮510的外周边缘环形形成的轮齿512。轮510具有中央轮轴520,其具有在轮轴520和轮510的内表面之间延伸的辐条构件530。轮轴520尺寸和形状为使得构件290接收在轮轴520的内部空间中,从而定位和限制线轴棘轮500的运动(例如,横向方向),而允许线轴棘轮500绕构件290的旋转。线轴棘轮500因此可旋转地支撑在构件290上,从而使得线轴棘轮与第一外壳体220的内表面间隔。轮轴520具有大于轮510的高度,并且因此,轮轴520的一部分延伸高出轮510。
[0106]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具有三个辐条构件530。线轴棘轮500还包括同轮轴520 —体形成的离合部。离合部包括多个柔性锁爪540,它们从轮轴520朝外延伸并间隔于轮轴520。每个柔性爪540具有弧形形状,其具有第一端542以及相反的第二端544。爪540的第一端543连接至轮轴520,而第二端544是自由端。在所示意实施方式中,具有三个柔性爪540,它们绕轮轴520环向地间隔。每个爪540的第一端542在定位辐条构件530的位置处连接至轮轴520。爪540的大部分长度定位在形成于两个相邻辐条构件530之间的空间以上。
[0107]自由端544包括棘爪545。棘爪545具有第一斜边547和以及处于自由第二端544处的第二边549。在施力至其上以导致指540向内朝轮轴520弯曲时,爪540具有在朝向轮轴520的方向上的弯曲度。爪540的弯曲导致爪540储存能量。应该理解的是,在施力移除时,爪540返回至其自然状态。
[0108]沿轮轴520的内表面环向地间隔着地形成多个肋条525。肋条525不延伸轮轴520的整个长度,而是仅延伸其部分长度,从而使得在线轴棘轮500插入在构件290上时,轮轴525与构件290间隔,并因此,棘轮500能够自由地绕构件290旋转而不会被肋条525干涉。肋条525因此定位在轮轴520超过轮510的那些部分。
[0109]棘轮500的高度是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体220、300配对在一起时,棘轮500延伸进入形成于第二外壳体300的中央开口中,其中离合部530定位在凸起环形壁380之间。在线轴罩400连接至第二外壳体300时,线轴罩400部分地覆盖线轴组件。
[0110]线轴组件还包括线轴600。线轴600设计为与线轴棘轮500配对。线轴600是具有中央开口或孔径610的环形构件。线轴600具有第一端602和相反的第二端604。线轴600具有第一凸缘630,其从圆柱形主线轴体620向外延伸,以及第二轮缘640,其从主线轴体620向外延伸并间隔于第一凸缘630,从而限定一区域,该区域接收绕主线轴体620缠绕的构件。
[0111]在第一端602处及近侧,具有形成在主线轴体620和第一凸缘630之间的环形空间 660。
[0112]线轴600的第二端604具有离合结构670。离合结构670由连续的凸起壁672形成,其绕第二端604延伸并包括面向孔径610的表面。壁672由交替模式的凹进段673限定,所述凹进段673定位在平台676之间,平台676延伸进入线轴600的孔径610内。每个凹进段674通过斜边678和实际上基本直的边680结合至平台676,其中边680至少基本垂直于平台676和凹进段673。孔径610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不具有均匀的直径,而是具有可变直径。特别地,在离合结构670和圆柱段692之间形成凸耳690,其中孔径610具有相对于离合段的直径来说更小的直径。
[0113]线轴600插入在棘轮500上,其中离合结构670向内朝向棘轮500。第一凸缘630和第二凸缘640的外径稍微小于凸起环形壁380的直径。线轴600因此紧固地定位在且可旋转地保持就位于凸起环形壁380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第二凸缘640座落在凸耳690上。
[0114]在正常操作位置(静止位置),棘轮500的柔性爪540接收在离合结构670中。更加具体而言,在静止位置,爪540第二端544处的棘爪545接收在离合结构670的凹进区域673内,而爪540的其余部分座靠平台676。在静止位置,棘爪545的第一斜边547面向斜边678,以及第二边549面向直边680。爪540的尺寸和凹进区域673的数量及位置使得在线轴600与棘轮500配对时,爪540的棘爪545接收在各个凹进区域673中。在正常位置,线轴600和棘轮500作为单个构件协同地旋转。如下文详细描述的,离合组件作为拉力限制装置,并且在拉力过度时,线轴600和棘轮500相对于彼此滑动,这导致爪540的棘爪545暂时地与相应凹进段673分离。在滑动动作期间,棘爪545沿斜边678上去,导致棘爪545脱离相应段673,并且爪540随着它们向内弯曲储存能量。在遇到下一个相邻凹进段673之前(由于线轴600和棘轮500之间的相对旋转),移位的棘爪545沿相邻的平台676行进,在遇到下一个相邻凹进段673时,棘爪545由于爪540释放它们所储存的能量而驱动进入凹进段673其中。离合作用将在下文更加详细描述。
[0115]拇指轮700连接至线轴棘轮500,从而使得拇指轮700的转动转换为线轴棘轮500的转动。拇指轮700包括轮部710和立柱720,立柱720用于将拇指轮700连接至线轴棘轮500。轮部710具有外周边缘712,其能够包括抓持元件714 (诸如肋条)以辅助使用者抓持并转动拇指轮700。立柱720形状为允许与线轴棘轮500的配对和连接。例如,立柱720包括多个肋条722,其绕立柱720环形地延伸并能够以间隔的垂直肋条的形式存在。肋条722接收在沿轮轴520的内表面形成的肋条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