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7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真空清洁设备用的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流行的多级旋风式吸尘器因外观新颖、无尘袋而清洗方便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吸尘器技术性能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上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式吸尘器具有一个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中,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以及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下游的至少一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内上部一般设置有一个过滤罩,该过滤罩上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侧壁,经过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初步分离后的气流要经过过滤罩后再进入第二级旋风分离器中进行再次分离。由于经过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分离的气流仍然夹带有灰尘。由于过滤罩上的通孔直径很小,与通孔直径相当的小颗粒灰尘很容易堵塞在通孔内,而且气流中的絮状物由于质量较轻,也会随着气流向过滤罩的通孔处流动,这些絮状物由于质量轻、体积大,很容易不断的堆积在过滤罩的表面,从而将过滤罩的网孔堵死。此时用户必须关闭吸尘器,对过滤罩去除后进行清洁使得通孔畅通后才能继续使用。而这将沿严重影响了吸尘器的工作效率, 使得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对过滤罩进行清洁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以及位于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腔、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内的第一级入气口、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 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形成收集分离后灰尘的第一级集尘室,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过滤罩,所述的过滤罩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侧壁,所述的通孔形成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所述的过滤罩的内部形成紧接着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下游的出气通道,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与/或外侧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的侧壁移动的清洁件,所述的清洁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以及若干所述的通孔进行清洁,所述的清洁件设置成依靠外部作用力驱动移动或由旋转的气流驱动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一驱动所述的清洁件沿着所述的过滤罩侧壁移动的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具有内端部和外端部,所述的清洁件固定或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部件的内端部上,所述的驱动部件的外端部伸至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外部。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可以优选,所述的清洁件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所述的清洁件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着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刷条,当所述的清洁件转动时,所述的第一刷条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壁面转动。所述的第一刷条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的第一刷条上具有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抵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可以优选,所述的清洁件能上下滑动或滚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所述的清洁件具有圆环状的第二刷条,当所述的清洁件上下滑动或滚动时,所述的第二刷条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壁面滑动或滚动。所述的第二刷条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的第二刷条上具有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抵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清洁件自由地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外围或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所述的清洁件呈环状或螺旋状,当所述的清洁件受流过通孔的气流作用力而克服自身重力作用时,所述的清洁件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向上浮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具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并联设置,各个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均具有一个第二级入气口,各个所述的第二级入气口与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相连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在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与/或外侧增设清洁件,而且该清洁件设置成依靠外部作用力驱动或由旋转的气流驱动其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移动,这样在清洁件的移动过程中即能够对若干过滤罩进行清洁,因此, 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无需拆卸过滤罩就可对过滤罩完成侧壁清洁,从而提高了安装有此款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尘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旋风分离装置的主视剖视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去除下部外壳);附图4是附图3中的装置的拆解图;附图5是附图3另一视角的拆解图;附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立体透视图;其中100、第一级旋风分离;200、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01、第一级旋风分离腔; 102、第一级集尘室;103、过滤罩;104、通孔;105、侧壁;106、芯筒;107、清洁件;108、凸点; 109、套筒;110、传动杆;111、转柄旋钮;112、第一刷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加容易理解。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该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以及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下游的第二旋风分离器200。其中,在结构排布上,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 位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的下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内部具有一个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第一级旋风分离腔 101的底部形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第一级集尘室102,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具有一个通向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内的第一级入气口(图中未示出)以及通向第一级旋风分离腔 101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如图所示,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上部设置过滤罩103,过滤罩 103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104的侧壁105,这些通孔104即构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1的第一级出气口,在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内侧形成紧接着第一级出气口的出气通道(图中未示出)。过滤罩103内部设置一中空的芯筒106,出气通道形成在芯筒106与过滤罩103 之间。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外侧设置有清洁件107。清洁件107能够对过滤罩103的侧壁以及其上的若干通孔104进行清洁。如图4、5所示,清洁件107为一环状旋转体,其可转动的套设在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外侧。清洁件107上有三根沿着过滤罩103所在的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刷条112,第一刷条112的采用橡胶材质,这些第一刷条112沿着为沿着上下方向并且其长度和过滤罩103的高度相当,橡胶条上具有若干凸点108,凸点108的凸出方向朝着侧壁105的壁面方向,并且这些凸点108抵在侧壁105的壁面上。清洁件107 的下端部固定在一中空的套筒109 (此套筒109的内部与芯筒106的内部相贯通)上,套筒 109的内壁与一伸入套筒109内的传动杆110的内端部相固定(即下端部),传动杆110的外端部(即上端部)伸入到整个旋风分离装置的外部,传动杆Iio的轴心线、清洁件107的中心线、过滤罩103的中心线相重合。传动杆110的外端部固定有一转柄旋钮111,当转动转柄旋钮111时,传动杆110随之转动,带动套筒109转动,进而带动清洁件107转动,在清洁件107的转动过程中,清洁件107上的第一刷条112即完成对过滤罩103的侧壁的清洁工作。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具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并联设置,并且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沿着一个圆锥面或圆柱面排布,并且该圆锥面或圆柱面所在的轴心线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的轴心线大致相重合。各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具有第二入气口,下面阐述一下上述描述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当旋风分离装置工作时,含尘气流经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的入气口进入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内,含尘气流在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中经过离心分离,大颗粒灰尘留在第一级集尘室102内,经过初次分离的夹带小颗粒灰尘的气流通过过滤罩103上的通孔104 进入出气通道,而后进过出气通道后,再由各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的第二级进风口进入各个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内进行再次分离。经过清洁的带尘空气最后经过各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当过滤罩103上的通孔被堵塞或部分堵塞时,关闭吸尘器的电源,旋转转柄旋钮111,使得清洁件107对过滤罩103的侧壁105进行清洁,往复几次旋转后,即可将粘附在过滤罩103上的细小颗粒及灰尘清扫干净,从而使过滤罩103的通孔104保持通畅。上述实施例中的清洁件也可设置成沿着过滤罩的侧壁上下滑动或滚动,此时清洁件上就需要设置至少一个圆环状或螺旋状的第二刷条,第二刷条套设在过滤罩的侧壁外侧。第二刷条上具有若干个凸点,这些凸点抵在过滤罩的侧壁上,在清洁件的上下滑动或滚动过称中,第二刷条即完成对过滤罩的侧壁的清洁。另外,为了使得清洁件上下滑动或滚动,传动杆可以设置成能进行推拉动作,也可以设置成能进行旋转动作,凡是能使清洁件在依靠外部作用力的驱动下沿着侧壁上下滑动或滚动的结构均可,在此不赘述。
该实施例是将清洁件设置在过滤罩的侧壁的外侧,如果将清洁件设置在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其清洁效果与设置在外侧是相同的,其结构也可采用上述的结构方式。实施例2:如图6所示,该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以及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下游的第二旋风分离器200’。其中,在结构排布上,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 位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200’的下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内部具有一个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的底部形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第一级集尘室102’,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0’具有一个通向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内的第一级入气口(图中未示出)以及通向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如图所示,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01,上部设置过滤罩 103,,过滤罩103,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104,的侧壁105,,这些通孔104,即构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01,的第一级出气口,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外侧设置有清洁件107,,清洁件107’能够对过滤罩103’的侧壁以及其上的若干通孔104’进行清洁。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清洁件的设具体结构和驱动方式。在该实施例中,清洁件107’是自由的设置在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外侧的,清洁件107’呈圆环状,清洁件107’的材质采用较轻的材质制成,其上有若干对着通孔104’的凸点108’。当气流流过通孔104’处时, 清洁件107’受气流作用力而将沿着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当气流对清洁件107’所施加的作用力能克服清洁件107’的自身重力时,清洁件107’将沿着侧壁 105’向上浮动,这种浮动的运动为一种不规则的运动。而气流作用力变小或为零时,清洁件107’将沿着侧壁105’向下移动。因此,在这个清洁过程中,清洁件107’将不断的上上下下移动,从而利用其上的凸点108’使得过滤罩103’的侧壁105’时刻被清洁。本实施例的清洁件107 ’除了可以设置成环状外,还可以设置成螺旋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并且也可以将其设置在过滤罩103’的侧壁105’的内侧。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能很方便对过滤罩的侧壁上堆积的灰尘进行清洁,且制造成本低,易于操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以及位于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腔、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内的第一级入气口、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形成收集分离后灰尘的第一级集尘室,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过滤罩,所述的过滤罩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侧壁,所述的通孔形成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与/或外侧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的侧壁移动的清洁件,所述的清洁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以及若干所述的通孔进行清洁,所述的清洁件设置成依靠外部作用力驱动移动或由旋转的气流驱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驱动所述的清洁件沿着所述的过滤罩侧壁移动的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具有内端部和外端部,所述的清洁件固定或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部件的内端部上,所述的驱动部件的外端部伸至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件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件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着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刷条,当所述的清洁件转动时,所述的第一刷条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壁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刷条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的第一刷条上具有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抵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件能上下滑动或滚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件具有圆环状的第二刷条,当所述的清洁件上下滑动或滚动时,所述的第二刷条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壁面滑动或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刷条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的第二刷条上具有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抵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件自由地放置在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外围或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所述的清洁件呈环状或螺旋状, 当所述的清洁件受流过所述的通孔的气流作用力而克服自身重力作用时,所述的清洁件沿着所述的过滤罩的侧壁向上浮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具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并联设置,各个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均具有一个第二级入气口,各个所述的第二级入气口与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以及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第一级入气口、第一级出气口,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过滤罩,过滤罩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侧壁,通孔形成第一级出气口,过滤罩的内部形成紧接着第一级出气口下游的出气通道,过滤罩的侧壁的内侧与/或外侧设置有能够沿着侧壁移动的清洁件,清洁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过滤罩的侧壁以及若干通孔进行清洁,清洁件设置成依靠外部作用力驱动移动或由旋转的气流驱动移动。发明通过增设清洁件,使得旋风分离装置无需拆卸过滤罩就可对过滤罩完成侧壁清洁,从而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7L9/16GK102283613SQ2011101787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卞庄 申请人: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