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4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尘杯式吸尘器中,尘杯内部有用于对灰尘进行分离的惯性或旋风分离原理的灰尘分离单元,灰尘经过分离单元的分离后,气体从灰尘分离单元的一个出气口流出。通常为了对从该出气口流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分离,在灰尘分离单元的下游通常有用来进一步分离未处理干净气体的过滤器,过滤器通常采用海绵,或无纺布,HEPA等合成纤维材料制成。上述结构的分离单元,由于从同一个出气口流出的气流既夹杂着大颗粒灰尘,也有小颗粒灰尘(通常大颗粒灰尘位于外围、小颗粒灰尘位于中心)。而且由于单一过滤器的过滤等级是一定的,高效过滤器由于过滤等级高,也很容易被大颗粒灰尘堵塞,一旦过滤器受到堵塞,出气口都被压迫堵塞掉,从而造成分离单元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堵塞的旋风分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一个筒体、通向所述的筒体内部的进气部、通向所述的筒体外部的出气部,所述的筒体内部形成旋风分离腔,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下部为集尘室,所述的出气部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上部,所述的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外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下游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二出气口的下游设置紧接着设置有下游灰尘分离单元或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等级高于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等级。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出气口由若干个沿着圆周方向环绕在所述的第一出气口外部的口部构成。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是左右并排设置的,或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是上下叠加设置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气口所在的水平面高度低于所在的第二出气口所在的水平面高度。通过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个出气口,使得气流能在旋转后按照粒径不同从不同的出气口排出,即实现出气气流的分级,这样能便于对分级后的气流做适应性处理,从而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的综合分离效率。


附图1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其中1、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1、筒体;12、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3、过滤罩;2、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1、内筒;22、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3、进气口 ;24、网孔过滤件;25、芯筒; 沈、第一出气口 ;27、第二出气口 ;28、第一过滤器;29、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该旋风分离装置具有两级旋风式分离单元,具体为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 和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的内部。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包括一个中空的筒体11,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包括一个中空的内筒21,内筒21位于筒体11内部并且两者的中心线重合。筒体11的内壁面与内筒 21的外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2,内筒21的内部形成第二级旋风分离腔 22。筒体1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到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2内部的入气口(图中未示出),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的上部安装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过滤罩13,过滤罩13上的这些通孔构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的出气部,经过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初步旋风分离的气流从这些通孔流出。内筒21上开设有进气口 23,进气口 23处设置有网孔过滤件对, 经过第一旋风分离单元1初步分离的气流通过进气口 23流入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2内进行再次分离。如图所示,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2的顶部设置有包括一个第一出气口沈和一个第二出气口 27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的出气部。第一出气口沈位于中空的芯筒25的底部,第二出气口 27位于芯筒25的外壁与内筒21的内壁之间。第一出气口沈所在的水平面高度低于第二出气口 27所在的水平面高度,并且第二出气口 27位于第一出气口沈的外围。(其实,第二出气口 27也可由若干个沿着圆周方向环绕在第一出气口沈外部的口部构成。)第一出气口 26的下游紧接着设置有第一过滤器观,第二出气口 27的下游紧接着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四。气流在第二旋风分离腔22内旋转分离时,由于大颗粒灰尘位于旋风腔的外围,从第二出气口 27流出的含尘气流的灰尘粒径大于从第一出气口沈流出的含尘气流的灰尘粒径,因此为了使得各个过滤器与对应的出气口流出的含尘气流的灰尘粒径相匹配,第一过滤器28的过滤等级高于第二过滤器四的过滤等级。本实施例中,在位置关系上,第一过滤器28位于第二过滤器四的上方,两者是上下叠加在一起的,并且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来说,第一级过滤器观位于第二级过滤器四的下游,由第二出气口 27流出的气流,从第二过滤器四流处后,再向上经过第一过滤器四后排出。这样能避免大、小颗粒灰尘均从一个出气口流出后,大颗粒灰尘堵塞高效过滤器的发生。另外,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也可以按照左右并排方式设置。这样,当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中一个出气口下游所对应的过滤器发生堵塞时,气流会从另一个出气口流出,这样使得两个过滤器都能被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气流受阻,同时可以单独地清理或清洗某一个过滤器,延长了旋风分离装置的使用时间。下面阐述一下该旋风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
含尘气体从进气口流入筒体11内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中,含尘气流在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中旋转分离,灰尘落入下部的集尘室中,经过初步分离的气流从过滤罩13处流出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随后通过网孔过滤件对流入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进行再次分离, 气流在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旋转,位于内部的较为洁净的气流从第一出气口沈流出,而后通过第一过滤器观排出;位于外围的含有较大粒径的气流从第二出气口 27流出,再通过第二过滤器四过滤,最后再从第一过滤器28流出。上述的第二出气口的下游如有必要,也可以紧接着设一个下游灰尘分离单元,通过将由第二出气口排除的、含大颗粒的灰尘进行再次分离,使得气流内的含尘量减小,而后在通过单独的过滤器或第一级的过滤器过滤后排出。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一个筒体、通向所述的筒体内部的进气部、通向所述的筒体外部的出气部,所述的筒体内部形成旋风分离腔,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下部为集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部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上部,所述的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下游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二出气口的下游设置紧接着设置有下游灰尘分离单元或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等级高于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气口由若干个沿着圆周方向环绕在所述的第一出气口外部的口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是左右并排设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是上下叠加设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所在的水平面高度低于所在的第二出气口所在的水平面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一个筒体、通向所述的筒体内部的进气部、通向所述的筒体外部的出气部,所述的筒体内部形成旋风分离腔,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下部为集尘室,所述的出气部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上部,所述的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外围。通过设置两个出气口,使得气流能在旋转后按照粒径不同从不同的出气口排出,即实现出气气流的分级,这样能便于对分级后的气流做适应性处理,从而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文档编号A47L9/16GK102293610SQ20111025824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赵群力 申请人: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