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5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主要通过烘、煎、烤等工艺制备点心类食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新型的饼类点心正风靡全国,其原始于中国北部以面食为主的区域,是以发面为主,水蒸而出,类似于馒头,不同之处是它以一面松软与馒头无异,另一面则黄脆可口,深受广大群众之喜爱。目前该饼已有取代馒头之势,在各个饭店、家庭办酒席时,大多会以此类饼作主食之用。但此饼出炉缓慢,民间普遍用土灶蒸之,难以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广大之市场需求。而其它传统加热方式一般均难以符合前述饼的生产工艺需求,生产的饼质量差,且此类加热方式都存在使用不便,能源利用率低下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 所制备产品的质量优良可控,且能源利用率高,安全环保,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 所述第一舱体外端和内端分别连接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二舱体外端连接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用于承载托盘的支承装置,所述第二舱体中设有水蒸气发生装置、可支承并加热托盘的加热装置以及可将托盘于第一舱体的支承装置和第二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平移的转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第二舱门的驱动单元和转运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分布于第一舱体中的复数个定位柱。所述水蒸气发生装置包括置于第二舱体中的水槽以及置于水槽内和/或水槽外的供热单元,所述供热单元为电热装置、燃气装置和燃油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水槽与设于第二舱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水槽中还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和水位调节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连接于一加热电路中的电热盘、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杠杆开关,所述杠杆开关设置于第二舱体外壁上。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自第二舱体内端伸入第二舱体中的传动杆和设置于传动杆末端的取物爪,所述传动杆至少可在置于第二舱体一侧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于第一舱体的支承装置和第二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水平伸缩。所述传动杆为两根,其对称设置于置于所述支承装置或加热装置上的托盘两侧; 所述传动杆末端设有开关按钮柱,所述第二舱体内端设置与所述开关按钮柱配合的旋转弹簧开关,所述两个以上传动杆可在所述旋转弹簧开关的驱动下相对旋转。所述驱动装置置于一第三舱体中,该第三舱体与第二舱体内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于一循环槽内的两个以上相互配合的齿轮和设于该两个以上齿轮之间的链条,所述传动杆与其中一齿轮连接,且该齿轮可在循环槽中循环滚动。所述第三舱体内对称设置两个以上小工作舱,每一工作舱内设有一组驱动装置, 且每一组驱动装置与一传动杆配合。所述第三舱体上设有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和发条控时开关,所述发条控时开关与设于第二舱体上的杠杆开关联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B舱内部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 2,该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A舱体、B舱体和C舱体, A舱体外端和内端分别连接舱门11和舱门210形成密封结构,B舱体外端连接舱门210形成密封的工作舱结构,A舱体内设置用于承载托盘的支承装置,B舱体中设有水蒸气发生装置、可支承并加热托盘的加热装置以及可将托盘于A舱体的支承装置和B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平移的转运装置,该转运装置的驱动单元置于C舱体中;且前述加热装置、第二舱门的驱动单元和转运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进一步的,前述支承装置包括对称分布于A舱体中的四个定位柱12。前述水蒸气发生装置包括置于B舱体中的水槽211以及置于水槽外的煤气管212, 煤气管212可自加热口 2M处加热水槽中的水。所述水槽可环绕前述加热装置设置。当然, 亦可采用在水槽内设置电热管等元件,亦可产生相同之效果。前述煤气管还可以其他燃气或燃油加热设施替换。但以令水槽中的水逐渐形成蒸气为宜,从而令发面过程进行得更好。前述水槽与设于B舱体上的进水管213和出水口(图中未示出)连通,该进水管上还设有阀门214。该水槽中还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和水位调节装置。该水位检测装置可采用设置在B舱体上的水位显示口 215,当然也可采用常见的其他水位传感器等;前述水位调节装置采用一气囊,其与进水口配合。前述加热装置可采用与习见自动电饭锅相类似的结构,即,包括设置于一加热电路中的电热盘217、温度传感器(磁钢限温器等)218、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杠杆开关219,该杠杆开关设置于B舱体外壁上。附及,为保证B舱体内的热量不至轻易流失,可在B舱体内壁等处设置隔热层222。 同时,为了调节B舱体内的气压,还可在B舱体上设置排气口 223。前述转运装置包括可自B舱体内端伸入A舱体中的两根传动杆220和设置于传动杆末端的取物爪221,所述传动杆可在置于C舱体中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于A舱体的支承装置和B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水平伸缩。前述B舱体的内舱顶2 可为人字形结构,而舱门210可由传动链227进行提拉开启和关闭。前述两根传动杆220对称设置于置于所述支承装置或加热装置上的托盘两侧;每一传动杆末端设有开关按钮柱(图中未示出),B舱体内端设置旋转弹簧开关225。当传物爪运转到托盘位置,开关按钮柱点击旋转弹簧开关,使该两个传动杆在旋转弹簧开关225 的驱动下绕旋转轴2 相对旋转,并合卡住托盘。前述传动杆的驱动装置为两组,其分别置于C舱中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小工作舱31 内,包括置于小工作舱内循环槽中的一个大齿轮34、两个相互配合的小齿轮35和设于该三个小齿轮之间的链条33,所述传动杆与其中一小齿轮连接,且该齿轮可在循环槽中循环滚动。该两个大齿轮可通过一轴体传动连接,并再与外设的齿轮传动机构36连接。另外,前述C舱体上还可设有一机顶盒4和为前述组件中的电热元件、电驱动组件供电的电源接口 5。前述机顶盒4内设有用于控制前述各种加热装置、驱动机构的控制器 41,另外,该机顶盒的控制面板上还分布有电源指示灯42、电机启动开关43和发条控时开关44,所述发条控时开关与设于第二舱体上的杠杆开关联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为先向水槽中放入水到指定水位接通电源, 打开A舱门(将托盘放进A舱的定位柱卡槽、关上舱门),电机按钮启动一次,工作舱就循回一次,启动电机按钮,链条带动传动杆循回工作一次后,复位停止。此次控制器令B舱门开启,传动杆和取物爪伸入A舱,当传物爪运转到托盘位置,开关按钮柱点击旋转弹簧开关, 使两根传物杆内合卡住托盘,传动杆顺着循回槽回转复位,将托盘放入B舱的发热盘上并下压关闭B舱门,B舱底部的杠杆开关发热盘工作,启动发条控时开关,杠杆开关跳起,发条控时开关跳起,再次启动电机启动钮,C舱再次运转将托盘输送至A区(与之前相反之处, 按钮柱点击旋转弹簧开关使两杠杆外分放掉托盘回转,关闭内舱舱门)。关闭内舱门的目的是控制水蒸气的流失,起到节能、保温的作用。如此,一次操作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转运装置亦可采用其他业界人员习用的机械,如以气动、液压驱动的伸缩杆替换传动杆,并以可收缩的拉索等将托盘悬吊在伸缩杆端部(通过拉索的伸缩令托盘上升或下降),如此,亦可实现托盘在A舱和B舱的转运。因此,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 所述第一舱体外端和内端分别连接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二舱体外端连接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用于承载托盘的支承装置,所述第二舱体中设有水蒸气发生装置、可支承并加热托盘的加热装置以及可将托盘于第一舱体的支承装置和第二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平移的转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第二舱门的驱动单元和转运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分布于第一舱体中的复数个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发生装置包括置于第二舱体中的水槽以及置于水槽内和/或水槽外的供热单元,所述供热单元为电热装置、燃气装置和燃油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设于第二舱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水槽中还设有水位监测装置和水位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连接于一加热电路中的电热盘、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杠杆开关,所述杠杆开关设置于第二舱体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自第二舱体内端伸入第二舱体中的传动杆和设置于传动杆末端的取物爪,所述传动杆至少可在置于第二舱体一侧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于第一舱体的支承装置和第二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水平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为两根,其对称设置于置于所述支承装置或加热装置上的托盘两侧;所述传动杆末端设有开关按钮柱, 所述第二舱体内端设置与所述开关按钮柱配合的旋转弹簧开关,所述两个以上传动杆可在所述旋转弹簧开关的驱动下相对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置于一第三舱体中,该第三舱体与第二舱体内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于一循环槽内的两个以上相互配合的齿轮和设于该两个以上齿轮之间的链条,所述传动杆与其中一齿轮连接,且该齿轮可在循环槽中循环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舱体内对称设置两个以上小工作舱,每一工作舱内设有一组驱动装置,且每一组驱动装置与一传动杆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舱体上设有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和发条控时开关,所述发条控时开关与设于第二舱体上的杠杆开关联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外端和内端分别连接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二舱体外端连接第二舱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用于承载托盘的支承装置,所述第二舱体中设有水蒸气发生装置、可支承并加热托盘的加热装置以及可将托盘于第一舱体的支承装置和第二舱体的加热装置之间进行平移的转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第二舱门的驱动单元和转运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所制备产品的质量优良可控,且能源利用率高,安全环保。
文档编号A47J27/16GK202050866SQ20112013121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丁杰 申请人:李晓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