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擦拭装置、挤水装置和擦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擦拭装置、挤水装置和擦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擦拭装置、挤水装置和擦拭系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以及上述两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本发明用于日常地面及玻璃墙面的擦拭工作。
背景技术
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俗称平板拖把,是一种清洁效率较高的拖把,其缺点是,在清洗挤干擦拭覆层的前后,需从擦拭板上拆卸和安装擦拭覆层,又要用手清洗和绞干擦拭覆层,既麻烦又使手受到污染。多年来,人们致力于该问题的解决,申请号为200920122916. 9,专利名称为《一种 拖把与桶的组合装置》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平板拖把挤水装置,其缺点是1)当平板拖把的一头进入设置在桶上的清洗机构(也是挤干机构)时会遇到清洗机构的强大阻力,由于拖把上铰接装置的活动连接所具有的不稳定性,操作者必须手持拖把的框架才能将其插入清洁机构,这一动作必然要污染操作者的手,不卫生。
2)在挤水过程中,挤干机构依靠挤干滚轮压迫抽动中的平板拖把的拖布来实现挤水,固定不动的挤干轴使挤水效果很难把握,影响使用。3)设置了清洗机构,产品结构复杂,易损坏。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清洁效率高、清洗和挤水方便快捷轻松、结构简单的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以及上述两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叉形抱箍和基座,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上的单轴与双头轴互相垂直,所述单轴与叉形抱箍铰接,叉形抱箍与基座连接,所述双头轴与擦拭板铰接,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上。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叉形基座、第二轴和第一轴,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上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第二轴穿过第二孔与叉形基座铰接,铰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一孔与擦拭板铰接,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四压板,在擦拭板上在港湾状缺口的两侧开设一对矩形缺口,矩形缺口旁开有铆钉孔,第一轴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的第一孔,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中,矩形缺口的上下两面用压板以铆钉铆合,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上。—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相对于第一平面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的下沿在第二平面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在所述第四平面上设置若干通孔,还包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构件一为机架,上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构件二上面设置所述第二平面,构件四上设置可转动轴,可转动轴上设置把,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板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对称设置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弹性透水材料层的外形长宽尺寸大于擦拭板的外形长宽尺寸,第二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相对于第一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相对于第一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在第一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二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 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叉形抱箍和基座,其中,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上的单轴与双头轴互相垂直,所述单轴与叉形抱箍铰接,叉形抱箍与基座连接,所述双头轴与擦拭板铰接,所述平面擦拭装置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敷设在擦拭板的上下两面,所述擦拭覆层不但全部包覆了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的互相背离的两正面表面,还包覆了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的大部分侧面表面,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上。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叉形基座、第二轴和第一轴,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上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第二轴穿过第二孔与叉形基座铰接,铰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一孔与擦拭板铰接,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四压板,在擦拭板上在港湾状缺口的两侧开设一对矩形缺口,矩形缺口旁开有铆钉孔,第一轴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的第一孔,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中,矩形缺口的上下两面用压板以铆钉铆合,所述平面擦拭装置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敷设在擦拭板的上下两面,所述擦拭覆层不但全部包覆了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的互相背离的两正面表面,还包覆了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的大部分侧面表面,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上。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相对于第一平面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的下沿在第二平面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在所述第四平面上设置若干通孔,还包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构件一为机架,上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构件二上面设置所述第二平面,构件四上设置可转动轴,可转动轴上设置把,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板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在第一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二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在挤水工作前,所述挤水装置的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处于最大距离,或第二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相对于第一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处于最大距离,将清洗后需挤干的平面擦拭装置以其擦拭板平行于第一平面且两者长宽方向两两对应的状态下插入第二平面和第一平面之间或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的弹性透水材料层之间,扳下挤水装置的把,第二平面即逐渐向第一平面靠拢,即可实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的挤水,松开把取出平面擦拭装置,即完成挤水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由于利用弹性透水材料层来平衡擦拭覆层的两主擦拭面各处受到的挤压力,不但均衡了两主擦拭面的挤水效果,而且减小了所需挤压力,操作轻松。二、挤水过程动作少,方便快捷。三、挤水程度可以操作者下扳把的幅度来控制。四、平面擦拭装置可方便地两面轮换使用,较之普通拖把效率提高一倍。五、当弹性透水材料层设置在平面擦拭装置上时,比普通拖把具有更大的吸水功能,并增添两个辅助擦拭面,这两个辅助擦拭面位于平面擦拭装置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六、其他。(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表述)


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半剖。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零件分拆的轴测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半剖。图4为图3所示平面擦拭装置拆去擦拭覆层后的零件分拆轴测图,零件基座半剖。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半剖。图6为图5所示平面擦拭装置拆去擦拭覆层后的零件分拆轴测图。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全剖主视图,所述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处于最大距离,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平面擦拭装置插入分别敷设在上述两平面上的两弹性透水材料层之间,图面展示了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全剖主视图。所述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处于最小距离,平面擦拭装置在上述两平面之间被挤压。图9为图7的轴测图。图10为图9所示的挤水装置的零件分拆轴测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四、构件三和附属零件的进一步分拆轴测图。图12为图8所示的挤水装置中未插入所述平面擦拭装置时的全剖主视图。图13为本发明的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平面和弹性透水材料层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含平面擦拭装置,拆去了盲孔轴套、螺母等零件。图14为图13所示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图1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和上面一块弹性透水材料层半剖。图16为本发明提出的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的另一种粘合方案的拆零示意图。图17为图15所示的平面擦拭装置零件分拆轴测图。图1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和上面一块弹性透水材料层半剖。图1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平面擦拭装置的轴测图,其中,擦拭覆层和上面一块弹性透水材料层半剖。图2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全剖主视图,所述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处于最大距离,第六实施例的平面擦拭装置插入上述两平面之间,图
面展示了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图21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全剖主视图。所述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处于最小距离,平面擦拭装置在上述两平面之间被挤压。图22为图20的轴测图。图23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轴测图,所述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第六实施例的平面擦拭装置插入挤水装置中。图24为图22所示挤水装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零件分拆轴测图。图25为图23所示挤水装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零件分拆轴测图,拆去了构件二和构件三。
具体实施方式
先介绍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见图I和图2。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I,包括一擦拭板3,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3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开设一对矩形缺口 304,矩形缺口 304两侧开设孔305,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叉形抱箍407、基座406、圆管410和压板411,其中,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单轴409与双头轴414互相垂直,铰接装置的基座406 —端与操作柄5连接,两圆管410套入所述双头轴414,两者之间间隙配合,并一同装入一对矩形缺口 304中,圆管410与矩形缺口 304之间过渡配合,上下用四块压板411压紧,用铆钉413穿孔305铆固,所述叉形抱箍407穿入所述单轴409,并与所述基座406的另一端用铆钉412铆固,所述单轴409与叉形抱箍407和基座406之间铰接,所述港湾状缺口 303的设置使铰接装置可绕两圆管410的轴线旋转180度以上,使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均可用于擦拭地面。所述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3上,平面擦拭装置I在清洗和挤干擦拭覆层2的前后不从擦拭板3上拆下擦拭覆层2,例如可按照图2所示一个套状的擦拭覆层2的样式用缝制的方法缝在擦拭板3上,当然,为了方便装配,也可以在套状的擦拭覆层2部分封口的缝制长度上使用粘扣,但所述粘扣在清洗和挤干擦拭覆层2之前不再打开。擦拭覆层2可用易挤干、抗腐烂的化学超细纤维制作,例如采用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化学超细纤维织成的穗状毛绒织物,其毛绒长度可取5至10毫米。
不同的织物具有不同的吸水性能和挤水性能,以及擦地时不同的去污去毛性能和摩擦系数,同一种纤维不同的织法也会具有不同的性能,为了使擦拭覆层2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可采取不同的纤维按不同的比例混纺制取制作擦拭覆层2的织物,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案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纤维或同一种纤维不同的织法以一定的宽度条状间隔排列制取制作擦拭覆层2的织物,见图2,图中202为织物A,203为织物B。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见图3和图4,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1,包括一擦拭板3,一包覆在擦拭板3上的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叉形抱箍407和基座406,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单轴409与双头轴414互相垂直,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的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设置一对孔302,孔302与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双头轴414铰接,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上的单轴409穿入叉形抱箍407的孔,两者之间铰接,叉形抱箍407的分 叉端4071插入基座406 —端的方孔4061内,两者固定连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3上。本发明的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均可用于擦拭地面,可在两主擦拭面201上分别显眼标注“先” “后”、“I” “2”、“A” “B”等顺序文字,使用者按顺序使用两主擦拭面201,以免遗忘,以保证擦拭覆层2的双面使用。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见图5和图6,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1,包括一擦拭板3,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3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叉形基座401、压板411、第二轴403和第一轴404,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上的第一孔415与第二孔416垂直,第二轴403穿过第二孔416穿过叉形基座401上的孔,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与叉形基座401铰接,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的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开设一对矩形缺口 304,矩形缺口 304旁开有铆钉孔305,第一轴404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的第一孔415,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 304中,其中,第一轴404与第一孔415之间间隙配合,第一轴404与矩形缺口 304之间过渡配合,矩形缺口 304的上下两面用压板411以铆钉413铆合。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3上,例如按照图2所示一个套状的擦拭覆层2的样式用缝制的方法缝在擦拭板3上,当然,为了方便装配,也可以在套状的擦拭覆层2部分封口的缝制长度上使用粘扣,但所述粘扣在清洗和挤干擦拭覆层2之前不再打开。与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680008282. 3)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1、擦拭板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注塑生产率高。2、平面擦拭装置产品牢度大。3、装配方便。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见图7至图12,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挤水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6,一相对于第一平面6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7,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板3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在第一平面6的下沿在第二平面7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604,当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进入所述挤水装置时,以此作为在铅垂方向上的定位面,在第一平面6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第一平面6的垂直方向固定地设置一对互相对称的侧板601,从而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一 603,构件一为铰链四杆机构的机架,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之间在第一平面6的下方与第一平面6宽度上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一轴602,第二平面7的长度尺寸小于两侧板601间距离。在第二平面7的下方与第二平面7平行固定设置第三平面701,所述第三平面701的下沿固定设置至少两只C形环702,从而组成构件二 703。C形环702与构件一 603上的轴602铰接。在构件二 703上在与第二平面7的相背离的一面上设置若干铰接孔孔704,参看图10。为了加强构件二 703上第二平面7部分的机械强度,在第二平面的背面设置加强筋712和加强筋713,同样,在构件一 603上第一平面的背面设置加强筋。为了在挤水过程中泄水,在第一平面6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通孔606、通孔607,在挤水过程中,此位置对应的是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板3上的港湾状缺口 303位置。为了在挤水过程中加强泄水,在所述第四平面604上设置若干通孔605,在所述构件一的两侧板601上接近第一平面6的位置设置若干通孔608,在第一平面6的上沿口水平设置若干通孔612,参看图10。在第一平面6的长度上的中轴线上,在通孔607的上方设置凹坑613。同样,在第二平面7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通孔705和通孔706,见图7和图8,同样,在构件二 703的第二平面7的上沿口水平设置若干通孔,恕不图示,在通孔705 的上方设置凹坑707,所述凹坑707连同构件一 603上的凹坑613用来防止在挤水工作中所述第一平面6、第二平面7与平面擦拭装置I干涉,参看图8。在所述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上对称设置孔609,在所述孔609中穿入可转动轴9,孔609的内径与可转动轴9的外径之间设置通孔轴套10和盲孔轴套11,见图10,所述通孔轴套10和盲孔轴套11的内径与可转动轴9的外径之间间隙配合,可转动轴9的一端在构件一 603的外侧垂直固定连接把901,在可转动轴9上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内侧径向固定设置两臂902,所述臂902上开孔903,互相固定连接的可转动轴9、把901和臂902组成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四,每个臂902以所述孔903为铰接孔铰接一对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三12,其铰接轴为轴15,见图10和图11,构件三12上设置两个铰接孔121,构件三12的另一端与构件二 703铰接,其铰接轴为轴16,构件二 703上的铰接孔为孔704,构件二 703设置在第一平面6和可转动轴9之间,见图7,这样,在构件一 603、构件二 703、构件三12和构件四之间组成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在操作者下扳所述把901的过程中,第二平面7即逐渐向第一平面6靠拢。在可转动轴9上与把901相对的一端在臂902与盲孔轴套11之间设置一扭簧13,扭簧13 —端与所述臂902接触,另一端与固定在构件一 603上的轴19接触,参看图9至图11,在操作者逐渐下扳把901的过程中,扭簧13被扭紧,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上在可转动轴9的上方与可转动轴平行固定设置一轴14,在所述臂902的远端设置突出体904,当操作者松开把901时,被扭紧的扭簧13释放能量,使可转动轴9逆转,使其臂902上的突出体904接触所述轴14,可转动轴9停止逆转,从而使所述挤水装置在完成挤水任务后恢复和保持图7所示的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上对称设置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8,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外形长宽尺寸大于擦拭板3的外形长宽尺寸,在自然状态下,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厚度大于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的厚度。第一平面6、第二平面7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之间用胶粘剂粘合,参看图7。弹性透水材料层8采用材料举例工业海绵,例如采用天然乳胶发泡而成的橡胶海绵,其弹性良好,不会变形。
作为第四实施例连接方案的一种替代形式,第一平面6、第二平面7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之间也可以用销20连接,见图13和图14,在弹性透水材料层8上相对于第一平面6上的小孔614位置开沉头通孔802,销身253直径与所述小孔614的直径之间间隙配合,销20尾设置方槽251和圆锥体突起252,销身253长度等于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厚度扣除沉头通孔802的沉孔长度加上第一平面6的壁厚(即小孔614的孔长),参看图13,销20穿入弹性透水材料层8上的沉头通孔802,穿过第一平面6上的小孔614,销20尾设置的方槽251是为了利用销20材料的弹性形变使所述圆锥体突起252能穿过所述小孔614,并在穿过小孔614后恢复弹性形变,使圆锥体突起252的大端的平面与小孔614的一端面615接触,从而在第一平面6上固定弹性透水材料层8,当所述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由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上的擦拭覆层2向销20传递的挤压力,使销20相对于第一平面6向前游动,参看图14 ;当所述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弹性透水材料层8恢复弹性形变,使销20又拉回到起始位置,参看图13。同样,在所述第二平面7与弹性透水材料层8之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销来连接,恕不赘述。
本发明的挤水装置在挤水工作前处于打开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7相对于第一平面6处于最大距离,参看图7,此时,第二平面7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正面表面801相对于第一平面6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正面表面801的距离也是最大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两主擦拭面201之间的距离,在此情况下,平面擦拭装置I可插入挤水装置的两弹性透水材料层8之间。当操作者扳下所述挤水装置的把901时,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7相对于第一平面6处于最小距离,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和设置在第二平面7、第一平面6上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都被挤压,参看图8。紧挨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覆层2在第一平面6 (或第二平面7)和擦拭板3之间受挤压,两者在挤水前含有的水分被挤出,在此过程中,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作用是平衡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各处受到的挤压力,并由于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多孔结构,加强疏导流通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各处被挤出之水。图12所示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未插入挤水装置,第二平面7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正面表面801相对于第一平面6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正面表面801处于最小距离,该距离等于零,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两主擦拭面201之间的距离,这时,第二平面7和第一平面6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均受到挤压并变形,主要表现为厚度减小,当第二平面7与第一平面6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I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参看图7和图9,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挤水装置的构件一 603上的水桶17和拎环18,水桶17可盛水洗涤平面擦拭装置并作为挤水装置的基座,所述水桶17在构件一 603的第一平面6的长度方向上的沿口投影尺寸大于第一平面6的长度尺寸,水桶17的四面沿口设置倒置的U形翻边171,首尾相连的U形翻边171在同一水平面上。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近边缘的下沿对称设置一对倒置的U形槽610,在U形槽610沿口内侧的近侧板601的边缘一侧设置一小突台611,U形槽610的形状与水桶17上的U形翻边171的形状相同,U形槽610的各尺寸等于水桶17上的U形翻边171的各对应尺寸,在构件一 603的左右两侧在第一平面6的下方同样设置一对U形槽610和小突台611,上述两对U形槽610和小突台6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构件一 603上的两对U形槽610全部对准水桶17沿口的U形翻边171并用力向下压时,由于U形翻边171的材料弹性形变的缘故,U形翻边171即进入两对U形槽610中,这时,挤水装置就安装在水桶17上了。相反,当我们边向内按压U形翻边171的外缘,边向上拉开构件一 603,就可以从水桶17上拆下挤水装置。拆下的挤水装置置入水桶内以利包装和运输。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见图15和图17,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1,包括一擦拭板3,一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3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铰接装置的铰接位 置,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开设一对矩形缺口 304,矩形缺口 304两侧开设孔305,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叉形抱箍407、基座406、圆管410和压板411,其中,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单轴409与双头轴414互相垂直,铰接装置的基座406 一端与操作柄5连接,两圆管410套入所述双头轴414,两者之间间隙配合,并一同装入一对矩形缺口 304中,圆管410与矩形缺口 304之间过渡配合,上下用四块压板411压紧,用铆钉413穿孔305铆固,所述叉形抱箍407穿入所述单轴409,并与基座406的另一端用铆钉412铆固,所述单轴409与叉形抱箍407和基座406之间铰接,见图17。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3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弹性透水材料层8采用材料举例工业海绵,例如采用天然乳胶发泡而成的橡胶海绵。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8敷设在擦拭板3的上下两面,两者之间直接用胶粘剂粘合,参看图15。所述擦拭覆层2不但全部包覆了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互相背离的两正面表面801,还包覆了擦拭板3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大部分侧面表面,在图15中,除了擦拭板3中央位置和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相邻的少部分内凹的侧面301和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中央位置和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相邻的少部分内凹的侧面803外,擦拭覆层2全面包覆了擦拭板3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裸露表面,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板3上,在清洗和挤干擦拭覆层2的前后不从弹性透水材料层8上拆下擦拭覆层2,例如可按照图17所示一个套状的擦拭覆层2的样式用缝制的方法缝在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板3上,当然,为了方便装配,也可以在套状的擦拭覆层2部分封口的缝制长度上使用粘扣,但所述粘扣在清洗和挤干擦拭覆层2之前不再打开,所述擦拭覆层2可用易挤干、抗腐烂的化学超细纤维制作,例如采用化学超细纤维织成的穗状毛绒织物,其毛绒长度可取5至10毫米。为了方便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板3之间的粘合,本发明又提出另一种粘合方案,见图16,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若干方孔306,在所述方孔306内嵌入外形和尺寸与方孔306的外形和尺寸相同的方块22,所述方块22的材料可取易粘合材料或与所述弹性透水材料层8取同一材料,胶粘剂仅在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方块22之间粘合。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见图18,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1,包括一擦拭板3,一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3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的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设置一对孔302,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叉形抱箍407和基座406,其中,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单轴409与双头轴414互相垂直,铰接装置的基座406 —端与操作柄5连接,所述擦拭板3通过孔302与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408上的双头轴414铰接,所述单轴409与叉形抱箍407铰接,叉形抱箍407的分叉端4071插入基座406 —端的方孔4061内,两者固定连接。和第五实施例一样,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3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8敷设在擦拭板3的上下两面,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板3上。平面擦拭装置I除擦拭覆层2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外的零件分拆图请参见图4。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见图19,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3,一擦拭覆层2,一设置在擦拭板3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5,在所述擦拭板3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 303,港湾状缺口 303从擦拭板3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叉形基座401、压板411、第二轴403和第一轴404,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上的第一孔415与第二孔416垂直,第二轴403穿过第二孔416穿过叉形基座401上的孔,具有互相垂直两孔 的本体402与叉形基座401铰接,在港湾状缺口 303两侧在擦拭板3宽度上的中轴线上或中轴线附近开设一对矩形缺口 304,矩形缺口 304旁开有铆钉孔305,第一轴404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402的第一孔415,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 304中,其中,第一轴404与第一孔415之间间隙配合,第一轴404与矩形缺口 304之间过渡配合,矩形缺口 304的上下两面用压板411以铆钉413铆合。与第五实施例一样,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3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8敷设在擦拭板3的上下两面。擦拭覆层2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板3上。平面擦拭装置I除擦拭覆层2和弹性透水材料层8外的零件分拆图请参见图6。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见图20、图21、图22和图24,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挤水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6,一相对于第一平面6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7,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板3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在第一平面6的下沿在第二平面7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604,为了在挤水工作中便于平面擦拭装置I进入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之间,在第一平面6的上沿设置斜面616,相应的在第二平面7的上沿也设置同样的斜面710,为了在挤水过程中泄水,在第一平面6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通孔606、通孔607,在第二平面7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通孔705和通孔706,挤水过程中,此位置对应的是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板3上的港湾状缺口 303位置,见图20,为了在挤水过程中加强泄水,在所述第四平面604上设置若干通孔605,在第一平面6的上沿口水平设置若干通孔612,参看图10。在第二平面7的上沿口水平设置若干通孔,恕不图示。在第一平面6上在通孔607的上方设置凹坑613。在第二平面7上在通孔705的上方设置凹坑707,所述凹坑707和凹坑613用来防止在挤水工作中所述第一平面6、第二平面7与平面擦拭装置I干涉,参看图21。在第一平面6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第一平面6的垂直方向固定地设置一对互相对称的侧板601,从而组成一个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一 603,构件一 603为该铰链四杆机构的机架,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之间在第一平面6的下方与第一平面6宽度上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一轴602,第二平面7的长度尺寸小于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间距离。在第二平面7的下方与第二平面7平行固定设置第三平面701,所述第三平面701的下沿固定设置至少两只C形环702,从而组成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二,C形环702与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之间的轴602铰接,在构件二 703上在与第二平面7的相背离的一面上设置若干铰接孔704。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上相对开设一对孔609,所述可转动轴9穿入孔609,两者之间间隙配合,可转动轴9的一端在构件一 603的外侧垂直固定连接把901,在可转动轴9上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内侧套入一套管905,两者之间用穿入的螺栓23固定,所述套管905上径向固定设置两臂902,所述臂902上开孔903,见图24,这样,可转动轴9、把901、套管905和臂902组成了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四,在臂902的远端设置突出体904,每个臂902以所述孔903为铰接孔铰接一对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三12,其铰接轴为轴15,构件三12上设置两个铰接孔121,其另一端与所述构件二 703铰接,其铰接轴为轴16,构件二 703设置在第一平面6和可转动轴9之间,见图20,这样,构件一 603、构件二 703、构件三12和构件四形成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在操作者下扳所述把901的过程中,第二平面7即逐渐向第一平面6靠拢。在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上在可转动轴9的上方与可转动轴平行固定设置一轴14,挤水操作中,当操作者松开把901时,使可转动轴9逆转,使臂902上的突出体904接触所述轴14,可转动轴9停止逆转,从而使所述挤水装置在完成挤水任务后恢复和保持图20所示的打开状态。为了在挤水过程中加强泄水,在两侧板601上接近第一平面6的位置设置若干通孔608。在挤水工作前,挤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7相对于第一平面6处于最大距离,参看图20,该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两主擦拭面201之间的距离,在此情况下,平面擦拭装置I可插入挤水装置的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7之间。当操作者扳下所述挤水装置的把901时,挤水装置处于闭合状态,即所述第二平面7相对于第一平面6处于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擦拭覆层2两主擦拭面201之间的距离,参看图20和图21。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在第二平面7、第一平面6之间被挤压,紧挨的弹性透水材料层8和擦拭覆层2在第一平面6 (或第二平面7)和擦拭板3之间受挤压,两者在挤水前含有的水分被挤出,在此过程中,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作用是平衡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各处受到的挤压力,并由于弹性透水材料层8的多孔结构,力口强疏导流通擦拭覆层2的两主擦拭面201各处被挤出之水。当第二平面7与第一平面6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一种具有擦拭板3的平面擦拭装置I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参看图20和图2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挤水装置的构件一 603上的水桶17和拎环18,水桶17可盛水洗涤平面擦拭装置并作为挤水装置的基座,所述水桶17在构件一603的第一平面6的长度方向上的沿口投影尺寸大于第一平面6的长度尺寸,水桶17的四面沿口设置倒置的U形翻边171,首尾相连的U形翻边171在同一水平面上。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近边缘的下沿对称设置一对倒置的U形槽610,在U形槽610沿口内侧的近侧板601的边缘一侧设置一小突台611,U形槽610的形状与水桶17上的U形翻边171的形状相同,U形槽610的各尺寸等于水桶17上的U形翻边171的各对应尺寸,在构件一 603的左右两侧在第一平面6的下方同样设置一对U形槽610和小突台611,上述两对U形槽610和小突台6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构件一 603上的两对U形槽610全部对准水桶17沿口的U形翻边171并用力向下压时,由于U形翻边171的材料弹性形变的缘故,U形翻边171即进入两对U形槽610中,这时,挤水装置就安装在水桶17上了。相反,当我们边向内按压U形翻边171的外缘,边向上拉开构件一 603,就可以从水桶17上拆下挤水装置。拆下的挤水装置置入水桶内以利包装和运输。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见图23和图25,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I的挤水装置,与第八实施例相比,除了所述挤水装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一 603和构件四的某些结构外,本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相同,现将不同处描述如下,本实施例的构件四的零件包括把901、可转动轴9、套管905、固定在套管上的臂902和可转动轴二 906,其中,可转动轴9和可转动轴二 906分别穿入所述构件一 603的两侧板601上的孔609,孔与轴之间间隙配合,套管905的两端则分别套在可转动轴9和可转动轴二 906的向内的一端上,并用螺栓23穿入固定。在可转动轴9上在把901和构件一 603的侧板601之间径向穿入开口销24,可转动轴二 906的另一端设置端盖907,以防止构件四相对于构件一 603轴 向窜动。省略了第八实施例的构件四上的突出体904和构件一 603上的轴14。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叉形抱箍和基座,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上的单轴与双头轴互相垂直,所述单轴与叉形抱箍铰接,叉形抱箍与基座连接,所述双头轴与擦拭板铰接,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上。
2.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包覆在擦拭板上的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叉形基座、第二轴和第一轴,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上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第二轴穿过第二孔与叉形基座铰接,铰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一孔与擦拭板铰接,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四压板,在擦拭板上在港湾状缺口的两侧开设一对矩形缺口,矩形缺口旁开有铆钉孔,第一轴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的第一孔,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中,矩形缺口的上下两面用压板以铆钉铆合,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擦拭板上。
3.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相对于第一平面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的下沿在第二平面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在所述第四平面上设置若干通孔,还包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构件一为机架,上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构件二上面设置所述第二平面,构件四上设置可转动轴,可转动轴上设置把,其特征是,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板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对称设置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弹性透水材料层的外形长宽尺寸大于擦拭板的外形长宽尺寸,第二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相对于第一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相对于第一平面上设置的弹性透水材料层的正面表面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在第一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二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4.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擦拭装置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水装置所组成的擦拭系统。
5.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叉形抱箍和基座,其中,所述具有互相垂直两轴的本体上的单轴与双头轴互相垂直,所述单轴与叉形抱箍铰接,叉形抱箍与基座连接,所述双头轴与擦拭板铰接,所述平面擦拭装置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敷设在擦拭板的上下两面,所述擦拭覆层不但全部包覆了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的互相背离的两正面表面,还包覆了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的大部分侧面表面,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上。
6.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一擦拭板,一擦拭覆层,一设置在擦拭板上的铰接装置,一与铰接装置连接的操作柄,在所述擦拭板上开设有一港湾状缺口,港湾状缺口从擦拭板的一侧边延伸至铰接装置的铰接位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零件包括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叉形基座、第二轴和第一轴,其中,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上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垂直,第二轴穿过第二孔与叉形基座铰接,铰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一孔与擦拭板铰接,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四压板,在擦拭板上在港湾状缺口的两侧开设一对矩形缺口,矩形缺口旁开有铆钉孔,第一轴穿入具有互相垂直两孔的本体的第一孔,其两端置入矩形缺口中,矩形缺口的上下两面用压板以铆钉铆合,所述平面擦拭装置还包括一对外形和尺寸与擦拭板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弹性透水材料层,所述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敷设在擦拭板的上下两面,所述擦拭覆层不但全部包覆了一对弹性透水材料层的互相背离的两正面表面,还包覆了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的大部分侧面表面,擦拭覆层永久地包覆在两弹性透水材料层和擦拭板上。
7.一种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相对于第一平面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的下沿在第二平面的下方水平设置第四平面,在所述第四平面上设置若干通孔,还包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构件一为机架,上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构件二上面设置所述第二平面,构件四上设置可转动轴,可转动轴上设置把,其特征是,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宽度上的中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板外形的长度和宽度最大尺寸,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覆层两主擦拭面之间的距离,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处于最小距离时,所述两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在第一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在第二平面的长度上的中轴线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8.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和专用于所述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组成的擦拭系统,包括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擦拭装置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水装置所组成的擦拭系统。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擦拭板的平面擦拭装置,包括开设有港湾状缺口的擦拭板和擦拭覆层。一种专用于平面擦拭装置的挤水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相对于第一平面设置的可动的第二平面,还包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构件一为机架,上面设置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构件二上设置第二平面,构件四上设置可转动轴,轴上带把,在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或在平面擦拭装置的擦拭板上设置弹性透水材料层,本发明的平面擦拭装置可两面用于擦地,在清洗和挤干前不用取下擦拭覆层,机械挤水,轻松快捷。
文档编号A47L13/58GK102846282SQ2012100706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光中 申请人:陈光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