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壶防脱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25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暖壶防脱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暖壶防脱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用的暖壶的外壳大部分都是塑料材质的,因此当热水倒进暖壶后会出现软化的现象,导致无法承受水的重量,在移动暖壶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盖脱落现象,造成内胆掉落到地上,导致暖壶破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内胆掉落到地上,避免暖壶破碎的暖壶防脱底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暖壶防脱底装置,包括位于暖壶外壳上的上套绳和底套绳,上套绳和底套绳之间顺着暖壶外壳连有3条瓶肋绳,底套绳上穿设有3个小铁环,3条瓶肋绳分别栓在3个小铁环上,3个小铁环上穿有一可调节松紧,且系紧后呈三角形状的系绳。如此设计,可防止热水软化塑料暖壶外壳而造成壶胆脱落,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作为优化,暖壶外壳上设有位于上套绳和底套绳之间的瓶间套绳,瓶间套绳与3条瓶肋绳连接。如此设计,连接更牢固。优选地,瓶间套绳包括套设在暖壶把手上端的瓶间套绳I以及套设在暖壶把手下端的瓶间套绳II。本发明暖壶防脱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内胆脱落掉到地上,避免暖壶破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暖壶防脱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暖壶防脱底装置的系绳未系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暖壶防脱底装置的系绳系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套绳、2为瓶间套绳1、3为瓶间套绳I1、4为底套绳、5为瓶肋绳、6为小铁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暖壶防脱底装置,包括位于暖壶外壳上的上套绳I和底套绳4,上套绳I和底套绳4之间顺着暖壶外壳连有3条瓶肋绳5,底套绳4上穿设有3个小铁环6,3条瓶肋绳5分别栓在3个小铁环6上,3个小铁环6上穿有一可调节松紧,且系紧后呈三角形状的系绳7。暖壶外壳上设有位于上套绳I和底套绳4之间的瓶间套绳,瓶间套绳与3条瓶肋绳5连接;瓶间套绳包括套设在暖壶把手上端的瓶间套绳I 2以及套设在暖壶把手下端的瓶间套绳II 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暖壶防脱底装置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暖壶防脱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暖壶外壳上的上套绳(I)和底套绳(4),所述上套绳(I)和所述底套绳(4)之间顺着暖壶外壳连有3条瓶肋绳(5),所述底套绳(4)上穿设有3个小铁环(6),所述3条瓶肋绳(5)分别栓在所述3个小铁环(6)上,所述3个小铁环(6)上穿有一可调节松紧,且系紧后呈三角形状的系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壶防脱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壶外壳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套绳(I)和所述底套绳(4)之间的瓶间套绳,所述瓶间套绳与所述3条瓶肋绳(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壶防脱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间套绳包括套设在暖壶把手上端的瓶间套绳I (2)以及套设在暖壶把手下端的瓶间套绳II (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壶防脱底装置。目前,人们在移动暖壶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盖脱落现象,造成内胆掉落到地上,导致暖壶破碎。为此,本暖壶防脱底装置,包括位于暖壶外壳上的上套绳和底套绳,上套绳和底套绳之间顺着暖壶外壳连有三条瓶肋绳,底套绳上穿设有三个小铁环,三条瓶肋绳分别栓在三个小铁环上,三个小铁环上穿有一可调节松紧,且系紧后呈三角形状的系绳;暖壶外壳上设有位于上套绳和底套绳之间的瓶间套绳,瓶间套绳与三条瓶肋绳连接;瓶间套绳包括套设在暖壶把手上端的瓶间套绳Ⅰ以及套设在暖壶把手下端的瓶间套绳Ⅱ。本发明暖壶防脱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内胆脱落掉到地上,避免暖壶破碎。
文档编号A47J41/02GK103027597SQ20131000825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宫新建, 陈小玲, 周生建, 冷凌凌 申请人:宫新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