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渣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04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渣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渣盒,涉及人类生活需要领域,具体的涉及滤去浸泡后的茶叶及炖煮后的五香大料等残渣的一种器具。
在日常生活中,对茶叶的过滤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一、茶壶的口部,壶盖的下面棚有一个滤筛,将茶叶放入滤筛内,开水从上冲下。当壶中的水满时,茶叶浸泡在开水中。茶叶不会随茶水从壶咀中倒出。二、茶杯的中部棚有一个略小于茶杯内径,其上有很多小孔并可翻转的圆板。立起圆板把茶叶倒入杯内。翻转圆板将茶叶盖在茶杯的下部。冲入开水,茶叶不会漂浮便于饮用。三、袋泡茶把茶叶装入纸袋内,将茶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四、茶壶咀与茶壶接合的范围内,壶壁上有若干个小孔,也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
上述一、二两种必须制成特制的茶壶、茶杯。第三种袋泡茶虽可广泛用于任何茶具中,但需经专门工厂将茶叶装袋加工后方可使用。第四种仅在茶壶中滤渣,因茶壶较大,所以倒去壶中的茶叶也不方便。
我国很多名吃,在炖煮时,多用棉布袋子装上十几味五香大料放入锅中,待大料炖煮失去效力后,便将其弃去,再换一个新的料袋,较为麻烦。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缺欠,提供一种可长期使用、构造简单,使用简便,造价低廉,可在任何容器中浸泡或炖煮的滤渣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方案是将装茶叶的纸袋及装大料的布袋改为一个有许多小孔的盒子来实现的。主要的技术特征是盒子1上布满很多小孔,口部有四旋或六旋的螺线。盖子2上也布满很多小孔,内侧有四个或六个爪,以便和盒子1口部的螺线旋紧,也便于打开。盖子2上还有一个带孔的鼻子,可用不锈金属制成的链条3或软线栓牢。拉动链条3可使滤渣盒在容器中荡动,也便于将滤渣盒从容器中取出。
滤渣盒可用陶瓷精制而成,与陶瓷杯、壶配套。如用不锈金属冲制,盒子1和盖子2可象金属茶叶筒那样盖牢即可。其大小不一,以适应在不同的容器中使用。但必须有一定的容量,以适应浸泡后的茶叶等物膨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使用简便、美观卫生、价格低廉,可在任何杯、碗、壶、锅中长期浸泡或炖煮,是一种永久性的器具。



本图是用来泡茶的滤渣盒总图。
结合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由盒子1、盖子2、链条3、挂钩4组成。
使用前将滤渣盒清洗干净,向盒子1中装入适量的茶叶,用盖子2盖牢,放在茶杯或茶壶中。链条3的一端栓牢在盖子2上,另一端则栓牢在杯盖或壶盖上,对于有盖的杯、壶,挂钩4没有作用,可以省去。如茶杯没盖,可利用挂钩4,挂牢在杯子的边沿上。冲上开水,浸泡片刻后,提起链条3,将滤渣盒在杯、壶中轻轻上下荡动,使滤渣盒内部高浓度茶液在杯、壶中扩散后即可饮用。待茶叶失去效力,拉动链条3,提出滤渣盒,打开盖子2,倒掉茶叶渣。换上茶叶,重新冲泡。
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宜于推广普及。可同茶杯、茶壶一样做为一种工艺品赏玩,会受到各界的欢迎。
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盒子(1)、盖子(2)、链条(3)、挂钩(4)的滤渣盒,其特征在于盒子(1)和盖子(2)紧扣在一起为盒状,用链条(3)和杯盖或壶盖栓牢在一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盒其特征在于盒子(1)和盖子(2)上均布满小孔,其上还有一个栓链条用的带孔的鼻子,可用陶瓷或不锈金属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盒其特征在于,链条(3)可用不锈金属制成,也可用软线代替,其一端栓牢在滤渣盒上,另一端栓牢在杯盖或壶盖上,也可制成一个金属钩,挂牢在无盖的茶杯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渣盒,可滤去浸泡后的茶叶,涉及人类生活需要领域。盒子1和盖子2上均布满小孔,并紧扣在一起,也便于打开。用链条3拴在杯盖或壶盖上。装入茶叶,放在杯、壶中,冲上开水,茶叶仍在盒内,便于饮用。茶叶失去效力后倒掉。尺寸加大,用来滤去炖煮后的五香大料残渣,用途广泛。其构造简单、使用简便、美观卫生、价格低廉,可在任何杯、碗、壶、锅中长期浸泡或炖煮,是一种永久性器具。
文档编号A47J31/06GK2180168SQ9323596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9日
发明者薛光威, 薛志宏 申请人:薛光威, 薛志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