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其属于机械制造领域,该支撑装置包括一板材及至少一系带,所述板材具有一定的回复性及可挠性,板材的第一端设有组装部、第二端设有插孔;该系带具有相对的内面及背面,系带的一端接设于板材的组装部,另一端由第二面穿过插孔,卷绕于作用杆后与系带背面对折,系带于此对折部位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令,此第一、第二结合部能拆装的无段调整板材第一端及第二端的间距,用以控制板材的曲度大小,使该曲度足以供使用者可依身高、习惯或支撑部位的不同而变化。
【专利说明】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保健、娱乐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申请第088202150号“可挠性椅座腰靠垫”所示般,其主要于一呈弧曲状的支撑腰架上前后对称安装珠形网垫及弹性透气网,再使支撑腰架可以组设于一载体上,以使珠形网垫、弹性透气网可以适时的支撑使用者腰部或肩颈部,让使用者在躺卧或坐姿时能感到特别舒适,避免肌肉酸疼。
[0003]该专利前案需要支撑腰架才能将珠形网垫、弹性透气网固定,其整体制作成本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0004]更重要的是,珠形网垫及弹性透气的曲度为一成不变,让使用者无法因身高、习惯或支撑部位的不同而优化,徒然造成使用者屈就的情形,就此而言,该曲度固定的靠垫显然不符实际需求,而有其局限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调整曲度的靠垫,以适用不同使用情况,当为众人所殷切企盼。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曲度的支撑装置,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况,提高该支撑装置与使用者的配合度。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有:一具有回复性及可挠性的板材,该板材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组装部,第二端设置插孔,并形成有一作用杆;及至少一系带,该系带具有相对的内面及背面,系带的一端接设于组装部,另一端由第二面穿过插孔,卷绕于作用杆后与系带背面对折,系带于此对折部位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
[0007]所述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采用黏扣带配置于系带背面。
[0008]所述板材的组装部为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第二端的插孔与亦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并与第一端的孔匹配,所述作用杆于第二端直接形成;系带的一端缝设有挡环,该挡环抵接于第一面,另一端依序穿过对应的组装部、插孔,该系带的一端呈可拆卸的限制于组装部。
[0009]所述板材于第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组装部,第二端设有与之匹配的两插孔,两个组装部及插孔对应的供两系带安装。
[0010]所述板材安装于一倒立机的载台上,该载台分别贯设有相对应的上固定孔及下固定孔,所述系带的一端由上向下依序穿过对应的组装部、上固定孔,系带的另一端由下向上依序穿过相对的下固定孔、插孔,反向卷绕作用杆,再由上向下依序穿过该插孔、下固定孔,使系带背面相互对折。
[0011]该支撑装置呈两组的设置于一倒立机的载台上,两支撑装置分别对应使用者的腰部及颈部。
[0012]所述板材还设有多个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槽道,槽道的轴向沿第一端、第二端方向设置。
[0013]所述板材于第一端及第二端设有多个孔洞。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第一、二结合部能无段调整板材第一及二端之间距,用以控制板材之曲度大小,使该曲度足以供使用者可依身高、习惯或支撑部位之不同而变化。因板材的曲度可依使用者身高、习惯或支撑部位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故本发明可以安装于椅具而选择性成为一腰垫或颈垫使用,其也可以配置于床组而作成为枕头使用;因此,本发明功能多样,使用范围更广,能克服现有结构在使用上的局限性与不便处。
[0015]2、本发明板材及系带为可拆卸配置,且板材在不使用时能成一平板状,故整体具有便利收纳的功效,使本发明在包装或运输时不占空间。
[0016]3、本发明板材、系带整体配置相较于现有结构更为精简,可节约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装置调整曲度后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安装于载具的实施例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安装于载具的另一实施例图。
[0018]标号说明:
板材10第一面IlA
第二面IlB第一端12A
第二端12B组装部13
插孔14作用杆141
槽道15孔洞16
系带20A、20B内面21
背面22挡环23
第一结合部24第二结合部25
倒立机30载台31
上固定孔311下固定孔3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0020]请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支撑装置包括有:
一具有回复性及可挠性的板材10,其具有相对的第一面IlA及第二面11B,以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A及第二端12B,该第一端12A间隔的设有两个组装部13,组装部13为贯穿第一、二面IlAUlB的矩形孔,板材10第二端12B设有与组装部13匹配的矩形插孔14,插孔14亦呈贯穿第一、二面IlAUlB设置,以便于第二端12B形成有一作用杆141,此外,为增加第一面IlA的透气性及可挠性,板材10上进一步设有多个贯穿第一、二面IlAUlB的槽道15及孔洞16,槽道15的轴向是沿第一、二端12A、12B方向设置,孔洞16主要设置于第一、二端12A、12B附近;以及
两系带20A、20B,其具有相对的内面21及背面22,且于一端缝设有挡环23,挡环23能抵接于板材10的第一面11A,继之,两系带20A、20B的另一端依序穿过所对应的组装部13、插孔14,两系带20A、20B的一端能限制于组装部13,另一端在穿过插孔14后能反向的卷绕作用杆141,以使系带20A、20B的背面(22)相互对折,系带20A、20B还于此对折部位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结合部24及第二结合部25,此第一、第二结合部24、25采用黏扣带配置,如此便能通过第一、第二结合部24、25离合与否而调整系带20A、20B的拉力,据以无段控制板材10的第一、二端12A、12B间距缩小程度,如此便能调校板材10第一面IlA向外拱起的曲度。
[0021]由上述说明可以得出本发明至少有以下优点:
(A)因板材10曲度可全方位的依使用者身高、习惯或支撑部位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故本发明可以安装于椅具而选择性成为一腰垫或颈垫使用,其也可以配置于床组而作成为枕头使用,因此,本发明能在符合人性化需求下而具有复合性功能的增进。
[0022](B)本发明板材10、系带20A、20B为可拆卸配置,且板材10在不使用时能成一平板状,故整体具有便利收纳的功效,使本发明在包装或运输时不占空间。
[0023](C)本发明板材10、系带20A、20B整体配置相较于现有结构更为精简,符合经济效
Mo
[0024]烦请另外配合图5至图7观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支撑装置应用于倒立机30的具体实施例,该倒立机30须于载台31分别贯设有相对应的上固定孔311及下固定孔312,使系带20A、20B的一端由上向下依序穿过对应的组装部13、上固定孔311,系带20A、20B的主要部份均位于载台31的底面,继之,系带20A、20B的另一端由下向上依序穿过相对的下固定孔312、插孔14,然后反向卷绕作用杆141,以便由上向下依序穿该插孔14、下固定孔312,使系带20A、20B的背面22相互对折,用以控制第一、二结合部24、25的离合,以便将板材10安装于载台31上,且通过调整系带20A、20B的拉力,无段控制板材10第一、二端12A、12B的间距缩小程度,如此便能调校板材10拱起于载台31的曲度,使之能在符合人性化要求下而辅助的顶制使用者悬空的腰部或颈部。
[0025]图8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支撑装置呈两组的配置于倒立机30的载台31上,用以同时顶制使用者腰部及颈部,两组支撑装置只须受对应的腰部及颈部作用即可被夹固于载台31上,换言之,两组支撑装置无须通过系带20A、20B与载台31组合,即可以轻易实施,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腰部及颈部悬空与否,而进一步微调此两组支撑装置沿载台31移动,使其顶制到用户最适切位置,调整相当方便。
[0026]综上所述,本发明支撑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其与使用的配合度,消除现有结构在使用上的各种麻烦与不便,且整体配置相当容易拆装。[0027]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具有回复性及可挠性的板材,该板材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组装部,第二端设置插孔,并形成有一作用杆; 至少一系带,该系带具有相对的内面及背面,系带的一端接设于板材的组装部,另一端由第二面穿过插孔,卷绕于作用杆后与系带背面对折,系带于此对折部位设有可拆装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采用黏扣带配置于系带背面。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的组装部为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第二端的插孔亦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并与第一端的孔匹配,所述作用杆于第二端直接形成;系带的一端缝设有挡环,该挡环抵接于第一面,另一端依序穿过对应的组装部、插孔,该系带的一端呈可拆卸的限制于组装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于第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组装部,第二端设有与之匹配的两插孔,两个组装部及插孔对应的供两系带安装。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安装于一倒立机的载台上,该载台分别贯设有相对应的上固定孔及下固定孔,所述系带的一端由上向下依序穿过对应的组装部、上固定孔,系带的另一端由下向上依序穿过相对的下固定孔、插孔,反向卷绕作用杆,再由上向下依序穿过该插孔、下固定孔,使系带背面相互对折。
6.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呈两组的设置于一倒立机的载台上,两支撑装置分别对应使用者的腰部及颈部。
7.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还设有多个贯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槽道,槽道的轴向沿第一端、第二端方向设置。
8.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于第一端及第二端设有多个孔洞。
【文档编号】A63B26/00GK103653926SQ20121032907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克里斯多夫亨利·赖尔, 哈尔保罗·史卡兹 申请人:艾克斯培克迅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