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407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电动枪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枪结构;详细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可将至少一缓冲元件设置于一延长件与一重锤之间,以缓冲重锤对延长件的撞击的电动枪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让玩家具有视觉上的拟真感,现有的电动枪结构会在外型上提供近似于真枪的样貌,且使该电动枪结构具有类似于真枪的配重,以供玩家在游戏时使用。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模拟真枪的击发效果及后座力的产生,部分制作更为精良的电动枪会于枪机部配置有一重锤装置,如此一来,便可由控制重锤装置的往复运动而提供类似于真枪击发时的后座力。

现有重锤装置的设置位置,可区分为:重锤装置设置于枪身中段上方,及重锤装置设置于枪身后端的枪托部两大类。其中,当重锤装置设置于枪身中段上方时,为了配合重锤装置的设置,现有技术在结构上必须相应地增加一前限位块及一后限位块,才得以在重锤装置进行往复运动时限制重锤装置的活动路径与提供缓冲效果。但是如此一来,前限位块与后限位块的装设,便限制了重锤装置的移动行程,导致重锤装置仅具有相当有限的移动行程。

此外,当重锤装置于有限的活动路径中进行往复运动时,也会因为不断地撞击前限位块与后限位块,而对前限位块与后限位块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增加损坏机率。

受限于重锤装置的结构设置、制作成本与使用寿命等因素,一般入门款的电动枪结构并不会配置有重锤装置,也不会于击发时产生后座力;相反地,高阶款的电动枪结构一旦配置有重锤装置,则于进行击发时,该重锤装置一定会相应地产生往复运动来提供模拟的后座力,从而无法依不同使用者的习惯选择性地将该电动枪结构调整为可产生后座力或不要产生后座力。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枪结构,以增加重锤装置进行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行程,延长限位块的使用寿命,并于进行击发时,供使用者可选择性地调整后座力的有无,且于提供后座力时,能以较小的重锤重量提供较大的后座力效果,为本领域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枪结构,其所具有的一延长件的一延长空间因为可供重锤前端的至少一部份穿设于内,故可于重锤进行往复式运动时提供距离更长的行程,并由位能-动能间的转换原理,从而以较小的重锤重量提供更佳的后座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枪结构,其可于进行击发时,供使用者可选择性地调整后座力的有无,以因应不同的击发需求进行调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枪结构,其包括:一枪本体及一枪机总成。枪本体具有一扳机,且枪机总成设置于枪本体上方。枪机总成具有一基座、一延长件及一重锤。基座与枪本体固定装配,延长件设置于基座上方的前侧处并具有一延长空间,重锤滑移地设于基座上方,且重锤前端的至少一部分滑移地设于该延长空间内以进行一往复运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更包括至少一缓冲元件,至少一缓冲元件设置于重锤前端,且至少一缓冲元件设于延长件与重锤之间,以缓冲重锤对延长件的撞击。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重锤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凸出部及一第二凸出部,至少一缓冲元件为一第一弹簧及一第二弹簧,且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能够分别套设于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更包括一锁固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将重锤限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基座内具有一活塞,活塞由一导柱连动重锤,当重锤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脱离导柱的前后移动范围,而由所述锁固装置所固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基座上方的前侧设置有一活动管,活动管内具有一活动空间,延长件为一管件,且延长件滑移地穿设于活动空间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活动管的壁面上进一步设有一活动长槽,活动长槽的前端具有一初始位置,活动长槽的后端具有一固定位置,锁固装置能够于初始位置及固定位置间移动,并连动延长件而将重锤限制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重锤位于第一位置时,重锤能够随枪本体的一扳机的击发而相应于延长件进行一往复式运动,而当重锤位于第二位置时,重锤能够被锁固装置固定,不随扳机的击发而进行往复式运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于固定位置处设置有一卡扣结构,当锁固装置移动至固定位置时,锁固装置被所述卡扣结构所固定,而连带地将重锤限制于第二位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更包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固定重锤的第二位置的后方,限位装置与基座一体成形,或限位装置组装地设置于基座的后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重锤与限位装置间设置有一弹性件,用以缓冲重锤的往复式运动。

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于下文中将以较佳的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的图式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锁固装置于一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锁固装置于一固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枪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重锤处于一第一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枪结构所具有的重锤处于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电动枪结构

110 枪本体

112 扳机

120 枪机总成

122 基座

124 延长件

124a 延长空间

126 重锤

126a 第一凸出部

126b 第二凸出部

128 锁固装置

130 限位装置

140 活动管

142 活动空间

144 活动长槽

144a 初始位置

144b 固定位置

145 缓冲元件

145a 第一弹簧

145b 第二弹簧

150 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枪结构100,其所具有的一延长件124的一延长空间124a因为可供一重锤126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内,故可于重锤126进行往复式运动时提供距离更长的行程,并由位能-动能间的转换原理,从而以较小的重锤重量提供更佳的后座力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也可于击发时选择性地将所具有的一锁固装置128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一初始位置144a或如图2所示的一固定位置144b,从而相应地将所具有的一重锤126限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供使用者依据不同的需求,于击发时控制后座力的有无。

详细而言,如图3的电动枪结构分解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包括一枪本体110及一枪机总成120。枪机总成120设置于枪本体110上方。枪机总成120具有一基座122、一延长件124及一重锤126。基座122与枪本体110固定装配,延长件124设置于基座122上方的前侧处并具有一延长空间124a,重锤126可滑移地设于基座122上方,且重锤126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可滑移地设于延长空间124a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还包括至少一缓冲元件145,至少一缓冲元件145设置于重锤126前端,至少一缓冲元件145设于延长件124与重锤126之间,以缓冲重锤126对延长件124的撞击。

详细而言,请再次参阅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重锤126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凸出部126a及一第二凸出部126b,至少一缓冲元件145则具有一第一弹簧145a及一第二弹簧145b,且第一弹簧145a及第二弹簧145b能够分别套设于第一凸出部126a及第二凸出部126b上。由于如此的结构设置,当重锤126的第一凸出部126a及第二凸出部126b穿设于延长件124的延长空间124a内以进行一往复运动时,第一弹簧145a及第二弹簧145b可夹设于延长件124与重锤126之间,以有效地缓冲重锤126对延长件124的撞击,同时增加重锤126于枪本体110上进行往复式运动时的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还可包括一锁固装置128。如此一来,重锤126将可控制地随延长件124移动,且锁固装置128能够选择性地将重锤126限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设置上,基座122与枪本体110固定,基座122上方设置有一活动管140,活动管140内具有一活动空间142。延长件124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22上方,且重锤126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延长件124内,使重锤126可相应于延长件124进行一前后滑动。

如图所示,延长件124可移动地穿设于活动空间142中,基座122内具有一活塞(图未示出),该活塞由一导柱(图未示出)可连动重锤126,当重锤26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能够脱离该导柱的前后移动范围,而为锁固装置128所固定。

活动管140的壁面上进一步设有一活动长槽144,活动长槽144的前端具有一初始位置144a,活动长槽144的后端具有一固定位置144b,锁固装置128能够于初始位置144a及固定位置144b间移动,并连动延长件124而将重锤126限制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而由此相应地控制击发时重锤126的作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产生或不产生后座力。

以下将针对重锤126的设置位置与后座力有/无间的关进行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4,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所具有的重锤126位于第一位置时,重锤126相较于下方的基座122将具有一移动行程,故重锤126能够随枪本体110所具有的一扳机112的击发而相应于延长件124进行一往复式运动,从而模拟出真枪击发时所产生的后座力。

接着,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所具有的重锤126位于第二位置时,重锤126能够被锁固装置128固定,故此时重锤126相较于下方的基座122将不具有移动行程,也无法随着扳机112的击发而进行往复式运动。

换言之,藉由选择性地调整锁固装置128于初始位置144a及固定位置144b以控制重锤126的设置条件,便可于进行击发时供使用者选择性地调整后座力的有无,以因应不同的击发需求进行变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于固定位置144b处设置有一卡扣结构150,如此一来,当锁固装置128移动至固定位置144b时,使用者可使锁固装置128为卡扣结构150所固定,而连带地将重锤126限制于该第二位置,从而脱离该导柱的前后移动范围。

请再次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还包括一限位装置130,设置于前述用以固定重锤126的第二位置的后方,从而在吸收重锤126动能-位能转移的冲击力的同时、增加重锤126于进行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行程。

如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电动枪结构100所具有的限位装置130可组装地设于基座122的后端,从而使重锤126于基座122上方具有一最大移动路径,有效增加重锤126于进行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行程,并得以因此提高限位装置130的刚性,使当重锤126进行往复运动时,限位装置13可承受更高的冲击力道。

当然,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轻易推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所具有的限位装置130也可存在与基座122一体成形的态样,而依旧得以有效增加重锤126于进行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行程,并提高限位装置130的刚性,使当重锤126进行往复运动时,限位装置13仍可承受更高的冲击力道。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所具有的重锤126与限位装置130间也可设置有一弹性件(图未示出),用以缓冲重锤126的往复式运动,从而模拟更为逼真的枪枝击发效果。

综上所述,藉由使重锤126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延长件124的延长空间124a内,将可于重锤126进行往复式运动时提供距离更长的行程,并藉由位能-动能间的转换原理,从而以较小的重锤重量提供更佳的后座力效果。并且,因应长移动行程所设计的重锤126因为具有较长且均匀的重量,而得以为电动枪结构100的整体提供更为均匀的配重,增加玩家在使用上的手感。

另一方面,藉由控制锁固装置128于初始位置144a与固定位置144b间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枪结构100除可于进行击发时,供使用者选择性地调整后座力的有无,以因应不同的击发需求进行调整外,其所具有的限位装置130也可于重锤126进行往复式运动时提供距离更长的行程,并藉由位能-动能间的转换原理,从而以较小的重锤重量提供更佳的后座力效果,而有别于先前技术所揭示的电动枪结构。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