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50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尤指一种具有可靠咬合性能的、改进型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
按目前玩具的发展已十分的成熟,且结构十分的繁多与复杂,对于不同产品不同玩乐的效果,各有不同的设计,其中,以目前极为流行的随机咬合玩具而言,其外部结构包括有一底座,底座上枢设有一头部,其底座与头部间设有相关的传动结构,而其底座上另设有舌部配合露出的牙齿,游戏者按压不同的牙齿触动内部的传动结构,即可使原呈开启定位的头部盖下呈咬合的状态,如此的结构具有以下之缺点1.结构复杂与组合上诸多不便由于其内部传动结构必须配合弹簧作为头部回复或限止的力量,造成诸多结构安装上的不便,必须低抗弹簧的弹力方能完成,安装的方式甚为不便,更易造成安装上弹簧拉移偏位,而无法达到确实配合的效果。
2.结构不合理处多由于其传动结构必须具有在头部开启时卡制的力量,而其卡制的结构形态常造成卡制之死点,使其结构於卡制後无法确实再行开放移动,而使头部无法确实咬合运动,造成咬合玩具无法达到咬合游戏的效果,故有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可使内部传动结构安装方便、卡制结构不会出现死点及无法咬合和整体结构合理的、改进的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其中,咬合玩具传动结构包括有底座内部另设有弹动件、压制部以及掣动件,而在掣动件上方另设置卡齿件与齿盘同时定位于舌部底面,舌部未端枢穿转轴,底部上另一端设有尾部,转轴两端同时穿出舌部,并配合卡制住头部,使头部的动作可确实透过转轴与舌部下方的齿盘卡齿件以及底座上的弹动件压制部与掣动件同时掣动,完成头部开启与咬合的动作;
底座相对于舌部的中央处设有突出的中心柱,而相对于尾部中央处设有限位柱,於限位柱的两侧另突设枢接柱,其枢接柱设有具有水平方向贯穿的枢孔,并在底座近尾部处另伸出两固定柱以配合螺栓固定响片,而其架设转轴处另设有两成半圆柱状的定位部,并在枢接柱与固定柱间之侧另设有两限弹柱,并在中心柱前方另设有定簧槽以容置弹簧;弹动件在长板条状的结构上,分别设有限位槽,分别供底座的中心柱与限位柱穿过,使弹动件可确实在底座上定位并水平移动;而在近舌部的限位槽侧方中央处设有作动齿,以作动掣动件,而另一限位槽的前端另设有顶动块,以配合转轴上相对的结构相互顶动,弹动件未端侧向设有弹性片,弹性片的未端正可伸入两限弹柱间,以便弹动件的移动可确实受弹性片的限制而具有弹性移动的形态;压制部相对头部端部的中央处设有中心槽以供中心柱穿过,而在中心槽的周缘正可压在弹簧的顶部,使压制部具有向上顶起之力量,而其直板状的另一端部中央处另设有穿槽,并在穿槽侧方设有卡制块,压制部未端两侧相对前述枢接柱突伸出枢轴,以供枢穿过枢接柱的枢孔;掣动件中央处形成中心孔以供中心柱穿过,并在中心孔底部突伸出齿盘状的掣动齿轮与弹动件的作动齿卡制带动,而在掣动件两端部向上突伸出压制端,以配合齿盘的压制动作;掣动件压制部与弹动件在安装後,即可以固定栓直接螺锁在中心柱顶部,并使掣动件与压制部具有上下移动的裕度;舌部下方中央处设有中心柱可配合固定栓,将同时穿置在中心柱上的卡齿件与齿盘枢设定位,而卡齿件与齿盘相对具有数量相当之弹性卡制端与齿部,且其近齿部处另设有卡制部可与卡制端配合卡制定位,而卡齿件的卡制端向中心延伸出弹性肋,并在各弹性肋连接处中央形成中心孔供中心柱穿过,而卡齿件的另一端伸出双叉状的抵顶端,以配合转轴上的构件卡制带动;齿盘除具有前述齿部与卡制部外,并於齿部向中央伸出弹性肋,并在弹性肋中央处设中心孔以供中心拄穿过,并使齿部保持弹性向上穿出舌部相对的穿齿槽,使用者可直接经由按压露出穿齿槽的齿部,而控制在齿盘下方各部结构的动作;舌部的另一端相对转轴处设有枢卡部以配合位於转轴下方由底座伸出的定位部卡制定位,尾部相对于舌部未端设有勾部以供与舌部勾合成体,并配合螺栓螺锁成体的结构;转轴系为角柱杆体,并在穿过舌部与尾部的两端部上各套设有枢接件,其枢接件系为直立盘体结构,而其相对转轴之侧方伸出套接端,另一端则设有枢头部,而在盘体上设有狭缝状的卡槽,以便在与头部配合卡制带动,头部相对设有供枢头部的端部设枢孔,并设有突肋状的卡肋,以供与卡槽卡制带动,使头部以转轴为中心开启或咬合时,其头部与转轴可确实相互带动配合;而在转轴的中央处另设有凸轮形态的掣动轮,其掣动轮相对弹动件的顶动块设有突尖状的卡制齿,以相互卡制带动,而在卡制齿侧另突伸出缺角形态的卡制柱,以配合压制部上的卡制块卡制动作,而其掣动轮相对响片位置处另设有齿形的响齿,以配合响片发出响声,另在相对卡齿件的两低顶端处另形成凹陷导槽与凸形导块配合的导缘结构,可配合两抵顶端的卡制导引,使掣动轮转动的过程中,可导引卡齿件产生以中心孔为中心的转动过程,使卡制端离开或进入与齿盘齿部卡制部相互卡制的位置。
由于其底座及舌部间分别枢设有弹动件、压制件、掣动件以及卡齿件、齿盘,底座上另设有尾部,借以同时夹制住一转轴,转轴两端卡制一头部,其转轴上另设一掣动轮,掣动轮可分别掣动弹动件、压制件以及卡齿件,整体结构可利用弹动件未端的弹性片与底座固定,使弹动件具有弹性力量,配合掣动轮的掣动传递,可将整体咬合及开启的动作予以确实达成,无需另外的弹性结构,而使咬合玩具的结构设计更为合理,使用及安装上均有其方便性。
以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作详细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系统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毫座组合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舌部组合仰视平面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开启时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开启时舌部仰视动作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於盖合瞬间俯视动作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系统分解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实施例结构组合侧视平面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实施例结构组合底座俯视平面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实施例结构组合舌部仰视平面图。
图13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头部开启後舌部动作仰视平面图。
图14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头部於开启後瞬闲闭合动作示意图。
图15系本实用新型的图9头部於盖合瞬闲仰视动作示意图。
请配合参阅
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咬合玩具结构包括有一外型类似动物的底座(10),并於凹口向上的底座(10)内部另设有一长条状的弹动件(20)、圆凹字形的压制部(30)以及一机翼形的掣动件(40),而於掣动件(40)上方另设置一卡齿件(50)与齿盘(60)同时定位於一舌部(70),舌部(70)未端枢穿一转轴(80),而与舌部(70)同时配合卡制转轴(80)系为一尾部(90),尾部(90)系固定於底座(10)上,并使转轴(80)两端同时穿出舌部(70)与尾部(90),并配合卡制住头部(95),使头部(95)之动作可确实透过转轴(80)与舌部(70)下方的齿盘(60)、卡齿件(50)以及底座(10)上的弹动件(20)、压制部(30)与掣动件(40)同时掣动,完成头部(95)开启与咬合的动作。
其中,底座(10)整体形成一凹口向上的结构体,其结构体相对於舌部(70)之中央处设有一突出的中心柱(11),而相对于尾部(90)中央处设有一限位柱(12),于限位柱(12)的两侧另突设枢接柱(13),其枢接柱(13)设有一具有水平方向贯穿的枢孔(130),并于底座(10)近尾部(90)处另伸出两固定柱(14)以配合螺栓固定一响片(140),而其架设转轴(80)处另设有两成半圆柱状的定位部(15),并於枢接柱(13)与固定柱(14)间之一侧另设有两限弹柱(16),并于中心柱(11)前方另设有一定簧槽(17)以容置一弹簧(170)。
前述弹动伴(20)于长板条状的结构上,分别设有长孔状的限位槽(21)(22),分别供底座(10)之中心柱(11)与限位柱(12)穿过,使弹动件(20)可确实的在底座(10)上定位并水平移动;而于限位槽(21)的侧方中央处设有一三角柱状的作动齿(23),以作动掣动件(40),而第二限位槽(22)之前端另设有一顶动块(24),以配合转轴(80)上相对的结构相互顶动,弹动件(20)未端侧向设有一弹性片(25),弹性片(25)的未端正可伸人两限弹柱(16)间,以使弹动件(20)之移动可确实受弹性片(25)的限制具有弹性移动的形态。
压制部(30)相对头部(95)端部设成一圆盘状的结构,并在其中央处设有一中心槽(31)以供中心柱(11)穿过,而在中心槽(31)的周缘正可压于前述弹簧(170)的顶部,使压制部(30)具有向上顶起的力量,而其直板状的另一端部中央处另设有一长条孔状之穿槽(32),并在穿槽(32)侧方设有一卡制块(33),压制部(30)未端两侧相对前述枢接柱(13)突伸出枢轴(34),以供枢穿过枢接柱(13)的枢孔(130)。
掣动件(40)中央处形成一中心孔(41)以供中心柱(11)穿过,并在中心孔(41)底部突伸出齿盘状的掣动齿轮(42)与弹动件(20)的作动齿(23)卡制带动,而在掣动件(40)两端部向上突伸出压制端(43),以配合齿盘(60)的压制动作。
前述掣动件(40)、压制部(30)与弹动件(20)在安装後,即可以一固定栓(110)直接螺锁於中心柱(11)顶部,并使掣动件(40)与压制部(30)具有上下移动的裕度。
而在舌部(70)下方中央处设有一中心柱(71)可配合一固定栓(710),将同时穿置在中心柱(71)上之卡齿件(50)与齿盘(60)枢设定位,而卡齿件(50)与齿盘(60)相对具有数量相当的弹性卡制端(51)与齿部(61),且其近齿部处另设有一卡制部(62)可与卡制端(51)配合卡制定位,而卡齿件(50)的卡制端(51)向中心延伸出弹性肋(52),并於各弹性肋(52)连接处中央形成一中心孔(53)供中心柱(71)穿过,而卡齿件(50)的另一端伸出双叉状的抵顶端(54),以配合转轴(80)上的构件卡制带动。
而前述齿盘(60)除具有前述齿部(61)与卡制部(62)外,并在齿部(6工)向中央伸出弹性肋(63),并於弹性肋(63)中央处设中心孔(64)以供中心柱(71)穿过,并使齿部(61)保持弹性向上穿出舌部(70)相对之穿齿槽(72),使用者可直接经由按压露出穿齿槽(72)的齿部(61),而控制在齿盘(60)下方各部结构的动作。
舌部(70)的另一端相对转轴(80)处设有拱形的枢卡部(73)以配合位于转轴(80)下方由底座(15)伸出的定位部(15)卡制定位,尾部(90)相对于舌部(70)未端设有勾部(91)以供与舌部(70)勾合成一体,并配合螺栓螺锁成一体的结构。
其转轴(80)系为角柱杆体,并在穿过舌部(70)与尾部(90)的两端部上各套设有一枢接件(81),其枢接件(81)系为一直立盘体结构,而其相对转轴(80)的侧方伸出一套接端(810),另一端则设有枢头部(811),而在盘体上设有狭缝状的卡槽(812),以便於与头部(95)配合卡制带动,头部(95)相对设有一供枢头部(811)的端部设枢孔(96),并设有突肋状的卡肋(97),以供与卡槽(812)卡制带动,使头部(95)以转轴(80)为中心开启或咬合时,其头部(95)与转轴(80)可确实相互带动配合。
而在转轴(80)的中央处另设有一凸轮形态的掣动轮(82),其掣动轮(82)相对弹动件(20)的顶动块(24)设有突尖状的卡制齿(820),以相互卡制带动,而在卡制齿(820)一侧另突伸出一缺角形态的卡制柱(821),以配合压制部(30)上的卡制块(33)卡制动作,而其掣动轮(8日)相对响片(140)位置处另设有齿形的响齿(822),以配合响片(140)发出响声,另在相对卡齿件(50)的两低顶端(54)处另形成凹陷导槽(623)与凸入导块(824)配合的导缘(825)结构,可配合两抵顶端(54)的卡制导引,使掣动轮(82)转动之过程中,可导引卡齿件(50)产生以中心孔(53)为中心之转动过程,使卡制端(51)离开或进入与齿盘(60)齿部(61)卡制部(62)相互卡制的位置。
当整体如前述结构形态组合时,而头部(95)与舌部(70)成咬合的形态时,其结构上的配置,系齿盘(60)与卡齿件(50)成自由开放的形态,此时,各齿盘(60)上的齿部(61)保持露出舌部(70)穿齿槽(72)的形态,当头部(95)开启时,同时带动转轴(80)及掣动轮(82),掣动轮(82)的响齿(822)与响片(140)卡制发出响声,并以卡制齿(820)推动弹动件(20)的顶动块(24),使弹动件(20)平移,并使弹性片(25)变形,於弹动件(20)上之作动齿(23)可同时移动噙动掣动件(40)转动改变其所在之位置,同时,掣动轮(82)上的导缘(825)可确实的导引卡齿件(50)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各卡制端(51)靠近各相对齿盘(60)的齿部(61)与卡制部(62),直至掣动轮(82)上的卡制柱(821)与压制部(30)上的卡制块(33)相互卡制,其头部(95)与转轴(80)即可保持在开启之状态下,不致回动闭合。
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可直接按压不同的齿部(61),被按压下的齿部(6工)同时借由其卡制部(62)为卡齿件(50)的卡制端(5工)所卡制定位,不再上升,直至使用者按压至位於掣动件(40)压制端(42)的齿部(61)时,其齿部(61)下压顶持掣动件(40)时,掣动件(40)端部开始向下偏动同时推移压制部(30),并使压制部(30)以枢轴(34)为中心转动,使卡制块(33)与掣动轮(82)的卡制柱(821)分离,掣动轮(82)与转轴(80)即可借由弹动件(20)的弹性片(25)变形的力量回弹,同时,头部(95)向下盖合,而弹动件(20)的作动齿(23)可同时瞬间啮合掣动件(40)掣动齿(42),使掣动件(40)开始转动,作不同的旋转角度,如图8所示,以利下一次再行按压齿部(61)时,以不同齿部(61)作动内部的结构,而卡齿件(50)与齿盘(60)相对转动成不同的配合角度,即如图5所示,其各齿部(61)的卡制部(62)即不与卡齿件(50)的卡制端(51)所卡制,成一开放的形态,各齿部(61)即行为各弹性肋(63)的弹性跳回,使齿部(61)成穿过舌部(70)的穿齿槽(72),再行供人使用。
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如图9、10、11、和12所示,其系为一较多齿的结构形态,尺寸上亦较本实用新型为大,而其不同的结构包括有底座(10)除具有以上之结构外,另一固定柱(140)系设成两组并设的形态,如此,於另一固定柱(140)上设有一弹簧(141),而其弹簧(141)的另一端可直接借由螺栓固定于掣动轮(82)的卡制柱(821)上,以增加掣动轮(82)回拉的力量;而在底座(10)中心柱(11)之一侧另设有一顶弹柱(18),而压制部(30)相对设有一弹性肋(35),以取代前述实施例中的弹簧(170);而底座(10)架设转轴(80)处的定位部(15)直接设成两L状的结构形态,而尾部(90)配合伸出凹口向上的枢卡部(93)上、下配合卡制枢接定位,而转轴(80)同时跨置于底座(10)的定位部(15)上,如此结构所获得之动作,即如
图13、14和15所示,实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当,可确保其具有卡制定位咬合的功效。而由前述结构,具有以下功效诸如1.结构与组合上具有方便快速性由前述结构安装,可依序为之,其弹簧的运用降至最低,安装的方式可十分的方便,而可确保配合组合的最佳准度与效果。
2.结构合理动作确实由于传动结构当头部开启时卡制的结构并非以死点卡制的方式为之,可将卡制的力量确实作为齿部(61)的动作而卡制作动,不致有卡制的死点,当拉回咬合时,即可确实的作动,不致有无法咬合的缺点,确保使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咬合玩具结构包括有底座内部另设有弹动件、压制部以及掣动件,而在掣动件上方另设置卡齿件与齿盘同时定位于舌部底面,舌部未端枢穿转轴,底部上另一端设有尾部,转轴两端同时穿出舌部,并配合卡制住头部,使头部的动作可确实透过转轴与舌部下方的齿盘卡齿件以及底座上的弹动件压制部与掣动件同时掣动,完成头部开启与咬合的动作;底座相对于舌部的中央处设有突出的中心柱,而相对于尾部中央处设有限位柱,於限位柱的两侧另突设枢接柱,其枢接柱设有具有水平方向贯穿的枢孔,并在底座近尾部处另伸出两固定柱以配合螺栓固定响片,而其架设转轴处另设有两成半圆柱状的定位部,并在枢接柱与固定柱间之侧另设有两限弹柱,并在中心柱前方另设有定簧槽以容置弹簧;弹动件在长板条状的结构上,分别设有限位槽,分别供底座的中心柱与限位柱穿过,使弹动件可确实在底座上定位并水平移动;而在近舌部的限位槽侧方中央处设有作动齿,以作动掣动件,而另一限位槽的前端另设有顶动块,以配合转轴上相对的结构相互顶动,弹动件未端侧向设有弹性片,弹性片的未端正可伸入两限弹柱间,以便弹动件的移动可确实受弹性片的限制而具有弹性移动的形态;压制部相对头部端部的中央处设有中心槽以供中心柱穿过,而在中心槽的周缘正可压在弹簧的顶部,使压制部具有向上顶起之力量,而其直板状的另一端部中央处另设有穿槽,并在穿槽侧方设有卡制块,压制部未端两侧相对前述枢接柱突伸出枢轴,以供枢穿过枢接柱的枢孔;掣动件中央处形成中心孔以供中心柱穿过,并在中心孔底部突伸出齿盘状的掣动齿轮与弹动件的作动齿卡制带动,而在掣动件两端部向上突伸出压制端,以配合齿盘的压制动作;掣动件压制部与弹动件在安装後,即可以固定栓直接螺锁在中心柱顶部,并使掣动件与压制部具有上下移动的裕度;舌部下方中央处设有中心柱可配合固定栓,将同时穿置在中心柱上的卡齿件与齿盘枢设定位,而卡齿件与齿盘相对具有数量相当之弹性卡制端与齿部,且其近齿部处另设有卡制部可与卡制端配合卡制定位,而卡齿件的卡制端向中心延伸出弹性肋,并在各弹性肋连接处中央形成中心孔供中心柱穿过,而卡齿件的另一端伸出双叉状的抵顶端,以配合转轴上的构件卡制带动;齿盘除具有前述齿部与卡制部外,并於齿部向中央伸出弹性肋,并在弹性肋中央处设中心孔以供中心拄穿过,并使齿部保持弹性向上穿出舌部相对的穿齿槽,使用者可直接经由按压露出穿齿槽的齿部,而控制在齿盘下方各部结构的动作;舌部的另一端相对转轴处设有枢卡部以配合位於转轴下方由底座伸出的定位部卡制定位,尾部相对于舌部未端设有勾部以供与舌部勾合成体,并配合螺栓螺锁成体的结构;转轴系为角柱杆体,并在穿过舌部与尾部的两端部上各套设有枢接件,其枢接件系为直立盘体结构,而其相对转轴之侧方伸出套接端,另一端则设有枢头部,而在盘体上设有狭缝状的卡槽,以便在与头部配合卡制带动,头部相对设有供枢头部的端部设枢孔,并设有突肋状的卡肋,以供与卡槽卡制带动,使头部以转轴为中心开启或咬合时,其头部与转轴可确实相互带动配合;而在转轴的中央处另设有凸轮形态的掣动轮,其掣动轮相对弹动件的顶动块设有突尖状的卡制齿,以相互卡制带动,而在卡制齿侧另突伸出缺角形态的卡制柱,以配合压制部上的卡制块卡制动作,而其掣动轮相对响片位置处另设有齿形的响齿,以配合响片发出响声,另在相对卡齿件的两低顶端处另形成凹陷导槽与凸形导块配合的导缘结构,可配合两抵顶端的卡制导引,使掣动轮转动的过程中,可导引卡齿件产生以中心孔为中心的转动过程,使卡制端离开或进入与齿盘齿部卡制部相互卡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咬合玩具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另所述底座所设的另一固定柱系设成两组并设的形态,另一固定柱上设有弹簧,而其弹簧的另一端可直接借由螺栓固定于掣动轮的卡制柱上,以增加掣动轮回拉的力量;而在底座中心柱的侧另设有顶弹柱,而压制部相对设有弹性肋,以取代前述的弹簧;而底座架设转轴处的定位部直接设成两L状的结构形态,而尾部配合伸出凹口向上的枢卡部上下配合卡制枢接定位,而转轴同时跨置於底座之定位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咬合玩具传动结构,在底座上依序设有滑套移动的弹动件、压制件以及可随机转动的掣动件,掣动件上方设有卡齿件与齿盘,底座异于舌部的端部上方设有一尾部,舌部未端与尾部配合供转轴横向穿置,转轴中央设有一掣动轮可分别掣动弹动件水平滑移的位置、压制件高低位置以及卡齿件卡齿状态,可借弹动件的弹性片与底座固定并以弹性力量配合掣动轮之一体掣动,可将整体的动作予以达成,无需另外的弹性结构,达到整体的结构合理化,简化整体配合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A63H31/00GK2344062SQ98219930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8日
发明者陈煌镇 申请人:巧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