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罩打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95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为专利申请“201510209938.9”车轮罩打钉装置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15.4.28。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车轮罩的制作领域,尤其涉及车轮罩打钉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罩,也称车胎罩,用于给车轮提供防水防尘保护。一般由纤维纺织材料等制成,由于纺织材料在聚拢成车轮形状时,聚拢的邻接边缘需要连接固定,以维持保护车轮的形状,故一般需要在车轮罩前面中间两个相隔较远的第一位置101(如图1所示)、以及车轮罩后面两个相隔较近的第二位置102进行打钉固接(如图2所示)。目前的汽配厂家的打钉操作一般均为手持打钉枪的纯手动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受手动影响而导致打钉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轮罩打钉装置,能提升车轮罩的生产效率,省时省力且打钉精度高。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车轮罩打钉装置,包括:机架;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两侧铰接于机架;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并悬空支撑车轮罩,该定位装置固定于支撑板并由支撑板的一侧伸出;第一打钉装置,用于对车轮罩的第一位置打钉,沿车轮罩的正面倾斜方向与机架滑动配合,并具有朝向车轮罩前面的第一出钉口;第二打钉装置,用于对车轮罩的第二位置打钉,安装于支撑板,与第一打钉装置前后相隔,并具有朝向车轮罩后面的第二出钉口;气压驱动装置,分别连接第一打钉装置和第二打钉装置,用于分别气动驱动第一打钉装置和第二打钉装置出钉;感应开关,用于检测车轮罩的位置,该感应开关与气压驱动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和多个与车轮罩的内壁形状相适配的仿形托块,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分别通过底座与支撑板固接,且分别与气压驱动装置相连,并沿各自轴向滑移。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销正对车轮罩的前面,该第三定位销对应的底座活动安装于机架,且该底座与气压驱动装置电连接,机架上装有用于控制该底座活动的脚踏开关。优选地,所述第一打钉装置包括安装座、手动打钉枪、第一限位块、直线滑轨和恒力弹簧,安装座固定于机架,直线滑轨经恒力弹簧连接于安装座;第一限位块分设于直线滑轨两端,手动打钉枪与直线滑轨滑动配合,手动打钉枪与气压驱动装置相连,该手动打钉枪的枪头即为所述第一出钉口。优选地,所述第二打钉装置包括安装板、自动打钉枪、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安装板固定于支撑板,第一滑轨固定于安装板,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第二限位块分设于第一滑轨的两端,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滑轨相连,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轨相连,第三限位块分设于第二滑轨的两端,自动打钉枪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该自动打钉枪与气压驱动装置相连,该自动打钉枪的枪头即为所述第二出钉口。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第一打钉装置和第二打钉装置可分别对车轮罩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打钉,特别是,通过手动推动第一打钉装置,可使其出钉口在两个相距较远的第一位置间切换,结合气压驱动装置对第一打钉装置、第二打钉装置的气压驱动,以实现半自动化的打钉操作,以提升车轮罩的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而且,由于车轮罩被定为装置定位和支撑,从而可让车轮罩进一步快速得到定位,并保证打钉位置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车轮罩前面的示意图;图2为车轮罩后面的示意图;图3为车轮罩被支撑于本发明车轮罩打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去除车轮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打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打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车轮罩;101、第一位置;102、第二位置;1、机架;2、支撑板;3、定位装置;31、第一定位销;32、第二定位销;33、第三定位销;34、仿形托块;35、底座;4、第一打钉装置;41、安装座;42、手动打钉枪;43、第一限位块;44、直线滑轨;45、恒力弹簧;5、第二打钉装置;51、安装板;52、自动打钉枪;53、第二限位块;54、第三限位块;55、第一滑轨;56、第二滑轨;57、第一气缸;58、第二气缸;6、气压驱动装置;7、脚踏开关;8、控制开关;9、锁定机构;10、缓冲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的车轮罩打钉装置,包括:机架1、支撑板2、定位装置3、第一打钉装置4、第二打钉装置5、气压驱动装置6和感应开关(图中未示出),其中:支撑板2,该支撑板2的两侧铰接于机架1;定位装置3,用于定位并悬空支撑车轮罩100,该定位装置3固定于支撑板2并由支撑板2的一侧伸出;第一打钉装置4,用于对车轮罩100的第一位置101打钉,沿车轮罩100的正面倾斜方向与机架1滑动配合,并具有朝向车轮罩100前面的第一出钉口;第二打钉装置5,用于对车轮罩100的第二位置102打钉,安装于支撑板2,与第一打钉装置4前后相隔,并具有朝向车轮罩100后面的第二出钉口;气压驱动装置6,分别连接第一打钉装置4和第二打钉装置5,用于分别气动驱动第一打钉装置4和第二打钉装置5出钉;感应开关,用于检测车轮罩100的位置,该感应开关与气压驱动装置6电连接。通过第一打钉装置4和第二打钉装置5可分别对车轮罩100的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进行打钉,特别是,通过手动推动第一打钉装置4,可使其出钉口在两个相距较远的第一位置101间切换,结合气压驱动装置6对第一打钉装置4、第二打钉装置5的气压驱动,以实现半自动化的打钉操作,以提升车轮罩100的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而且,由于车轮罩100被定为装置定位和支撑,从而可让车轮罩100进一步快速得到定位,并保证打钉位置的精度。其中,感应开关可采用光电传感器,设为多个,分设于支撑板2和机架1上,当车轮罩100置于定位装置3上后,以获得信号,使气压驱动装置6得以安全工作。另外,由于支撑板2铰接于机架1,因此还可通过调节支撑板2的倾斜角度,来进一步精确调整对位,进一步提升打钉位置的精确度。为方便快捷地对车轮罩100进行定位和支撑,如图5所示,本例的定位装置3包括第一定位销31、第二定位销32、第三定位销33和多个与车轮罩100的内壁形状相适配的仿形托块34,第一定位销31、第二定位销32、第三定位销33分别通过底座35与支撑板2固接,且分别与气压驱动装置6相连,并沿各自轴向滑移。各定位销可穿入车轮罩100预设的定位孔中,仿形托块34则提供对车轮罩100的支撑力,当车轮罩100打钉完毕后,经气压驱动装置6作用,各定位钉可从定位孔中缩回,以方便取下车轮罩100。为提供稳定的定位的同时,又能方便第一位置101的打钉操作,第三定位销33正对车轮罩100的前面,该第三定位销33对应的底座35活动安装于机架1,且该底座35与气压驱动装置6电连接,机架1上装有用于控制该底座35活动的脚踏开关7。当脚踏开关7被人脚踩踏发出信号后,第三定位销33将被底座35带动避让,以形成足够空间让第一打钉装置4滑动,来对相隔较远的两个第一位置101进行分别打钉。作为本发明第一打钉装置4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打钉装置4包括安装座41、手动打钉枪42、第一限位块43、直线滑轨44和恒力弹簧45,安装座41固定于机架1,直线滑轨44经恒力弹簧45连接于安装座41;第一限位块43分设于直线滑轨44两端,手动打钉枪42与直线滑轨44滑动配合,手动打钉枪42与气压驱动装置6相连,该手动打钉枪42的枪头即为所述第一出钉口。通过手动按压手动打钉枪42,就可得到气压驱动装置6提供的气压,使枪头出钉,其中,恒力弹簧45可平衡手动打钉枪42自重,手动驱使手动打钉枪42沿直线滑轨44滑移则可分别完成两个第一位置101的打钉。第一限位块43对手动打钉枪42的极限位置提供了限位。作为本发明第二打钉装置5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第二打钉装置5包括安装板51、自动打钉枪52、第二限位块53、第三限位块54、第一滑轨55、第二滑轨56、第一气缸57和第二气缸58,安装板51固定于支撑板2,第一滑轨55固定于安装板51,第二滑轨56与第一滑轨55滑动配合,第二限位块53分设于第一滑轨55的两端,第一气缸57的活塞杆与第一滑轨55相连,第二气缸58的活塞杆与第二滑轨56相连,第三限位块54分设于第二滑轨56的两端,自动打钉枪52与第二滑轨56滑动配合,该自动打钉枪52与气压驱动装置6相连,该自动打钉枪52的枪头即为所述第二出钉口。当气压驱动装置6给自动打钉枪52提供高压气源后,其将自动出钉。第一滑轨55和第二滑轨56组成了二级滑动,以完成相隔较近的两个第二位置102的打钉位置切换。第二限位块53、第三限位块54均提供对应位置的限位作用,提供了限位后,可使自动打钉枪52的打钉频率提升。可增设控制开关8、控制器来针对性控制第一气缸57和第二气缸58的动作时机,并针对性控制自动打钉枪52的出钉时机。当然,上述第一打钉装置4和第二打钉装置5的滑轨上均可增设锁定机构9,以快速对手动打钉枪42、自动打钉枪52进行锁定,以供调试需求。特别是,还可在第二打钉装置5上设置缓冲机构10,以减小第二滑轨56、自动打钉枪52来回滑移的损伤,并提升滑移稳定性。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