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木产品的诞生,是对日渐稀少的天然林资源的绝佳代替。既满足了人们对不同树种装饰效果及用量的需求,又使珍贵的森林资源得以延续。同时,科技木生产过程中使用E1环保胶,五大类产品(胶合板、贴面板、实木复合地板、科技木锯材、科技木切片)全部达到GB18580—2001标准要求,并全部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在科技木加工的过程中打孔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但现有的打孔装置大都存在结构复杂,定位麻烦的缺点,而且在科技木传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配合,不仅消耗大量劳动力还减缓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两侧通过安装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空腔,且安装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内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底端的输出轴贯穿安装空腔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设有打孔刀头,所述线性电机底部安装空腔的一侧固定设有激光定位仪,所述机台的表面镶嵌有传动装置,所述机台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传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终端,所述线性电机、正反转电机、电动推杆和激光定位仪均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台和安装台的底部均设有伸缩支腿,且伸缩支腿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机台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且废料出口底部连接有废料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打孔刀头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定位螺纹钻孔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通过控制终端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装置使科技木在机台上移动,激光定位仪可以便于确定打孔位置和防止打孔时出现误差,线性电机在支架上移动可以实现打孔刀头位置的调节,正反转电机和电动推杆可以方便打孔刀头的旋转和上下升降,机台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且废料出口底部连接有废料收集箱,可以方便打孔时产生的木屑收集,减少污染,打孔刀头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定位螺纹钻孔头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打孔的准确性,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调节,保证打孔的精确度,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模块图。
图中:1机台、2支架、3线性电机、4正反转电机、5电动推杆、6打孔刀头、7激光定位仪、8传动装置、9驱动电机、10安装台、11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且废料出口底部连接有废料收集箱,所述机台1的两侧通过安装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线性电机3,所述线性电机3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空腔,且安装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内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4,所述正反转电机4底端的输出轴贯穿安装空腔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底端固定设有打孔刀头6,所述打孔刀头6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定位螺纹钻孔头,所述线性电机3底部安装空腔的一侧固定设有激光定位仪7,所述机台1的表面镶嵌有传动装置8,所述机台1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10,所述机台1和安装台10的底部均设有伸缩支腿,且伸缩支腿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所述安装台10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传动轴与传动装置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终端11,所述线性电机3、正反转电机4、电动推杆5和激光定位仪7均与控制终端11电性连接。
该科技木加工用打孔装置,通过控制终端11控制驱动电机9带动传动装置8使科技木在机台1上移动,激光定位仪7可以便于确定打孔位置和防止打孔时出现误差,线性电机3在支架2上移动可以实现打孔刀头6位置的调节,正反转电机4和电动推杆5可以方便打孔刀头6的旋转和上下升降,机台1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且废料出口底部连接有废料收集箱,可以方便打孔时产生的木屑收集,减少污染,打孔刀头6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定位螺纹钻孔头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打孔的准确性,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调节,保证打孔的精确度,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