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26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竹制品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竹筷、竹席、竹帘、竹椅等,几乎都涉及到细长型竹条的制作,作为必要的一环节,需要将已经分割成段的完整竹筒破开,使之成为后续加工所需的毛坯竹条。该环节常用破竹机进行处理。

破竹机一般包括机架、刀座、刀盘、撞头、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刀盘安装在刀座上,撞头在机架上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破竹时,竹筒一端固定在刀盘上,由刀盘定心,另一端套入撞头内,撞头向刀盘靠近,推送竹筒被刀盘均匀分割成若干竹条。使用现有的破竹机,在竹条通过破竹机的出料口后,竹条无任何保护和处理装置,散乱在地,不利于保持环境整洁和进行下一步工序,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使每根剖切开的竹条经过导向纠位后,竹条紧密并列成排,且上下排的弯曲方向互逆,使破开的竹条依次有序紧凑排列,便于竹条打包整理,节约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方便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固接于破竹机的刀座上,且位于所述刀座的出料口的后方;所述刀座上插设有具有多个呈辐射状布置的刀片的刀盘,相邻所述刀片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料口相通的间隙,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多个与对应的间隙相接的后处理单元;所述后处理单元(u)为沿破竹机出料方向对竹条进行扭转纠位的空心薄壁结构,包括位于后处理单元前段的第一导向纠位结构、位于后处理单元后段的与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光滑过渡的第二导向纠位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呈扇环形,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与该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一截面,该第一截面呈扇环形,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与该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二截面,该第二截面呈扇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大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小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小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大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小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小弧的弧长。

作为优选,任意第一截面上的所述第一大弧与第一小弧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任意第二截面上的所述第二大弧与第二小弧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大弧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大弧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进口处的第一夹角与所述间隙的对称轴和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夹角相一致;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出口处的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垂直。

作为优选,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下,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上。

作为优选,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后处理单元与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后处理单元关于刀座安装面的垂直方向部分重叠,相互错位。

作为优选,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前部设有用于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并与所述刀座固接的前连接板,所述后处理装置的中部设有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后连接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连接于破竹机的刀座上,且位于刀座的出料口的后方,具有多个与刀盘上的相邻刀片间的间隙正面相接的后处理单元,经过该后处理单元的导向纠位,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竹条成排弯曲向下,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竹条成排弯曲向上,使上下排的竹条弯曲方向互逆,竹条成排紧密堆叠,错落有致,易于后续打包堆砌和进一步的竹节薄膜完全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示意图;

图3为后处理装置一角度下的侧视图;

图4为后处理装置另一角度下的侧视图;

图5为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优选的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固接于破竹机的刀座z上,且位于刀座z的出料口k的后方;刀座z上插设有具有多个呈辐射状布置的刀片n的刀盘p,相邻刀片n之间形成与出料口k相通的间隙g,后处理装置包括多个与对应的间隙g正面相接的后处理单元u;后处理单元(u)为沿破竹机出料方向对竹条进行扭转纠位的空心薄壁结构,包括位于后处理单元前段的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位于后处理单元后段的与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光滑过渡的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竹筒在经过刀片n的切割后会开裂,在竹筒根部还未经过刀片n的情况下,头部会向外辐射散开成一根根的竹条,经过出料口k,进入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进行处理。

间隙g呈扇环形,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与该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所形成的第一截面v呈扇环形,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与该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所形成的第二截面w呈扇环形;第一截面v的第一大弧s1的弧长不小于间隙g的大弧的弧长,第一截面v的第一小弧s1’的弧长不小于间隙g的小弧的弧长;第二截面w的第二大弧s2的弧长不小于间隙g的大弧的弧长,第二截面w的第二小弧s2’的弧长不小于间隙g的小弧的弧长。由此,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和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上的任意位置都能容纳任何能通过间隙g的不同尺寸的竹条,使后处理装置能同时处理尺寸范围较大的竹条。

第一大弧s1与第一小弧s1’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大弧s2与第二小弧s2’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大弧s1与刀座z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大弧s2与刀座z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各个后处理单元u相互之间不接触不干涉,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和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在竹条厚度方向上的空间逐渐缩紧,逐步减小竹条的径向的活动范围,减小窜动;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整体以刀座z的中心轴为轴逐渐外扩,使竹筒直径较小的竹条贴着第一小弧s1’前进,使竹筒直径较大的竹条贴着第一大弧s1前进;第二导向纠位机构20整体以刀座z的中心轴为轴逐渐内收,使大直径竹筒的竹条和小直径竹筒的竹条均贴着第二大弧s2前进。

第一截面v的对称轴与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α;第二截面w的对称轴与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小于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夹角β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的进口处的第一夹角与间隙g的对称轴和刀座的中心轴的夹角相一致;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的出口处的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刀座的中心轴垂直。由此,竹条在沿着破竹机出料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一边都被规范为贴着第二大弧s2前进,一边随着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逐渐增大,竹条被规范为整体平行于刀座安装面的方式前进。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下,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上,减少了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变化幅度,即减少竹条的扭动幅度,进一步的,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后处理单元与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后处理单元关于刀座安装面的垂直方向部分重叠,相互错位,使上下排的竹条弯曲方向互逆,竹条成排紧密堆叠,错落有致,易于后续打包堆砌和进一步的竹节薄膜完全清除。

后处理装置的前部设有用于连接各后处理单元u并与刀座z固接的前连接板51,后处理装置的中部设有连接各后处理单元u的后连接板52。使后处理装置坚固耐用,整体易拆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