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7597发布日期:2020-09-15 19:4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产品制造领域,涉及竹编篱笆的制造,尤其是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



背景技术: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

传统技术都是靠手工艺者逐个编织生产,编制过程中,手工艺者由两根平行的柳条配合另两根互呈角度的柳条进行编制,形成2*2结构的骨架,之后以该骨架为侧边或中心,再向单侧或两侧逐步编入其他柳条,并在相应的交点进行固定,形成3*3、4*4...的结构。待达到相应尺寸后,对其外周进行阶段并绑扎固定。

上述编制方式难度大,产量低,柳编篱笆在装订的过程中由于两层柳条交叉部分容易滚动,定位点容易滑落等原因,在质量和规格上没有保证,而且逐个制作周期长,人工费用高,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编制,可控制柳编篱笆柳条间距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两侧对称制有滑道,两个滑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滑道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多组滑块,每组包括两个,同组内的两个滑块位置相对称,两滑块同侧的端面内分别安装有一细线的两侧端部,每根细线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位于两滑道之间的底板上端面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均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凹槽内用于容置柳条。

而且,所述底板优选为矩形板材,该底板上端面制出的凹槽延伸方向与矩形板材的一条侧边所呈角度为15至20°。

而且,每组连个滑块之间的细线均采用弹力绳。

而且,所述滑道上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制有刻度形成边尺。

而且,所述底板的下端一体安装有一转动盘,底板和转动盘可同步周向转动。

而且,所述转动盘优选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该转动盘的长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同向,短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宽度方向同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内制出的凹槽用于容置待编制的第一层柳条,之后移动每组滑块,使各组滑块之间的间距达到适合的位置后,再由细线与底板之间的位置穿入第二层柳条。细线与第一层柳条所交会的位置即为柳条的交点,操作人员可根据不同行数的交点对一层和二层的柳条进行绑定或放松;即第一行交点进行绑定、第二行放松、第三行绑定、第四行放松,直至第一层和第二层柳条的每个交点均绑定或放松后即可编制完成。

应用该模具之后,大大提升了操作的简便性,编制人员无需具备大量操作经验,只需根据待编制的规格调整滑块位置,并在滑块固定的细线与第一层柳条的交点位置固定另一层柳条即可完成编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细线优选采用弹力绳,是为了编制人员手持柳条进行穿入和操作,滑道内制出的刻度形成边尺,操作人员无需其他量具即可调整并观察相邻滑块之间的间距;转动盘的作用可带动底板周向转动,编制人员无需移动工作位置即可调整其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便于调整穿入角度和编制人员使用,底板采用矩形结构,是由于其侧边均为直角边,因此,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柳条的穿入角度,转动盘采用椭圆形结构是为了配合矩形板材,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包括一底板1,所述底板上端面两侧对称制有滑道3,两个滑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滑道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多组滑块4,每组包括两个,同组内的两个滑块位置相对称,两滑块同侧的端面内分别安装有一细线的两侧端部,每根细线5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位于两滑道之间的底板上端面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凹槽2,每个凹槽均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凹槽内用于容置柳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优选为矩形板材,该底板上端面制出的凹槽延伸方向与矩形板材的一条侧边所呈角度为15至20°。

本实施例中,每组连个滑块之间的细线均采用弹力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道上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制有刻度形成边尺。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下端一体安装有一转动盘6,底板和转动盘可同步周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盘优选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该转动盘的长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同向,短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宽度方向同向。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3所述,将该装订模具放置于一工作台上,并将第一层的柳条依次穿装在底板表面制出的凹槽内;之后根据所需的规格,参照边尺调整每个滑块的位置和间距;其中细线与第一层柳条的投影位置即为需两层柳条的交点;第二层柳条依据相应规格要求以一定角度穿入第二层柳条,并依据第一行交点进行绑定、第二行放松、第三行绑定、第四行放松...的顺序逐个交点进行绑定,最后通过夹板7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铡刀8将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切即可完成编制。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内制出的凹槽用于容置待编制的第一层柳条,之后移动每组滑块,使各组滑块之间的间距达到适合的位置后,再由细线与底板之间的位置穿入第二层柳条。细线与第一层柳条所交会的位置即为柳条的交点,操作人员可根据不同行数的交点对一层和二层的柳条进行绑定或放松;即第一行交点进行绑定、第二行放松、第三行绑定、第四行放松,直至第一层和第二层柳条的每个交点均绑定或放松后即可编制完成。

应用该模具之后,大大提升了操作的简便性,编制人员无需具备大量操作经验,只需根据待编制的规格调整滑块位置,并在滑块固定的细线与第一层柳条的交点位置固定另一层柳条即可完成编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细线优选采用弹力绳,是为了编制人员手持柳条进行穿入和操作,滑道内制出的刻度形成边尺,操作人员无需其他量具即可调整并观察相邻滑块之间的间距;转动盘的作用可带动底板周向转动,编制人员无需移动工作位置即可调整其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便于调整穿入角度和编制人员使用,底板采用矩形结构,是由于其侧边均为直角边,因此,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柳条的穿入角度,转动盘采用椭圆形结构是为了配合矩形板材,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侧翻。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两侧对称制有滑道,两个滑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滑道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多组滑块,每组包括两个,同组内的两个滑块位置相对称,两滑块同侧的端面内分别安装有一细线的两侧端部,每根细线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位于两滑道之间的底板上端面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均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凹槽内用于容置柳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优选为矩形板材,该底板上端面制出的凹槽延伸方向与矩形板材的一条侧边所呈角度为15至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连个滑块之间的细线均采用弹力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上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制有刻度形成边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端一体安装有一转动盘,底板和转动盘可同步周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优选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该转动盘的长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同向,短轴方向与矩形板材的宽度方向同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产品制造领域,涉及竹编篱笆的制造,尤其是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一种可伸缩柳编篱笆的可调节装订模具,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两侧对称制有滑道,两个滑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滑道内分别滑动安装有多组滑块,每组包括两个,同组内的两个滑块位置相对称,两滑块同侧的端面内分别安装有一细线的两侧端部,每根细线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位于两滑道之间的底板上端面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均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凹槽内用于容置柳条;所述底板优选为矩形板材,该底板上端面制出的凹槽延伸方向与矩形板材的一条侧边所呈角度为15至20°。

技术研发人员:刘峄;乔福阳;梁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农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