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机的调整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70855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染色机的调整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染色机,特别有关但并不仅限于纺织纱染色机。
为防止液体漏出纱包载架之顶部,穿孔心轴终端为螺纹杆,其上可安排一或更多调整管及一锁帽。
调整管通常用以延伸穿孔心轴之长度。调整管通常由一穿孔管提供,具有螺纹内表面接合螺纹杆。普通调整管旋于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上,直至调整管之下端接触穿孔心轴之上端或另一调整管之上端为止。然而,配合一普通调整管于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上费时,因为螺纹杆通常甚长,且沿螺纹杆之整个长度上旋进调整管所费之时间多。
本发明提供染色机用之一种调整管,包含一穿孔管容纳一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含部分环结构,具有螺纹内表面。
染色机宜为一纺织纱染色机。
固定装置之部分环结构宜设计成,使在使用中当调整管对穿孔心轴之螺纹杆倾斜时,部分环结构及螺纹杆之间无接触。
部分环结构包含第一及第二端,其间界定一空隙。第一及第二端间之空隙宜大于调整管所用之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之外直径。
第一及第二端间之空隙至少为10mm,宜至少为14mm,最宜至少为16mm。第一及第二端间之空隙小于30mm,宜小于25mm,且最宜小于20mm。
部分环结构宜延伸至少约45°,宜至少60°,较宜至少90°,最宜至少120°。部分环结构延伸约小于315°,宜小于270°,较宜小于235°,且最宜小于200°。部分环结构延伸约大致180°。
部分环结构可由任何适当之装置置于穿孔管内。例如,部分环结构之厚度可使其外表面接触穿孔管之内表面。
固定装置宜包含一或更多连接臂,以置部分环结构于穿孔管中。部分环结构由二连接臂置于穿孔管中。一或更多连接臂宜延伸于部分环结构之外表面及穿孔管之内表面之间。如部分环结构由多个连接臂置于穿孔管中,连接臂宜在部分环结构之表面周围大致等距离分开。
部分环结构之曲率中心大致对齐穿孔管之中心纵轴线。
本发明之调整管可另包含一定位环置于穿孔管内,用以固定调整管与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之关系位置。定位环宜具有大致光滑之内表面。定位环之内直径宜大于调整管所用之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之直径。
定位环之内直径宜为,当调整管在使用中置于螺纹杆上时,定位环之内表面与螺纹杆分开。内直径宜大于10.5mm,较宜大于14.5mm,最宜大于16.5mm。内直径宜小于35mm,较宜小于25.5mm,更宜小于20.5mm。
定位环之内直径可成向上锥形。在使用于16mm直径之普通螺纹杆时,定位环之内直径宜自16.5mm向上逐渐增加至17.5mm。
定位环可由任何适当之装置置于穿孔管内。定位环宜由一或更多支持臂置于穿孔管内。定位环宜由三支持臂置于穿孔管中,各在该环周围大致等距离分开。
定位环之曲率中心宜大致对齐穿孔管之中心纵轴线。
一或更多穿孔管可包含阶形部分。穿孔管之一端宜具有一向内阶形部分。向内阶形部分可延伸至穿孔管之末端。或者,管可包含第一直径之一管延伸进入向内阶形部分,此转而延伸进入第二直径之一管,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
阶形部分宜使多个调整管可连接一起。
本发明并提供一种使用调整管于染色机中之方法,包括置调整管于染色机之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上,倾斜调整管,使调整管之固定装置与螺纹管分开,沿螺纹管上滑动调整管,倾斜调整管,使固定装置接合螺纹杆,及旋进可调整杆于螺纹杆上之特定位置。
本发明之方法包括使用本发明之调整管。
当调整管沿螺纹杆上滑动时,固定装置及螺纹杆之间大致无接触。
当固定装置接合螺纹杆时,调整管大致平行于螺纹杆。
本发明方法可包括调整管对齐螺纹杆。由螺纹杆通过调整管之定位环,对齐该调整管。
本发明之调整管宜减少安装调整管于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上之时间,及自其上移去之时间。
穿孔管4沿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直径之大致圆形横断面形状。
如可自图3清楚可见,部分环结构6为半圆形,且具有螺纹内表面12(图2及3中由虚线表示)。半圆形环6由第一及第二臂14,16置于穿孔管4内之位置,臂14,16自环6之外表面18延伸至穿孔管4之内表面20。
半圆环6之曲率中心22大致对齐穿孔管4之中心纵轴线Z。
定位环8具有光滑内表面24,其内直径自16.5mm向外逐渐增加至17.5mm,以方便在使用中插入螺纹杆26(图4)。定位环8之内直径大于螺纹杆26之外直径(图4),使螺纹杆26在使用中可滑动通过定位环8。
定位环8置由第一、第二及第三支持臂28,30,32置于穿孔管内,支持臂28,30,32在定位环之外表面周围大致等距离分开。定位环之曲率中心54大致对齐穿孔管4之中心纵轴线Z。
穿孔管4之第一端36具有一向内阶形部分10。向内阶形部分10分穿孔管为二部分第一外直径之一第一部分38及第二外直径之一第二部分40。如自图2清楚可见,第一外直径大于第二外直径。
在使用

图1-3之调整管2时,穿孔管4置于染色机(未显示)之穿孔心轴42之螺纹杆26上。穿孔管4置于螺纹杆26上,定位环8套于螺纹杆26上。
穿孔管4然后倾斜(未显示),使半圆环结构6与螺纹杆26分开。调整管2然后沿螺纹杆26上滑动,直至约在所需之位置为止。穿孔管4然后倾斜,使半圆环结构6接触螺纹杆26。调整管2然后由半圆环部分6之内表面上之螺纹及螺纹杆26间之合作,旋进特定位置。
如图4所示,多个调整管2可置于一螺纹杆26上。穿孔管4之阶形部分10使穿孔管4之第二端46可重叠于另一穿孔管4之第一端36上。
一或更多纱包48置于穿孔心轴42及调整管2上。其后,盖板50由一锁帽52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染色机之调整管,包含容纳一固定装置之穿孔管,该固定装置包含有螺纹内表面之部分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包含第一及第二端,界定一空隙于该两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该空隙大于一穿孔心轴之一螺纹杆之外直径,调整管使用于该穿孔心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该空隙大于16mm。
5.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延伸约至少45°。
6.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延伸约小于315°。
7.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延伸约180°。
8.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为半圆环结构。
9.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由一或更多连接臂置于穿孔管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由二连接臂置于穿孔管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二连接臂在部分环结构内周围等距离分开。
12.如权利要求9,10及11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一或更多连接臂自固定装置之外表面延伸至穿孔管之内表面。
13.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部分环结构之曲率中心大致对齐穿孔管之中心纵轴线。
1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定位环置于该管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具有大致光滑之内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具有锥形内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直径大于可调整杆所用之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之外直径。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内直径自16.5mm向外逐渐增加至17.5mm。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环由一或更多支持臂置于穿孔管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环由在定位环周围大致等距离分开之三支持臂固定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定位环之曲率中心大致对齐穿孔管之中心纵轴线。
22.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穿孔管之一端具有一阶形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阶形部分为向内阶形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之调整管,其特征在于,穿孔管包含第一直径之第一部分延伸进入阶形部分,此转至延伸进入第二直径之第二部分,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25.一种使用调整管于染色机中之方法,包括置调整管于染色机之穿孔心轴之螺纹杆上,倾斜调整管,使调整管之固定装置与螺纹管分开,沿螺纹管上滑动调整管,倾斜调整管,使固定装置接合螺纹杆,及旋进可调整杆于螺纹杆上之特定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1至24之任一项所述之调整管实施。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调整管沿螺纹杆上滑动时,固定装置及螺纹杆之间大致无接触。
28.如权利要求25,26或27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固定装置接合螺纹杆时,调整管大致平行于螺纹杆。
29.如权利要求25至28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管对齐螺纹杆。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螺纹杆通过调整管之定位环,对齐该调整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管(2),用以装载纺织纱包(48)于纱包载架之穿孔心轴(42)上,以使载纱包(48)装于染色机中。调整管(2)系设计成可迅速的相对该穿孔心轴(42)之螺纹杆(26)装上及卸除。
文档编号D06B5/00GK1417401SQ0210579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5日
发明者徐达明 申请人:科万商标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