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浴法染色的方法

文档序号:176041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浴法染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物的染色方法,特别是棉与其它化纤材料的混纺织物用一浴法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纺织印染企业对棉或者棉与其它化纤材料混纺织物(如锦纶、铵纶、尼龙等,除晴纶外)的染色方法,一般都采用二浴法。它的主要工艺步骤如下1、将待染织物进行煮炼,去除油质、腊质及其它杂质。2、用活性染料对织物中的棉进行初次染色。3、对经过初次染色的织物固色后,进行清洗。4、根据混纺的化纤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性质(酸性、弱酸性、中性等)的染料,对织物进行第二次染色。5、用清水洗净后进行皂洗,洗去浮色。在二浴法染色生产过程中,先用所需温度较高的染料进行染色,初次染色和二次染色两道工序之间对织物进行清洗,再用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进行染色,虽然利用了中间的清洗过程对经过初染的高温织物进行冷却,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存在着工序较多,工艺过程较长,费时费力等不足,并且二次染色有时会造成着色不均匀,易造成疵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纺织物中的棉和化纤材料在一次浸浴中进行染色,以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一浴法染色的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浴法染色的方法,根据待染混纺织物中化纤材料和待染颜色的不同,选择确定的染料,将选定的染料与活性染料混合溶解;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的特性调整染色条件,并加入促染、缓染及固色物质进行染色,反应完成后,再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高的染料特性调整染色条件,染色完成后进行冷却,进入清洗工序。
上述的一浴法染色的方法中,要先满足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的条件,否则高温反应后自然冷却所需时间较长,加水降温则改变了浴比。要将较高温度的浴液降温比较困难。在较低温度的反应条件下加入的促染、缓染物质是元明粉,也可以是食盐,固色物质是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磷酸三纳等)或液碱等。将活性染料和所选择的酸性(弱酸性、中性等)染料混合,配成35-70℃的溶液,按浴比1∶15~20放入待染织物,加入促染剂和固色剂后保温30~60分钟,然后调整染液PH至5.5~7.5,升温至95℃以上,保温60~80分钟;自然降温至80℃以下进行清洗。
由于本发明的关键特征是在一浴中先以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温度条件加温,再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高的染料特性调整染色条件,而染色过程中所涉及的染料用量、作为促染、缓染物质的元明粉、食盐以及固色物质都是该专业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所以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使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先反应而去掉二浴法染色中两次染色反应之间的清洗冷却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它还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和染色的质量,着色均匀牢固,减少了瑕疵品,同时,它还能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污水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现有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使用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棉与锦纶的混纺织物用一浴法进行染黑色的过程活性染料选择活性黄3RS一份,活性红3BS一份,活性黑KN-G2RC十份,酸性染料选择酸性黑LD一份,中性黑BL四份,将染料混合后溶解在染缸里,制成60~70℃的染料溶液。按染料溶液体积的比例准备100克/升的元明粉,30克/升的纯碱,1克/升的六偏磷酸纳。按1∶20的浴比浸入待染混纺织物,染料溶液温度控制在60~70℃,5分钟后加入1/3份的元明粉,每隔10分钟加一次,分三次加入。元明粉对活性染料起促染作用,促进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棉的结合,而对酸性染料起缓染作用,阻止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锦纶的反应。元明粉加完后,隔10分钟加入纯碱进行固色,纯碱分两次加入,每次加1/2,间隔为10分钟,然后保温30~60分钟,使活性染料与棉充分结合。
用醋酸调整染料溶液的PH至5.5~6,控制升温速率在1~1.5℃/分钟,升温至95℃以上,保温60~80分钟,使酸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的锦纶充分着色,然后自然降温至80℃以下,排去脚水进行清洗和后序的柔化固色过程。
实施例2使用活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对棉与涤纶的混纺织物用一浴法进行染大红色的过程活性染料选择活性大红3BS一份,活性黄3RS一份,弱酸性染料选大红RS一份,将染料混合后溶解在染缸里,制成50℃的染料溶液,按染料溶液体积的比例准备100克/升的元明粉,30克/升的磷酸三纳,1克/升的六偏磷酸纳。按1∶20的浴比浸入待染混纺织物,染料溶液温度控制在50℃左右,5分钟后加入1/3份的元明粉,每隔10分钟加一次,分三次加入。元明粉对活性染料起促染作用,促进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棉的结合,而对酸性染料起缓染作用,阻止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涤纶的反应。元明粉加完后,隔10分钟加入磷酸三纳进行固色,磷酸三纳分两次加入,每次加1/2,间隔为10分钟,然后保温30~60分钟,使活性染料与棉充分结合。
用醋酸调整染料溶液的PH至6~7,控制升温速率在1~1.5℃/分钟,升温至95℃以上,保温60~80分钟,使弱酸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充分着色,然后自然降温至80℃以下,排去脚水进行清洗和后序的柔化固色过程。
实施例3使用活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对棉与铵纶的混纺织物用一浴法进行染橙色的过程活性染料选择活性大红黄X3R一份,活性显黄X-G一份,弱酸艳橙GS一份,将染料混合后溶解在染缸里,制成35℃左右的染料溶液。按染料溶液体积的比例准备100克/升的食盐,30克/升的纯碱,1克/升的六偏磷酸纳。按1∶20的浴比浸入待染混纺织物,染料溶液温度控制在35℃左右,5分钟后加入1/3份的食盐,每隔10分钟加一次,分三次加入。食盐对活性染料起促染作用,促进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棉的结合,而对弱酸性染料起缓染作用,阻止活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铵纶的反应。食盐加完后,隔10分钟加入纯碱进行固色,纯碱分两次加入,每次加1/2,间隔为10分钟,然后保温30~60分钟,使活性染料与棉充分结合。
用醋酸调整染料溶液的PH至6.5~7.5,控制升温速率在1~1.5℃/分钟,升温至95℃以上,保温60~80分钟,使酸性染料与混纺织物中的铵纶充分着色,然后自然降温至80℃以下,排去脚水进行清洗和后序的柔化固色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浴法染色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待染混纺织物中化纤材料和待染颜色的不同,选择确定的染料,将选定的染料与活性染料混合溶解;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的特性调整染色条件,并加入促染、缓染及固色物质进行染色,反应完成后,再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高的染料特性调整染色条件,染色完成后进行冷却,进入清洗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浴法染色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较低温度的反应条件下加入的促染、缓染物质是元明粉或食盐,固色物质是强碱弱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浴法染色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活性染料和所选择的酸性(弱酸性、中性等)染料混合,配成35-70℃的溶液,按浴比1∶15~20放入待染织物,加入促染剂和固色剂后保温30~60分钟,然后调整染液PH至5.5~6.5,升温至95℃以上,保温60~80分钟;自然降温至80℃以下进行清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浴法染色的方法,它根据待染混纺织物中化纤材料和待染颜色的不同,选择确定的染料,将选定的染料与活性染料混合溶解;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的特性调整染色条件,并加入促染、缓染及固色物质进行染色,反应完成后,再根据混合染料中所需温度较高的染料特性调整染色条件,染色完成后进行冷却,进入清洗工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使所需温度较低的染料先反应而去掉二浴法染色中两次染色反应之间的清洗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它还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和染色的质量,着色均匀牢固,减少了瑕疵品,同时,它还能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污水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D06P3/87GK1538004SQ20031010811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永成 申请人:张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