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5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纱装置,尤指一种用于圆编针织机的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公知圆编针织机所使用的送纱装置,该送纱装置9包括有一以金属材料制成的本体91、至少一可旋转的设置于该本体91上方的皮带轮92及相配合的离合器93。该皮带轮92以一传动轴94枢设于本体91上,该传动轴94下端伸出本体91的底部,且套固有多个送纱轮95,每一送纱轮95配合设置有两个连杆96、97,所述两个连杆96、97一端适当的固定于本体91下方,所述两个连杆96、97另一端则形成自由端,且分别固设有导纱眼961、971。圆编针织机的纱线可经由两个连杆96、97的导纱眼961、971的导引接触送纱轮95表面,以便当通过皮带(图略)驱动皮带轮92时,通过传动轴94传动送纱轮95旋转,从而利用送纱轮95带动纱线进行送纱的动作。
上述公知的送纱装置9利用纱线拉动两个连杆96、97的自由端,使导纱眼961、971朝向送纱轮95方向移动,使纱线得以接触送纱轮95表面,以便进行送纱的动作。但是,由于两个连杆96、97分别地独立动作,因此无法确保两个连杆96、97上的纱线均匀地接触送纱轮95,故难以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自动送纱装置,其能够确保两个连杆上的纱线均匀地接触送纱轮,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送纱装置,至少包括一本体;一皮带轮,其连接于一传动轴,该传动轴枢设于该本体上;一送纱轮,其固定于该传动轴上;两个齿轮,其可转动的枢设于一固定座,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该固定座另一端固定于该本体;以及两个连杆,其一端设有导纱眼,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齿轮。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该本体一端形成一固定部。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该本体底部固定有一座体,该固定座固定于该座体。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该传动轴下端伸出该本体的底部,该送纱轮设置于该本体下方,该送纱轮套固于该传动轴上伸出该本体底部的位置。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该皮带轮配合设置有一离合器。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该固定座为一中空状壳体,所述两个齿轮容置于该固定座内部。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所述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齿轮中心相对应的固定孔中。
在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中,所述齿轮与该固定座之间设有一拉簧。
这种自动送纱装置于两个连杆一端分别连接于一齿轮,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形成一连动机构,使两个连杆可同步动作,以确保两个连杆上的纱线均匀地接触送纱轮,可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且由两个齿轮构成的连动机构较为稳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公知送纱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本发明送纱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送纱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送纱装置局部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使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本体11固定部12 座体2皮带轮
3离合器 4送纱轮5齿轮51 固定孔6杆 61 导纱眼62 拉簧7传动轴8固定座 9送纱装置91 本体92 皮带轮93 离合器 94 传动轴95 送纱轮 96 连杆961 导纱眼 97 连杆971 导纱眼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送纱装置,包括有一本体1、至少一皮带轮2、一离合器3、至少一送纱轮4、至少两个齿轮5及至少两个连杆6,其中该本体1以金属材料制成,该本体1一端形成一固定部11,从而能用以固定于圆编针织机上适当位置。该本体1底部还固定有一板状的座体12。
该皮带轮2设置的数目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皮带轮2,所述两个皮带轮2分设于上方、下方,所述两个皮带轮2可旋转的设置于该本体1上方,所述两个皮带轮2连接于一传动轴7,该传动轴7垂直穿设于本体1,且该传动轴7下端伸出本体1的底部,该传动轴7利用轴承元件(图略)枢设于本体1上,使所述两个皮带轮2可旋转的枢设于该本体1上方,所述两个皮带轮2能与皮带(图略)啮合,以便通过皮带(图略)驱动皮带轮2旋转。
该离合器3可上、下移动的配合于所述两个皮带轮2之间,而能用以选择其中一皮带轮2传动所述送纱轮4,因该离合器3的构造及运作是属公知技术,故不予以详述。
该送纱轮4设置的数目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送纱轮4,所述送纱轮4设置于该本体1下方,且所述送纱轮4套固于传动轴7上伸出该本体1底部的位置,所述送纱轮4固定于传动轴7上,而能利用传动轴7带动所述送纱轮4旋转。
每一送纱轮4配合设置有两个齿轮5,所述两个齿轮5可转动的枢设于一固定座8上,该固定座8为一中空状壳体,两个齿轮5容置于固定座8内部,所述两个齿轮5相互啮合,借以构成一连动机构。该固定座8另一端则固定于本体1的座体12,使所述两个齿轮5被支撑于送纱轮4上方。
每一送纱轮4配合设置有两个连杆6,所述两个连杆6一端形成自由端,且固设有导纱眼61,可供纱线穿设,用以导引纱线。所述两个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齿轮5中心相对应的固定孔51中,使所述两个连杆6可与所述两个齿轮5同步动作。另于该一齿轮5与固定座8之间设有一拉簧62,该拉簧62可用以拉动齿轮5及连杆6复位;通过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发明的自动送纱装置。
如图4及图5所示,纱线A可经由两个连杆6的导纱眼61的导引接触送纱轮4表面,以便当通过皮带(图略)驱动皮带轮2时,通过传动轴7传动送纱轮4旋转,从而利用送纱轮4带动纱线A进行送纱的动作。
本发明主要是将两个连杆6一端分别连接于一齿轮5,所述两个齿轮5相互啮合形成一连动机构,使得所述两个连杆6形成连动状态,两个连杆6可互相带动,两个连杆6可达到同步动作的效果,以确保两个连杆6上的纱线均匀地接触送纱轮4,以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
其次,本发明是由两个齿轮5构成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的构造非常的稳固,不会产生变形,从而确保能够连动两个连杆6,确保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皮带轮,其连接于一传动轴,该传动轴枢设于该本体上;一送纱轮,其固定于该传动轴上;两个齿轮,其可转动的枢设于一固定座,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该固定座固定于该本体;以及两个连杆,其一端设有导纱眼,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一端形成一固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底部固定有一座体,该固定座固定于该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下端伸出该本体的底部,该送纱轮设置于该本体下方,该送纱轮套固于该传动轴上伸出该本体底部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配合设置有一离合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为一中空状壳体,所述两个齿轮容置于该固定座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齿轮中心相对应的固定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与该固定座之间设有一拉簧。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送纱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皮带轮、一送纱轮、至少两个齿轮及至少两个连杆,皮带轮连接于一传动轴,传动轴枢设于本体上,送纱轮固定于传动轴上,两个齿轮可转动的枢设于一固定座,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固定座另一端固定于本体,两个连杆一端设有导纱眼,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齿轮,借此组成一自动送纱装置,两个连杆可互相带动,可达到同步动作的效果,以确保两个连杆上的纱线均匀地接触送纱轮,以达到送纱均匀的效果,且由两个齿轮构成的连动机构非常稳定。
文档编号D04B35/00GK101070662SQ20061007948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
发明者叶紫彬 申请人: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