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绒毛条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89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绒毛条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皮合成技术,与一种复合绒毛条的结构及其制法有关。
背景技术
禽类羽毛1如图1所示,包括羽轴10和羽系20,羽轴10又分 轴管11和轴根12,羽系20又分内层21和外层22,外层22为毛尖(细 尖型),如同针状组织成份,内层21为稠密绒毛组织成份,禽类羽 毛的羽系20柔软、易弯曲、易飘逸。而动物毛皮如图7所示,其毛 绒则分为上、下层结构组织成份,上层部位为毛尖(细尖型),有如同 针的形状(称为针毛),下层部位为稠密绒毛组织成份,动物毛皮的毛 较软且挺直。这两种材料的组织结构极为相似,各具优异点。目前为止,国内外市场上都是羽毛行业采用羽毛作为业界材料来 制成羽毛产品,毛皮行业采用毛皮作为业界材料来制成毛皮产品,业 界材料选择单一,产品的品质也各具优异性,市场上尚未有两种行业 材料相组合的复合材料产品。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禽类羽毛的羽系结构组织及外观与 动物毛皮的毛绒结构组织及外观相近,并利用此原理,尝试将两种业 界材料相结合,组织结合成一种复合的新材料,本案油然而生。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绒毛条及其制法,以使材料同时 具有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的优点,构成柔软、飘逸且不泛挺直的复合 材料,令材料弹性膨松度更好、手感更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复合绒毛条,由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复合而成,禽类羽毛中羽 轴的轴管具有剖槽而使截面类似呈半圆形,将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 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固定,即构成复合绒毛条。上述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是利用线缝制 固定或利用胶带(胶水)粘合固定。上述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在轴管和皮条的固定处增加一条芯线。
复合绒毛条制法,其步骤是-第一步,先精选出禽类羽毛,再将羽毛羽轴的轴管经削骨削去一部份直径形成剖槽,而使轴管截面类似呈半圆形;第二步,动物毛皮经过削皮、揉制后,再切割成条状物,并缝接 成一条与羽毛材料长度搭配的动物毛皮条;第三步,用固定夹具固定削骨后的禽类羽毛和切割后的动物毛皮 条,再用线或胶带将禽类羽毛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缝制或粘合 固定,然后,旋转复捻,在0.5-0.7 Mpa的蒸汽压力、12(TC的高温 下,经5分-IO分钟固定成型,再经干燥过程烘干,制成复合绒毛条。上述第三步,在用线缝制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的同时,在固定 处增加一条芯线当媒介线,使其两物结成一条平面状态连接物。上述第一步,禽类羽毛的轴管削骨后,再染色,使颜色与毛皮的 天然颜色相似。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后,本发明由于将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复 合制成绒毛条,利用动物毛皮的毛与皮相结合及保暖性极佳的特点, 加上羽毛之毛绒后,因羽毛本身有轻柔膨松性、手的触感好及保暖性 亦佳的特性,使两种材料搭配优缺点互补,各发挥其所长物尽其优, 所以,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织结合成这种复合的新材料,组织结构 更为紧密,体积增大,复合材料柔软、轻巧、飘逸、挺直,且弹性膨松度更好及手感更佳,可望突破现有业界产品材料单一的局面,成为 两种行业的首创复合材料。


图l是禽类羽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经削骨后(轴管为半圆形)禽类羽毛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禽类羽毛削骨制成图;图4是动物毛皮的前视图;图5是动物毛皮的后视图;图6是动物毛皮切割成条状制成;图7是动物毛皮切割成条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削骨后禽类羽毛和切割后动物毛皮固定示意图;图9是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加芯线缝合示意图一;图IO是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加芯线缝合示意图二;图11是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缝合后旋转复捻过程示意图;图12是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缝合后旋转成圆形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加工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的复合绒毛条,是由图2所示禽类羽毛1和图7所示 动物毛皮条2复合而成,禽类羽毛1中羽轴10的轴管12具有剖槽而 使截面类似呈半圆形,配合图9、 IO所示,利用线3将禽类羽毛1中 羽轴10的轴管12和动物毛皮条2的皮条缝制固定或用胶带(胶水) 粘合固定,即构成复合绒毛条。加工制作流程如图13所示第一步,依据绒毛差异经过精选出禽类羽毛1 (如图l所示), 再如图3所示,用羽毛削骨专用刀具4,将羽毛的羽轴10的轴管12 直径削去一部份形成剖槽,而使轴管12的截面类似呈半圆形,因羽轴 10去掉一剖份后其轴管12厚度变薄,由粗硬变为柔软,外观则由图 l所示弯曲状经削骨后转变为图2所示微弯形状,又因重量减轻,并 提高柔软度。削骨工艺是因为羽毛轴管12原本为圆形实体状物,其 原始状况外观是弯曲且硬度硬,会刺伤、刺痛皮肤,不宜使用在与人 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上,削骨目的是使羽毛骨头重量减轻、厚度变薄 后增加羽毛的柔软度。然后,经过手工染色,染的颜色与毛皮的天然 颜色相似的颜色,以使后述合并组合制成一种材料产品。第二步,动物毛皮如图4、 L所示,经过削皮、揉制过程后,削 皮削成薄纸状态时,再如图6所示,切割成3m/m、 5m/m、 6m/m、 9m/m、 10m/m不等宽的条状物,再一条与一条的用手工与针线缝接成一条与 羽毛材料长度搭配的动物毛皮条2(如图7)。动物毛皮保持为原来的自然颜色。第三步,经过削骨及染色后的禽类羽毛l,与经过切割后不等宽 的动物毛皮条2,如图8所示,用羽毛专用固定夹具固定使其不易分 离,再如图9或10所示,用缝纫机的针车线缝制固定(也可以用胶带 粘合固定),缝制过程的同时加一条芯线5当媒介线,使其两物结成 -条平面状态连接物,图9、 IO所示为两种不同的缝线方式,加芯线 5是为了避免在后述巻制过程中旋转时所产生扭力,将两种材料在扭 转过程中拉断。巻制时再经过旋转复捻程序(如图11所示),在旋转 捻线的同时,以0.5-0.7 Mpa的蒸汽压力、12(TC的高温,经时间5 分-10分钟固定成型,成为一圆形立体状态物,此工艺条件的优点是 经过了高温固定成型后,其今后在常温下使用,不会迥转恢复成原状。 如图12所示,在巻制时再经过旋转复捻程序后,其材料由扁平型旋 转成立体圆形,如图12所示,再经干燥过程烘干,即全部完成复合 绒毛条的加工制作。
权利要求
1、复合绒毛条,其特征在于由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复合而成,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具有剖槽而使截面类似呈半圆形,将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固定,即构成复合绒毛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其特征在于禽类羽毛中 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是利用线缝制固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其特征在于禽类羽毛中 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是利用胶带粘合固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其特征在于禽类羽毛中 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是利用胶水粘合固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其特征在于禽类羽毛和 动物毛皮条在轴管和皮条的固定处增加一条芯线。
6、 复合绒毛条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是第一步,先精选出禽类羽毛,再将羽毛羽轴的轴管经削骨削去一 部份直径形成剖槽,而使轴管截面类似呈半圆形;第二步,动物毛皮经过削皮、揉制后,再切割成条状物,并缝接 成一条与羽毛材料长度搭配的动物毛皮条;第三步,用固定夹具固定削骨后的禽类羽毛和切割后的动物毛皮 条,再将禽类羽毛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固定,然后,旋转复捻, 在0. 5-0. 7 Mpa的蒸汽压力、12(TC的高温下,经5分-10分钟固定成型,再经干燥过程烘干,制成复合绒毛条。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制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 在用线缝制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的同时,在固定处增加一条芯线当 媒介线,使其两物结成一条平面状态连接物。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绒毛条制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禽类羽毛的轴管削骨后,再染色,使颜色与毛皮的天然颜色相似。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绒毛条,由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条复合而成,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有剖槽而截面类似呈半圆形,将禽类羽毛中羽轴的轴管和动物毛皮条的皮条固定,即构成复合绒毛条。制法是选出禽类羽毛,削骨将羽毛轴管削呈类似半圆形;动物毛皮经过削皮、揉制后,切割成条状物,并缝接成一条与羽毛材料长度搭配的动物毛皮条;用固定夹具固定削骨后的禽类羽毛和切割后的动物毛皮条,再将二者固定,然后,旋转复捻,在0.5-0.7MPa的蒸汽压力、120℃的高温下,经5分-10分钟固定成型,再经干燥,制成复合绒毛条。本发明同时具有禽类羽毛和动物毛皮的优点,构成柔软、飘逸且不泛挺直的复合材料,令材料弹性膨松度更好、手感更佳。
文档编号D01B9/00GK101153411SQ20061012262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8日
发明者施富文, 施胜雄 申请人:施胜雄;施富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