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25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与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 转杯隔距调节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所纺纱线种类和品质与纺纱器的转杯在转杯轴承座 腔体中的位置有紧密的关系。转杯在转杯轴承座腔体中的位置就是 所述的转杯隔距。传统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主要由一个螺钉和 设置在转杯轴承座腔体后端的一个螺孔组成,螺钉拧在螺孔内,端 部顶在转杯轴承套上,调节螺钉的拧入长度,就可以调节转杯隔距。 但是由于该转杯隔距调节装置位于转杯轴承座后部,周围还有其他 纺纱器零部件,使得转杯隔距调节的操作非常困难,操作时必须先 拆卸周围的纺纱器零部件,然后手伸入转杯轴承座后部,在无法看 见的情况下凭手感操作,使得隔距定位准确度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就是要克服传 统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操作困难、隔距定位准确度差等缺陷, 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隔距定位准确的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为 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包括转杯轴承座,转杯轴承座主要 由转杯轴承安装腔体和底板构成,转杯轴承安装腔体和底板之间设 置有肋,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杯轴承安装腔体侧后部设置有长缝, 所述的肋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中心线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中心线
平行;所述的螺孔内设置有调节杆,该调节杆一端设置有螺纹,与 所述的螺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的调节杆另一端安装有相对于调节 杆只能作自由转动的顶抓,顶抓的抓部伸入所述的长缝,顶在安装 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内的转杯轴承套的后端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螺纹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槽,用于螺丝 刀对调节杆的拧动。
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螺母,对调节杆起固 定作用。
所述的调节杆安装顶抓的一端设置有靠肩和卡簧槽,用卡簧和 靠肩对顶抓作轴向定位。
所述的肋至少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突台,突台上设置有与所述 肋上的螺孔处于同一中心线的相同型式的螺孔,用于加长螺孔长度, 增强调节杆的径向稳定性。
当需要调节转杯隔距时,只要打开纺纱器开合架,直接从前方 用扳手旋松螺母,用螺丝刀拧动调节杆,就可以调节调节杆相对于 转杯轴承安装腔体的前后位置,由于安装在调节杆一端的顶抓的抓 部伸入长缝并顶在转杯轴承套后端部,当拧动调节杆使其往前移时, 带同顶抓往前移,从而顶着转杯轴承套往前移,使转杯的位置也往 前移,调整了转杯的隔距。当拧动调节杆往后移时,带同顶抓也往 后移,使顶抓脱开转杯轴承套,从前方对转杯施加往后的力,使转 杯后移至与顶抓接触,又完成对转杯隔距的调整。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以在纺纱器前方操作 代替在纺纱器后方操作,使隔距调节操作变得更为简便,隔距调节 更为准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杯轴承座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杯轴承座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杆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杆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l、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 杯轴承座、调节杆5、顶抓6、卡簧7和螺母8;转杯轴承座由转杯 轴承安装腔体2和底板1构成,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和底板1之间 设置有肋3,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侧后部设置有长缝11,肋3上设 置有螺孔13,螺孔13的中心线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中心线平行, 肋3后侧表面设置有突台4,突台4上设置有与螺孔13处于同一中 心线的相同型式的螺孔12;调节杆5—端设置有螺纹,拧在螺孔13 内与螺孔13形成螺纹配合,用螺母8旋入调节杆5的螺纹,并紧贴 肋3,对调节杆5相对于肋3的位置作固定;调节杆5有螺纹一端的 端面设置有槽14,调节杆5另一端设置有靠肩16和卡簧槽15;顶 抓6套装在调节杆5上, 一侧靠于靠肩16,另一侧靠于安装在卡簧 槽15内的卡簧7,使顶抓6相对于调节杆5可以自由转动,但不能 作轴向移动;顶抓6的抓部伸入长缝11,并顶在转杯轴承套10的后 端部。
当需要调节转杯隔距时,只要打开纺纱器开合架,直接从前方
用扳手旋松螺母8,用螺丝刀插入调节杆5上的槽14拧动调节杆5, 就可以调节调节杆5相对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的前后位置,由于 顶抓6的抓部伸入顶在转杯轴承套10的后端部,当拧动调节杆5使 其往前移时,带同顶抓6往前移,从而顶着转杯轴承套10往前移, 使转杯的位置也往前移,调整了转杯的隔距。当拧动调节杆5使其 往后移时,带同顶抓6也往后移,使顶抓6脱开转杯轴承套10,从 前方对转杯施加往后的力,使转杯后移至与顶抓6接触,又完成对 转杯隔距的调整。
权利要求1. 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包括转杯轴承座,转杯轴承座主要由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和底板(1)构成,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和底板(1)之间设置有肋(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侧后部设置有长缝(11),所述的肋(3)上设置有螺孔(13),螺孔(13)中心线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中心线平行,螺孔(13)内设置有调节杆(5),调节杆(5)一端设置有螺纹,与螺孔(13)形成螺纹配合;调节杆(5)另一端安装有相对于调节杆(5)只能作自由转动的顶抓(6),顶抓(6)的抓部伸入所述的长缝(11),顶在安装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2)内的转杯轴承套(10)的后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螺纹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槽(1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螺母(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杆(5)安装顶抓(6)的一端设置有靠肩(16)和卡簧槽(15)。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肋(3)至少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突台(4),突台(4)上设置 有与所述的螺孔(13)处于同一中心线的相同型式的螺孔(12)。
专利摘要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传统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存在操作困难、隔距定位准确度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在转杯轴承座上的转杯轴承安装腔体侧后部设置长缝,在转杯轴承座上的肋上设置中心线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中心线平行的螺孔,该螺孔内设置调节杆,调节杆一端设置螺纹,与螺孔形成螺纹配合,调节杆另一端安装相对于调节杆只能作自由转动的顶抓,顶抓的抓部伸入长缝,顶在安装于转杯轴承安装腔体内的转杯轴承套的后端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纺纱器前方操作,代替在纺纱器后方操作,使隔距调节操作变得更为简便,隔距调节更为准确。
文档编号D01H4/08GK201077878SQ2007201129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6日
发明者李秋志, 金志杭 申请人: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