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落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10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落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粗纱机的一种自动落纱系统(装置)。 背景4支术现有技术中,粗纱机的自动落纱系统(装置)从安装布周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内置式自 动落纱系统和外置式自动落纱系统。内置式自动落纱系统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大致是轨 道固定于上龙筋(下龙筋),吊锭嘴和空筒管在拖链的带动下进入车内,进行满纱与空筒管的 转换。外置式自动落纱系统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大致是升降平台在车前(车后),落纱时, 下龙筋前移(后移),升降平台带着吊锭与空筒管下降特定位置,进行满纱与空筒管的置(转) 换。以上两种自动落纱系统与粗纱机之间不是一种较为完全的独立设置,不适应粗纱机的升 级。另外,上述自动落纱系统还存在落纱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用于粗纱机的一种自动落纱系统,该自动落纱系统能相对独立于 粗纱机。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落纱系统,包括取纱车部套、升降平台部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 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落纱叉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 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 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 纱叉用其前叉位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 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 定高度等待置换;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 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 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 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上述取纱车部套,包括行走电机和选定数量的取纱车,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 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前后设置导向轮,并配备相 应地面导轨,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落纱叉分布在不同取纱车 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轴上,经 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垂直方向作0-90度之间摆动。上述升降平台部套,包括立式架体、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升降机构包括 电机,电机减速后传动底部的一根长轴,该长轴经过六根立柱内部链轮、链条传动系统共同 完成平台沿立式架体作出上下升降动作;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 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 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上述平台,在立式架体的另一侧设有相适应的配重体。上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其机械手还包括一臂杆,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 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由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 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由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 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上述机械手,两个拿取部可沿臂杆相向或背向移动。上述自动落纱系统,粗纱机满纱时,下龙筋降到落纱位置,安全门关闭,取纱车的落纱 叉摆动电机带动摆动轴放平落纱叉,取纱车行走电机驱动取纱车携带落纱叉前移,落纱叉与 龙筋相对移动插取满纱管,各满纱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后叉位,取纱车携带满纱管 后移至预备取空筒管位置,升降平台的平台先降至等待位置,取纱车小幅前行至取空筒管工 位,各落纱叉插取其对应的空筒管,各空筒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前叉位,平台再作 小幅下降动作促使空筒管自动脱落,然后平台上升至等待位置,取纱车携带空筒管前移至插 管位置,下龙筋上升插管;平台携带满纱管升至工作位置后,机械手上升由其两个拿取部同 时分别取下一空筒管与一满纱管,然后机械手下降至原位,臂杆旋转180度,将摘取到的空 筒管与满纱管交换位置后,机械手再次作出上升动作由其两个拿取部同时分别将满纱管与空 筒管交接挂起,然后下降至原位;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满纱管转动一节定距的距离后, 进行下一轮的空筒管与满纱管的位置置换,全部置换完毕,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空筒管 定位。本发明自动落纱系统,可实现与粗纱机之间独立设置,便于纺织用户的升级与维护。通 过配置相应的电控制系统,可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能节约人力物力,将大大有利于生 产效率的提高。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一种动作原理流程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及图2, 一种自动落纱系统,包括取纱车部套1、升降平台部套2、空筒管与 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3。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落纱叉 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 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 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纱叉用其前叉部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 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对应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 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用空筒管将满纱管一一置换下;空筒管与满纱管转 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 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 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 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
上述各部分可采取如下较为具体的技术方式
取纱车部套l,包括行走电机和选定数量的取纱车101。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 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前后配有导向轮,并配备相 应地面导轨102,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落纱叉103分布在不 同取纱车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 轴上,经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 垂直方向作0-90度之间摆动(即落纱时落纱叉处于水平状态)。该取纱车部套能够迅速前进, 同时将满纱管提取后迅速后移回到满纱管的提取(升)位置,能大大縮短取纱时间,有利于 提高生产效率。
升降平台部套2,包括立式架体201、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203。升降机构 包括电机,电机减速后传动底部的一根长轴,该长轴经过六根立柱内部链轮、链条传动系统 共同完成平台沿立式架体上下的升降动作;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202,回转悬挂机 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204,环形钢带由某一端设置的 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平台203在立式 架体201的另一侧设有相适应的配重体205。上述配重体的设置,使平台升降平稳,定位准 确。上述吊锭的设置,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之间找正快捷,能够縮短取纱时间,有利于降低成 本。
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3,其机械手包括一臂杆301及两个拿取部302。两个拿 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利用摆动汽
6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利用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 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为避免机械手与平台回 转悬挂机构产生干涉,采取两个拿取部沿臂杆相向或背向移动技术方式,即在底部采用其它 两个直线气缸,用于带动两个拿取部沿臂杆同时张开与收拢,如置换时(换纱时)张开,常 时(落纱时)收拢。
其动作原理及方式大致是
上述自动落纱系统,粗纱机满纱时,下龙筋降到落纱位置,安全门关闭,取纱车的落纱 叉摆动电机带动摆动轴放平落纱叉,取纱车行走电机驱动取纱车携带落纱叉前移,落纱叉与 龙筋相对移动插取满纱管,各满纱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后叉位,取纱车携带满纱管 后移至预备取空筒管位置,升降平台的平台先降至等待位置,取纱车小幅前行至取空筒管工 位,各落纱叉插取其对应的空筒管,各空筒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前叉位,平台再作 小幅下降动作促使空筒管自动脱落,然后平台上升至等待位置,取纱车携带空筒管前移至插 管位置,下龙筋上升插管;平台携带满纱管升至工作位置后,机械手上升由其两个拿取部同
时分别取下一空筒管与一满纱管,然后机械手下降至原位,臂杆旋转180度,将摘取到的空
筒管与满纱管交换位置后,机械手再次作出上升动作由其两个拿取部同时分别将满纱管与空
筒管交接挂起,然后下降至原位;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满纱管转动一节定距的距离后, 进行下一轮的空筒管与满纱管之间的位置置换,全部置换完毕,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空 筒管定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记载内容及其精神教导下,没有述及的有关或相关技术内容,应当被认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无需花费创造性劳动即能实施。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动落纱系统,特征是包括取纱车部套、升降平台部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落纱叉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纱叉用其前叉位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置换;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纱车部套,包括行走电机和选 定数量的取纱车,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 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前后设置导向轮,并配备相应地面导轨,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 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落纱叉分布在不同取纱车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 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轴上,经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 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垂直方向作0-90度之间摆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部套,包括立式架体、 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减速后传动底部的一根长轴, 该长轴经过六根立柱内部链轮、链条传动系统共同完成平台沿立式架体作出上下升降动作; 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 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 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在立式架体的另一侧设有 相适应的配重体。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 其机械手还包括一臂杆,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 和直线汽缸,其中,由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由直线汽缸带动机 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 挂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两个拿取部可沿臂杆相 向或背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粗纱机满纱时,下龙筋降到落纱位置, 安全门关闭,取纱车的落纱叉摆动电机带动摆动轴放平落纱叉,取纱车行走电机驱动取纱车 携带落纱叉前移,落纱叉与龙筋相对移动插取满纱管,各满纱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 后叉位,取纱车携带满纱管后移至预备取空筒管位置,升降平台的平台先降至等待位置,取 纱车小幅前行至取空筒管工位,各落纱叉插取其对应的空筒管,各空筒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 叉叉口的前叉位,平台再作小幅下降动作促使空筒管自动脱落,然后平台上升至等待位置, 取纱车携带空筒管前移至插管位置,下龙筋上升插管;平台携带满纱管升至工作位置后,机 械手上升由其两个拿取部同时分别取下一空筒管与一满纱管,然后机械手下降至原位,臂杆 旋转180度,将摘取到的空筒管与满纱管交换位置后,机械手再次作出上升动作由其两个拿 取部同时分别将满纱管与空筒管交接挂起,然后下降至原位;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满纱 管转动一节定距的距离后,进行下一轮的空筒管与满纱管的位置置换,全部置换完毕,平台 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空筒管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落纱系统,包括取纱车、升降平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取纱车携带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落纱叉前移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平台下降将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插管指定位置后再后移到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置换;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一个拿取部摘取平台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进行交接,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上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本发明与粗纱机之间独立设置,便于纺织用户的升级与维护。
文档编号D01H9/08GK101280480SQ20081001606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
发明者周春娟, 崔桂华, 勇 徐, 王成吉, 赵传福 申请人: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