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通过将所述纤维染色而制备的染色的交联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通过将所述纤维染色而制备的染色的交联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中在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制造期间通过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而引入氨基、由此改进其染色性但不损害性能例如吸湿/放湿或消臭。
背景技术
:因为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放湿性能、放热性能、消臭性能和抗菌性能,其作为多功能纤维或高功能性纤维近年来受到注目。然而,所述纤维具有从淡粉红色到褐色的色调或具有羧基并且,因此,虽然能用阳离子染料对它进行着色,但在色调方面存在问题,例如由于纤维自身的水溶胀性而引起其色牢度差,由此以实用水平染色是困难的。因此,不但在其中只使用所述纤维的纤维结构而且在将所述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的纤维结构的情况下,其对其中认为色调重要的领域例如衣服、起居室或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受到限制。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黑色化在作为原料纤维的丙烯酸酯纤维中预先含有0.5-5重量%的炭黑,然后对该原料纤维进行通过胼化合物的交联的导入以及通过水解的羧基的导入。但是,这种方法只是限于黑色。即使使用着色为各种颜色的原料纤维,工业上应付非常多的颜色种类仍然是完全不可能的。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为了对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赋予实用水平的染色性、使其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羟基和氨基的可染性化合物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对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进行利用1分子中含羟基和氨基的可染化合物的水溶液的浸渍处理,上述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是通过对丙烯酸酯纤维进行使用胼化物的交联的引入的处理和使用金属盐的碱性水溶液的水解处理来制备的。所得的纤维显示湿润摩擦坚牢度3级以上的染色性。然而,在该方法中,处理步骤显著增加,由此在工业上生产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因为通过使可染化合物中的氨基与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中的羧基反应而使纤维可染色,所以当处理具有大量羧基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时,难于赋予均一地(均勻地)染色。另夕卜,因为羧基被可染化合物封闭,所以存在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本来所有的吸湿/放湿性能和消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在专利文献3中,改进了染色方法,由此尝试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色牢度的提高。在所述方法中,因为在通过胼化物的交联的引入的处理中存在其中交联不是部分地形成而是形成氨基的部分,所以利用所述氨基作为活性染料的染色部位进行染色以达到好的色牢度。然而,因为通过所述交联的引入的处理所形成的氨基的数目少,所以在均勻染色和深色染色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其中存在如下基本问题为了提高染色性而改变大为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能的交联条件是困难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89971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278079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6-7042
发明内容本发明将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现状而作出的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具有优异的勻染能力和浓染色能力、能够呈现高色牢度并且、甚至在染色后也能够呈现与染色之前相同的特性例如吸湿/放湿性能、抗菌性能或消臭性能。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制造具有优异染色性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他们发现,通过共价键将成为活性染料的染色部位的氨基引入的新型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能够被均勻地和以浓色染色此外还具有优异的色牢度,而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特性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抗菌性能或消臭性能不降低,于是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能够通过以下手段达到。[1]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如下制备所述纤维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接着进行水解处理。[2]根据上述[1]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中其中所述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氨基且具有其中氨基之间的区域被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的亚烷基键接的结构。[3]根据上述[1]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中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后进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4]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然后进行水解处理。[5]染色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是如下制备的在酸性条件下将活性染料吸附到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上,接着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染料与所述纤维中的氨基反应。本发明的优点当使用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时,能够制造均勻和以浓色染色并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耐久色牢度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而特性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抗菌性能或消臭性能不降低。结果,其中尽管其高的以及各种功能、但由于低染色特性而应用的发展受到限制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被开发至认为色调重要的领域现在变得可能。本发明的该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在其中要求多功能或高功能的各种领域例如衣服、起居室和建筑材料中是非常有用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采用的丙烯酸类纤维可以是任何纤维,只要它由丙烯腈(下文中,它将被称为“AN”)聚合物形成,并且对于AN聚合物,可以采用AN均聚物和AN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中的任一种。AN聚合物中AN的共聚合量优选是40重量%或更多,更优选50重量%或更多,进一步优选80重量%或更多。在本发明中,使形成丙烯酸酯纤维的AN聚合物的腈基与胼化合物和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反应,由此将交联结构和氨基引入该纤维。交联结构和氨基分别大为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染色性,并且当AN量太少时,交联结构和氨基也不可避免地变少且存在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染色性变得不足的可能性,但是当AN的共聚合量的范围如上所述时,易于达到好的结果。当采用AN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作为AN聚合物时,AN以外的共聚合组分的实例包括含磺酸基的单体例如甲基烯丙基磺酸或对苯乙烯磺酸和它们的盐,含羧酸基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或衣康酸和它们的盐和单体例如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酰胺并且对它们不存在特别限制,只要它是能够与AN共聚合的单体。对本发明采用的制造丙烯酸类纤维的手段不存在特别限制但是,基本上,本身已知的方法中的任一种可以用于该制造。形式可以是短纤维、丝束(tow)、线、编织物/纺织物、无纺布等。或者,也可以采用制造步骤期间的中间产物、废纤维等。存在的优点是尤其是当使用湿式纺丝或干/湿式纺丝制备并且不受到热处理例如使得干燥和致密或通过湿热释放的热处理的具有较粗结构的丙烯酸酯纤维、或更具体地、作为基于干燥纤维重量表示的其中的水含量的百分数的水溶胀度是30-150%的丙烯酸类纤维时,由于纤维在反应溶液中的可分散性、含氨基有机化合物进入纤维的渗透性等变高,反应均勻地和迅速地进行,本发明中用胼化合物的处理是指AN聚合物的腈基等与胼化合物的反应。由于这样的反应,交联结构在AN聚合物之间或在该聚合物内形成并且该交联结构具有这样的效果即通过将稍后提及的水解处理所引入的羧基而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在吸湿等时的物理性能降低。对本发明采用的胼化合物不存在特别限制并且它们的实例包括水合胼、硫酸胼、盐酸胼、溴酸胼(hydrazinebromate)和碳酸胼,以及含多个氨基的化合物例如乙二胺、硫酸胍、盐酸胍、磷酸胍和蜜胺。本发明中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是指使AN聚合物的腈基等与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反应。结果,待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被引入。关于含氨基有机化合物,采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这是因为需要至少一个与AN聚合物的腈基反应的氨基和至少一个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这还因为考虑到与腈基或活性染料的反应性、氨基优选是伯氨基。顺便提及,甚至在用这样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中当待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与AN聚合物的腈基反应时,交联结构也能够按和上面提及的用胼化合物的处理一样的方式被形成。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交联结构的形成的比例(rate)降低。作为这样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亚乙基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聚乙烯胺、聚亚乙基亚胺、3,3’-亚氨基双(丙胺)、N-甲基-3,3,-亚氨基双(丙胺)、N,N,_双(3-氨基丙基)亚乙基二胺、N,N,_双(3-氨基丙基)-1,3_(亚丙基二胺)、N,N,_双(3-氨基丙基)-1,3-亚丁基二胺、N,N,-双(3-氨基丙基)_1,4-亚丁基二胺等。在这些这样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中,更优选的一种是在1分子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氨基且具有其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的亚烷基键接在氨基之间的区域的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顺便提及,在此使用的碳的数目代表在氨基之间直接键接的碳的数目并不包括支链、取代基等中的碳数。当在1分子中存在两个氨基时,存在如上所述的可能性即形成交联结构并且失去待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而当在1分子中存在三个或更多个氨基时,一个或多个氨基仍残留,即使当两个氨基与AN聚合物中的腈基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时,而且,由于空间位阻所述氨基进一步与AN聚合物的腈基反应的可能性低,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能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进行保护。由于具有此种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与腈基具有快速反应速率并且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即使当处理温度不高于100°c时,所以不需要加压容器并且在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并且是优选的。而且,在具有此种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使所得的纤维不太着色,由此这对染色是有利的。作为具有此种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可以举例3,3’_亚氨基双(丙胺)、N_甲基-3,3,-亚氨基双(丙胺)、N,N,-双(3-氨基丙基)亚乙基二胺、N,N,-双(3-氨基丙基)-1,3-(亚丙基二胺)、N,N,-双(3-氨基丙基)-1,3-亚丁基二胺、N,N,-双(3-氨基丙基)-1,4_亚丁基二胺等。此外,在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中,能够通过选择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量和所述化合物中的氨基的数目来容易地调节染色部位数。因此,可以改进勻染能力和染成浓色的能力。在本发明中,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上述用胼化合物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并且只要在稍后将提及的水解处理之前,可以在另一种处理之前进行所述处理中的任一种,或者,可以同时进行两种处理。然而,因为取决于处理顺序可获得以下特性,所以希望在认可此种特性后来决定处理顺序。因此,首先,在同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虽然存在步骤数目减少的优点,但是难以回收和再利用未反应的胼化合物和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并且,此外,氨基的引入量和交联结构的控制也变得复杂。另一方面,当单独地进行所述处理中的每一种时,虽然步骤数目增力口,但是结构的控制和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变得容易。特别是当先进行使用胼化合物的处理时,交联结构在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阶段已经存在并且空间位阻变大。因此,上述通过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交联结构几乎不形成并且待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能够有效地被引入纤维中且这是优选的。与胼化合物或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程度可以通过考虑到基于目标的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染色效率所必须的交联结构和氨基量来合适地确定。并且虽然这也能根据反应条件适当地调节,但是必须以使得成为稍后提及的水解处理的对象的官能团例如腈基残留的方式进行反应。对用胼化合物或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处理丙烯酸酯纤维的方法不存在特别限制并且它们的实例包括其中制备此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并将丙烯酸酯纤维浸于其中的方法和其中将所述溶液喷涂于或施用于丙烯酸酯纤维上的方法。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后,还可接受的是,将在这些处理后残留的那些化合物充分除去,然后进行用酸的处理。作为用酸进行处理的结果,能够提高纤维的白度并且对染色是有利的。用于用酸的处理的酸的实例包括无机酸例如硝酸、硫酸或盐酸和有机酸例如甲酸或乙酸。在本发明中,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接着,如果需要进行用酸的处理,然后,进行水解处理。作为水解处理的结果,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或此后进行的用酸的处理中不反应而残留在其中的腈基、以及由于这样的处理一部分腈基水解而产生的酰胺基转变成羧基。在本发明中,对于交联结构和氨基的充分引入重要的是水解处理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后进行。如果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之前进行水解处理,则结果是将使得胼化合物和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在羧基存在下反应,但是,由于这些化合物与羧基容易形成离子键,所以与目标的与腈基的反应不进行,由此交联结构和氨基的弓I入变得不充分。由于羧基是呈现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中的功能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在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或消臭性能的原因,所以可以适当地确定羧基的引入量以使得目标功能能够充分地被呈现且能够根据反应条件而将其调节到任何值。然而,通常,优选以l-12mmol/g、优选3-lOmmol/g、更优选3-8mmol/g的量引入羧基。此种水解处理中采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碱金属化合物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碳酸盐。也可在此种水解处理后进行还原处理。作为进行还原处理的结果,纤维的白度得到提高并且对染色是有利的。用于此种还原处理的试剂的实例包括包含选自亚硫酸氢盐、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脲、抗坏血酸盐和胼化合物的一种的化学物质和包含从中选择的两种或更多种的化学物质。在如上制造的本发明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中,染色性得到提高并且,此外,可以与常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情况下相同地呈现功能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在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消臭性能等。现将通过其中首先进行用胼化合物的处理、然后进行用含氨基的化合物的处理的情况为例详细地说明制造方法。首先,将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应用于上述丙烯酸类纤维并且,在所述处理中,如已经提及的那样引入交联结构并且,作为其结果,纤维中氮的量增加。因此,其中氮的量的增加是往其中引入的交联结构的量的指标。为了达到纤维的好的物理性能,优选将氮的量的增加调节到0.1-10重量%的范围。为此的特定反应条件的实例包括其中在50-120°C下在含5-60重量%胼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5小时内进行处理的条件。上文使用的表述“氮的量的增加”是指用作原料的丙烯酸酯纤维中的氮的量与用胼化合物处理了的纤维中的氮的量之差。然后,将进行了用胼化合物的处理的纤维用水进行洗涤并进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在此种处理中,引入待变成染色部位的氨基。对于具体的反应条件,可以举例其中在50-150°C、优选80-150°C下在其中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是1重量%或更高的水溶液中处理30分钟-48小时的条件。尤其是当采用氨基之间的区域被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的亚烷基键接的这样的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含氨基的化合物时,能够在50-150°C下进行处理30分钟-4小时。作为在该条件下处理的结果,能够制备具有高饱和染色量的纤维并现在可以呈现优异的勻染能力和浓染色能力。对进行了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的纤维在用水洗涤后可以进行用酸的处理。对于用于用酸的处理的酸,可以采用上面举例的酸。虽然对用酸的处理的条件不存在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一般举例将待处理的纤维在50-120°C下浸于酸浓度是5-20重量%、优选7-15重量%的水溶液中0.5-10小时的情况。将进行了上述处理的纤维用水进行洗涤后进行水解处理。通过所述处理,将羧基引入所述纤维。当使用上述碱金属化合物进行水解处理时,由此产生的羧基被键合到衍生自此种化合物的金属离子上,由此它的大多数变成金属盐型的羧基。羧基的引入量可以通过考虑到最终纤维所需要的功能来确定并且,通常,与上文所提及的相同。对于具体的反应条件,在使用碱金属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举例其中在50-120°C下在其浓度为1-10重量%、优选1-5重量%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1_10小时的条件。在这样的水解处理后,可以进行还原处理。对于用于还原处理的试剂,可以采用已经提及的物质。对于处理条件,可以一般举例其中将待处理的纤维在50-120°C下浸于试剂浓度是0.5-5重量%的水溶液中30分钟-5小时的情况。对根据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染色方法不存在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与氨基反应的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尤其是当采用“
背景技术
”项中提到的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染色方法时,可以制备不但具有好的色牢度、而且具有即使当将所述染色方法应用于常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时也不能达到的优异均勻性能和浓色性能的染色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而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特性功能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在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或消臭性能不降低。顺便提及,专利文献3中提到的染色方法是其中在酸性条件下用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吸附活性染料、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染料与该纤维中的氨基反应的方法。在这样的染色方法中,使用与氨基反应的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实例包括氯三嗪染料例如一氯三嗪染料或二氯三嗪染料,氯嘧啶染料和乙烯基砜染料。还可以使用具有多个相同种类官能团的染料例如具有2个硫酸根合乙基砜基的染料或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一氯三嗪基的染料,和具有多个不同官能团的染料例如硫酸根合乙基砜/一氯三嗪染料、硫酸根合乙基砜/二氯三嗪类染料或硫酸根合乙基砜/二氟一氯三嗪染料。染色的过程是,首先,在酸性条件下用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吸附活性染料。更具体地,使在添加活性染料和酸的状态下的浴的PH为5或更低,然后将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浸于其中。关于用于调节PH的酸,可以使用有机酸例如乙酸、甲酸、乳酸或酒石酸和无机酸例如硝酸、硫酸或盐酸的水溶液。通常,使处理温度在60°C或更高。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在染料和本发明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中的氨基之间化学地形成共价键。更具体地,将吸附有活性染料的状态的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浸于水中,向其中添加碱性化合物以继续反应,最后,使在该处理后浴的PH为9或更高。用于调节PH的碱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碱金属的有机酸盐、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胺化合物和氨。通常,用于处理的温度为60°C或更高。在通过这样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后,纤维中的平衡离子变成被来自上述碱性化合物的离子取代的状态并且可以利用进一步的离子交换而转变成所需的金属盐型的羧基和/或H型的羧基,由此可以调节功能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在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或消臭性能。实施例下文中,将以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除非另外规定,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份”和“百分率”是按重量计。(1)羧基量[mmol/g]在将200ml水添加到大约Ig样品中后,添加1摩尔/升的盐酸水溶液以使pH为2并用水洗涤样品,脱水和干燥。在它被充分干燥后,精称其大约0.2g(A[g])并根据常规方法使用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确定滴定曲线。由该滴定曲线确定被羧基消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消耗量(B[ml])并通过以下式计算羧基的量(mmol/g)。羧基量[mmol/g]=0.1B/A(2)饱和吸湿率(%)用热风干燥机在105°C对大约5.Og样品干燥16小时,测定其重量(C[g])。在20°C温度和65%相对湿度的恒温箱中放置该样品24小时之后,测量这样的吸湿了的样品的重量(D[g])。由上面测量的结果,通过以下式计算饱和吸湿率(%)。饱和吸湿率[%]={(D-C)/C}XlOO(3)饱和染色量owf]将活性染料SumifixSupraBlueBRF(由SumitomoChemical制造)(0.60g)和甲酸添加到水中以制备120ml的pH为2.0的染色浴。将其中羧基转变为H型的样品(0.60g)浸于所述染色浴中并在60°C下进行染料吸附的处理5小时。使用U-1100分光光度计(由Hitachi制造)测量处理后通过从染色浴过滤样品而制备的染色溶液的吸收光谱并利用分光光度分析由在eiOnm的峰值波长下的吸收将残留染料的量定量。由测量的结果,通过以下式计算饱和染色量(%owf)。饱和染色量owf]={(添加的染料的量[g]_残留的染料的量[g])/样品重量[g]}X100由于当包含在样品中的氨基的量变多时这样的饱和染料量也变大,所以它能够用作样品中氨基量的指标。(4)耐汗色牢度将活性染料SumifixBlackENS150(由SumitomoChemical制造)(0.49g)和甲酸添加到水中以制备120ml的pH为2.0的染色浴。将其中羧基转变为H型的样品(7.00g)浸于所述染色浴中并在60°C下进行染料吸附的处理5小时。在用水洗涤所得的样品后,将它浸于210ml水中并将温度提升至60°C。向其中添加碳酸钠以使得pH为11,接着在60°C下浸渍1小时。然后,依次进行用水洗涤,皂洗,用水洗涤并脱水以制备染色的样品。将这样制备的样品进行根据JISL0848使用碱性人工汗的试验并使用变褪色灰卡(grayscaleforcolorchangeandfading)与试验前的样品比较,由此判定色牢度。当耐汗色牢度在3级或以上时,其是能耐实用的。(5)耐摩擦色牢度对通过与上述耐汗色牢度的判定中相同的方式染色的样品进行根据JISL0849使用摩擦试验机型II的试验并使用沾色灰卡(grayscaleforstaining)判定摩擦用白棉布着色的程度。当耐摩擦色牢度在3级或以上时,其是能耐实用的。(6)浓染色能力对通过与上述耐汗色牢度的判定中相同的方式染色的样品通过肉眼根据以下三级评价浓染色能力(以浓色的染色性)。当结果是“◎”或“〇”时,其是能耐实用的。◎颜色浓并且染色的等级优异〇存在在作为产品而容许的范围内的微小缺陷X染色不充分并且存在作为产品而不容许的严重缺陷(7)勻染能力通过肉眼根据以下三级评价用和上述耐汗色牢度的判定中一样的方法染色的样品的染色斑点。当结果是“◎”或“〇”时,则是可耐实用的能力。◎染色是均一(均勻)的并且染色等级优异〇存在在作为产品而容许的范围内的微小缺陷X染色不均一(均勻)并且存在作为产品不容许的严重缺陷(丙烯酸类纤维A的制备)将包含90%丙烯腈和10%丙烯酸甲酯的丙烯腈聚合物(30°C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特性粘度[η]是1.2)(10份)溶解在硫氰酸钠的48%水溶液90份中,根据常规方法对所得的纺丝原液进行纺丝、用水的洗涤、延伸、干燥、湿热处理等,以得到0.9dtex的丙烯酸类纤维A。(丙烯酸类纤维B的制备)将包含90%丙烯腈和10%乙酸乙烯酯的丙烯腈聚合物(30°C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特性粘度[η]是1.2)(10份)溶解在硫氰酸钠的48%水溶液90份中,根据常规方法对所得的纺丝原液进行纺丝、用水的洗涤、延伸、干燥、湿热处理等,以得到0.9dtex的丙烯酸类纤维B。(实施例1)用含15%水合胼和3%3,3’-亚氨基双(丙胺)的混合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0°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接着用水进行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1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对所述纤维评价羧基量、饱和吸湿率、饱和染色量、耐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浓染色能力和勻染能力。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2)用水合胼的15%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用水洗涤,用3,3’_亚氨基双(丙胺)的3%水溶液在110°C下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0°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接着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2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3)用水合胼的15%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用水洗涤,用3,3’_亚氨基双(丙胺)的6%水溶液在110°C下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0°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接着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3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4)用3,3’-亚氨基双(丙胺)的3%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用水洗涤,用水合胼的15%水溶液在110°C下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0°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接着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4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5)进行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除了将3,3’_亚氨基双(丙胺)改变成N-甲基-3,3’-亚氨基双(丙胺),以获得实施例5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示。(实施例6)进行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除了将3,3’-亚氨基双(丙胺)改变成三亚乙基四胺,以获得实施例6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7)在实施例2中,在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的处理和用水的洗涤后,进一步用二氧化硫脲的水溶液在90°C下对该纤维处理2小时并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7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8)进行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除了将丙烯酸类纤维A改变成丙烯酸类纤维B,以获得实施例8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9)在实施例8中,在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的处理和用水的洗涤后,进一步用二氧化硫脲的水溶液在90°C下对该纤维处理2小时并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实施例9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1)用水合胼的15%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T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接着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比较例1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2)进行与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除了将3,3’_亚氨基双(丙胺)改变成正丁胺而获得比较例2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3)用水合胼的15%水溶液在110°C下对丙烯酸类纤维A处理3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8%硝酸在10(TC下对其处理1小时并用水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钠的5%水溶液在90°C下对其处理2小时并用水洗涤。进而,用3,3’-亚氨基双(丙胺)的3%水溶液在110°C下对其处理3小时,接着进行用水的洗涤、脱水和干燥而获得比较例3的交联丙烯酸<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从表1可以看出,在全部实施例1-9中,能够制备显示良好特性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当实施例1、2和4彼此进行比较时,发现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后进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制备具有更好染色特性的纤维。当实施例2、5和6彼此进行比较时,发现在采用在1分子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氨基并且进一步具有其中氨基之间的区域与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的亚烷基键接的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情况下,饱和染色量和浓染色能力高,由此可知的是,如果采用具有此种结构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则氨基被更有效地引入。在比较例1和2中,没有进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在比较例3中,在水解处理后进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因此,在它们中的任一个中,饱和染色量低并且浓染色能力和勻染能力都差。工业应用性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可以均勻地和以浓色被染色并且具有在实际使用中耐久的色牢度,同时维持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所特有的特性例如吸湿/放湿性能、在吸湿时的放热性能、抗菌性能或消臭性能。因此,本发明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可以广泛地用于在其中要求多重功能或高功能的各种领域例如衣服、起居室和建筑材料。权利要求一种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如下制备所述纤维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接着进行水解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中所述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氨基且具有其中氨基之间的区域被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的亚烷基键接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中在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后进行用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4.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然后进行水解处理。5.染色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是如下制备的在酸性条件下将活性染料吸附到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上,接着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染料与所述纤维中的氨基反应。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匀染能力和浓染色能力、能够呈现高色牢度并且,甚至在染色后,也能够呈现与染色之前相同的特性例如吸湿/放湿性能、抗菌性能或消臭性能的交联丙烯酸酯纤维。本发明是可染色交联丙烯酸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如下制备所述纤维对丙烯酸类纤维进行用肼化合物的处理和用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伯氨基的含氨基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接着进行水解处理。文档编号D06M101/28GK101821446SQ20088011067公开日2010年9月1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发明者山内孝郎,田中孝二申请人:日本爱克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