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用于设定工作间隙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4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用于设定工作间隙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盖板式梳理机、罗拉式梳理机 等上用于设定工 作间隙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罗拉例如具有圆柱形的包针布的壁表面的锡林,并具有与罗拉 针布相对且与之径向间隔开的包针布和/或未包针布的活动的或固定的机器元件、以及两 个固定的横向握持装置(侧屏),其中设有设定曲轨作为机器元件的支撑元件,所述设定曲 轨与横向握持装置(侧屏)连接,所述设定曲轨用于设定工作间隙,且定位装置与设定曲轨 连接。
背景技术
在现代梳理机中,很重要的是在机器启动运转之前设定梳理间隙,即锡林针布与 位于其对面的针布和工作元件之间的间距。该设定工作是必需的,因为考虑到公差和与应 用相关的高度差,制造尺寸绝对精确的单个部件是不可能的。为此使用了所谓的设定曲轨, 例如斩刀、梳理元件、回转顶部梳理件等功能元件安装在所述设定曲轨上。设定曲轨活动地 螺纹安装到锡林的侧屏上,并通过设定芯轴移动到其最终设定位置。如今该过程被证实是 有价值的已经超过80年了,且被每一家梳理机制造厂使用。锡林针布与位于锡林针布对面的表面(对置表面)之间的间距对于机器和纤维的 技术特性而言是最重要的。梳理的结果(即在清洁、棉结形成和纤维缩短方面)基本上取 决于该梳理间隙,即锡林针布与回转且固定的顶部梳理件的针布之间的间距。围绕锡林引 导空气和导走热量都类似地取决于锡林针布与对面的包针布或未包针布的表面(例如剥 棉斩刀或壳体元件)之间的间距。该间距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一些会彼此抵消。彼此 对置的针布的磨损会导致梳理间距的尺寸增大,这与棉结数量的上升和纤维缩短的减少相 关。增大锡林的转速(例如为了增强清洁作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导致锡林包括针 布的膨胀,因此使得梳理间距的尺寸减小。而且,在处理大量纤维和特定类型的纤维例如合 成纤维的过程中,锡林会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这样间距会因此而变得更小。梳理间距一方面特别受到机器设置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针布条件的影响。回转梳 理顶部梳理机的最重要的梳理间距位于主梳理区,即锡林与回转顶部梳理组件之间。在实 践中,顶部梳理件在弯曲的板条上滑动,所述板条即被布置为相对于锡林大致同心并作为 单独的结构元件被附接到梳理机的侧屏(机架)上的挠性曲轨(弹性曲轨),这是以能够通 过定位装置(DE2948825C2)例如螺纹芯轴进行调节的方式实现的。由于锡林针布的半径也 会随着针布的磨损而减小,挠性曲轨在接近锡林时也必须能够屈服以使得其曲率与越来越 小的锡林半径相匹配。这同样适用于制造公差的补偿。为此目的,挠性曲轨通常由特殊的 合金铸造而成,其具有高度的弹性并能够被赋予所需的形状。在设定操作过程中,滑动表面 移动约0. 2-4mm。缺点在于在不相等的径向设定下,会发生不希望有的翘曲,此外,几何形 状取决于设定芯轴的数量,即顶部梳理件与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的精度和均勻性并非在整 个曲轨上的所有位置处都一样。制造和安装都非常复杂。零件是单独制造的。挠性曲轨由 于其内在刚性低而容易发生扭曲。在开始安装或在运转过程中重新设定的情况下,通过定位芯轴在圆周方向上产生均勻梳理间隙的设定操作是复杂的。相应地设置设定芯轴仅能使 挠性曲轨相对于锡林的转轴被弯曲或多或少的度数(改变曲率半径)。挠性曲轨作为单独 的部件附接在其上的刚性侧屏保持不变,这导致了功能上的分离。在预梳理区和/或后梳理区(分别在刺辊与回转顶部梳理件之间以及回转顶部梳 理件与道夫之间)中,锡林通常具有位于其对面的多个固定(静止)工作元件,例如固定梳 理元件、抽吸装置、剥棉斩刀、引导板等,这些工作元件在罗拉的圆周方向上看是彼此接连 布置的。W02007/033504A公开了梳理机的后梳理区中的一种布置,其中两个剥棉模块(带 有斩刀)、一个梳理区段和一个引导元件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其端部附接到 曲轨(延伸曲轨)。曲轨通过与各自曲轨上的底座相配合的螺栓附接到梳理机机架。剥棉 模块的壁元件通过其各自的足部件彼此独立地附接到曲轨,这在每种情况下都以使得足部 件与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能够可选择地设定的方式进行。曲轨和梳理机机架是单独的结构 元件。工作元件相对于曲轨的设定是通过其足部件来进行的。并非要进行曲轨的设定;曲 轨在设定操作中仅被用作支撑装置。设定曲轨(调节曲轨)也可以位于下梳理区(道夫与刺辊之间)。在各种情况下,提供了工作元件和功能元件的设定,而另一方面刚性的侧屏或梳 理机机架保持固定不变。已知的设定曲轨(挠性曲轨和延伸曲轨)是必须分别进行制造和安装的独立的结构元 件。使用单独的设定曲轨是基于通过机加工制造大量的具有适当精密界面和适当切割的单独部 件。另外的缺点在于需要额外的空间。另一个问题则是附接设定曲轨所必需的安装工作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本文开头部分描述过的设备,该设备避免 了上述缺点,结构和安装特别简单,且能够改进对工作间隙的设定。该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得以解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以上佳的方式制造侧屏或梳理机机架,且设定曲轨作 为一个部件仍然能够进行设定(其中补偿了所有的公差)。由于设定曲轨与相应的侧屏被 结合而形成为一体,可以有利地使用较少的单独部件。设定曲轨被集成到侧屏中。以此简 单的方式获得了功能的统一,其中侧屏同时承担了对机器元件的支撑功能和设定功能。设 定曲轨是柔性可调的。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特别在于为了使设定曲轨能集成到机器中,对现有的机器 元件(侧屏)进行了改进。设定曲轨相应地成为机器元件的一部分。结果,一方面节省了 空间,另一方面获得到高功能性的单元。由于可以将种类极度宽泛的功能元件布置到机器 元件(侧屏)上,因此设定曲轨与纺织机的功能组组合,这样该组合同时承担多个功能。不再存在难以管理的单个部件(设定曲轨),也不再存在连接单个部件所必需的 界面。用于形成梳理间隙的整个系统的精度得到了提高。权利要求2-70包含了本发明的有益改进。


下面将参考如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设备的梳理机的侧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回转顶部梳理件的顶部梳理条和滑道、集成到侧屏中的设定曲轨(挠 性曲轨)以及锡林的一部分,还示出了顶部梳理条针布与锡林针布之间的梳理间隙;图3示出了具有集成的用于回转顶部梳理条的设定曲轨(挠性曲轨)的侧屏、两个用于固定功能元件的集成的设定曲轨(延伸曲轨)以及梳理机下部区域中的集成的设定 曲轨(调节曲轨)的侧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在一侧穿过图3中的集成到侧屏中的设定曲轨(挠性曲轨)的 截面I-I以及在另一侧的相应视图;图5是集成到侧屏中的设定曲轨(挠性曲轨)的透视图;图6是预梳理区(图6)中的带有固定功能元件的侧屏和集成的设定曲轨(延伸 曲轨)的侧视图;图6a是梳理元件和锡林针布的对置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后梳理区(图7)中的带有固定功能元件的侧屏和集成的设定曲轨(延伸 曲轨)的侧视图;图8是图6中的实施例的细节侧视图,具有用于设定曲轨的挠性定位元件并具有 定位芯轴;图9是与设定曲轨和侧屏结合集成且与定位芯轴配合的挠性定位元件的细节透 视图。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带有弯折形的定位元件和各自相关的 调节螺纹件;图11a、lib示出了在第一位置(图Ila)和第二位置(位置lib)的带有两个挠性 定位元件的设定曲轨,和图Ilc示出了设定曲轨的移动路径和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一种梳理机,例如特鲁菲舍尔TC07型盖板梳理机,其具有喂入罗拉1, 喂入板2,刺辊3a、3b、3c,锡林4,道夫5,剥棉罗拉6,轧辊7、8,纤维网引导元件9,纤维网喇 叭口 10,传送罗拉11、12,具有顶部梳理条引导罗拉13a、13b和顶部梳理条14的回转顶部 梳理件13,条筒15和圈条器16。罗拉的转动方向如曲线箭头所示。字母标记M表示锡林4 的中心点(轴线)。数字标记4a表示锡林针布而数字标记4b表示锡林4的转动方向。字 母标记B表示回转顶部梳理件13在梳理位置的转动方向,而字母标记C表示顶部梳理条14 的返回传送方向,数字标记30\30π表示功能元件而数字标记41表示锡林4下方的罩盖。 箭头A指示工作方向。如图2所示,在梳理机的每一侧都设有整体地集成到相关联的侧屏19中的设定曲 轨17(挠性曲轨)。设定曲轨17具有凸起外表面17a和底侧17b。在设定曲轨17的顶部 有例如由低摩擦塑性材料制成的滑道20,其具有凸起外表面20a和凹入内表面20b。凹入 内表面20b位于凸起外表面17a的顶部上且能够在其上沿着箭头D、E的方向滑动。每个顶 部梳理条14都包括后部件14a和运载部件14b。每个顶部梳理条14在其两端的每一端都 具有顶部梳理头,每个顶部梳理头都包括两个钢销14”142。钢销14”142的延伸超出运载部件14b端面的部分在滑道20的凸起外表面20a上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针布18被附接到运载部件14b的底侧。数字标记21表示顶部梳理针布18的尖端圆。锡林4在其圆周上 具有锡林针布4a,例如锯齿针布。该锯齿的齿高为例如h = 2mm。数字标记22表示锡林针 布4a的尖端圆。尖端圆21与尖端圆22之间的间距(梳理间隙)由字母标记a表示,例如 为3/1000”。凸起外表面20a与尖端圆22之间的间距由字母标记b表示。凸起外表面20a 与尖端圆21之间的间距由字母标记c表示。凸起外表面20a的半径由字母标记r3表示而 尖端圆22的半径由字母标记Γι表示。半径η和1~3在锡林4的中心点处相交。数字标记 19表示侧屏。根据图3,示出了侧屏19a(另一侧的侧屏19b在图4中示出),其带有用于回转顶 部梳理条14的集成设定曲轨H1 (挠性曲轨)以及两个用于固定功能元件(固定梳理元件、 抽吸罩)的集成设定曲轨34a、35a。设定曲轨H1被布置在侧屏19a的上部周边区域中。 设置了四个定位芯轴26a-26d(螺纹芯轴)作为定位装置,它们由其一端支撑在侧屏19a的 法兰191上,而其另一端支撑在设定曲轨H1上。在侧屏19a的两个侧向周边区域中有两个 设定曲轨34a、35a。定位芯轴36Ι,36ΙΙ,36ΙΠ和S 1^ 11^ 111作为定位装置分别与设定曲 轨34a和35a关联。定位芯轴Se1Je11Jem由其一端支撑在侧屏19a的法兰1911上,而其 另一端支撑在设定曲轨34a上。定位芯轴Sfd 11” 111由其一端支撑在侧屏的法兰19ΠΙ 上,而其另一端支撑在设定曲轨35a上。设定曲轨34a布置在刺辊3和顶部梳理引导罗拉 13a之间,即预梳理区域中。设定曲轨34a上安装有固定功能元件301,后者在图3中的例子 中是未包覆针布的罩盖元件31a-31c,三个固定梳理元件32a-32c和三个抽吸罩33a、33b、 33c。设定曲轨35a布置在顶部梳理引导罗拉13b与道夫5之间,即后梳理区域中。设定曲 轨35a上安装有固定功能元件3011,后者在图3中的例子中是六个固定梳理元件38a-38f和 三个抽吸罩39a-39c。图4示出了锡林4的一部分,包括其壁4e的圆柱形表面4f和锡林端部4c、4d (径 向支撑元件)。表面4f设有针布4a,针布4a在此例中被设置为锯齿丝的形式。锯齿丝被 牵引到锡林4上,即以紧密邻接的圈在侧部法兰(未示出)之间绕锡林4卷绕,以形成设有 尖端的圆柱形工作表面。纤维应当尽可能均勻地在工作表面(针布)上处理。梳理工作是 在彼此对置的针布18和4a之间进行的,并且主要受到一个针布相对于另一个针布的位置 以及两个针布18和4a的齿尖之间的针布间距的影响。锡林4的工作宽度是梳理机的所有 其它工作元件特别是回转顶部梳理件14或固定顶部梳理件SO1JOn (图1)的决定因素,其 中所述其它工作元件与锡林4一起在整个工作宽度上均勻地梳理纤维。为了能够在整个工 作宽度上进行均勻的梳理工作,工作元件(包括那些附加元件)的设置必须在该工作宽度 上得到保持。然而锡林4自身可能由于针布丝的牵引、离心力或梳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 变形。锡林4的轴颈23a、23b安装在轴承25a、25b中,所述轴承安装在固定的机架24a、24b 上。圆柱形表面4f的直径即半径r4的两倍(例如1250mm)是机器的重要尺寸,其在运转 过程中由于工作热量而变得更大。侧屏19a、19b被分别附接到两个机架24a、24b。设定曲 轨171、172(挠性曲轨)被分别整体集成到侧屏19a、19b中。锡林4的圆周速度为例如35 米/秒。在运转中,特别是在生产速度高和/或处理合成纤维或棉/合成纤维混纺时,梳理 工作在针布18和锡林针布4a之间的梳理间隙a中(或在针布27a、27b之间的梳理间隙d中)产生热量,锡林壁4e发生膨胀,即半径1~4增大且梳理间隙a或d减小。热量通过锡林 壁4e导入径向支撑元件即锡林端部4c和4d中。锡林端部4c、4d由此类似地发生膨胀, 即半径增大。锡林4在所有侧部上被几乎整个地封装(封闭)在径向上是由元件14、30工、 30π、41(参见图1)封闭,而在梳理机的两侧是由元件ΠρΠρΝεκΙ^』^』^封闭。结 果,基本上没有热量从锡林4辐射到外界(到大气)。然而,大表面积的锡林端部4c、4d的 热量特别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通过辐射传送到大表面积的侧屏19a、19b,热量从侧屏辐射 出去到较冷的大气中。由于辐射,侧屏19a、19b的膨胀程度相对于锡林端部4c、4b较小, 这导致了梳理间隙a(图2a)和梳理间隙d(见图6a)的减小在不希望(就梳理的结果而 言)到危险的程度范围中。梳理元件(顶部梳理条14)安装在设定曲轨17”172(挠性曲 轨)上,且固定梳理元件30安装在设定曲轨34a、35a(延伸曲轨)上,这些设定曲轨又与侧 屏19a、19b整体结合。在加热的情况下,与锡林壁4e的半径r4的膨胀和由此产生的锡林4 的针布4a的膨胀相比,设定曲轨17a、17b的提升和由此产生的顶部梳理条14的针布18的 提升增加较少,这导致了梳理间隙a的变窄。锡林壁4e和锡林端部4c、4d由具有线性热膨 胀系数α = 11.5Χ10_6[1/° K]的钢例如St37制成。于是一方面为了补偿锡林端部4c、 4d和锡林壁4e与侧屏19a、19b在膨胀方面的相对差(由于到大气中的热量辐射受到锡林 4封装的阻挡,但热量从侧屏自由地辐射到大气中),侧屏由例如具有线性热膨胀系数α = 23.8Χ10_6[1/° K]的铝制成。按照另一种构造方式,锡林4也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性材 料制成,且侧屏19可以由例如具有线性热膨胀系数α = 10.5Χ10_6[1/° K]的铸铁GG制 成。在两种情况下,侧屏19a、19b的径向膨胀都比锡林4的径向膨胀大。以此方式,即使锡 林4的膨胀保持相同,机器元件例如顶部梳理条和/或梳理条在径向上也向外移动或提升。 结果,由于热量影响而产生的不希望有的梳理间隙a的减小被显著减少或减小。通过定位芯轴ZeajecUSe1-SeivJT1-STiv,设定曲轨17、34、35的曲率半径分别与 锡林4的相应曲率半径1~4相匹配。这在梳理机启动运转之前是例行实施的。在运转阶段 期间的适应性调整同样是可能的。根据图5,侧屏19a和设定曲轨H1(挠性曲轨)具有一体部件的形式。在图4中以剖视图示意性示出的该一体结构在图5中以透视图示出。此结构还在下面的图8中用设 定曲轨34a(延伸曲轨)的例子更详细地进行描述。根据图6和7,预梳理区中的设定曲轨34a(延伸曲轨)和后梳理区中的设定曲轨 35a (延伸曲轨)被集成到侧屏19a中(这同样适用于侧屏19b,参见图4)。设定曲轨34a和 35a每一个都分别与4个定位芯轴Se1-SeivJT1-STiv配合。固定功能元件SO1JOn (例如梳 理元件32)分别具有模块B1-B3和C1-C3的形式,这些模块分别通过设定螺纹件40a、40b (仅 示出了两个螺纹件)附接到各自的设定曲轨34a、35a。功能元件301也可以通过至少一个 设定螺纹件40a、40b分别单独地附接到设定曲轨34a、35a。图6a示出了固定梳理元件32,其针布27a、27b相对于锡林4的针布4a具有梳理 间隙d。图8详细示出了根据图6的实施例,其带有用于设定曲轨34a(延伸曲轨)的挠 性定位元件以及定位芯轴Se1-Seiv15该实施例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用于根据图7的设定曲轨 35a (延伸曲轨)和根据图5的设定曲轨H1 (挠性曲轨)。根据图8,设置侧屏19a(示出了其一部分)作为固定的横向握持装置。设置与侧屏19a相连接的设定曲轨34a(延伸曲轨)作为功能元件(例如固定梳理元件32)的支撑 元件。四个定位芯轴(螺纹芯轴Me1Ieiv作为定位装置与设定曲轨34a连接。侧屏19a 和设定曲轨34a具有一体部件42的形式。该一体部件42具有在侧屏19a与设定曲轨34a 之间的贯穿开口 43a-43e,其中布置了作为挠性定位元件的片簧状弯曲元件44a-44d。以此 方式,侧屏19a和设定曲轨34a彼此结合。设定曲轨34a被集成到侧屏19a中,即侧屏19a 的一部分形成为设定曲轨34a。弯曲元件44a_44d形成了侧屏19a与设定曲轨34a之间的 连接桥梁,并且是一体部件42的整体部分。由于弯曲元件44a-44d,在侧屏19a与设定曲轨 34a之间的区域中存在弯曲区域。邻接的开口 43a-43e和弯曲区域44a-44d彼此交错。相 对于锡林4在轴向上观察,弯曲区域具有图案的形式且该图案形成了结构(图案结构)。该 图案具有在第一方向(基本在相对于侧屏19a或锡林4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轴。具有对 称轴S。弯曲元件44a和44b的弯转部分(loop)具有左手曲线而弯曲元件44c和44d的弯 转部分具有右手曲线。还可以是(未示出)弯曲元件44a和44c的弯转部分具有左手曲线 而弯曲元件44b和44d的弯转部分具有右手曲线。最后,还有两种替代方式(未示出)也 是可能的弯曲元件44a和44b具有右手曲线而弯曲元件44c和44d具有左手曲线,或者弯 曲元件44a和44c具有右手曲线而弯曲元件44b和44d具有左手曲线。由于前述围绕各自 的对称轴的布置的原因,获得了设定曲轨34a在径向上向外或向内的机械稳定性和均勻的 空间位移。 一体部件42(包括侧屏19a、设定曲轨34a、弯曲元件44a_44d)可以用例如铝铸 造为一体(金属铸造)。替代地,一体部件42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特别是机械切割来制造, 其中开口 43a-43e从实心材料中切出。最后,一体部件42可以通过铸造制成,且弯曲元件 44a-44d和/或开口 43a-43e被机械磨光。根据图9,弯曲元件44c由扁平的金属制成。当其伸展开时,弯曲元件是金属条,其 厚度e小于其宽度f。弯曲元件44c是一种具有弯转部分的片簧。弯曲元件44c在其一端 延伸到法兰191,且在其另一端结合到设定曲轨34a中。从法兰191开始,弯曲元件44c首 先具有大致正交的直部分41,其后是成钝角跟随的上升部分442,该上升部分442通过弯转 部分443 (右手曲线)结合到另一个上升部分444中,在该上升部分444后成钝角地跟随有 最后部分445,该最后部分445被布置为大致正交于设定曲轨34a。以此方式,通过弯曲元件 44c形成了弹性片簧,其能够在径向上延伸和收缩。为了实现弯曲运动或变形,使用了定位芯轴36111,其通过其一端附接到法兰191而 通过其另一端附接到设定曲轨34a。设定芯轴36m通过位于弯曲元件44c中的通孔例如钻 孔而穿过弯曲元件44c的部分442和444。定位芯轴36ΠΙ在其面对法兰191的端部区域处 具有与两个设定螺母45、46相配合的(已知且未示出的)螺纹件。定位芯轴3611的另一 端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未示出)固定在设定曲轨的开口(例如钻孔)中。通过松开和紧固 该设定螺母45、46,设定芯轴36ΠΙ可以在方向F、G上位移,并因此设定曲轨可以径向地向外 (沿方向F)或向内(沿方向G)位移。数字标记47和48表示垫圈。根据图10,两个挠性弯曲元件49a、49b在侧视图中是弯折形的。该两个弯折结构 相对于彼此对称布置。两个相应的设定螺纹件50a、50b穿过这两个弯折形的弯曲部件的弯 转部分。挠性弯曲元件49a、49b也可以是蛇形的或类似形状(未示出)。图Ila和lib示意性地示出了(夸张地示出)滑动曲轨部分341在径向上向外(图Ilc中的箭头H)的位移。间距e和f之间的位移路径g为约士2mm。类似地发生了在径向 上向内(图Ilc中的箭头I)的位移。数字标记1喂入罗拉
2喂入板3a、3b、3c 刺辊
4 锡林4a锡林针布4b锡林旋转方向4c锡林端部4d锡林端部4e锡林壁4f锡林壁表面5 道夫6剥棉罗拉7、8 轧辊9纤维网引导元件10纤维网喇叭口11、12传送罗拉13回转顶部梳理件13a、13b顶部梳理条引导罗拉14顶部梳理条14a后部件14b运载部件14c 内部^”!^钢销15 条筒16圈条器17 ;17i、172S定曲轨(挠性曲轨)17a夕卜表面17b 底侧18顶部梳理针布19; 19a、19b 侧屏20 滑道20a夕卜表面20b内表面21顶部梳理针布的尖端圆22锡林针布的尖端圆23a、23b 轴颈
24a、24b 机架壁25a、25b 轴承26a、26b、26c、26d 定位芯轴27a、27b固定梳理元件针布28〗、28π 通槽29贯通开口3O1JOn功能元件31a-31c 罩盖元件32 ;32a-32c固定梳理元件33a_33c 抽吸罩34 ; 34a、34b设定曲轨(预梳理区延伸曲轨)35 ;35a、35b设定曲轨(后梳理区延伸曲轨)Se1Je11Je1Hdeiv 定位芯轴β 1』 11』 111』 "定位芯轴38a-38f固定梳理元件39a-39c 抽吸罩40a、40b固定螺纹件41 罩盖42 —体部件43a_43e 贯通开口44a-44d挠性弯曲元件45设定螺母46设定螺母47 垫圈48 垫圈49a、49b弯折形的弯曲元件50a、50b设定螺纹件51设定曲轨(梳理机下部区域的调节曲轨).
权利要求
一种在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盖板式梳理机、罗拉式梳理机等上用于设定工作间隙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罗拉,所述罗拉例如为具有圆柱形的包针布的壁表面的锡林,并且所述设备具有与罗拉针布对置且与之径向间隔开的包针布和/或未包针布的活动的或固定的机器元件、以及两个固定的横向握持装置(侧屏),其中设有设定曲轨作为机器元件的支撑元件,所述设定曲轨与横向握持装置(侧屏)连接,所述设定曲轨用于设定工作间隙,且定位装置与所述设定曲轨连接,其特征在于,横向握持装置(19;19a,19b)(侧屏)和至少一个相连接的设定曲轨(17;171,172;34;34a,34b;35;35a,35b)具有一体部件(42)的形式,且该部件(42)具有在握持装置(19;19a,19b)与设定曲轨(17;171,172;34;34a,34b;35;35a,35b)之间的贯通开口(43a-43e),在所述贯通开口之中或之间布置有用于设定曲轨(17;171,172;34;34a,34b;35;35a,35b)的挠性定位元件(44a-44d;49a,49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与设定曲轨彼此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被集成到握持装置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的一部分形成为设定 曲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的凸起弯转部分形成 为设定曲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的周边的子区域形成 为设定曲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是侧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握持装置由弹性金属构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侧屏由铝或铝合金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装置、所述至少一个 设定曲轨和所述挠性定位元件是一体的。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梳理机的每一侧设有一体 部件,所述一体部件包括握持装置、至少一个设定曲轨和挠性定位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握持装置与设定曲轨之间 的一体部件具有包括贯穿开口和挠性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是可挠性调节的。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挠性定位元件是弯曲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开口中有弯曲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弯曲区域具有图案的形式。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形成结构(图案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弯曲区域具有结构的形式(弯 曲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包括弯转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由扁平的金属构成。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弯曲元件具有片簧或类似物 的形式。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是弯折的或类似形状。
23.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包括蛇形或类似形状。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在平面视图中位于侧屏上。
2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位于锡林的轴向上。
2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的轴线。
27.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大体在相对于侧屏 或锡林的径向上行进。
28.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的轴线。
29.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方向在与相对于锡林壁 或侧屏凸起曲线的切线基本平行的方向上行进。
30.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是正交的。
31.如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是正 交的。
32.如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至少具有均勻地或不均 勻地交替的部分。
33.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图案包括多个贯 通开口。
34.如权利要求1-3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围绕多个挠性单元。
35.如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结构)的形状是可变的。
36.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挠性单元随着设定曲轨的膨 胀而增长得更大。
37.如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挠性单元随着设定曲轨的收 缩而缩小。
38.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贯通开口被设置在弯转部分 外面。
39.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贯通开口被设置在弯转部分 之间。
40.如权利要求1-3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体部件具有包括径向内部 支撑装置和径向外部设定曲轨的三明治式的结构,图案结构被布置在设定曲轨与支撑装置 之间。
41.如权利要求1-4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与支撑装置通过定 位装置例如定位芯轴而连接。
42.如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定位装置,通过所述定 位装置能改变设定曲轨的半径(曲率半径)。
43.如权利要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装置能够在径向上移动设定曲轨。
44.如权利要求1-4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挠性定位元件例如弯 转部分、片簧或类似物与定位装置连接。
45.如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螺纹芯轴。
46.如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弹性元件。
47.如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是压缩弹簧。
48.如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是片簧。
49.如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热膨胀元件。
50.如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热膨胀元件包括可热膨胀的 金属杆。
51.如权利要求1-5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用于扩张或收缩图案结构。
52.如权利要求1-5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相对于图案结构同 心布置。
53.如权利要求1-5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例如定位芯轴在沿 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上被布置在图案结构的中心。
54.如权利要求1-5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能够在张力变化相 对小的情况下产生相对长的位移路径。
55.权利要求1-5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结构是与一体部件一起 铸造的。
56.权利要求1-55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铸造的图案结构接受机械切割。
57.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结构能够通过对部件进 行机械切割而产生。
58.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被分成单独的支撑 区域(区段)。
59.权利要求1-5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图案在支撑区域内相对彼此 对称地布置。
60.权利要求1-5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滑道例如塑性元件被布置在 设定曲轨上。
61.权利要求1-60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器元件是回转顶部梳理组 件的包针布的顶部梳理条。
62.权利要求1-61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器元件是固定梳理元件。
63.权利要求1-62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器元件是抽吸罩。
64.权利要求1-63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器元件是剥棉模块。
65.权利要求1-6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器元件是剥棉斩刀。
66.权利要求1-65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是用于活动的顶部 梳理条的挠性曲轨。
67.权利要求1-6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是用于固定工作元件或功能元件的延伸曲轨。
68.权利要求1-6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延伸曲轨被布置在预梳理区和/或后梳理区中。
69.权利要求1-6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梳理机上仅设有用于固定工作元件或功能元件的设定曲轨。
70.权利要求1-6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定曲轨是梳理机下部区域中的调节曲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盖板式梳理机、罗拉式梳理机等上用于设定工作间隙的装置中,该设备具有罗拉例如具有圆柱形的包针布的壁表面的锡林,并具有与罗拉针布对置且与之径向间隔开的包针布和/或未包针布的活动或固定的机器元件、以及两个固定的横向握持装置(侧屏),其中设有设定曲轨用作机器元件的支撑元件,设定曲轨与横向握持装置(侧屏)连接并用于设定工作间隙,且定位装置与设定曲轨连接。为了能够在结构和安装中以简单的方式设定工作间隙,横向握持装置(侧屏)和至少一个相连的设定曲轨具有一体部件的形式,且该部件具有在握持装置与设定曲轨之间的贯通开口,在贯通开口中或之间布置用于设定曲轨的挠性定位元件。
文档编号D01G15/28GK101805945SQ20101010801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7日
发明者A·埃本赫, A·莱德 申请人: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