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6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大卷装无捻粗纱吊装搬运的气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玻璃纤维生产厂家生产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重量都在18- 千克,为了产品不变形,也为了在二次退纱时不脱圈、不垮纱及不爆纱,一般都是操作工人直接从络纱机上取下产品将其抱上托盘进行包装,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比较大,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而且二次退纱的接头也较多,二次退纱的生产效率就低。于是大卷装络纱机应运而生,这种络纱机生产的无捻粗纱重量可达每个250千克,卷径达Φ600mm,卷幅也达到了 600mm。然而如何搬运这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成为了一个难题——由于大卷装无捻粗纱产品的特点是不能在外部用力挤压它,外面用力很容易造成二次退纱脱圈、垮纱和爆纱,所以普通的搬运方法都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大卷装无捻粗纱不易搬运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能从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伸入的,利用气动控制使胀块撑住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内壁从而进行吊装搬运的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包括机头和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还包括轴、定位套、锥套和胀块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轴上;所述锥套滑动套在轴上,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的杯底套在所述轴上,锥套外壁包含沿锥套纵向为梯度的锥面,锥套杯壁内壁沿所述轴的纵向各个高度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锥套杯壁内壁紧含所述定位套;所述轴、锥套杯体内壁、定位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设置有和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密闭腔进/出气口 ;所述胀块围在所述锥套外,所述胀块具有与所述锥套锥面相配合的斜面突起,所述胀块和锥套接触面光滑,所述胀块与轴弹性拉紧连接。所述胀块收缩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所述胀块胀开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大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还包括上、下端盖,上、下定位圈和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设置在所述轴壁的最上端,所述上端盖和上定位圈依次从轴的顶端向下套在所述轴上键的位置;所述胀块有若干个,均为硬质外壳,围绕所述轴周向设置,所述胀块沿所述轴纵向覆盖所述轴上所有定位套和锥套;所述下端盖、下定位圈依次从所述轴底端向上套在所述轴上;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沿轴纵向牢固卡住所述胀块。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和电磁阀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轴固定的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拉簧连接;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底端向杯口端逐渐收缩的锥面。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和调压阀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所述轴固定的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压簧连接;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口端向杯底端逐渐收缩的锥面。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所述气源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电磁阀,所述抽气机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和抽气机,所述气源和抽气机分别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所述轴内部为贯通的中空气道,在构成所述密闭腔的所述轴壁上设有密闭腔进/ 出气口 ;在所述轴壁上,还设有与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机头进/出气口。所述轴、锥套、胀块三者之间形成的带有密闭腔进/出气口的密闭腔结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密闭腔结构分别沿所述轴上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轴的顶端设置有吊环。一种吊装搬运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1-9 之一所述的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胀块收缩至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状态,用吊装装置吊挂着机头使机头伸入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然后通过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胀块胀开撑住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孔壁,此时进行对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搬运;搬运完毕后,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机头胀块收缩,此时从所述内孔中将所述机头取出。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所述轴、锥套杯体内壁、定位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设置有和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密闭腔进/出气口,能够通过控制气动控制系统向所述密闭腔充气或使所述密闭腔向外排气。所述锥套滑动套在轴上,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的杯底套在所述轴上,对所述密闭腔充气或使所述密闭腔向外排气,相应地,所述锥套沿所述轴滑动,密闭腔容积变化。锥套杯壁内壁沿所述轴的纵向各个高度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锥套杯壁内壁紧含所述定位套,所述锥套能够在保证密闭腔密闭的情况下沿轴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轴上,所述锥套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的定位套移动。锥套外壁包含沿锥套纵向为梯度的锥面,所述胀块围在所述锥套外,所述胀块具有与所述锥套锥面相配合的斜面突起,所述胀块和锥套接触面光滑,所述胀块与所述锥套互相配合的斜面能够将所述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递给所述胀块,使所述胀块相应地垂直于所述轴的纵向以所述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胀开或向中心收缩。所述胀块与轴弹性拉紧连接保证了胀块能够朝向所述轴收缩复原。当所述胀块向外胀开,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增大,当所述胀块向内收缩,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减小。所述胀块收缩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保证机头能够伸入所述内孔;所述胀块胀开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大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保证机头伸入所述内孔后,可以撑住所述内孔内壁。所述键设置在所述轴壁的最上端,对上端盖进行定位。所述上端盖和上定位圈依次从轴的顶端向下套在所述轴上键的位置,所述上定位圈用于定位上端盖。所述胀块有若干个,均为硬质外壳,围绕所述轴周向设置,所述胀块沿所述轴纵向覆盖所述轴上所有定位套和锥套,所述胀块伸入所述内孔后,所述胀块能够向外辐射胀开撑住所述内孔内壁。所述下端盖、下定位圈依次从所述轴底端向上套在所述轴上,所述下定位圈用于定位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沿轴纵向牢固卡住所述胀块,一能够防止所述胀块沿轴上下移动, 二能够使端盖盖住所述胀块上下沿,防止胀块剐纱。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和电磁阀,调控所述电磁阀能够使所述密闭腔通大气或不通大气,所述抽气机在所述密闭腔不通大气时能够对所述密闭腔抽气,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轴固定的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拉簧连接,由于抽气时所述密闭腔容积减小,所述锥套沿所述轴朝向所述定位套滑动,调控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密闭腔通大气后,所述设置的复位拉簧能够帮助所述锥套复位。 当对所述密闭腔抽气时,为了将所述锥套的移动传递给所述胀块,使所述胀块向外辐射胀开,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底端向杯口端逐渐收缩的锥面。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和调压阀,调控所述电磁阀能够使所述密闭腔通大气或不通大气,所述气源在所述密闭腔不通大气时能够对所述密闭腔充气,所述调压阀用于调定气源气压。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所述轴固定的定位套, 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压簧连接,由于充气时所述密闭腔容积增大,所述锥套沿所述轴远离所述定位套滑动,调控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密闭腔通大气后,所述设置的复位压簧能够帮助所述锥套复位。当对所述密闭腔充气时,为了将所述锥套的移动传递给所述胀块,使所述胀块向外辐射胀开,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口端向杯底端逐渐收缩的锥面。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所述气源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电磁阀,所述抽气机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和抽气机,所述气源和抽气机分别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在所述机头做相应配合设置的情况下,其上三种气动控制系统均可以实现对机头的控制。所述轴内部为贯通的中空气道,在构成所述密闭腔的所述轴壁上设有密闭腔进/ 出气口 ;在所述轴壁上,还设有与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机头进/出气口,以上设置用于构成气动控制系统对所述密闭腔充气/抽气,或密闭腔和大气相通的气路。所述轴、锥套、胀块三者之间形成的带有密闭腔进/出气口的密闭腔结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密闭腔结构分别沿所述轴上下依次设置,如此增加了对所述胀块的支撑, 能够使所述胀块更加稳固。在所述轴的顶端设置有吊环,方便吊挂所述机头。所述吊装搬运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搬运而不会造成二次退纱脱圈、垮纱和爆纱。


图1——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结构装配2——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气动控制原理图1-轴,2-键,3-上端盖,4-内六角紧定螺钉,5-0型密封圈,6_密闭腔进/出气口, 7-锥套,8-胀块,9-中间定位套,10-压簧,11-0型密封圈,12-内六角紧定螺钉,13-定位圈,14-下端盖,15-吊环螺栓,16-锁紧螺母,17-机头进/出气口,18-拉簧,19-上定位圈, 20-上定位套,21-0型密封圈,22-内六角紧定螺钉,23-下定位套,24-内六角螺栓,25-密闭腔,26-气源,27-调压阀,28-机头,29- 二位二通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 以下根据说明书附图对零件的装配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包括轴1,密封圈5、11、21,上、下锥套7,胀块8,上定位套20,中间定位套9,下定位套23。所述上定位套、上锥套、中间定位套、下锥套、下定位套依次从上到下套在所述轴上。所述上定位套、中间定位套和下定位套分别用内六角紧定螺钉4、22、12和所述轴固定。 所述上、下锥套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杯底滑动套在所述轴上;所述锥套杯壁底端外壁为沿锥套纵向从杯口端向杯底端逐渐收缩的锥面,锥套杯壁内壁为柱面;所述上锥套杯口朝上,上锥套杯壁内壁紧含上定位套;所述下锥套杯口朝下,下锥套杯壁内壁紧含下定位套。所述同组锥套、定位套和轴三者两两之间分别由密封圈密封,形成密闭腔25 ;所述轴的内部为贯通的中空气道,所述轴两端密封,在构成所述上、下密闭腔的所述轴壁上分别设有大小相同、数量相等的密闭腔进/出气口 6 ;在所述轴壁顶端,还设有与气动控制系统相连的机头进/出气口 17。所述中间定位套和上锥套杯底端之间,中间定位套和下锥套杯底端之间均有压簧10连接。在所述锥套和定位套外,沿所述轴的周向围有若干沿所述轴纵向遮盖所有定位套和锥套的硬壳状胀块所述胀块与所述锥套相接触,接触面为所述锥套锥面和与所述锥面相配合的所述胀块内壁上的斜面突起,所述接触面光滑, 所述胀块与轴由拉簧18连接。所述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还包括上端盖3、下端盖14、上定位圈19、 下定位圈13和键2。所述键设置在所述轴壁的最上端,所述上端盖和上定位圈依次从轴的顶端向下套在所述轴上所述键的位置;所述下端盖、下定位圈依次从所述轴底端向上套在所述轴上;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沿轴纵向牢固卡住所述胀块。所述胀块和其所包围的整体结构为机头,机头外可加套弹性套。所述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还包括用于起吊的吊环螺栓,所述轴的顶端设有螺孔,将吊环螺栓旋入所述螺孔,并用索紧螺母索紧。如图2所示,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还包括气动控制系统,所述气动控制系统由气源沈、导气管、二位二通电磁阀四、调压阀27组成。所述气源由导气管和机头进/出气口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通/断电实现对所述密闭腔充气或使所述密闭腔通大气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通电时所述密闭腔不通大气,气源经由机头进/出气口对密闭腔充气;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断电时所述密闭腔通大气,所述密闭腔经由机头进/出气口、 二位二通电磁阀向大气排出空气。所述调压阀用于调定充气气压。工作时,将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吊环螺栓15挂在转运设备上。在机头进/出气口 17处不通压缩空气,使机头进/出气口 17与大气连通,气动吊装装置的压簧10 复位,推动上、下锥套7分别向所述轴的两端运动,由于锥套和胀块的所述接触面能够将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导为所述胀块垂直所述轴的横向移动,此时胀块8收缩至使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将气动吊装装置机头伸入大卷装无捻粗纱的内孔,然后使压缩空气从机头进/出气口 17进入设有贯穿气道的轴内,气流从两个密闭腔进/出气口 6进入两个密闭腔25中,推动两个锥套7向轴的中间滑动。经过锥套和胀块的所述接触面将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导为所述胀块垂直所述轴的横向移动,围在一起的若干块胀块8从所述轴向外辐射胀开,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增大,所述机头牢固支撑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此时,能够依靠所述机头与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起吊运输大卷装无捻粗纱。大卷装无捻粗纱产品放到指定位置以后,将密闭腔里的压缩空气经由所述轴内气道从机头进/出口 17排入大气,此时压簧10复位,推动锥套7向所述轴两端滑动,使胀块8收缩,再次使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此时将所述机头从大卷装无捻粗纱产品的内孔中取出,至此,完成了一次吊装搬运过程。以下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每个零件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结构装配图1为轴,是组装整个吊装装置机头的中轴,轴壁对应密闭腔处有密闭腔进/出气口,轴内为中空气道,轴壁顶端还有机头进/出气口,能够通过中空气道、密闭腔进/出气口和机头进/出气口组成的气路对密闭腔进行充气或抽气;2为键,对上端盖3进行定位;3为上端盖,用于和下端盖14 一起沿所述轴纵向固定胀块8,同时也防止胀块剐纱;4为内六角紧定螺钉,用于固定上定位套20,防止上定位套轴向、径向窜动;5为0型密封圈,起密封作用;6为密闭腔进/出气口,供气流进/出所述密闭腔;7为锥套,所述锥套滑动套在轴上,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的杯底套在所述轴上,锥套杯壁内壁沿锥套纵向各个高度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锥套内壁紧含所述定位套; 所述轴、锥套、胀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腔;锥套外壁包含沿锥套纵向为梯度的锥面,锥套和胀块的所述接触面能够将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导为所述胀块垂直所述轴方向的移动,通过控制锥套沿轴的滑动使机头横截面直径增大或缩小;8为胀块,胀块能够从轴向外辐射胀开牢固支撑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内壁;9为中间定位套,在与所述锥套杯底相对位置加设与轴固定的中间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中间定位套之间加设复位压簧用于复位锥套;10为压簧,可使锥套在密闭腔排气以后自动复位;11为为0型密封圈,起密封作用;12为内六角紧定螺钉,固定下定位套23,防止下定位套轴向、径向窜动;13为下定位圈,用于定位下端盖;14为下端盖,用于和上端盖3 —起沿轴纵向固定胀块8,同时也防止胀块剐纱;15为吊环螺栓,和所述轴连接,用于起吊;16为锁紧螺母,将吊环螺栓固定在轴顶端,防止起吊时吊环螺栓松动;17为机头进/出气口,连接气动控制装置,供气流进/出机头;18为拉簧,将胀块8和轴拉紧连接;19为上定位圈,定位上端盖;
20为上定位套,固定在所述轴上,和所述轴、上锥套组成密闭腔,密闭腔相当于气缸,上定位套相当于气缸的活塞;21为0型密封圈,起密封作用;22为内六角紧定螺钉,用于固定中间定位套9,防止中间定位套轴向、径向窜动;23为下定位套,固定在所述轴上,和所述轴、下锥套组成密闭腔,密闭腔相当于气缸,下定位套相当于气缸的活塞;M为内六角螺栓,固定下端盖。图2为该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连接线段代表导气管,左侧为从导气管上引出的二位二通电磁阀四, 右侧为从导气管上引出的调压阀27,中间下端为气源沈,中间上端为所述吊装装置机头 28。预先设定好调压阀。当二位二通电磁阀通电,二位二通电磁阀不通大气,气源通过导气管向机头进/出气口 17充气,胀块8胀开,机头横截面直径变大,此时机头能够撑住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孔壁完成起吊搬运;当二位二通电磁阀断电,二位二通电磁阀通大气,密闭腔内气体经过机头进/出气口由二位二通电磁阀排入大气,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胀块8收缩至使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此时可将机头伸入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或从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中取出。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所述锥套杯壁底端外壁沿锥套纵向为从杯口端向杯底端逐渐收缩的锥面改为在锥套杯壁外壁设置沿锥套纵向从杯底端向杯口端逐渐收缩的锥面突起,并在胀块朝向机头内的一面设置与所述锥套锥面相配合接触的斜面突起,所述锥套锥面和胀块斜面光滑。将所述中间定位套和上锥套杯底端之间,中间定位套和下锥套杯底端之间分别设置的压簧改为拉簧。所述气动控制系统气源改为抽气机,省去调压阀,通过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是否通电,控制所述密闭腔是否通大气;在密闭腔不通大气时,通过控制抽气机实现对所述密闭腔抽气。工作时,将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的吊环螺栓挂在转运设备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不对密闭腔进行抽气,机头进/出口与大气连通,气动吊装装置的所述拉簧复位, 拉动锥套向所述轴的中间定位套运动。由于锥套和胀块的所述接触面能够将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导为所述胀块垂直所述轴的横向移动,此时胀块8收缩至使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将气动吊装装置机头伸入大卷装无捻粗纱的内孔。然后用抽气机经由机头进/出气口、所述轴内中空气道、密闭腔进/出气口对两个密闭腔进行抽气,拉动两个锥套向轴的两端滑动。经过锥套和胀块的所述相接触斜面将锥套沿所述轴纵向的移动传导为所述胀块垂直所述轴的横向移动,若干块围在一起的胀块8将从所述轴向外辐射胀开,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横截面直径增大,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牢固支撑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此时,能够依靠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与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起吊运输大卷装无捻粗纱。大卷装无捻粗纱产品放到指定位置以后,使密闭腔经由气道和大气相通,此时所述拉簧复位,拉动锥套7向所述轴中间滑动,使胀块收缩,再次使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变为最小,此时将所述机头从大卷装无捻粗纱产品的内孔中取出,至此,完成了一次大卷装无捻粗纱的吊装搬运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包括机头和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还包括轴、定位套、锥套和胀块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轴上;所述锥套滑动套在轴上,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的杯底套在所述轴上,锥套外壁包含沿锥套纵向为梯度的锥面,锥套杯壁内壁沿所述轴的纵向各个高度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锥套杯壁内壁紧含所述定位套;所述轴、锥套杯体内壁、定位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设置有和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密闭腔进/出气口 ;所述胀块围在所述锥套外,所述胀块具有与所述锥套锥面相配合的斜面突起,所述胀块和锥套接触面光滑,所述胀块与轴弹性拉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块收缩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 所述胀块胀开后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大时,所述机头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还包括上、下端盖,上、 下定位圈和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设置在所述轴壁的最上端,所述上端盖和上定位圈依次从轴的顶端向下套在所述轴上键的位置;所述胀块有若干个,均为硬质外壳,围绕所述轴周向设置,所述胀块沿所述轴纵向覆盖所述轴上所有定位套和锥套;所述下端盖、下定位圈依次从所述轴底端向上套在所述轴上;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沿轴纵向牢固卡住所述胀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和电磁阀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轴固定的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拉簧连接;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底端向杯口端逐渐收缩的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和调压阀在与所述锥套杯底外侧相对的位置加设与所述轴固定的定位套,在所述锥套底部和所述加设的定位套之间用复位压簧连接;所述锥套外壁设置有由杯口端向杯底端逐渐收缩的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所述气源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机、电磁阀,所述抽气机通过导气管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或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电磁阀、调压阀和抽气机,所述气源和抽气机分别和所述密闭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内部为贯通的中空气道,在构成所述密闭腔的所述轴壁上设有密闭腔进/出气口 ;在所述轴壁上,还设有与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机头进/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锥套、胀块三者之间形成的带有密闭腔进/出气口的密闭腔结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密闭腔结构分别沿所述轴上下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的顶端设置有吊环。
10.一种吊装搬运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1-9之一所述的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机头胀块收缩至机头横截面直径最小状态,用吊装装置吊挂着机头使机头伸入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然后通过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胀块胀开撑住大卷装无捻粗纱内孔孔壁,此时进行对大卷装无捻粗纱的搬运;搬运完毕后,调控气动控制系统使机头胀块收缩,此时从所述内孔中将所述机头取出。
全文摘要
一种大卷装无捻粗纱气动吊装装置,包括机头和气动控制系统,所述机头还包括轴、定位套、锥套和胀块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轴上;所述锥套滑动套在轴上,所述锥套为杯体,所述锥套的杯底套在所述轴上,锥套外壁包含沿锥套纵向为梯度的锥面,锥套杯壁内壁沿所述轴的纵向各个高度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锥套杯壁内壁紧含所述定位套;所述轴、锥套杯体内壁、定位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设置有和气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密闭腔进/出气口;所述胀块围在所述锥套外,所述胀块具有与所述锥套锥面相配合的斜面突起,所述胀块和锥套接触面光滑,所述胀块与轴弹性拉紧连接。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方便地吊装搬运大卷装无捻粗纱。
文档编号D01H9/18GK102230243SQ20111016087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祖志德 申请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