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丝制程方法

文档序号:171916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纤维丝制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尤指一种碳纤维丝质量佳、操作方便、可实时处理断丝,且增加人员的安全性的碳纤维丝制程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丝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也有许多的产品由碳纤维丝为基础进行加工制成的,而碳纤维丝于制程中必须藉由碳纤维丝过丝炉加热加压步骤来完成,而加热的目的主要帮助热固型树脂硬化,让树脂发挥最大强度,其二是一般加热的同时或加热前会减压 (抽真空),减少树脂内部的气泡,对成品加压则是让结构更加紧密,目的都是在强化整体的致密度,增加强度,为此,一般处理该些过程的碳纤维丝制程方式如附图1所示,为原有碳纤维丝制程方式的实施示意图,由图清楚看出,包括第一氧化炉炉体6及第二氧化炉炉体7,而碳纤维丝8的行径方式即由第一氧化炉炉体6的下方以水平方式进入,再连续往上反向弯折前进,而后由第一氧化炉炉体6上方送出,再向下方路径前进而由第二氧化炉炉体7下方进入,再连续往上反向弯折前进,由第二氧化炉炉体7上方送出,即完成碳纤维丝 8加热的步骤。然上述碳纤维丝制程方法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因碳纤维丝8欲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7时,以斜的方式由第二氧化炉炉体7下方进入,
因此当碳纤维丝8发生断裂时人员无法实时处理断丝,并且当碳纤维丝8呈断裂状态时亦会被拖着行径,此时极容易发生静电,进而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对人员安全问题有一定影响,且不能设置升降平台,使其操作不便等问题,并影响到碳纤维丝8的质量,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丝制程方法,解决原有碳纤维丝制程方式所存在的碳纤维丝欲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时,以斜的方式由第二氧化炉炉体下方进入,因此当碳纤维丝发生断裂时人员无法实时处理断丝,并且当碳纤维丝呈断裂状态时亦会被拖着的情景,此时极容易发生静电,进而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人员安全问题有待思考,且不能设置升降平台,使其操作不便等问题,并影响到碳纤维丝的质量的问题,而达到质量佳、操作方便、且增加人员的安全性的进步性,另外,藉由升降平台的设置,得以使人员方便处理断丝问题,达到本发明的实用进步性。为达到上述优势及目的,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复数个氧化炉炉体,其该些氧化炉炉体包含有第一氧化炉炉体及第二氧化炉炉体,其第一氧化炉炉体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一入口、另一侧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一出口,而第二氧化炉炉体面对第一氧化炉炉体的侧处于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二入口,另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二出口,并各氧化炉炉体两侧分别设有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滚筒,当碳纤维丝由第一入口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内后,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一滚筒上,并由第一出口延伸出,再由第二CN 102534867 A
入口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内,并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二滚筒上,再由第二出口延伸出,藉此完成碳纤维丝的制程方法。再者,于第一氧化炉炉体及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升降平台,此升降平台亦可供承载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当碳纤维丝发生断裂情况时,工作人员得以利用升降平台上、 下活动来进行补救。本发明具体包括
一种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其包括复数个氧化炉炉体,其该些氧化炉炉体包含有第一氧化炉炉体及邻设该第一氧化炉炉体的第二氧化炉炉体,该第一氧化炉炉体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一入口,另一侧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一出口,而第二氧化炉炉体面对第一氧化炉炉体的侧处于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二入口,另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二出口,且第一氧化炉炉体两侧设有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一滚筒,而第二氧化炉炉体两侧设有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筒,其碳纤维丝制程方法步骤如下
(a)取一碳纤维丝由第一入口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内;
(b)将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一滚筒上,并由第一出口延伸出;
(c)其碳纤维丝再由第二入口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内;
(d)将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二滚筒上,并由第二出口延伸出。其中该第一氧化炉炉体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升降平台;
其中该第一氧化炉炉体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供碳纤维丝通过并用以支撑该碳纤维丝的支撑滚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碳纤维丝的特殊绕法,而达到质量佳、操作方便、且增加人员的安全性的进步性,另外,藉由升降平台的设置,得以使人员方便处理断丝。


图1为原有碳纤维丝制程方式的实施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复数个氧化炉炉体,其该些氧化炉炉体包含有第一氧化炉炉体1及邻设该第一氧化炉炉体1的第二氧化炉炉体2,该第一氧化炉炉体1 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一入口 11,另一侧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一出口 12,而第二氧化炉炉体2面对第一氧化炉炉体1的侧处于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二入口 21,另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二出口 22,且第一氧化炉炉体1两侧设有复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一滚筒13,而第二氧化炉炉体2两侧设有复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筒23,另外第一氧化炉炉体1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2之间设有一升降平台3及一供碳纤维丝4通过并用以支撑该碳纤维丝4的支撑滚筒5,其碳纤维丝4制程方法步骤如下
(a)取一碳纤维丝4由第一入口11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1内;
(b)将此碳纤维丝4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一滚筒13上,并由第一出口12延伸出;
(c)其碳纤维丝4再由第二入口21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2内;(d)将此碳纤维丝4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二滚筒23上,并由第二出口 22延伸出。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其碳纤维丝4绕设方式如下
首先碳纤维丝4由第一入口 11以水平方式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1内,直至经过第一滚筒13时藉由第一滚筒13作为支撑,而后180度向上反绕过该第一滚筒13,再往下一个第一滚筒13前进,同理再180度向上反绕过另一个第一滚筒13,亦持续往上反绕直到抵达位于第一氧化炉炉体1最上层的第一滚筒13,再往第一出口 12水平前进;当碳纤维丝4由第一出口 12行进出后,此时由支撑滚筒5将碳纤维丝4向上撑高,以便升降平台3进行活动,撑高后的碳纤维丝4再由第二入口 21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2内,同样的,先以水平方式活动于第二氧化炉炉体2内,直至经过第二滚筒23时藉由第二滚筒23作为支撑,而后180度向下反绕过该第二滚筒23,再往下一个第二滚筒23前进,同理再180度向下反绕过另一个第二滚筒23,亦持续往下反绕直到抵达位于第二氧化炉炉体2最下层的第二滚筒23,再往第二出口 22水平前进。藉此,当碳纤维丝4发生断裂情事时,其工作人员得以利用升降平台3上、下活动来进行补救。
权利要求
1.一种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数个氧化炉炉体,其该些氧化炉炉体包含有第一氧化炉炉体及邻设该第一氧化炉炉体的第二氧化炉炉体,该第一氧化炉炉体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一入口,另一侧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一出口,而第二氧化炉炉体面对第一氧化炉炉体的侧处于邻近顶部处设有第二入口,另一侧邻近底部处设有第二出口,且第一氧化炉炉体两侧设有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一滚筒,而第二氧化炉炉体两侧设有数个于不同高度且位置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筒,其碳纤维丝制程方法步骤如下(a)取一碳纤维丝由第一入口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内;(b)将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一滚筒上,并由第一出口延伸出;(c)其碳纤维丝再由第二入口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内;(d)将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二滚筒上,并由第二出口延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氧化炉炉体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升降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氧化炉炉体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供碳纤维丝通过并用以支撑该碳纤维丝的支撑滚筒。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有关碳纤维丝制程方法,属于纺织机械类,本发明为有关一种碳纤维丝制程方法,主要包括复数个氧化炉炉体,该些氧化炉炉体包含有第一氧化炉炉体及第二氧化炉炉体,当碳纤维丝由第一入口进入第一氧化炉炉体内后,此碳纤维丝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一氧化炉炉体两侧的第一滚筒上,并由第一出口延伸出,再由第二入口进入第二氧化炉炉体内,并连续反向弯绕于该些第二氧化炉炉体两侧的第二滚筒上,再由第二出口延伸出,藉此完成碳纤维丝的制程方法,另外于第一氧化炉炉体及该第二氧化炉炉体之间设有一升降平台,进而方便处理断丝问题,并因通过此种碳纤维丝的制程行径方法,而达到质量佳、操作方便、且增加人员的安全性等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D01F9/12GK102534867SQ2011103464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江金涛 申请人:上海联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