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47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套于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属于印染机械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纺织行业所使用的印染工艺,通常是在织物印制图案与染色之后,将织物送入烘燥机中进行干燥处理。即当织物一面或双面印染上图案与色彩之后,需要将织物传送至烘燥设备中进行烘干、固色。如公开下述内容的在先国内专利申请,申请号200710024162,名称为织物染色机, 其方案是依次设置有均勻轧车、预烘燥机、固色汽蒸箱、水洗机组和烘燥机。在均勻轧车与固色汽蒸箱之间设置有预烘燥机,使得浸轧过后的织物在进入固色汽蒸箱之前,首先要经过预烘机对织物进行预烘。上述印染设备,在输送过程中需采用传送辊及其类似装置在两台设备之间进行转向、换角度传送。由于织物在烘燥前保持一定的湿度、其表面图案色彩未干,在与传送辊接触时易于留下部分颜料而导致混色、串色,从而影响到印染质量。现有技术的解决手段是采用外部水冷或风冷降温方式,以期降低织物和传送辊接触表面的温度、减小颜料在传送辊表面粘附的机率。但是织物印染过程中的工作温度较高,若持续维持较低的传送温度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使得印染工艺整体成本较高。又如采用石蜡、松香等印染工艺,织物表面颜料的粘性较大,当出现温度波动时仍然会造成在传送辊表面留存有余料,印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形成表面图案瑕疵、甚至是出现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而在外部孔辊的内部设置一输送、导出空气的内吹风管,在织物转向传送过程中空气始终从内向外输送至外部孔辊外表面与织物之间,在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形成一层类似气模的空气垫层,以减小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的张力与摩擦力。织物在外部孔辊外表面换向或转角度传送时,织物表面的颜料不会粘附于外部孔辊,从而避免因混色、串色而导致的印染成品率下降、出现废料等问题的发生。另一设计目的在于,可集中于外部孔辊与织物接触的表面,控制并调节形成气模的空气压力和温度,以进一步地解决颜料粘附的问题、提高印染质量。设计目的还在于,实现定向输送、导出空气至转向传送接触部位,以节省空气用量、降低能源消耗。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主要具有,用于将织物转向传送的外部孔辊。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外部孔辊的内部轴向设置一内吹风管,外部孔辊的两侧端通过轴承装置套装于内吹风管上;[0012]在内吹风管的表面设置有数排排风孔,在外部孔辊的表面设置有数排通风孔。如上述基本方案,本实用新型不再采用外部水冷或风冷降温方式,而是从内部的内吹风管中输送并导出空气。空气从外部孔辊外表面与织物之间形成一层类似气模的空气垫层。依靠这一起到中间传力媒介的空气垫层,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的张力与摩擦力得以大大降低,织物并不与外部孔辊发生实际接触,当织物在外部孔辊外表面换向或转角度传送时,织物表面的颜料不会粘附于外部孔辊。即使是采用石蜡、松香等印染工艺,本实用新型仍可解决粘性较大的颜料粘附问题,保证图案印染清晰、不发生混色或串色等问题。为实现进一步提高空气垫层的均衡性、导出空气的均勻性,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在内吹风管与外部孔辊之间,轴向地套设有一内孔辊筒;内孔辊筒的表面设置有数排过风孔。空气从内吹风管集中地输送至内孔辊筒,再通过内孔辊筒表面的过风孔均勻地向外部孔辊进行分布,从而可提高形成空气垫层的空气密度与表面均勻性,使得织物表面受力均勻。为进一步地提高空气传送效率、降低导出空气过程中的损耗,对于内孔辊筒的结构改进与细化方案可以是,所述的过风孔为长圆孔结构;在内孔辊筒的表面,相邻两排的过风孔具有首尾相互错开的排列方式。通过上述改进方案,空气从内孔辊筒导出后,在一定间隔距离内空气是连续流动的,不存在盲区和死角。对于外部孔辊的细化方案是,在外部孔辊的表面,数排通风孔均勻地排列,相邻两排通风孔的横向和纵向间距相同,以使得外部孔辊与织物接触表面之间的空气垫层更趋于均勻分布。织物在转向传送过程中,织物通过空气垫层而在外部孔辊外表面实现换向或转角度传送。为集中地导出空气、维持空气应有的导出压力,在内吹风管的表面,数排排风孔占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周向面积,即通过内吹风管导出空气的夹角在90° -180°之间。由于内吹风管不与织物接触、也不必发生旋转,向外部孔辊导出空气的角度与织物占用外部孔辊外表面区域大小相关。基于现有织物印染工艺、印染设备的结构布局对于换向、转角度的范围要求是90° -180°之间。将排风孔占有内吹风管表面的周向面积限定为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可实现定向导出空气、节约气量和降低能耗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具有的优点是1、在外部孔辊与织物接触面之间形成类似气模的传输介质,能够有效地减小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的张力与摩擦力,颜料不会粘附于外部孔辊表面而可避免混色、串色问题的发生,印染成品率得以提高、避免出现废料等生产事故。2、能够集中于外部孔辊与织物接触的表面,实现控制并调节形成气模的空气压力和温度。3、实现定向导出空气至传送接触部位,能够节约空气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
现结合下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所述传送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吹风管表面排风孔的排列示意图;图3是排风孔在内吹风管表面排列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外部孔辊(局部标示有通风孔)的展开示意图;图5是内孔辊筒的展开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内吹风管1,外部孔辊4,轴承装置7,内孔辊筒8,排风孔11,通风孔41,过风孔8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主要包括有用于将织物转向传送的外部孔辊4,在外部孔辊4的表面设置有数排通风孔41 ; 在外部孔辊4的表面,数排通风孔41均勻地排列,相邻两排通风孔41的横向和纵向间距相同。在外部孔辊4的内部设置一轴向的内吹风管1,在内吹风管1的表面设置有数排排风孔11 ;在内吹风管1的表面,数排排风孔11占有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周向面积。在内吹风管1与外部孔辊4之间,轴向地套设有一内孔辊筒8,具体地是将内孔辊筒8焊接于内吹风管1上。内孔辊筒8的表面设置有数排过风孔81,所述的过风孔81为长圆孔结构,在内孔辊筒8的表面,相邻两排的过风孔81具有首尾相互错开的排列方式。其中,外部孔辊4的两侧端,通过轴承装置7安装于内吹风管1的外周。在织物传送过程中,外部孔辊4围绕其轴向中心自转,织物在外部孔辊4表面换向或转角度传送。所实现的织物印染设备传送方法,是在织物表面印制图案和染色之后,织物通过至少一组外部孔辊4被输送进烘燥机进行处理。在织物传送过程中,通过轴向设置于外部孔辊4内部的内吹风管1,将空气定向地输送至与织物接触的外部孔辊4表面与织物之间。根据织物传送速度的变化,控制输送至外部孔辊4表面与织物之间的空气压力在 100-200kPa 之间。根据织物印染工艺的变化,控制输送至外部孔辊4表面与织物之间的空气温度在 5-20°C之间。从内吹风管1表面排风孔11导出空气的夹角设置在60-120°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具有用于将织物转向传送的外部孔辊,其特征在于在外部孔辊(4)的内部轴向设置一内吹风管(1),外部孔辊(4)的两侧端通过轴承装置⑵套装于内吹风管⑴上;在内吹风管⑴的表面设置有数排排风孔(11),在外部孔辊⑷的表面设置有数排通风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吹风管(1) 与外部孔辊⑷之间,轴向地套设有一内孔辊筒⑶;内孔辊筒(8)的表面设置有数排过风孔(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风孔 (81)为长圆孔结构;在内孔辊筒(8)的表面,相邻两排的过风孔(81)具有首尾相互错开的排列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部孔辊⑷的表面,数排通风孔Gl)之间均勻地排列,相邻两排通风孔Gl)的横向和纵向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吹风管(1)的表面,数排排风孔(11)占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周向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印染设备的传送辊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而在织物转向传送过程中空气始终从内向外输送至外部孔辊外表面与织物之间,在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形成一层类似气模的空气垫层,以减小织物与外部孔辊之间的张力与摩擦力。织物在外部孔辊外表面换向或转角度传送时,织物表面的颜料不会粘附于外部孔辊,从而避免因混色、串色而导致的印染成品率下降、出现废料等问题的发生。传送辊装置具有用于将织物转向传送的外部孔辊。在外部孔辊的内部轴向设置一内吹风管,外部孔辊的两侧端通过轴承装置套装于内吹风管上;在内吹风管的表面设置有数排排风孔,在外部孔辊的表面设置有数排通风孔。
文档编号D06B23/04GK201990853SQ2011200722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邢汝玲 申请人:青岛和兴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