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2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纺织品面料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行业,有需求生产混色的针织起绒面料,但针织大圆机无法对两种毛圈纱进行混合和控制,因此需要对两种毛圈纱进行双纱混和和断纱自停保护,现有大圆机一般通过缩短人工巡回时间来进行控制,存在质量隐患,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激光型光电开关工作原理激光发射器编码电路一调制电路一驱动电路一发射电路接收器接收电路一放大电路一解调电路一译码电路一驱动电路一执行电路延时开关工作原理当运行织机开关按下后,整个断纱控制装置会延时At时间合上。主要是在控制回路前运行按钮处加装延时电路,该延时电路时间继电器可调整的长度。综上所述,急需开发一种基于激光型光电开关和延时开关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用于生产双纱混色的针织起绒面料,既使面料获得呈不规则的、均勻分布的双色混色风格,又能独立控制阳离子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的断纱自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 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包括大圆机,连接纱,上瓷眼,毛圈纱a,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下瓷管,毛圈纱b,下瓷眼,激光型光电开关,上瓷管和延时开关,所述的大圆机前、后、右面皆安装有纱架;上瓷眼和下瓷眼分别安装于纱架左侧上下位置;毛圈纱b安装于纱架左侧且毛圈纱b 的纱线通过下瓷眼;毛圈纱a安装于纱架右侧,且毛圈纱a的纱线通过纱架左侧的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转向下瓷管,毛圈纱a的纱线由毛圈纱b的筒管中穿过再与毛圈纱b混合引向上瓷管;连接纱安装于纱架右侧且连接纱的纱线通上瓷眼与毛圈纱a、毛圈纱b共同通过上瓷管引向大圆机;大圆机上的对断纱控制装置安装有延时开关;纱架底部安装有激光型光电开关。所述的纱架至少有三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双纱混色面料不规则风格均勻,生产质量有保障,且生产效率高,独特的风格使其面料成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档防风保暖面料之一。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 :1-大圆机;2-连接纱;3-上瓷眼;4-毛圈纱a ;5_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 6-下瓷管;7-毛圈纱b ;8-下瓷眼;9-激光型光电开关;10-上瓷管;11-延时开关;12-纱
^K O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包括大圆机1,连接纱 2,上瓷眼3,毛圈纱a4,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5,下瓷管6,毛圈纱b7,下瓷眼8,激光型光电开关9,上瓷管10和延时开关11,所述的大圆机1前、后、右面皆安装有纱架12 ;上瓷眼3和下瓷眼8分别安装于纱架12左侧上下位置;毛圈纱b7安装于纱架12左侧且毛圈纱b7的纱线通过下瓷眼8 ;毛圈纱a4安装于纱架12右侧,且毛圈纱a4的纱线通过纱架12左侧的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5转向下瓷管6,毛圈纱a4的纱线由毛圈纱b7的筒管中穿过再与毛圈纱b7混合引向上瓷管10 ;连接纱2安装于纱架12右侧且连接纱2的纱线通上瓷眼3与毛圈纱a4、毛圈纱b7共同通过上瓷管10引向大圆机1 ;大圆机1上的对断纱控制装置安装有延时开关11 ;纱架12底部安装有激光型光电开关9。所述的纱架12至少有三副。一种阳离子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双纱混色面料大圆机1选用26”/28G的机器,沉降片毛高是2. 5mm。连接纱2选用75D/36F涤纶低弹丝,毛圈纱a4选用100D/36F阳离子改性涤纶低弹丝,毛圈纱b7选用200D/108F涤纶有光丝,经上述方法穿入大圆机1送纱装置。连接纱2的线长为30cm/100N,毛圈纱线长为75cm/100N。连接纱2张力以控制在 3-5cN为宜。染色上采用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对阳离子改性涤纶和涤纶纤维进行高温、高压染色。最后经拉毛、梳毛、剪毛和定型后,呈不规则的、均勻分布的双色混色风格的针织起绒面料。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包括大圆机(1),连接纱0),上瓷眼(3), 毛圈纱a (4),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5),下瓷管(6),毛圈纱b (7),下瓷眼(8),激光型光电开关(9),上瓷管(10)和延时开关(11),其特征是所述的大圆机(1)前、后、右面皆安装有纱架(12);上瓷眼(3)和下瓷眼(8)分别安装于纱架(12)左侧上下位置;毛圈纱b (7)安装于纱架(12)左侧且毛圈纱b(7)的纱线通过下瓷眼(8);毛圈纱a(4)安装于纱架(12)右侧,且毛圈纱a(4)的纱线通过纱架(1 左侧的机械式断纱自停装置( 转向下瓷管(6), 毛圈纱a(4)的纱线由毛圈纱b(7)的筒管中穿过再与毛圈纱b(7)混合引向上瓷管(10); 连接纱(2)安装于纱架(12)右侧且连接纱(2)的纱线通上瓷眼(3)与毛圈纱乂4)、毛圈纱 b(7)共同通过上瓷管(10)引向大圆机(1);大圆机(1)上的对断纱控制装置安装有延时开关(11);纱架(12)底部安装有激光型光电开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纱架(12)至少有三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圆机的纱线混合纱架装置,包括一套能使阳离子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相互混合的纱架,置于纱架上能独立控制阳离子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的断纱自停装置,电路上增加延时开关,防止停机后断纱自停装置的误判。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针织大圆机,设置纱线混合纱架,其带有独立控制不同纱线的断纱自停装置和延时开关,在大圆机工作时,可自动对纺织品进行断纱报警,降低了人工巡回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生产的混色面料具有独特的风格。
文档编号D04B15/40GK202081244SQ20112015511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杨启东, 柯华, 董蓓, 钱爱军, 黄伟国, 黄 俊 申请人: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