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6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织机领域,涉及喷水织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喷水织机上使用的是双后梁送经装置,利用该种装置的喷水织机在织造特轻丝织物时,容易产生染色不勻、条影和云织,经纱张力存在不勻的缺点ο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喷水织机在织造特轻丝织物时容易产生染色不勻、条影和云织及经纱张力存在不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以增加对经纱的控制能力。[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5]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包括下后梁、上后梁、左摆杆、右摆杆和齿轮组,所述左、右摆杆上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上、下后梁的两端轴颈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的轴孔内, 即设置在所述左、右摆杆上,所述齿轮组位于所述右摆杆的一侧,其中二个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后梁上。[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后梁随经纱进给而转动,进一步控制经纱与后梁表面的摩擦阻力。双后梁部件包括二根可转动后梁。经纱从织轴上引出,先经过下后梁表面,再经过上后梁表面。下后梁的二端安装了左右摆杆。二后梁活套在左右摆杆的轴孔内,后梁可相对摆杆转动。上下后梁都转动,上下后梁的转动速度不同,对经纱的控制力也不同,经纱很细, 利用上下后梁的转速差,增加张力梯度,控制经纱的张力,增强喷水织机的产品品种适应能力,提高轻型织物的质量。利用齿轮的齿数比可以调节后梁的转动速度比,按经纱的规格选择齿轮的齿数比。织机运转,经纱不断从织轴上退绕,织轴的直径变小,经纱在后梁上的包缠角跟随变化,经纱的阻力跟随变化,利用后梁的转动和转向,改变后梁与经纱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对经纱的控制能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染色不勻、条影和云织及经纱张力不勻的瑕疵。[000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后梁送经装置。[001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4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标号说明1、下后梁,2、上后梁,3、左摆杆,4、右摆杆,5、齿轮组,A、第一齿轮, B、第二齿轮,C、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16]实施例1 [0017]参见图2所示,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包括下后梁1、上后梁2、左摆杆3、右摆杆4和齿轮组5,所述左、右摆杆3,4上分别设置有轴承6,所述上、下后梁1,2的两端轴颈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6的轴孔内,即设置在所述左、右摆杆3,4上,所述齿轮组5位于所述右摆杆4的一侧,两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后梁1,2的轴端上。[0018]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示,所述齿轮组5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A和第二齿轮B, 所述第一齿轮A固定在所述下后梁1上,所述第二齿轮B固定在所述上后梁2上。[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A与所述下后梁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B与所述上后梁2同步转动,所述上、下后梁1,2反向转动。[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A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B的齿数。[0021]实施例2:[0022]参见图2所示,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包括下后梁1、上后梁2、左摆杆3、右摆杆4和齿轮组5,所述左、右摆杆3,4上分别设置有轴承6,所述上、下后梁1,2的两端轴颈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6的轴孔内,即设置在所述左、右摆杆3,4上,所述齿轮组5位于所述右摆杆4的一侧,其中两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后梁1,2的轴端上。[0023]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5包括第一齿轮A和第二齿轮B和第三齿轮C,所述第一齿轮A啮合所述第三齿轮C,所述第三齿轮C啮合所述第二齿轮B,所述第一齿轮A固定在所述下后梁1上,所述第二齿轮B固定在所述上后梁2上。[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A与所述下后梁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B与所述上后梁2同步转动,所述上、下后梁1,2同向转动。[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轮C为惰轮。[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A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B的齿数。[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后梁(1)、上后梁(2)、左摆杆(3)、 右摆杆(4)和齿轮组(5),所述左、右摆杆(3,4)上分别设置有轴承(6),所述上、下后梁 (1,2)的两端轴颈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6)的轴孔内,所述齿轮组(5)的一对齿轮位于所述右摆杆(4)的一侧,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后梁(2)和下后梁(1)的轴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5)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A)和第二齿轮(B),所述第一齿轮(A)固定在所述下后梁(1)上,所述第二齿轮(B)固定在所述上后梁(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A)与所述下后梁(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B)与所述上后梁(2)同步转动,所述上、下后梁 (1,2)反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A) 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B)的齿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5)包括第一齿轮(A)和第二齿轮(B)和第三齿轮(C),所述第一齿轮(A)啮合所述第三齿轮(C),所述第三齿轮(C)啮合所述第二齿轮(B),所述所述第一齿轮(A)固定在所述下后梁(1)上,所述第二齿轮(B)固定在所述上后梁(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A)与所述下后梁(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B)与所述上后梁(2)同步转动,所述上、下后梁 (1,2)同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C)为惰轮。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 (A)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B)的齿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后梁转动联动装置,其包括下后梁、上后梁、左摆杆、右摆杆和齿轮组,所述左、右摆杆上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上、下后梁的两端轴颈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的轴孔内,所述齿轮组位于所述右摆杆的一侧,其中二个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后梁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后梁的转动和转向,改变后梁与经纱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对经纱的控制能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染色不匀、条影和云织及经纱张力不匀的瑕疵。
文档编号D03D49/22GK202298020SQ2011203630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平, 祝章琛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