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68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条复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ー种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毛条复洗机出条成型中,缠球棒在平常的使用经常会随着毛球的卸载动作而频繁的上下,而在卸载时钢制的缠球棒的轴头冲击地面及缓冲垫将形成穿孔,对地面及缓冲垫造成很大的损坏,对缠球棒同时造成较大的损坏。原有通轴式的缠球棒的轴头,在接触地面与缓冲垫时,向下的重力会造成极大地冲击力,经常将缓冲垫穿透并将地面破坏,地面会出现凹凸的陷坑,而缓冲皮会被穿透而破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组合式缓冲缠球棒,将大大减轻地面及缓冲垫的损耗,提高生产现场的整洁度,减少缠球棒消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棒体、活塞、弹簧和卡簧,其中棒体的两端开有盲孔,盲孔端ロ部的内圆上开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环形卡簧,盲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端接有活塞,活塞通过环形卡簧固定在棒体两端的盲孔之中。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凸台,凸台的直径与弹簧的内径相吻合,凸台与弹簧插接在一起,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头。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该组合式缓冲缠球棒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在使用中可有效避免对缓冲垫及地面的強烈冲击,同时也避免了缠球棒及缓冲垫的损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图I是传统缠球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组合式缓冲缠球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轴头I、活塞2、凸台3、弹簧4、棒体5、盲孔6、环形卡簧7.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组合式缓冲缠球棒作进ー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其结构是由棒体5、活塞2、弹簧4和卡簧7组成,其中,棒体5的两端开有盲孔6,盲孔6端ロ部的内圆上开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环形卡簧
7,盲孔6中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外端接有活塞2,活塞2通过环形卡簧7固定在棒体5两端的盲孔6之中。活塞6的一端设置有凸台3,凸台3的直径与弹簧4的内径相吻合,凸台3与弹簧4插接在一起,活塞2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头I。
实施例如图2所示,加工エ艺如下I)缠球棒体的加工加工一支高50公分,直径16公分的铁制圆柱,并将两端各挖空直径为8公分、深度为15公分的圆柱形盲孔;2)加工弹簧卡槽在盲孔端ロ部内圆3公分处,各加工ー个环形弹簧卡槽,深度为O. 5-0. 7 公分3)活塞的加工活塞中间直径15. 7公分,凸台直径10公分,轴头直径6公分,凸
台一端安装弹黃;4)将活塞接弹簧的一端装棒体两端的圆柱形盲孔内,并使用弹簧卡将轴头固定, 弹簧卡的直径要大于圆柱形凹槽的内径,以达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安装后即为本发明的组合式缓冲缠球棒。除本发明的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职技木。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棒体、活塞、弹簧和卡簧,其中棒体的两端开有盲孔,盲孔端口部的内圆上开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环形卡簧,盲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端接有活塞,活塞通过环形卡簧固定在棒体两端的盲孔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凸台,凸台的直径与弹簧的内径相吻合,凸台与弹簧插接在一起,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缓冲型缠球棒装置,其结构是有棒体、活塞、弹簧和卡簧组成,其中棒体的两端开有盲孔,盲孔端口部的内圆上开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环形卡簧,盲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端接有活塞,活塞通过环形卡簧固定在棒体两端的盲孔之中,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凸台,凸台的直径与弹簧的内径相吻合,凸台与弹簧插接在一起,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头。该组合式缓冲缠球棒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在使用中可有效避免对缓冲垫及地面的强烈冲击,同时也避免了缠球棒及缓冲垫的损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D06B23/02GK102677416SQ2012101567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刘杰, 商显芹, 姚雪燕, 王晓渊, 种军, 秦光, 陈振 申请人: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