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2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条的开松装置,具体说是ー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纱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提高纺纱质量的要求、赛络纺エ艺要求及纱厂减少用エ的要求,细纱エ序集体更换粗纱管的エ艺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集体换粗纱的应用,使得缠绕在粗纱管上的最后ー两层粗纱并不能完全使用,而是继续留在粗纱管上,其需要用人工或其它方法将留在粗纱管上的纱条从粗纱管上剥离并开松后重新利用。目前剥离纱条并开松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人工手动割断纱条,再送入专门的开松装置进行开松。此方法主要缺点是费カ费时,并且大大提高了短绒率。第二种为黏粘方式找纱条纱头,并利用高速旋转机械疏刀开松,其结构复杂,整体机身占地面积大。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ー种利用负压气流对粗纱管上纱条进行找头吸入并牵引的开松装置,其利用滚轮带动纱条进行退绕,通过负压风机叶片对纱条进行开松。而直接利用负压风机对多根纱条进行开松,导致多根纱条在风机内部加捻,并形成高强度绳状物由风机出风ロ排出,同时由于风机内部涡流离心作用,使纱条缠绕在风机中心,而无法达到纱条开松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须额外增加装置和动力,利用负压风机对多根粗纱管上的纱条同时进行较好开松的开松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包括一负压风机,该风机的叶片设置于风机机壳形成的内腔内,该机壳ー侧设有进风ロ,所述进风ロ设置有与机壳密封配合的盖板,该盖板上开具有数个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孔,每ー个孔内安装有ー个套筒,该套筒一端伸入所述内腔,另一端伸出盖板外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孔分布于盖板的周边。套筒所述一端与叶片的距离不大于20cm。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无须额外增加动力和装置,而是通过套筒使多根粗纱管上的纱条独立吸入风机内腔,利用负压风机的叶片对多根纱条进行开松,其不仅可达到较好的开松效果,不会使短绒率增加;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I与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开松装置包括一负压风机1,该风机的叶片11设置于风机机壳12形成的内腔13内,该机壳一侧设有进风ロ 14,所述进风ロ设置有与机壳密封配合的盖板2,该盖板2上开具有数个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孔21,每ー个孔内安装有一个套筒3,该套筒一端伸入所述内腔,另一端伸出盖板外側。本实用新型无须额外增加动力和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较低。在实施过程中,盖板上的孔21应分布于盖板2的周边,从而使套筒的所述一端远离叶片回转中心,而且与叶片实体相対;但套筒所述一端与风机叶片应保持一定距离,最好不大于20cm,也不应使叶片与套筒发生刮擦或干渉,这样可达到更好的开松效果。当风机叶片11运转时,每根粗纱管上的纱条4的纱头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套筒所述另一端独立吸入风机内腔,并对纱条进行剪切开松,这样使得所有纱条进入风机后还未捻搓在一起时,已经 被风机高速旋转的叶片以及风机内部的涡流风力解捻开松,最后由风机出风ロ 15输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使多根粗纱管上的纱条独立吸入风机内腔,利用负压风机的叶片对多根纱条进行开松,其不仅可达到较好的开松效果,而且不会使短绒率增加。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包括一负压风机(1),该风机的叶片(11)设置于风机机壳(12)形成的内腔(13)内,该机壳一侧设有进风ロ(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ロ(14)设置有与机壳密封配合的盖板(2),该盖板上开具有数个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孔(21),每ー个孔内安装有一个套筒(3),该套筒一端伸入所述内腔,另一端伸出盖板外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1)分布于盖板(2)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3)所述一端与叶片(11)的距离不大于2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纱条的开松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粗纱管的纱条开松装置,其包括一负压风机,该风机的叶片设置于风机机壳形成的内腔内,该机壳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与机壳密封配合的盖板,该盖板上开具有数个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孔,每一个孔内安装有一个套筒,该套筒一端伸入所述内腔,另一端伸出盖板外侧。本实用新型无须额外增加动力和装置,而是通过套筒使多根粗纱管上的纱条独立吸入风机内腔,利用负压风机的叶片对多根纱条进行开松,其不仅可达到较好的开松效果,不会使短绒率增加;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D01G11/02GK202643956SQ2012202997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罗斌, 俞宏图 申请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摇架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