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的夹钳单元中的引导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0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精梳机的夹钳单元中的引导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精梳机的夹钳单元(1),具有下钳板(12)和供给罗拉(27),下钳板与能够运动地安装在夹钳单元中的上钳板(14)一起能够在下钳板(12)的钳唇(30)的区域中形成夹持点(KO,KU),并且供给罗拉在精梳单元(1)内部能够旋转地附接在下钳板(12)上方,其中在精梳单元(1)后面插入有至少一个分离罗拉(24a,24b,22),分离罗拉安装在机架(MS)中用于形成分离夹持线(K,K1),在供给罗拉(27)与下钳板(12)上的钳唇(30)之间能够去除地附接有桥(32),并且桥(32)与纤维体(W)的输送方向(F)横向地定向,其中在下钳板(12)下方布置有用于梳出纤维簇绒(FB)的能够旋转地安装的圆梳(4,4a)。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桥,能够不需要特殊帮助地快速去除和安装,并且确保在其整个长度上最佳地配置在下钳板上。这通过提出一种桥来实现(32),所述桥(32)在其与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所述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相对的接触面(SU)的区域中具有磁性部件(50),并且在桥(32)的两端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下钳板(12)上的接触面(AF)的平面中的部件(54,60)。
【专利说明】精梳机的夹钳单元中的引导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的夹钳单元,该夹钳单元具有下钳板和供给罗拉,所述下钳板与能够运动地安装在夹钳单元中的上钳板能够在下钳板的钳唇的区域中形成夹持点,所述供给罗拉在精梳单元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附接在下钳板上方,其中在精梳单元后面插入有至少一个分离罗拉,所述分离罗拉在机架中用于形成分离夹持线,并且在供给罗拉与钳唇之间能够去除地附接有桥,并且桥与纤维体的输送方向横向地定向,其中在下钳板下方布置有用于梳出纤维簇绒的能够旋转地安装的圆梳。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际实践中,需要根据需要在精梳机上调节待梳出的部分(也称为“落棉”)。落棉部分在5至30%的范围内,并且总体上取决于从已精梳的纤维体的后续纺纱产生的期望纱线质量。此外,落棉部分取决于所提供的纤维体(材料供应)。
[0003]即对于高落棉,长纤维保留在梳出纤维体中,而短纤维几乎完全最终处于分离的落棉中。利用这些长纤维,可以生产非常精细的纱线,因为在纱线的截面中需要少得多的纤维,而不会损害必需的纱线强度。高落棉百分比自然对生产量具有直接影响,生产量最终对纺纱厂具有直接影响。由于这个原因,纺纱厂管理者需要在要求的纱线质量与由于梳出部分而得到的生产量的损失之间找到平衡。结果是落棉程度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梳出过程中将确保能够精确地选择纤维。
[0004]现在为了将精梳机或其精梳设备调节至对应的落棉水平,已知各种方法。
[0005]一种方法是调节表征下钳板的钳唇与分离罗拉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的拔取隔距。大拔取隔距产生高落棉率,而小拔取隔距实现低落棉率。为了调节拔取隔距,使钳轴上的联轴器旋转,以便以对应量改变振动运动的位置或夹钳的振动,这根据调节而使拔取隔距较大或较小。此外,通过选择供给圆筒的供给类型,能够影响落棉量。如果由供给圆筒沿着夹钳的向前运动方向(向前供给)供应供给量,那么落棉比当沿着夹钳的向后运动方向(向后供给)供应时少。因为在向后供给过程中,圆梳在提取落棉时能够使用几乎全部供给量,梳出部分比在向前供给过程中大。
[0006]还已知提供一种混合供给过程,其中以向前供给过程供给一部分供给量并且以向后供给过程供给剩余部分。也可以是混合形式,其中通过选择供给类型和拔取隔距来调节落棉程度。
[0007]在之前描述的已知测量中,可以实现部分良好的结果,然而短纤维反复地最终处于梳出棉网中,这不利地损害期望质量。
[0008]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当必须以大拔取隔距工作来增加落棉数量时。只要分离罗拉的夹持点与夹钳之间的距离增大,那么在分离过程期间,在牵拉过程中还涉及分离距离或纤维体的长度的增大。该长度越长,在该区域中就发现越多的浮游(短)纤维。这些浮游纤维是不受控的。结果,不明确这些纤维是否在分离过程中(其与牵拉过程同义)被携带,或者在后续的精梳过程中它们是否将由圆梳保持和梳出。[0009]因此,在公开的EP-1 449 944 Al中提出了一种设备,其中为了影响落棉,而在下钳板上方在供给罗拉的供给槽与钳唇的夹持点之间附接桥。利用该设备,能够不改变拔取隔距地影响落棉。为了改变落棉,桥可以更换为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其它桥。即,桥是能够拆卸地附接的。从公开内容已知一个实施例,其中桥在侧向导向件的区域中装备有通孔,桥借由穿过该通孔突出的螺钉拧到下钳板上。然后在桥的中间区域中没有提供与钳板的附接。因为常规钳板可以具有直到300 _的宽度,因此存在这样桥在中间区域中不完全落位在钳板上从而纤维材料会堆积在那里的风险。
[0010]为了消除这种情况,因此桥在该中间区域也附着到钳板上。然而,以这样的方式限制和损害了拆卸能力。因为在夹钳单元(简称为“夹钳”)的前部区域中用于拆卸和组装桥的现存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用于附接螺钉连接件的可进入性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用已知方案用于更换机器上的桥所需要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观的,从而导致生产损失。

【发明内容】

[00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已知设计的缺点,并且提出一种桥,没有特殊帮助就能够快速地拆卸和组装桥,并且确保桥在其整个长度上最佳地安装在下钳板上。
[0012]该目的由以下提议实现,所述桥在其接触面的区域中具有磁性部件,所述接触面与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下钳板的接触面相对,并且在所述桥的两端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其在下钳板上的接触面的平面中的部件。以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在安装期间能够将所述桥精确且快速地放置在形状配合元件上,并且另一方面,所述桥在该位置由磁性部件固定在铁磁的下钳板上。所述磁性部件由此可以由附接在所述桥的整个长度上(换句话说也是在所述桥的中间区域中)的各种部件构成。以这样的方式确保了所述桥在其整个长度上附接在下钳板上。下钳板至少在安装所述桥的该区域中由铁磁材料构成。
[0013]还提出了磁性部件当沿着所述桥的纵向方向观察时由彼此以一定距离布置并且附接到所述桥的多个磁铁构成。以这样的方式,能够确定即使在例如当夹钳往返运动时产生的高动态力下将所述桥牢固地保持在下钳板上所需的必需的磁铁的数量。这样也确保了所述桥即使在纤维材料不能粘附的中间区域中也完全地附接到在钳板上。优选地,所述磁铁附接在所述桥的凹部中。
[0014]此外提出了所述桥在其两端区域中具有隆起部,隆起部沿着下钳板的接触面的方向指向,伸入到下钳板的凹部中,并且与这些凹部形成形状配合连接。以这样的方式,所述桥在其安装期间能够通过隆起部容易地传送到钳板的凹部中,并且然后在其安装位置通过形封闭而在该位置牢固地固定到钳板上。沿着下钳板的垂直方向,所述桥借由磁铁保持在钳板上。
[0015]为了实现相同的效果,可以是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提出了下钳板的接触面具有隆起部,隆起部伸入在所述桥的两端区域中的凹部中,并且与这些凹部形成形状配合连接。这代表了具有与之前描述的相同效果的相互附接类型的形状配合连接部件。
[0016]对于在所述桥上被引导的纤维材料的侧向引导,提出了所述桥在其两端区域中装备有从其引导面向上伸出用于纤维材料的侧向引导件。
[0017]为了以简单的方式将侧向引导件和隆起部(其可以构成为螺栓)附接到所述桥,提出了各侧向引导件连接到相应的隆起部,并且所述桥在该区域中具有开口,各隆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和/或各侧向引导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进入所述开口。
[0018]术语“各”隆起部或侧向引导件在各种情况下表示安装在所述桥的各端部上的一个隆起部或侧向引导件。
[0019]为了可靠地防止所述桥在操作期间从其安装位置掉落,提出了以防止所述桥与下钳板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松动的方式在其安装状态附接供给罗拉或确定供给罗拉的大小。这样确保了所述桥在操作期间即使在高动态载荷下也保持在其安装位置。
[0020]这种阻止可以通过至少一侧上的与供给罗拉相对的侧向引导件的相应构成来实现。由此提出了与供给罗拉相对的一侧上的侧向引导件每个装备有弧形面,弧形面在安装位置与供给罗拉的圆周面具有在0.1至2.5 mm的间隙。
[0021]优选地,所述桥在接触面(35)的区域(32)中具有梯形截面。
[0022]附加优点借由下面的实施例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描绘已知精梳机在夹钳单元的区域中的示意侧视图。
[0024]图2描绘另一个已知精梳机在夹钳单元的区域中的示意侧视图。
[0025]图3描绘处于闭合位置的根据图1或图2的夹钳单元的示意局部视图,其中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桥。
[0026]图4描绘根据图3的放大局部视图。
[0027]图5描绘根据图4的横向截面B-B。
[0028]图5a描绘附接有根据图5的桥的另一个实施例。
[0029]图5b描绘根据图5的局部视图Y。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描绘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曲柄臂2、3上的已知夹钳单元(简称为“夹钳”)。此夕卜,两个曲柄臂2每个可枢转地安装在圆梳4的圆梳轴5的一侧。圆梳4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具有精梳段7。曲柄臂2的另一端能够旋转地附接在钳板座架8上。后枢转臂3 (现场可以有两个)刚性地附接在钳板轴10上。枢转臂3的相对自由端部借由轴9能够旋转地连接到钳板座架8。通常,多个精梳头并排布置在精梳机上,其中每个精梳头具有夹钳单元。然而,在示例中,仅描绘和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桥附接在一个单个的夹钳单元上。
[0031]夹钳I主要由牢固地附接到钳板座架8的下钳板12和附接到两个枢转臂15、15’的上钳板14 (有时候也称为“nipper knife”)构成。这些枢转臂经由枢轴16可枢转地附接到钳板座架8。枢转臂15、15’每个连接到弹簧腿18,弹簧腿18继而经由轴20安装在被驱动偏心轮21上。
[0032]沿着待处理的纤维材料W的材料流动方向F,在夹钳I后面设置有分离罗拉对24。分离罗拉对24包括下分离罗拉24a,其与分离压力罗拉24b相互作用来形成分离夹持线K。示意地示出了顶梳11,其由未描绘部件附接到钳板座架8,并且如果通过已有的纤维网V的端部El的运动而沿着后续的分离罗拉24的夹持点K的方向运送纤维材料W (例如棉卷或棉条)的纤维簇绒FB的端部E,则纤维簇绒FB被拉到顶梳11中。这在图1中以虚线描绘。[0033]在夹钳I内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供给罗拉27,供给罗拉27借由未进一步描绘的驱动器连接,并且执行间断的旋转运动来分段输送所供应的棉卷W。供给罗拉27具有轴28,供给罗拉27借由钳板座架的轴承壳体中的未进一步描绘的轴承能够旋转地安装在轴28上。供给罗拉的驱动可以是经由通过上钳板14的运动控制的已知棘轮驱动器。然而,也可以独立于上钳板的运动执行供给罗拉27的驱动,其中供给罗拉27的驱动可以例如经由凸轮盘发生,例如在GB-PS 933,946中描绘的那样。还可以想到将在该构成中使用的凸轮盘直接附接在圆梳轴上,例如在DE-PS 231 797中描绘的那样。供给罗拉27的驱动还可以在夹钳的向前或向后运动中或也部分地在向前和向后运动中发生。在供给罗拉之后,在供给槽26与下钳板的钳唇30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纤维材料在接触面AF上被引导,如下文在图3至图5中描绘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接触面AF上附接桥32。为此,在接触面AF的区域中配置孔52 (52’),其位于纤维材料W的输送路径外,并且设置用来容纳桥32。如在图5的示例中可以见到,这些孔可以构成为盲孔52或通孔52’。通孔52’具有如果不配置桥32则不会有灰尘聚集在孔的区域中的优点。
[0034]落棉利用闭合的夹钳I产生,如果夹钳I处于后部位置(未描绘)。在这样做时,从夹钳突出的纤维产品(也称为纤维簇绒FB)的端部伸入到圆梳4的精梳段7的区域中并且被梳出。
[0035]在落棉过程之后,夹钳枢转到最前方的位置并且由此同时被打开。在这样做时,将纤维簇绒FB的梳出端放置在之前部分向后输送的纤维网V的端部上方,并且然后经由纤维网的传输运动传送到分离罗拉24的夹持点K。在所描绘的运动顺序期间,纤维簇绒FB到达顶梳11的针的区域。借由分离罗拉24的旋转运动,将到达夹持点K的纤维簇绒FB的纤维拉出纤维簇绒并且接合到网V的端部。然后由已知设备将纤维网合并成棉条并且向前传输。
[0036]为了在分离过程期间包括尽可能少的不受控浮游纤维,需要保持分离距离(分离罗拉的夹持点K与供给槽26中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小。这样使得也保持夹持点K与处于最前部位置的钳唇30之间的距离Ec (拔取隔距)尽可能地小。这可以通过使用已经在EP-1 449 944 Al中描述的引导元件(桥32)来实现。
[0037]图2描绘精梳机的精梳头的夹钳单元(夹钳)的另一个已知实施例,其中与图1的示例不同,钳板8a牢固地固定到机架MS中的下钳板12。上钳板14附接到两个枢转臂15、15’,枢转臂绕着轴16可枢转地安装在钳板座架上。上钳板14的枢转运动由臂45控制,臂45经由枢轴46铰接在相应的枢转臂15或15a上。在相对侧,各臂45具有可旋转落位的罗拉47,罗拉47位于凸轮盘KS的外圆周UF上。凸轮盘KS牢固地安装在圆梳4a的圆梳轴5上。其中一个设置在圆梳的每个端部上的罗拉47借由作用在枢转臂15、15’上的加载元件保持为与凸轮盘KS的外圆周UF接触。作为用于每个枢转臂15、15’的加载元件,在该情况下设置波纹缸40,其如示意所示连接到压力源P。枢转地附接到各枢转臂15、15’的波纹缸可以附接到机架上的相对端部或附接到未描绘的枢转框架。这种设备例如示出在公开的WO2010/012113 Al中。该公开文献示出了圆梳4a,其中还具有附接到精梳段7的分离段37,精梳段7附接到圆梳的圆周,所述分离段能够与可移位的分离罗拉22 —起形成夹持线K1。分离罗拉22从而如由双箭头示意所示的那样借由轴23能够旋转地安装,轴23沿着圆梳轴5的方向可移位地附接。在图2所描绘的位置,夹钳I是打开的,其中上钳板14的钳唇31被提升离开下钳板12的钳唇30,并且从夹钳突出的已梳出纤维簇绒FB的端部E保持在分离段37与分离罗拉22之间的夹持线Kl中。分离罗拉22被未描绘的加载部件按压于分离段37的圆周面,并且通过分离段的运动由摩擦力而转动。因为在该分离过程期间,防止了附加纤维材料V (棉卷薄片或棉条)经由供给罗拉27的供应,所以所谓的纤维束由夹持点Kl被从提供的纤维材料W的端部拉离。即,不保留在供给罗拉27与其分配的供给槽26之间的区域中的所有纤维被经由夹持点Kl拉离。在该分离过程中,纤维产品被拉动穿过顶梳11的针布。在供给罗拉27与下钳板12的钳唇30之间的中途,纤维材料W (如在图1的示例中)在接触面AF上被引导,其中在位于纤维材料的输送路径外的两端设置有孔(凹部)52(52’),其用来容纳桥32,这将在下面图3至图5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0038]从纤维材料的端部拉离的纤维束沿着后面的可旋转安装的筛式滚筒42的方向传送,在内部空间中来自负压源U的负压经由管线L连接到筛式滚筒42。为了设定筛式滚筒的区域中的空气循环,而在筛式滚筒内设置盖元件43。在生成的负压的作用下的接合过程中,将拉离纤维束的端部放置在位于筛式滚筒上的纤维网V的端部上,并且使其叠置在上面。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网通过筛式滚筒的由箭头指示的旋转运动到达送出罗拉W的区域。从送出罗拉W的区域,纤维网V与筛式滚筒分离并且供应到棉网漏斗VT,网在棉网漏斗VT上合并成棉条。该棉条经由后续的紧压罗拉对KW输出到输送台T,在输送台T上该棉条与邻接的未描绘的精梳单元的其他棉条一起被供应到后续的牵伸装置(未描绘)。
[0039]图3描绘了下钳板12的钳唇30的前部区域中的处于闭合位置的夹钳I (根据图1或图2)的放大局部细节。在供给罗拉27下方,钳板12具有供给槽26,供给槽26与供给圆筒互相作用,以沿着前钳板30的方向输送由滚筒供应的纤维产品W (棉卷、条筒)。
[0040]该纤维产品的输送经由供给罗拉的未更详细描绘的间断驱动器来进行。
[0041]在供给槽26紧后方,具有附接到下钳板12的具有梯形截面的桥32,桥32在纤维材料W的宽度B上与材料流动方向F横向地延伸。
[0042]具有高度H的桥32装备有引导面35,纤维材料W在引导面35上由供给罗拉27从供给槽26带走,并且随后到达钳板30的夹持区域。为了纤维产品W的侧向引导,如图5中具体所示(图3的视图X),在引导面35的上方,侧向引导件SFl和SF2附接在桥32的两端。
[0043]在夹钳I的闭合位置,例如在图3中描绘的那样,下钳板12的钳唇30与上钳板14(也称为“nipper knife”)的钳唇31 —起形成用于纤维产品的两个夹持点KU和K0。然而,还可以仅设置一个夹持点。从下夹持点KU伸出的纤维簇绒FB到达精梳段7的针布G的作用区域并且被梳出。即,未由夹持点KU夹持的所有元素尤其是短纤维被精梳段从纤维簇绒FB梳出,并且向下供应到未描绘的真空通道。在这样做时,纤维簇绒FB从夹钳I的下夹持点KU伸出的尺寸a对于落棉回收的百分比量是决定性的。即,尺寸a越大,越多的纤维不被夹持点KU牢固地夹持并且因此由精梳段梳出。落棉随着尺寸a减小而变少。在拔取隔距EC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尺寸a和因此落棉的程度可以通过选择桥32的高度H来确定。拔取隔距Ec是下钳板12的钳唇30与后续的分离夹持线K或Kl之间的最小距离之间的距离测量值。如果使用根据图1的往返振动的夹钳,那么可以通过改变夹钳的枢转运动来影响拔取隔距Ec。在图2的实施例中,钳唇30与分离夹持线Kl之间的拔取隔距是基本上恒定的,并且仅可以通过使分离罗拉移位来改变。通过简单地更换桥32,能够改变落棉的程度。
[0044]在桥32的引导面35上方,两个引导件SFl和SF2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隔地附接,两个引导件SFl和SF2利用它们的相对弧形形成的引导面FF在其宽度B上侧向地引导纤维产品W。侧向引导件SFl和SF2的附接可以在图4和图5中见到。桥在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装备有孔53,在每个孔53中附连有轴颈54。该附连可以通过压入或粘接来完成。轴颈54 (例如具有圆形截面)利用具有更小直径的固定件55突出到桥32的引导面35上方。固定件55进入到各引导件SFl或SF2的凹部58中。固定件55通过压入或粘接而牢固地连接到各引导件SF1、SF2。自然可以想到其他类型的附接。轴颈54从桥32的下表面SU延伸,在安装状态下桥32以该下表面SU位于下钳板12的接触面上,以尺寸b突出超过表面SU0利用轴颈54的突出超过下表面SU的该部分,当安装桥时与配置在下钳板12中的凹部52产生形状配合连接。轴颈54和凹部52的截面形状互相地构成并确定尺寸为确保固定的可靠配合。在本示例中,轴颈具有圆形截面。在该情况下,凹部构城为盲孔52或通孔52’。然而,以能够在该区域中相互拆卸和组装的方式确定凹部52和轴颈54的尺寸。如果适用,则轴颈54也可以具有斜面54’(图5)以允许更简单地将轴颈插入凹部52 (52’)。当使用盲孔52时,当桥32以其下桥表面SU完全位于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上时,轴颈54的穿到盲孔中的端部到盲孔52的端部必须仍然具有小的距离。这示意地描绘在图5的实施例中。以这样的方式来确保桥完全配置在钳板上。
[0045]在引导件SF1、SF2之间,在桥32的下表面SU的区域中在凹部49中具有以间隔m附接的磁铁50。这尤其示出在图5b中,其中磁铁50例如构成为圆盘的形式。在这样做时,磁铁50的下表面精确地位于桥32的下表面SU的平面上,或者以微小程度向内移位0.05至0.5 mm。借由压入或粘接在凹部49中的这些磁铁50,通过磁力将利用其下表面SU附接的桥以牢固且精确的方式保持在下钳板的接触面AF上。也可以想到从注射成型部件生产桥的方案,其中在制造过程中,磁铁直接铸入并且结合。
[0046]如图3和图4所示,引导件SF1、SF2具有对应的弧形形成的侧面55,在桥32和供给罗拉27的安装状态下,侧面55与供给罗拉27的圆周面US具有0.1至2.5 mm之间的小间隙。
[0047]该尺寸构成或关系意味着防止桥32会不经意从其安装状态分离并且进入精梳机的其他元件的区域中(例如圆梳4的精梳段7的区域中)。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导致对精梳机造成更大的损坏并且导致更长的停工期。然而,这通过所提出的构成来防止。如图4所示,桥32可以最大地移动到用虚线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侧向表面56实现与供给罗拉27的圆周面接触,从而阻止或阻挡桥32的进一步运动。轴颈54在该位置仍然以尺寸c穿到下钳板32的凹部52中,这也防止桥在接触面的平面上水平移位。结果是仅当第一次拆卸或去除供给罗拉时才能够进行桥32的拆卸。
[0048]在图5a的示例中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为了将桥32附接到下钳板12,桥32在其两个端部(仅描绘了一个端部)的每个的区域中具有通孔65。在下钳板上,在每个凹部63 (孔)中附接有一个螺栓60,螺栓60在组装桥32之前与相应的孔65相对。为了简化组装,螺栓60具有斜面61。同样在图5和图5a的示例中,磁铁50以距离m附连。各侧向引导件(仅示出一个)借由螺钉70在桥32的引导面35上以偏置的方式附接到孔65。在这样做时,螺钉穿过桥32的台阶形孔69并且拧到相应的引导件SF1、SF2的螺纹孔67中。在该构成中,在组装过程期间,在螺栓60与孔65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区域中具有更好的视野是有利的。即,在组装过程期间,通过向上开放的孔65,能够更好地看到孔65和螺栓60是否同轴地相对。侧向引导件SF1、SF2另外具有与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形状。利用如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桥的构成,如果需要则现在不需要任何特殊工具就能够简单且快速地更换精梳机的各精梳头上的桥。利用所提出的磁铁,确保了桥32在其整个长度上牢固且完全地位于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上,甚至在由于大量精梳循环而产生的高动态载荷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精梳机的夹钳单元(1),具有下钳板(12)和供给罗拉(27),所述下钳板(12)与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夹钳单元中的上钳板(14)能够在所述下钳板(12)的钳唇(30)的区域中形成夹持点(KO, KU),所述供给罗拉(27)在精梳单元(I)内部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下钳板(12)上方,其中在所述精梳单元(I)后面插入有至少一个分离罗拉(24a,24b, 22),所述分离罗拉安装在机架(MS)中用于形成分离夹持线(K,K1),并且在所述供给罗拉(27)与所述下钳板(12)上的钳唇(30)之间能够去除地附接有桥(32),并且桥(32)与纤维体(W)的输送方向(F)横向地定向,其中在所述下钳板(12)下方布置有用于梳出纤维簇绒(FB)的能够旋转地安装的圆梳(4,4a),其特征在于,所述桥(32)在其与至少部分地由铁磁材料构成的所述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相对的接触面(SU)的区域中具有磁性部件(50),并且在所述桥(32)的两端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下钳板(12)上的接触面(AF)的平面中的部件(54,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件当沿着所述桥(32)的纵向方向观察时由彼此以一定间隔(m)设置在所述桥上的多个磁铁(50)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50)附接在所述桥(32)的凹部(49)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32)在其两端区域中具有隆起部(54),所述隆起部(54)沿着所述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的方向指向,伸入到所述下钳板(12 )的腔(52,52 ’)中并且与这些腔(52,52 ’ )形成形状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板(12)的接触面(AF)具有隆起部(60),所述隆起部(60)在其两端区域中伸入到所述桥(32)的凹部(65)中并且与所述凹部(65)形成形状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32)在其两端区域中装备有从其引导面(35)向上延伸的用于纤维材料(W)的侧向引导件(SF1, SF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钳单元(I),其特征在于,各侧向引导件(SFl, SF2)连接到相应的隆起部(54,55),并且所述桥(32)在该区域中具有开口(53),各隆起部(54)和/或各侧向引导件(SF1,SF2)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开口(53)伸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I),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罗拉(27)在其安装状态下防止所述桥(32)从其与所述下钳板(12)的形状配合连接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引导件(SF1,SF2)在与所述供给罗拉(27)相对的一侧每个装备有弧形面(56),该弧形面(56)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供给罗拉(27)的圆周面(US)具有0.1mm至2.5 mm的间隙。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32)具有梯形截面。
11.一种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夹钳单元(I)中使用的桥(32)。
【文档编号】D01G19/16GK103562450SQ201280027425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6日
【发明者】D.博姆梅, D.佩雷兹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