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布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捻棉纱与维轮反向缠绕,形成棉维合股纱;2)将上述棉维合股纱作纬纱、普通棉纱作经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3)将上述坯布放入水中煮练、解捻;4)冲洗;所述的加捻棉纱的捻度与反向缠绕时的捻度相同;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30-15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30-150个。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针对不同纱线采取不同工艺,可织出平纹、斜纹、缎纹系列的无捻布;2.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健康、舒适、时尚的追求,顺应了消费趋势,有广阔的市场;3.针对不同纱支所织出的布料,自然成木纹状、菱形状,织物纹理清晰,立体感强。
【专利说明】一种纱布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纱布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纱线是纺织纤维通过外力进行加捻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的线状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纱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非常有利于织造或针织。通常捻度愈高,纱的强度愈好。因而无论是传统的手工纺织业还是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纺织业,均要将纺织纤维加捻制成纱线,以便进一步进行织造,但加捻纺纱和织造成布的过程改变了纤维的物理特性,使原有的柔软、透气、吸湿等特性发生改变。可见加捻的多少是衡量纱线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纱的体积重量随捻度的增加而增大,纱的直径随捻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而使织物的覆盖性和舒适性等发生变化。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新兴的纱线无捻纱比传统的纱线有了很大进步,但直接运用在织布上,仍存在很大困难。由于染色的过程需要加温,而无捻布遇到温度同样会收缩变形。正是由于这一点影响了无捻纱在穿着用织物上的推广应用。由于不经染色的布在应用上大打折扣,更影响花色品种增加。无捻布后处理对温度、水质、时间、操作条件,使用器皿要求高,技术环节、操作环节复杂而不宜掌握,直接造成生产困难。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布制作工艺的技术方案。
[0005]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捻棉纱与维轮反向缠绕,形成棉维合股纱;2)将上述棉维合股纱作纬纱、普通棉纱作经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3)将上述坯布放入水中煮练、解捻;4)冲洗;所述的加捻棉纱的捻度与反向缠绕时的捻度相同;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30-15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30-150个。
[0006]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织时釆取经密小、纬密大的组织结构。
[0007]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织时经密为204-220根/10cm,纬密为 157-220 根/10cm。
[0008]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练时水温控制在60_90°C,煮练时间为2小时。
[0009]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练时棉纱的CV值小于等于12%。
[0010]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50-12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50-120个。
[0011]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织时经密为210-214根/10cm,纬密为 170-207 根/10cm。
[0012]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棉纱所用材料是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或交织织物。
[0013]本发明釆用上述方案后,经纱釆用普通纱线,而纬纱采用合股纱,进行织造,经纱在织物中起到支撑抗拉作用,由于无捻纱在织物中呈带状截面,受压后成扁平状,进而使织物的覆盖面增大,因此织物看起来厚实、紧密,蓬松感好,而织物的质量较轻,进而体现无捻纱布软、暧、轻、透的特点,显现了有如丝、毛织物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无捻纱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捻棉纱与维轮反向缠绕,形成棉维合股纱;2)将上述棉维合股纱作纬纱、普通棉纱作经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3)将上述坯布放入水中煮练、解捻;4)冲洗;所述的加捻棉纱的捻度与反向缠绕时的捻度相同;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30-15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30-150个;机织时釆取经密小、纬密大的组织结构;试织时经密为204-220根/10cm,纬密为157-220根/IOcm ;煮练时水温控制在60-90°C,煮练时间为2小时,煮练时棉纱的CV值小于等于12%。
[0015]优选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50-12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50-120个。
[0016]优选的,试织时经密为210-214根/10cm,纬密为170-207根/10cm。
[0017]本发明加捻棉纱所用材料是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或交织织物。
[0018]本发明釆用上述方案后,经纱釆用普通纱线,而纬纱采用合股纱,进行织造,经纱在织物中起到支撑抗拉作用,由于无捻纱在织物中呈带状截面,受压后成扁平状,进而使织物的覆盖面增大,因此织物看起来厚实、紧密,蓬松感好,而织物的质量较轻,进而体现无捻纱布软、暧、轻、透的特点,显现了有如丝、毛织物的特点。
[0019]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针对不同纱线采取不同工艺,可织出平纹、斜纹、缎纹系列的无捻布,同时还可优化组合创新出蜂巢与纬二重组织相结合的组织及鸟眼组织,麦粒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还有针织无捻布;由于品种繁多可深加工成高档内衣高档休闲服、婴儿装及家纺用品,尽可满足各层次的需求;
2.由于无捻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料纤维的蓬松柔软、吸湿透气这一特性,其最大优点是软、暖、轻、透,对肌肤亲和力大大增强,穿着舒适,外在美观,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健康、舒适、时尚的追求,顺应了消费趋势,有广阔的市场;
3.针对不同纱支所织出的布料,自然成木纹状、菱形状,织物纹理清晰,立体感强,眼观如丝织品滑润、清爽,手摸如毛织品的柔软、温暖,具有传统纺织品不可比拟的优势,加工成服装显高档,用于家纺品显美观豪华。
【权利要求】
1.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捻棉纱与维轮反向缠绕,形成棉维合股纱;2)将上述棉维合股纱作纬纱、普通棉纱作经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3)将上述坯布放入水中煮练、解捻;4)冲洗;所述的加捻棉纱的捻度与反向缠绕时的捻度相同;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30-15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30-150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织时釆取经密小、纬密大的组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织时经密为204-220 根 /IOcm,纬密为 157-220 根 /1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练时水温控制在60-90°C,煮练时间为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练时棉纱的CV值小于等于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棉纱采用正向捻度50-120个,反向缠绕时的反向缠绕捻度为50-120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织时经密为210-214 根/IOcm,纬密为 170-207 根/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棉纱所用材料是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或交织织物。
【文档编号】D06B3/10GK103469429SQ20131041428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邱永华 申请人:湖州金塔地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