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400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冷却釜,在冷却釜侧壁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在冷却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冷却釜内设有散热盘管,散热盘管至少设置有一排,每排散热盘管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竖管首尾相接构成,散热盘管的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进口相接,散热盘管的另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出口相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釜内设散热盘管,增大了溶液的换热面积,散热盘管内通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与溶液之间的温差可以调控,能获得很好的均匀冷却效果,冷却时间短,可自动化集中存储,节省人力和工作空间,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冻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湿法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稀溶液的冻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湿法纺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在白油溶剂中溶胀形成溶胀料配料,为了提高配料的均匀性,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高温溶解后形成0.5-1.5%的稀溶液,该溶液温度一般为155-175度,冷却后形成冻胶。目前,冷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稀溶液的方法,是将该溶液放入市场上常见的圆形生铁桶内,然后自然冷却形成冻胶,该方法主要缺点是:1、冷却不均匀,靠近桶壁的部分粘度大,桶中心部分粘度小,甚至有游离的溶剂存在,这种不均一的冻胶在和溶胀料混合过程中会形成大小不一的冻胶团,从而使配料形成新的不均匀现象;2、这种冻胶桶容积小,使用数量多,占地大,封闭性差,需人工操作,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干扰因素;3、自然冷却受气候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批与批之间冷却时间有很大的差异,且冷却时间不同,冷却效果也会有差异,造成生产工艺调整难度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冷却均匀的冻胶冷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冷却釜,在冷却釜侧壁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在冷却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冷却釜内设有散热盘管,散热盘管至少设置有一排,每排散热盘管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竖管首尾相接构成,散热盘管的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进口相接,散热盘管的另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出口相接。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冷却釜内设有支撑散热盘管的横梁。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釜内设散热盘管,增大了溶液的换热面积,散热盘管内通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与溶液之间的温差可以调控,能获得很好的均匀冷却效果,且冷却时间短,批与批之间冷却效果一致,可自动化集中存储,节省人力和工作空间,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等方面的干扰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提升了纤维纤度的均匀性和热牵伸操作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冷却均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8]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09]参照图1,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冷却釜I,在冷却釜I侧壁的上方设有进料口 2,在冷却釜I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3,在冷却釜I内设有散热盘管4,散热盘管4至少设置有一排,每排散热盘管4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竖管首尾相接构成,散热盘管4的一端与设在冷却釜I侧壁上的冷媒进口 5相接,散热盘管4的另一端与设在冷却釜I侧壁上的冷媒出口 6相接。
[0010]在所述冷却釜I内设有支撑散热盘管4的横梁7,固定散热盘管4,使其不会因高温溶液的流动而造成盘管堆积。
[0011]工作状态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温溶液从进料口 2移入冷却釜I内,冷却釜I内置较多数量的散热盘管4,以提高换热面积,所述冷却釜I内壁及散热盘管4外壁均采用高光洁度不锈钢,散热盘管4内介质为水,通过水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所通入的水的温度采用两段设置,冷却初始阶段设置为70°C -80°C,降温的同时防止溶液的急速冷却,当溶液温度低于100°C时,该溶液接近冻胶状态,此时水温调整为20°C _25°C,将冻胶冷却至45°C以下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冻胶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冷却釜,其特征在于:在冷却釜侧壁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在冷却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冷却釜内设有散热盘管,散热盘管至少设置有一排,每排散热盘管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竖管首尾相接构成,所述散热盘管的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进口相接,散热盘管的另一端与设在冷却釜侧壁上的冷媒出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釜内设有支撑散热盘管的横梁。
【文档编号】D01D1/02GK203487283SQ201320596981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蒋干兵, 韩立新, 苏领高, 王爽芳, 李志强 申请人:连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